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东方文化是修行的良好基础


   日期:2012/11/22 10: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人生交给三宝,依照三宝指导着来修,这叫终极目标。也就是我们这条路可以走得很远,越走越光明,这是生命的一个终极的目标,它不是短暂的,不是肤浅的。世间上很多人他吃喝玩乐开心,那是他短暂的感受,长期并不一定。

    东方的文化还是比较家长制一点,因为老人的经验比较丰富啊,人生的失败和成功,他会把这个经验总结了给子孙。像这种给子孙爱护的文化就形成了东方比较特殊的文化,

    西方的不太一样,西方一般性小孩子培养他独立。我也观察过西方父母对孩子这种爱跟东方人还是一样的,但是表示方法不同。他们也很爱孩子,不仅家庭爱,社会对孩子也会有很大的法律保护,西方的福利制度非常好。但是他们爱孩子他们培养孩子什么呢,教他们思维,让他们独立,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环境,处在一个安全状态,几岁就开始培养他们这些。虽然不拿拳头、巴掌、棍子打,但是有表示忿怒的方式,抓住小孩子衣服,眼睛瞪着,小孩子一吓就知道他这样子爸爸妈妈不喜欢、让爸爸妈妈愤怒,他就会听话。从小爸爸妈妈培养他识别社会的能力,就是说他们小孩子独立思维、独立生活比我们懂行。

    因为这样子一种文化,老年人他很少会象我们中国人一样,写一个人生经历然后告戒你们,让你们怎么样怎么样。西方就是小时侯教,认识之后推出去,你们自己认识去吧。然后吃亏也好,挫折也好,他们生命会去承担,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慢慢生命变得成熟。但是另外一点就是什么,他优胜劣汰的这个更残酷。

    反过来说,西方的文化流传到东方来的时候,给中国起个名字叫封建主义。什么叫封建主义,封建主义就是家长制度。我讲这个干嘛呢,回过头来,佛菩萨也是像父母一样,把经典写下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什么因得什么果,什么是快乐的因,什么是痛苦的因,每个生命都希望快乐。

    但是我们想快乐的心是主观的、是自我的,自我为中心得到的恰恰是痛苦,这很奇特的。快乐的结果是一个理智的结果,他不是糊里糊涂自我为中心的一个。所以在总结得到痛苦和快乐的时候,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其实也都在总结,所有的生命都是希望快乐的,乐受,乐受每个生命都喜欢,怎么样得到快乐。

    而且佛更彻底地告诉我们,这个乐的受是一个受阴区域,苦乐的受只是一个受阴区域,它本身是虚妄的,所以祂揭示了我们生命更深层的东西。如果建立在色受想行识里面的话,那我们的生命是一个比较虚幻的,通过感官自我定位,这样一个自我定位本身就是很脆弱的,这样一个人生必定会有大的痛苦,这个是由抉择的错误而产生的生命的痛苦。

    佛菩萨慈悲,为什么?你看佛教,印度地域上划分基本上还属于东方,佛教是智慧的一种传递,所以特别重师承,师父和徒弟之间的这种。西方就很难建立这个,西方子女对父母之间感情的那种浓郁跟东方比还是要差一点,因为东方父母他付出的多,他对子女的爱是很深的,反过来说子女对自己父母的情感也很深,这为师徒关系的建立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父母的话,饮食衣服、家庭的温暖是我们人生的一个保障。那作为师徒之间,他是传递着这种道、法。所以我们东方人的话,同样修行上来说,更容易领悟到,因为我们生命与生命之间衔接比较好,弟子对师父的恭敬信任,这样领会师父的话就比较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