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闲


   日期:2012/4/8 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来源:《禅踪》杂志

    学佛以来体会了越来越多佛法中的不可思议。因为马上要中元节了,中元节是我们出家人的自恣日,也是我们出家人又长一岁的标志日。大家要自我总结,回顾过去一年中自己的得失。一年来所学太多,这几天的回顾,最大的体会好象是明白了什么叫清闲。

  记忆中的清闲是下午茶手中的报纸;是运动场边上三五好友的喘息;是带着小狗狗去散步;是带着小孩去公园放风筝等等置身事外的清闲。因为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置身事外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人为之生病、高血压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抱怨忙啊忙,难得片刻的清闲。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还要忙着赶火车,赶着给自己在风景区照张像。

  而在出家后从根本上体会到了什么是清闲。因为出家人行的是无为法,做任何事情是加倍认真努力地去做而对结果不执着。由于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身体是比较疲劳的。但心态却是很清闲的,因为我们只是在做事情的时候认真努力执着,而对结果不执着。从而我们每天疲劳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很快入睡,或者打一会儿坐就能很快恢复体力。而对于简单的饮食由于认真去吃,所以身体健康。不用去计较得失是非;不用去计较你多我少;不用去计较吃亏与占便宜等等对立。心里没有了执着,虽然身体会疲惫,但心里却是清闲的。这就是最近总是忙,有时忙得完不成自己的功课甚至忙得没有时间洗澡洗衣服。或者忙得边绕塔边和祖师说话。但是不管多忙总有时间用来打坐。这就是心里无事、无对立而感觉清闲的原因。

  老和尚前一段时间跟我说:“未出家时嫌事多,出了家后事更多。”当时没有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并且他老人家即使“事更多”却也从没有感觉忙碌,总是从容自在清闲的样子。现在自己总算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里不装“事情”,每件事由当下的智慧去解决。这里一定要注意“事情”是指的人我是非等对立的问题,不是事件的过程。事件的过程是要好好把握,认真对待的。绝不能有所轻视,否则就变成不为了。所以无为法实在是我们做事情的最佳办法。这在《金刚经》里也有讲:“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宝积经》里也说:“无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无为最安”。我们只要行无为法,那么我们就超越了清闲与忙碌,我们就能真正地清闲了。

  吕洞宾修道成仙自认为是清闲的人并写下了:“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结果被黄龙祖师骂为:“守尸鬼”。说明吕洞宾只是知道置身外事的清闲,还不知道忙碌中的清闲。虽然得道成仙,但是还没有真正超越并得到解脱。

  所以清闲是一种超越并解脱的状态;是行无为法的结果;既是清静;也是忙碌。老和尚教我们最简单的行无为法的方法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只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社会,不用对立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总能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包容的心去和谐自他,我们就不会心存对立,那么我们总能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分享的心去回报社会,即使我们再忙碌,我们也会感觉清闲自在;只要我们用结缘的心来成就自己的事业,那么我们即使再忙碌,我们也是清闲自在的。

  希望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体验清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元节       清闲)(五明学佛网:中元节       清闲)  

 傅味琴居士:柏林寺中元节法会开示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中元节的故事 

 信愿法师:九十五种皆污世唯佛一道独清闲(二) 

 信愿法师:九十五种皆污世唯佛一道独清闲(一) 

 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中国人的中元节 

 南怀瑾:谈“中元节”“鬼节”和“盂兰盆节” 

 中元节到了,一定要注意这十六个禁忌! 

 净土法门法师:中元节祭祖,斋、忏、超荐的意义和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农历七月中元节(鬼节)之际烧纸钱,超荐祖先 

 让他三分何等清闲 

 净土法门法师:中元节到了,中国人会祭祀祖先,那祭祀的意思 

 2012中元节普渡消灾祈福三時系念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