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四节 修习位(修道位)


   日期:2023/7/30 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节 修习位修道位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

论颂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麤重故 便证得转依

注 释

修习位:亦即是修道位,为从二地至十地。以前位见道,初见真如道,如今更入于修道位,数数修习真如理,以求究竟之证。此修道位亦即天台六即佛之分证即佛位。又,菩萨于菩提道,须先悟道、见道,然后修道,是故楞严经云:先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因此,佛道修行之次第为:资粮道此为前方便加行道此为正行见道此为通达修道此为修习证道此为究竟如是修证之位阶乃大小二乘、显密性相诸教所共循之次第。

如实见理:如实,不虚妄故。见理,指见真如理。数数修习:数数,一而再、再而三,勤习不断,俾令纯熟,譬如锻炼金、铁,以及学习任何技艺,都须待不断勤习,方得纯熟。此以根本智观照真如理,亦如是,须经数数修习,其智之运用,方得纯妙。

无得不思议:菩萨于前面的初地见道位起,而入于二地,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无得,以菩萨此时之无分别智,系远离所取,以无所取,故无所得,因此称为无得。不思议,又此无分别智,亦远离能取,故称为不思议。尚有另一种解释:由于此智令行者远离有漏的分别之戏论,达无所得,故称为无得;此智并且令行者离一切过谬,妙用难思,故称为不思议。不思议者,简言之即: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到:其境界为世间的语言、思想都不能达到的地步,称为不思议,亦即禅家所谓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可知,真如的不思议境界,实是唯证方知、圣人所行境界。此境界在此固是二地以上菩萨所证唯识胜义之境,然而禅宗、性宗,乃至华严、天台、以及真言密教,亦是以此境界为最深密之境。如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全名为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禅家十分重视的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密教之所谓密者,以如来之身、语、意三密,为如来之自行境界,甚深不可思议,不为凡、外、权、小之所了知,系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法华经语,九界众生不能以智知,不能以识识,乃离心、意、意识之自觉圣智楞伽经语。是故,一切如来依自所证、所行之真如不可思议境界,依大悲心、应众生根,而开示种种法教:或禅或净或密,或性或相,种种大悲大智方便开示,无非欲引摄有情、令悟入唯一真实、不思议、如来所行真如境界,令入如来地,究竟成佛。故经云:凡有所说,皆为一佛乘故。法华经语。一佛乘者,如来所行、佛地境界也。以此境界,甚深广大,甚难信、甚难解、甚难发心,甚难修习;是故如来以大悲力,于种种教门,作种种开示,俾令一切众生,各以其根性、因缘,皆得悟入。是故,如来所说一切法门──显、密、性、相──皆在此真如法上会通!此不可思议真如之法,有如金字塔之塔尖,四方基石,于其登峰造极之后,在此会晤。

由是可知,末法时期,有些障重之人,依其愚痴、虚妄之心,而阅览佛所说之甚深经典,却不信、狐疑、而谤真如法,以及诸不思议法,彼等以凡夫有限的眼耳鼻舌身意境界,而妄欲度忖如来境界;如是,彼等以愚痴障重故,不能知、不能解如来所说,复以我慢、劣慢、邪慢故,而不自承愚昧无知,乃谤一切如来所说之不思议法门,或云太玄、或云难以置信。此辈中人其中尤以近世学唯识者为最多,如是自无智慧起于疑谤,又妄以不信如来正法之邪慧教人,以致破坏正法,殊为可叹、可悲。末世佛弟子,于此等邪慧之人当须正知、警觉,勿受其惑;当随顺如来正教正智,信解甚深法,勿谤真如,否则罪障无数,果报不可思议,具载在经中。

是出世间智:智,指无分别智。出世间,以此智能断除有漏之世间诸惑,故称出世间智。成唯识论云: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在此须一提的是:如来的一切智慧、功德,皆是为令众生销尽有漏,而得无漏的出世善根、功德法身、及无漏果报。然而当此末世,竟然有人一反如来所教,反对出世间的法教,而揭橥所谓人间佛教;此人间佛教之说若得成立事实上,现在已十分普遍,便等于否定了佛所说的六道轮回之根本道理。然而一切佛所说之法,都是为了度六道一切众生,并非只为了人类一道;因此须知,所谓的人间佛教,有如下数弊:

