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导大师的神通故事


   日期:2012/7/20 12: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导大师的神通故事

大虚法师开示:

在历史上,注疏、讲解这部《观无量寿佛经》的大德其实是非常多的,历史上有很多。像有名的,比如智者大师、吉藏大师、四明尊者等等,这些大德,他们都注疏过这部经典,他们的注疏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们的注疏在所有注解中都是佼佼者,但其中最最著名的,还是要数唐朝的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写了一本《观经四帖疏》,有居士看过吗?《观经四帖疏》,呵呵,《观经》都没几个人看过,《观经四帖疏》可能看过的人就更少了。

但是这本《四帖疏》是非常重要的,这本疏号称是“楷定古今”之作,这本疏一出来,净土法门“全仗佛力”和“专称佛名”的两大核心要义就被确定下来了,这两大核心要义的确定是从这本疏开始的——《观经四帖疏》,是从这本注疏开始的,善导大师的功劳。天下修行者从此趋之若鹜,对念佛法门再无怀疑,千百年来,因此而得利者不知凡几。

因为这本书,也因为善导大师自身的德行修为,所以大师后来就被求生净土的修行者公认、尊奉为了我们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

我们前面讲的庐山慧远大师是第一代祖师,善导大师是第二代。这个善导大师的故事,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说一说,因为大师不但是我们净土宗理论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同时,在净土法门的实际修持上,他还是一位千古罕见的大成就者。

据记载,善导大师的祖籍就在山东淄博的临淄地区,和你们山东籍的居士是老乡,你们有一个好老乡。而且,大师在十岁的时候,小小年纪,就依止山东的一位法师出家了,好像叫做明胜法师,这说明善导大师的善根因缘很深厚,宿有善根,小小年纪就入门了。

刚开始,大师修学的是三论宗的经典,其它宗派的经典,他的师父也让他经常读诵《法华经》和《维摩诘经》,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在实修上面应该全力用功的法门。

一直到他受戒以后,有一次他很偶然地进入了受戒寺院的藏经楼,大师一看,呀,这么巧,他就想到了自己心中那个悬置了很久的问题,所以他干脆就趁势,跪在了藏经楼的大藏经前,默默祈祷,祈求佛力加庇,给他指示一条明确的修行道路。

祈祷完后,他就在藏经楼的书山卷海中凭感觉这么一抽,随便一抽,随便拿了一部经典,打开一看,就是这部《观无量寿佛经》。大师这下子高兴极了,他心想,看来我今后的归宿就是在净土、就是净土了。

所以从此以后,善导大师就依照这部《观经》,依照上面讲述的方法开始努力用功,开始精进修持起来。古德就是这样子的,一旦修行,全力以赴,一旦全力以赴修行,那么很快,没有几年,他的观想功夫、念佛功夫就成就了。

善导大师经常能在定中,清清楚楚地看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宝相,什么楼阁、金台、莲池之类的,种种殊胜无比的境界难描难绘,和佛陀在经典里面讲的一模一样,所以善导大师对净土、对净土法门的这个信心,绝对信心,是从实践体验中来的,不是迷信,更不是柏拉图式的浪漫幻想。

曾经有一次,在唐朝那个时候,当时的中州,具体不知道在哪里,当时的中州有一个西京寺,一个寺庙,善导大师正在和某位金刚法师辩论念佛法门的优劣好坏,知道吧?有人喜欢辩论嘛,辩论这个净土法门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殊胜还是不殊胜?当时可能是因为那位法师对念佛法门有所疑谤,有怀疑,甚至有诽谤,不懂就诽谤,所以善导大师就给他好心讲解一些道理。

这样的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从古到今,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既不研究相关经论,既不闻思,也不实践修证,一听到净土法门,一听到这个念佛法门,就说,哦?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这么简单念念就能往生,就能了生死啊?不可能吧?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他们不知道,这几个字,没错,是很简单,六个字,写在纸上很简单,说出来也很简单,谁也不会觉得它有什么特别的。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但就是这六个字,它一旦和信心、和心性相结合,那就大不简单了!这实际上是心地法门啊,了解吗?这个念佛法门,它可不是哪个人停留在口头上随便念念就能整明白的。这六个字,

