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日期:2023/7/31 18: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 释颂题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沙门释成观撰注

「八识」:众生之一心,以佛智观之,可析为八识,这八识即是心的主体(又称为心王) ,这是依各识所在的位置与作用而区分。八识即:阿赖耶识(又称藏识或本识,即第八识) 、末那识(即第七识、又称第七意识,亦或简称为「意」、「意识」) 、意识(第六识,又称第六意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五者又称为前五识) 。前五识加第六识,又常合称为「前六识」。前六识加上末那识,又常称为「前七识」或「七转识」。

「规矩」:表示法则、轨迹、行相之定理。亦即,本颂是叙游这八种识的行相,或运作的轨迹以及法则,以这些识的运作有其一定的原则,故称之为(识规矩颂义贯「规矩」。因此,「八识规矩」,亦即是:八识运作的法则或定义。

「颂」:又称偈颂,通常为四个句子组成的韵文,类似汉诗中的「绝句」或英国及波斯的四行诗( Quatrain )

,是为佛经中说法的一个方式。梵文称为「伽陀」

( Gatha)

,分为两种:

㈩重颂——梵文「祇夜J

( Geya)

,即佛在讲完经时,常在散文(长行)的最后,再附上一个偈颂,把前文的大义再以韵文叙游一遍,以方便弟子们受持,因颂文较短、字句整齐、又有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故易于受持,且印象深刻。法华经中每一品多有重颂(祇夜)。

㈣孤起颂——梵文即是「伽陀」。有说伽陀不一定是四句为一颂,有的是二句、四句、六句、八句等,句数不定,然而多牛是四句为一颂。此种颂文并非跟在长行之后,而是佛、菩萨在说法一开始时即先诵出颂文。而在颂文之后,有时说法者或造颂者并加上「长行」 (散文)来解释这篇颂文之义,这么一来,此颂文加上长行便成为一篇最正式而完整的「论」,例如瑜伽师地论、中观论、显扬圣教论等都是如此。然而有时造颂之论主,并未作长行的论文来解释颂文,因此便成为奂正的「孤起颂」了,例如本颂(八识规矩、唯识三十颂等。本颂共含十二颂,每颂四句,总其四十八句。

「三藏法师」:「三藏」,一切佛典分为三大部门称为:经藏、律藏、论藏。F藏」,宝藏之义。F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教人)称为法师;亦即,以佛法自修、教他之出家众,称为法师。F三藏法师」者,即通达经律论三藏之法师。

「玄奘」—唐初人,公历602-664,留学印度十九年,译出经论七十五部,二三三九卷,为佛教最重要之译经师之一 ,亦是中国法相宗开启之人。 (附及,西游记中的「唐三藏」,是作者吴承恩杜撰的,完全与事实不符。须知西游记是一部讽刺及毁谤佛法的小说,不是弘扬佛法的小说,因为书中将三藏法师描游成一个脓包、听信谗言、欺压忠良的人(常听信猪八戒的小话而整孙悟空);又将「悟了空理」的人比作猴子、「受持八戒」之人比作猪;故西游记实是一部谤法、谤侩之书:佛教中人不应以为它是宣扬佛法的著作,更勿以「三藏取经」之扮相,作为倡导或充实法会「节目」之资。)

「造颂」:即颂文的作者,亦即是论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成观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成观法师)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颂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目次 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五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四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三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二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一节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四章 唯识性 唯识实性──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九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八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七节 唯识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三章 唯识相 第六节 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