1.人间佛教不是佛所说因此不是佛教。

2.人间佛教违佛所说六道、五乘之法因此不是佛教。

3.人间佛教破坏佛理之根本因此不是佛教。

4.人间佛教违反佛所教出世间功德及修行因此不是佛教。

5.人间佛教导引众生贪爱世间,不求出离因此不是佛教。

6.人间佛教的盛行,令佛法全面俗化或世俗化,其结果,在人间佛教的保护伞之下以人间佛教之名佛教出家众或道场,大量地、名正言顺地、堂而皇之地大作世俗的事业或企业,日夕忙于筹措及使用亿万资金,处理其庞大机构之工程、器材、设备、人事,并忙着与政、商、工、信徒、大施主之间往还、交涉、交际──如是,哪有时间或精神修行如来正道?若人人都如是奉持人间佛教,则如来之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圣学,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如是之正教,谁来修习?谁来护持?如斯不久,佛法即将转型为世间法;届时将普遍见出家人忙着作俗事、修相似佛法。若如是者,佛法之灭尽,指日可待矣。以上皆是所谓人间佛教所启的弊端,将一切不如法之行予以合理化的借口。是故当知,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不是为了教导众生贪爱世间生死之业,众生已自深贪爱,不须再教,而是欲教导众生出于污泥。是故有智之人,当自觉知,勿为愚妄之末世颠倒之邪说所惑、所误。最后,所谓人间佛教,似应正名为人乘佛教。

舍二麤重故:二麤重,即二障种子。二障即烦恼障与所知障。麤重,因为二障种子,令人心无堪任无堪任:堪,能也。任,从事也。令人不能从事、成就所愿之事业,称为无堪任。以其性违于细,故名粗;以其违于轻,故名重。以菩萨数修此无分别智,至于十地--金刚心时,功行圆满,故能断舍彼二粗重,于是证得佛果的广大转依。此处所谓舍,是指令彼永灭,故说为舍。便证得转依:转依﹂之转,为转舍与转得之义。成唯识论云:依,谓所依,即依他起;因依他起性为能与染、净诸法为所依故。亦即:依他起是染净诸法之所依。染法是指虚妄的计所执性诸法;净法是指圆成实性。而转即是此染、净二分之转舍与转得:称为转舍染法、而转得净法转舍计所执、转得圆成实。而这计所执与圆成实之所依者,皆是依他起。因此,成唯识论云:﹁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之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之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之圆成实性。又云: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而圣教成立唯识之意义,意为令一切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简言之,什么是二转依果呢?即是涅槃与菩提二者。又,此处所谓转舍与转得这两个名相,最明白而容易记的意义,即是如一般通教中所说的:转生死为涅槃,转烦恼得菩提,或转染得净,转识为智,皆是唯识学所说的转舍与转得之义。成唯识论云,又有一说:所谓依即是指唯识真如而言;以其为生死与涅槃之所依故。而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于颠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毕竟安乐。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灭依真如所现之生死,及能转证依真如所现之涅槃。此即显示真如之体本离杂染性。真如虽性本净,而相现杂染,故离杂染时,便假说为新净,即此新净而言,说名为转依。这就是为什么禅宗六祖大师亦言: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至于如何才能证得二种转依涅槃、菩提?成唯识论云: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菩萨于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亦即,想要证得二种转依,须入菩萨地,于地地之中,修十胜行,至于十地,断十重障,及证十真如,才能证得二转依果。兹将十胜行、十重障、十真如简述如下:

一、十胜行──也就是十波罗蜜之行,以此行极殊胜,为地上菩萨所行,故称十胜行。十波罗蜜是:

·檀波罗蜜

·戒波罗蜜

·忍波罗蜜

·进波罗蜜

·禅波罗蜜

·慧波罗蜜

·方便波罗蜜

·愿波罗蜜

·力波罗蜜

·智波罗蜜

一般通教菩萨所修者为六波罗蜜,而华严经、一切密教经典、金光明经与解深密经等皆说十波罗蜜,可知此十波罗蜜为显密性相中的上乘之法所共说。故知显密性相诸法之教,亦皆是共通而不相乖隔的。又,十波罗蜜皆以菩提心为因。解深密经卷四载,于六波罗蜜之外另施设四波罗蜜之原因,为:

1.方便波罗蜜──作为檀、戒、忍三波罗蜜之助伴,令此三度更易得成就。

2.愿波罗蜜──作为精进波罗蜜之助伴;以有愿波罗蜜故,更易令菩萨精进勇猛不退。

3.力波罗蜜──作为禅波罗蜜之助伴。此力即五根五力之力。以有力波罗蜜之助,禅波罗蜜易得成就。

4.智波罗蜜──作为般若波罗蜜之助伴;如是所修般若波罗蜜易得成就。

二、十重障

· 异生性障──异生即凡夫,亦即能令有情堕于凡夫地异生性之障,此指分别所知障及分别烦恼障。若不断此障以离于凡夫性,即不得入地、得菩萨圣性,故此异生性障为证初地之障。

· 邪行障──即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以及依此障所起之三业误犯,此为能障二地之极清净尸罗。入二地时,此邪行障便得永断。

· 闇钝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能令人易于忘失所闻、所思、所修之法。此闇钝障会障碍三地所修之胜定,及依彼定所发之殊胜三慧。若得入于三地,此闇钝障便得永断。

· 微细烦恼现行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这会障四地的菩提分法,若入于四地时,此微细烦恼现行障便得永断。