“南无阿弥陀佛”,它所指向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伟大而深沉的奥秘,那是埋藏在我们所有众生内心最深处的、最大、最了不起的秘密!这六个字代表和蕴含了非常伟大的精神力量,只是普普通通六个字。所以,净土法门,念佛法门,不客气地说,根本不是那些小根小器、小智小慧的人能弄明白的,这是大乘圆顿法门!

那么,善导大师给那个法师讲啊讲,他很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给那位金刚法师才解说了没几句,就发现对方根本听不进去,人死心眼儿、认死理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所以大师后来也懒得讲了,他干脆就发誓说:

“如果念佛往生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那么殿堂内的所有诸佛圣像就请你们放出光来,证明此事!如果往生这件事是虚妄的,那么就请你们和我一起下地狱吧。”

善导大师一发狠,就说了这个话。结果这话刚说完,话音未落,当时寺院殿堂里边的所有佛菩萨圣像,居然真的就大放光明起来!

那个金刚法师一看,亲眼看到,事实为证,这才无话可说、心服口服了。这在当时是很轰动的一件事,所以,只要真有信心啊,就会真有感应,这个佛菩萨的威德神力真是不可思议的!

善导大师虽然说他自己已经修成了这个观想法门,但他后来真正提倡的,却不是观想法门,而是持名念佛一法。

大师在他自己那个《观经四帖疏》里,在第三卷中,他写到:“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意思是说,各种修行法门都是很好的——当然好啦,都是佛陀说的,对吧?——各种修行法门都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和持名念佛相比较的话,那就完全没办法比了。

这个判断,我相信是来自于大师多年的亲身体验,因为《观经》的十六观他都修成了,观想、观像、持名念佛,他都修成了,所以他自己有一个很直观的比较。

这一比他就发现,佛陀讲的其它法门好不好?当然好!但是对定慧浅薄的凡夫,尤其是对末法时代、对末后世的那些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这些法门可以说是太难修、太难修,太难成就了。只有这个信愿念佛之道,善导大师说:“惟此法门,速超生死!”不但速超生死,还能以凡夫心直接往生弥陀报土,这就很稀有、很稀奇了!

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阿弥陀佛为我们众生创建的这个西方净土,是实报庄严土来的,不是方便有余土,也不是凡圣同居土。而阿弥陀佛示现的,则是报身佛,不是化身佛。

我们凡夫之所以能够往生这个报土,去到这个世界,一下子越过凡圣同居土和方便有余土,一下子越过那么多鸿沟,这完全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这完全是佛力加持的结果。这个世界按道理,本来是只有法身大士、大菩萨才能进去的,阿罗汉都进不去,说实话,我们凡夫就更甭想了,所以这个法门有多殊胜、有多难得?

善导大师后来之所以专弘持名,就是因为他从这个简单易行的念佛法门里,深刻感受到了佛陀救护一切众生的慈悲本怀——本怀,了解吗?否则他老人家自己这个观想法门已经成就了,他已经修成,那他为什么不提倡这个啊?对不对?像善导大师这种人,这种真正的大成就者,是绝对不会乱说话的,这点希望大家明白。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这个《无量寿经》的四十八大愿,就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这句名号到底有多重要了,这样子你们才会明白善导大师提倡持名念佛的苦心。在四十八愿里面,嗯,先说明一点,阿弥陀佛的这个四十八愿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愿愿关联,不可或缺,不可以人为的分割取舍。四十八愿的每一愿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些非常重要的的大愿里面,却有一个核心,有一个核心大愿,那就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这是本愿中的本愿,号称“大愿中王”。围绕这个核心,跟弥陀名号有直接关系的大愿,总共有十四愿之多,几乎占了四十八愿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有人思考过吗?弥陀本愿的真正要点是什么?这个在《无量寿经》里并没有明确宣说的答案,在我们这部《观经》里面却说到了,那就是佛陀在《观经》的最后叮嘱阿难的那句话,你们翻到最后可以看到——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对这句经文的解释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是善导大师的理解,这个理解完全正确,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为什么说佛陀的本愿是希望大家一向专念、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这是最易行持,最易往生,最易了生脱死,最易普渡众生的一个法门,所谓“万修万人去”啊,它是最能畅佛本怀的修法,因为它能救度最多的众生,所以这是佛陀的核心本愿,乃至十方诸佛的本愿统统都是这个,其实都是这个,和这个不相违背。

