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怎么正确地来做供养无量诸佛


   日期:2012/10/10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弟子:师父提到供养无量诸佛,我想问怎么正确地来做这个供养?

上人:这要看自己的力量,你能做得到的事情,就去做,尽量来令佛教发扬光大,这就是供养无量诸佛。你要是不叫佛教发扬光大,只会妒忌障碍,这就是不供养诸佛。例如:你看这个道场兴盛了几天,就想把它毁灭了,这就是不供养诸佛。供养诸佛,不是说我到南边去供南方佛,北边去供北方佛,东边去供东方佛,西边去供西方佛,中央我供中央的释迦牟尼佛,要这样地各方去供养,不需要的。你尽你的力量所能做得到的来护持佛教,这就是供养诸佛了。还有谁有什么问题?

弟子:师父,关于佛菩萨的光明,我想所有的光明都是一个,不是种种的光明,但是依众生机缘的不同,就见到一部分的光,是不是这样?

上人:Yes! 是的!你怎么知道?你各处去找佛,找不着的;你只要放下,当下就是!你把那个找佛的心放下,那就是见佛了。你找佛那个心若放不下,永远见不着佛。怎么样?

某法师:对!有就是没有,有就是无!

上人:那你为什么还要在这儿?哈哈哈!有就是没有,为什么你又要有?说说看。有都是没有嘛!为什么你又要有?(上人对弟子说)最主要的我要告诉你,你不要把求佛的心放下了,又跑到各处去求女人。

果童:我想说说有关经典的问题,我常看到经典上放了其他东西,这是不应该的,那咒文能不能放在经典上面呢?

上人: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果童:因为我看到有人把咒放在经典上。

上人:经典放在经典上边可以,咒放在经典上边,这个也可以的,因为都是佛所说的。不过经典有大乘经,有小乘经,大乘经应该放到上边,小乘经应该放到下边;咒呢,不分大乘、小乘经典都可以放的。懂吗?

若有自修众福业 供养诸佛无央数
于佛功德常愿求 是此光明所开觉

若有自修众福业:前面的几句偈颂是说,往昔有四种宿缘和佛在一起修行,就能见着佛所放的光明。现在这四句偈文是说自修,是自己所修的众福业,就是一切的善事是自己所修的,没有和佛在一起。好像我们现在愿意修一切的福业,但是佛已经入涅槃了,那么怎么办?就要我们自己来修,自己去做一切的善事,修一切的福业。

修福业,首先应该从供养诸佛开始,所以就说供养诸佛无央数:供养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诸佛。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走到每一尊佛的面前,去供养无量无边的诸佛呢?不需要。因为我们现在要是用两条腿,走到每一尊佛的面前去供养,那是办不到的。你或者骑马去各处找佛来供养,这也是办不到的;你坐汔车去找,也不一定找得到。因为佛在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佛的数目犹如恒河沙一样,无论你是坐车、坐船、坐飞机到各处去找佛,都不容易找得着。那么佛在什么地方呢?佛就在你的面前,你的面前就是佛,你不要当面错过,交臂失之。所以说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你有一种至诚恳切心来供养佛,佛就接受你的供养。佛究竟在什么地方?佛是无在无不在的,没有一个地方他在,也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在,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可是你要是没有至诚恳切心,哪个地方都没有佛。

所以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么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要管闲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么多佛,念了这么多经,持了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一点什么成就都没有!”你想要成就什么?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一边管闲事,这怎么会有感应?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那么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他的闲杂声摇动我们的心。

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那么说:“空的就不要礼啰!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么?”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着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么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珠现出来。“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你供养一切佛,也就是供养一佛。那么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那里有动静、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闲事。那么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所以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所以自修众福业,供养诸佛无央数,那么供养佛,这就是修福业的。于佛功德常愿求:我们发愿要成就佛所成就的功德,佛所修的功德我们都想要得到,常常发愿要恳切至诚来求,要和佛的功德是一样的。是此光明所开觉:你能自修众福业,又能供养无量无央数这么多的佛,与佛的功德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所以这种光明才能令你开悟,令你成就你的愿力,能遂心满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怎么正确地来做供养无量诸佛)(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怎么正确地来做供养无量诸佛)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痛 

 宣化上人:何如参禅(2) 

 宣化上人:如何参禅 

 宣化上人:只断邪YIN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