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的学佛之路:生活的不可思议


   日期:2012/9/20 23: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欣竹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犹豫了好久,据我所知,不少人对佛教感兴趣其实只是出于对六道轮回等未知的事物的好奇,甚至有人仅仅是抱着看好戏的心态,试图找出这些“迷信”的“可笑之处”。然而,我想说的是,我的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与诸位争论那些所谓的“灵异事件”是否真的存(如果我的文章激起了您的某些“逆反”心理,那就是罪过了)。须知,佛菩萨并不会轻易示现神通,下文中我所讲述的亲身经历,每一件都包含佛菩萨引导我入门的一片苦心,与大家共勉。

  初涉佛法,发有异香

  母亲有位朋友是位在家修行的女居士,当初我在和那位阿姨的聊天中表达出对佛学的兴趣,阿姨便给我推荐了《释迦摩尼佛传》这本书,嘱咐我回去一定要认真的读。

  细读之下,我发现这确实是一本很适合初学者的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变了我对佛学的看法。以前,我对佛教的理解大多来自电视剧,留下深刻印象的无非是“借尸还魂”等“灵异事件”以及“时间只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等貌似“故弄玄虚”的深奥句子(社都是我当年的观点,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这些故事个佛经中的句子都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而读过《释迦摩尼佛传》之后,我发现其实学佛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做人,佛陀虽然神通广大,但他在世间讲经说法的时候,更多的是用智慧来教化人,用慈悲来感化人,并且要求自己的学生都做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好人。即便是偶尔示现神通,也不过是为了方便弘法罢了。

  一本《释迦摩尼佛传》尚未读完,我已发现了佛学的不可思议之处,它是可以为我们带来愉悦、清净和安宁的,再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慢慢生出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欢喜和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和所谓的觉悟应该还是有些差距的),接着便发生了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晚上睡觉前妈妈走进卧室,惊觉满室若隐若现的檀香味,最后发现香味居然是从我的头发上发出的。我刚接触佛学,并未养成焚香读经的习惯,家中也没有准备檀香,而且一整天我都在屋内读书,前一天晚上还有沐浴,香味不可能是在屋外沾染上的,唯一的解释便是由头上自然发出。妈妈半信半疑,将枕头等物都问了一遍,最后也没有找到其他的香味来源。

  我惊喜之余连忙给阿姨打电话,阿姨告诉我,初学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比如家中的佛像突然放光等,那是佛菩萨再示现给人们,增加人们学佛的信心,相必这次也是一样。经此一事,我的信心确实坚定了不少,佛经所言的确真实不虚,我立志要好好修行不断精进,不辜负佛菩萨的一片苦心。

  定力不够,菩萨帮忙

  学佛之初我仅仅是利用课余时间读些经典,持戒并不精严,平时还是吃些肉的。后来发现每次对别人宣传佛学,对方最先问的问题往往是“你信佛吗?你吃素吗?”,我解释说自己吃“三净肉(这是给初学者的方便法,即没看到它被杀,没听到它死前的哀嚎,也不是专门为你而杀的动物的肉)”,但对方往往对我说的话不怎么感冒,后来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我干脆决定将肉给戒了。

  开始的那段日子还真是难熬,买饭的时候放弃那些让人垂涎的肉食总是充满了各种不情愿。后来有一天下班比较晚,肚子本来就饿得咕咕叫,走到公司楼下卖盒饭的超市,看到刚出锅的嘟噜肉隔着玻璃在引诱我,鬼使神差的我就决定“从了它”了,当时还在心里安慰自己“就这一次,我也真的太饿了”。然而到了交钱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钱包里的现金不够了,唯一的银行卡尚未激活。我跑到超市旁边的银行,那边居然下班了,保安告诉我明天再过来……一番折腾下来,咕噜肉自然是买不成了,但是当时的口腹之欲也淡了好多。离开超市的时候,我恍然惊觉,这是菩萨慈悲帮我抵御住了外界的诱惑,当然,他也不忘给我一个小小的教训——离开超市的时候我还真的尴尬呢。不过这样也好,之后我也有过几次再美食的诱惑下心猿意马的时候,但想起那一天的尴尬,也就及时管住了自己。久而久之,当吃素变成了一种习惯,也就不那么难熬了。

  最后再两句,曾经有位女居士评价某老法师,说他非常慈悲,给初学者的讲座中只教育人们多做好事,却并不刻意强调持戒,以免将初发心学佛的人吓跑。我的智慧有限对此不敢妄加评论,但有一点是赞同的,那就是持戒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机缘到了自然就能做到。开始的时候,哪怕不能完全再“身口意”上“戒偷盗、戒邪YIN、接杀生、戒妄语、借饮酒”,只要能依照佛菩萨的指示,尽量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是可以积累很大福报的。

  攒人品,积福改命的不二法门

  不知谁这么有才将“人品(RP)”当做“运气”的同义词,并让这一说法迅速流传开来。反正在我上大学那年,周围的同学已经都在这么用了。然而,说归说,却并未有人真正意识到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做好事真的是可以带来好运的。

  第一次接触到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在新东方,有个同学为了托福考试取得好成绩,每天早上早早的赶公交车去学校,每次必坐前排座位,每见到老人必让座,坚持了一个月,居然在托福考试中取得了一个对他而言高的离谱的成绩,而且,答案几乎全是用猜的。

  当时我是把给他的故事当做一个笑话来听的,后来看《了凡四训》(我戏称之为《攒RP实际操作之南》)才知道,积福真的可以改命。有些福报来的快,就如上文提到的那位同学,短短一个月就有了结果;有些福报则需要等很久,曾听说过“四十岁前的生活由前世决定,四十岁之后的生活由现世的所作所为决定”,便是如此;有些福报子孙后代都能收益,古人挑亲家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是由此而来。

  至于到底怎样做才能攒人品,《了凡四训》说的很明白,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总结一下,也无非那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之路       学佛因缘)(五明学佛网:学佛之路       学佛因缘)  

 于凌波居士: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教的影响(二) 

 于凌波居士:杨仁山的学佛因缘及其对近代佛教的影响(一) 

 徐恒志居士:我的学佛因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智崇居士学佛因缘——兼谈圆觉宗的修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3、我的学佛因缘 

 学佛之路,始于零,归于零 

 学佛因缘:外婆去世的头一天有缘吃今生跟她最后一顿饭 

 我的学佛因缘 

 我的学佛因缘 

 济群法师:这样才算走上了学佛之路 

 心上莲花:一名自由画家的学佛之路 

 我的学佛因缘,我的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