因此,善导大师的思想是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的,他从最初的观想、观像念佛到后来的提倡持名念佛,可以说,这个是他在净土法门的实修探索中,一个很大的跨越,是一种质的改变。善导大师的后半生,在实修方法上,他给众生示现的状态,除了专一念佛之外,还是专一念佛,不再修观想,不再修其它法门了,除了念佛,还是念佛。大师念佛不像我们,这位老人家在修持上是异常精进的。据记载,善导大师每次长跪念佛,他是跪着的,知道吗?长跪念佛,他长跪念佛的的时候,他不念到这个力气枯竭啊,那是绝不罢休的,绝不停止。他冬天念佛,长安那边,那个时候的长安,西安、西北那边,零下几十度,他居然可以念到汗流浃背,由此可见大师用功之勇猛。

大家这里要注意,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以善导大师这样的根器,这样的智慧,他还这样拼命地念佛,难道他不知道净土往生是“全仗佛力”的道理吗?他这样做不知道算不算是自力呢?这两个问题我建议你们先好好想一想,自己先参一参,正确答案我们后面再说。

那么,由于大师是这样的用功,所以日积月累下来,那个道力就不得了了,非同凡响。大师曾经在大众面前公开演示,他每念一声佛号,就会有一道光明从口里射出来,“阿弥陀佛”,就有一道光明,肉眼看得见的,一声佛号,一道光明,他念十声佛号,就会有十道光明,乃至百声千声,亦复如是,这就很神奇了。善导大师示现这样的瑞相,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搏取名闻利养,他是为了激发大众的信心,为了激励大家诚心念佛,精进办道,这点大家要清楚。那么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大师就被当时的人尊称为“光明和尚”和“光明善导”了,他住的寺院也因此被皇帝赐名为“光明寺”,还赐了他一个大大的匾额。

大师在长安弘化的那些年,被他影响教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据《往生传》里面讲:“士女奉者,其数无量。”信奉他的人,男男女女,“其数无量”,度化的人已经没有办法计算了。在另一部《往生西方略传》中,则有记载说:“三年之后,长安城中就已经被念佛的人给充满了。”大家要晓得,我们大唐王朝的这个都城长安,现在的西安,那绝对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城,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就是形容长安的。这样的城市,常住加流动,那得有多少人口啊?念佛的人居然可以充满这个城市,那是一个什么概念?所以大师以一己之力,他居然能把佛法传播到这个程度,那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那么在善导大师的弟子中,受大师感化,和大师一样精进修持的人非常多,有一生读诵《阿弥陀经》十万卷乃至五十万卷的,有每日念佛数万声乃至十万声的,其中一生证得念佛三昧的人不计其数,临终显现瑞相、往生净土的人,也不计其数!根据这样的历史记载,那么大家可以自己去发挥想象了,当年善导大师对净土、对念佛法门的鼎力弘扬,那究竟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空前?那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这里讲个故事,很好玩的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当时在长安城,有一个姓京的屠夫,北京的“京”,很少见的姓,他是一个杀猪宰牛的屠夫。因为善导大师劝人吃素念佛啊,那个信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满城断肉。呵呵,满城断肉,大家都不怎么吃肉了,买肉的人越来越少,那卖肉的就没生意啦,卖肉的没生意,那杀猪的屠夫也就被迫下岗了。所以这个姓京的屠夫他非常气愤,他很恨这个善导大师,他有一天就持刀入寺,带着他的杀猪刀到寺庙里来,他要干嘛呢?他要找善导大师算账,他打算豁出自己的一条命去,一命赔一命,也要想办法把善导大师给宰了,他心里就动了这样的恶念。结果呢,他才见到善导大师,还没来得及骂上两句,善导大师就指着这个西方的天空,告诉他说,“你看!”大师没有跟他废话,只是告诉他说:“你看!”