· 于下乘般涅槃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令菩萨厌生死、乐趣涅槃,与下乘二乘之厌苦欣灭相同,这会障五地的无差别道。入于五地时,此障便得永断。

· 粗相现行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为执实有染净粗相现行,此能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此粗相现行障便得永断。

· 细相现行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为执实有生灭之细相现行,能障七地之妙无相道,入七地时,此细相现行障便得永断。

· 无相中作加行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能令无相观不得任运而起,会障八地中之无功用道,故若得第八地时,此障便能永断。

· 利他中不欲行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令菩萨于利乐有情之事中,不欲勤行,而乐修己利。此能障第九地中之四无碍解,入九地时,此障便能永断。

· 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亦是俱生所知障之一分。能令菩萨于诸法不得自在,能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的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及其所起的神通变化事业。入于十地时,此障便能永断。

三、十真如

· 行真如──谓此真如为二空所显, 于一切法中。

·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中为最殊胜故;此为初地菩萨所证之真如。

· 胜流真如──谓由此真如所流出之教法,与其它教法相较,亦最极殊胜;此为二地所证之真如。

· 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因此此真如离系;此为三地所证之真如。

· 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之类无有差别,非如眼等六根,随众生类而有差别真如平等;此是第五地所证之真如。

·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是断染后才清净的,因为真如本净;此为第六地所证真如。

·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能成立多种教法,种种安立,而真如之体实无别异,故真如无异相;此是七地所证真如。

· 不增减真如──此真如离增减执,其体不随净染而有增减。此真如又称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因为若证得此真如之后,便能于现相、现土方面,皆得自在。现相,即为度众生而现种种身,乃至千百亿化身。现土,即以神力变现净佛国土,乃至小大无碍等。此是第八

地所证之真如。

· 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便于四无碍解皆得自在,善说一切法要;此为第九善慧地所证之真如。

· 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证得此真如已,即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得自在;这是第十法云地所证之真如。

由此可知,十真如乃是大乘十地菩萨摩诃萨所修、所证之境界;以证如是十真如故,十地菩萨得成就无量福智二严,广度有情,究竟菩提。故十真如实为如来法中之秘宝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所依的了义之因,亦是菩萨心地解行修证之肝心,无上甚深。是故,如来弟子皆应信解、奉持,更不应妄随末世愚人,或以恶心,毁谤真如,如是破法之罪,依经上言,将永劫堕于无间,求出不得,其可不慎哉?

义 贯

第四、修习位

修道位,此即谓诸菩萨所住之修道位。于此修习位中,菩萨如实见真如理,而数数以无分别智修习、长养、增进之。其行相云何?以颂释曰:此无分别智所显之真如中,无有少法可﹁得,其性、相、力、用不可思议,即是十地菩萨所证出世间智,远离世间依他、计,及至第十地此智圆满,即得永舍烦恼与所知二障之麤重种子故,于金刚后心便能证得涅槃及菩提二转依之果。

诠 论

至此,本论中一再提及无分别智。然当今末法之世,许多人不解此意,以为无分别就是:连是非、善恶等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去思惟、了知之义。其实这是错解了分别及不分别之义。事实上,分别有二种:

一、善分别──即于一切法,以智照见,了了分明,于一切法之法性、法相,其是非、善恶、因缘、业果,皆了了知,了了见,即是法华经所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善分别。诸法相是世出世间一切法之相;第一义,即是法性。诸法在相上都有种种差等、

差别,行者以有智故,而能分别、了知,因而抉择其相,此是智慧之用,是故唯有智者能晓了事相,乃至知一切事、物之本末因缘。而言善分别者,是指其所作之了别为完全如实、依理之了别,并非依于个人之爱憎、执着等。若是依于爱憎等所作之了别,即不能称为是善,也就不是如实了别。换言之,善分别即是依智、依理所作之了别,而非依于爱憎、情见之了别。而本论以及其它诸甚深经论中所说的无分别或无分别智便是指此善分别而言。并非愚痴无智,于事无所了知,而可称为无分别。否则弱智、白痴便可说已得此智,这岂非污蔑神圣?

二、虚妄分别──虚妄分别称为﹁妄分别,或邪分别;以其为依于妄想、或个人之爱憎、情见,而分别计度所起之分别,称为虚妄分别。并且,一切凡夫及外道,不依于真智、不如理思惟,而依于我见、我爱、我慢、我执,乃至依于六十二见、百八见等种种邪见所作之分别,亦皆是属于虚妄分别所摄。是故,吾人于事、于理若不能理解其真义,切莫作如是妄言:我无分别!如是愚言,不但是妄语以尚未证得真如,便仍未得无分别智故,亦是轻、谤甚深法,增长无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成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成观法师)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三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二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一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四章 唯识性 唯识实性──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九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八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七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六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五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四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三节 第三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二节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