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通教道品


   日期:2011/4/29 19: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第二种是通教。刚才说过,这是大乘的开始。这种根性的人,他对于小乘也非常的向往、也很爱好,对于大乘别圆也非常羡慕,实在讲这种根性的人是占大多数,我们今天修净土里面,绝大多数是这一类根性的人。因为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称它作通教。这个根性比前面人要猛利;换句话说,要聪明,领悟的能力比前面人要高。他所依的苦谛,苦集灭道,正如同般若经上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像小乘,小乘执着在事相上,苦,真苦!真有这个苦的感受。大乘通教的人,他对于苦的感受就比较少,所谓是他能看得开,他放得下,他能够随缘,所以苦的逼迫,他的感触就比较少,就比较轻。“集”也是如幻如化。《金刚经》上说“三心不可得”,三心是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心不可得。我们想想起心动念,造作一切善恶业,都是这个念头,念头不可得,那还造什么业?所以他对于世间法看得确实是比一般人要淡泊,这个对于修学有很大的帮助。

  “道谛”,这是般若经上常讲的不二法门,与“集谛”同样是如幻如化;所谓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灭谛”,它也没有生灭之相,因为佛所为我们讲的菩提涅盘,也是如幻如化。念佛的众生,如果是这一类的根机,他一定是依通教道品来修学。但是通教道品跟前面藏教道品,都一定要有好的老师,确确实实他是有师承指点,容易成就。如果遇不到善知识,那实在说,通教根性的人不如藏教。通教最怕走火入魔,所谓走火入魔是流到狂慧去了,甚至连善恶因果他都不相信了;这个东西也是如幻如化,哪是真的?对于一切因果错解了,那个麻烦就大了。并不是他真正入了这个境界,真正入境界,那心清如水,他生的是真智慧,就怕自己没有真实境界,错认了佛法。这就所谓是恶取空,执着空了,这个过失很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仁焕法师:学佛是为了什么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仁焕法师:学佛念佛的定位 

 觉明法师:学佛者在灾难面前应具的知见 

 仁焕法师:一人学佛合家得福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陈坚教授:学佛修行就是享受生活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学佛修行万善同归——兼论延寿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二)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一) 

 仁焕法师:学佛与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