这个姓京的屠夫扭头一看,哇,不得了,只见西方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那种清净庄严的壮观景象,那种无法形容的摄受力和震撼力!大家如果也能见到,相信你们就会明白了,那是可以粉碎一切执著的伟大境界!这个姓京的屠夫,当下“咣啷”一声,这个屠刀就掉地上了。这个本来满心杀机,很恶的一个人,当下被感动得,立刻跪地向大师顶礼求忏悔,而且呢,他马上就回心发愿说:“我要立刻求往生!马上走!”这个屠夫的性格说实话很急,比我还急,说得不好听是有点儿极端,他还真的就抛下了一切。他爬到寺庙外边的一棵高树上,站在很高的地方,就面向西方大声念佛,然后就从树上“嗯”——跳下来,死了。说实话,这种精神很可取,但这种行为很不可取,容易引起误会,大家千万不要傻呼呼地跑去乱模仿。幸好,当时在场有很多人,大家都同时看到了一个很奇异的景象,有一尊化佛引导着一个天童子模样的人,从这个屠夫的顶门“嗯”,就这样出去了,大家都看到,证明这位屠夫居士已经蒙佛接引,顺利往生了,还算好。

这件事情也很经典,在当时曾经一传十、十传百,上过长安“新闻快报”的头版头条,轰动一时。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善导大师当年在长安弘化的法席之盛、摄众之广和影响之深,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后来有很多大德都感慨说,像善导大师这样的人啊,如果他不是阿弥陀佛的化身,那也必定是某某大菩萨的化身!不是弥陀,就是观音,不是势至,就是普贤,总而言之,你们只要去看看他一生的这个言传和身教就晓得了,那绝对是佛菩萨才能有、才会有的大权示现!这个观点我认为一点没夸张,我又要举双手双脚赞同了。

根据《香光阁随笔》的记载,大师在往生前,他所住的寺院正在他的监督下画壁画,画那个净土变相图,他忽然呢,画着画着,他突然有一天就很着急,就催促大家、命令大家说,你们要尽快完成!弟子就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吾将西归,可住两三夕而已。”我只能再住两三天,我就要往生了。结果两三天后,善导大师就忽然示现了一点小小的病相,一点小小的疾病,然后他就回到房间里,把这个房门掩上,躺在床上没多久,就“怡然而逝”了——这是原文,“怡然而逝”,很安祥地,带着微笑走了。

大师往生之后,“身体柔软,容光如常”,那个样子没变,房间里呢,“异香音乐,久而方歇”,房间里边还能闻到很奇异的香味,听到很奇妙的音乐,很久很久才消失,这个正是决定往生的瑞相啊,对不对?像这个记载,我认为才是关于善导大师往生的正确记载,前面那两种说法多少都有点儿扯,不可信。

之所以跟大家讲这么多、介绍这么多善导大师的往事,那是因为我们往后讲《观经》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肯定要引用到大师写的《观经四帖疏》,里面有很多很宝贵的开示,都是已经成为定论的东西,我们往下讲解的时候,会给大家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来源转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导大师       四帖疏)(五明学佛网:善导大师       四帖疏)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张秉全居士: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略释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圆慈法师:净土宗师 二祖善导大师 

 慧净法师:善导大师 弥陀化身 

 善导大师:念佛百分之百往生的四个原因! 

 信愿法师:我与善导大师有缘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三十)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九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二十八 

 缅怀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