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此法之妙,不在难行,而在难信


   日期:2014/5/9 9: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方众生,纵有具造五逆十恶,亦因佛之大悲不舍本愿救度,而得以解脱。此法之妙,不在难行,而在难信,以佛愿不可思议故,超情离见故。】

净土教法的奥妙,不是在难行,是在难信。所以《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到了经末,世尊都举难劝信。因为是难信之法,所以劝我们众生信受净土法门。既然净土教法是难信易行之道,念佛很简单,我们除了每天认真称念以外,再来呢?注重信心。因为难信之法,当然我们就要在信心方面加强。我们的心中到底对往生西方成佛有什么疑惑,在还未临终之时,赶快用南无阿弥陀佛的智慧之镜,将这个疑心照出来。内心怀疑的心是黑暗啊,用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来照破内心疑惑的黑暗,这样才是一个有智慧的念佛人。不然等到遇到灾难、遇到横祸、遇到考验,才看到自己对阿弥陀佛名号的救度没信心。有时候一场的车祸就一命归阴,后悔来不及了。所以有远见的人,当然在还没有到临命终,就将生死大事预先了办了。台风还没来,屋顶会漏要赶快把它补一补,才不会风雨一来家里淹大水,这叫做未雨绸缪。“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这是《昔时贤文》的两句话。世间法都会事先防范了,佛法要解脱生死,怎么不会在平生赶快好好的了办呢?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行,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妙法,就是为了要起信,信与行圆满具足,修学净土法门就完备了。

“此法之妙,不在难行而在难信,因为佛愿不可思议故,超情离见”,超越凡夫情见。凡夫都认为:我有付出才有收获,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没有修什么苦行,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以凡夫的知见凡情,测度如来不可思议的六字洪名。净土法门,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妙法,凡夫愚痴之心要如何了知如来的智慧呢?《无量寿经》讲: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崖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佛的智慧连二乘菩萨都无法了知,何况是凡夫呢?

【凡夫下愚,往往以凡情测圣智,殊不知此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善导大师《观经疏》言:“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只要“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生”的念佛,“下收十念”的念佛,“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乘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救度,没有一个不能往生方极乐世界。不管长在一声的多念,或者短在十声一声的少念,都同样乘佛的愿力往生西方。善导大师这种的开示,讲的非常多。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教导我们众生乘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念佛往生。念佛便乘阿弥陀佛的愿力。若乘阿弥陀佛的愿力,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善导大师的开示,很值得我们信受。又言:

【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若论众生的烦恼、垢障,当然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很困难,但因为依托阿弥陀佛的愿力,作往生的强缘,致使五乘平等契入阿弥陀佛的西方佛国。五乘就是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五乘同样都平等契入阿弥陀佛的西方佛国,这令一般的人很难相信,因为天、人、声闻、缘觉、菩萨,智慧差别很大,修行差别也很大,怎么会说五乘平等契入阿弥陀佛的佛国呢?

因为五乘舍自力依他力,依阿弥陀佛的佛愿作强缘,所以因同果就同。凡夫若依自己的力量,当然烦恼厚重,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凡夫不是依自己的力量,是依阿弥陀佛的力量。阿弥陀佛的力量在哪里?就在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之上。菩萨也不是依自己的功德修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放下自力,依他力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本愿的救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凡夫与菩萨,因果千差万别,但是因为同样放下自力之心,依靠他力名号绝对救度,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齐入”,齐就是平等的意思。实在,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又言: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这段开示,讲的实在太好了。这种开示,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在说,只要上尽一生的称念,下至一声十声的称念,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定往生。同样的话重复一再的说,就是重点。写文章的人一定知道,前面讲了很多的道理,后面做一个结论,这结论就是将前面所讲的道理,用精要的话再讲一遍。同样的话再重复一遍,就是重点啊。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的开示,在《观念法门》的开示,在《观经四帖疏》的开示,都教我们上尽一生,下至十声一声念佛,依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定往生。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声十声,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所以善导大师在《法事赞》解释《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并没有解释念佛要念到入禅定、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没有!《法事赞》是善导大师对《阿弥陀经》的注疏。《法事赞》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为“专复专”,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专念。专念的人就对阿弥陀佛名号救度有信心,所以不乱。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定得往生。”善导大师的用字非常的明确,“定”就是必定、一定、肯定的话,“定得往生”必无疑,不用怀疑,也不需要怀疑。上至一形,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若没有善导大师对我们开示,我们也不知道念佛必生的道理。

《往生礼赞》言: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这段的开示,显示念佛一定能往生,用字也是用“必”,必定、一定、肯定。不管说“定得往生”,还是“必得往生”,或是“莫不皆生”,都是显示念佛决定往生的道理,也是显示万修万人去的道理。善导大师的开示,与永明延寿大师的开示都同样。

【佛祖金言,我等凡夫岂可妄测其义,而不生信仰?】

下面,

【澫益大师《弥陀要解》曰:“此法之妙,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则是我见颠倒。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越推越远,反不如愚夫愚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这段《弥陀要解》蕅益大师的开示,讲的非常精妙。“若讳言他佛,就是他见未忘,”念南无阿弥陀佛,若认为说注重他佛是邪见,这种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就是我见颠倒,”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他佛,要念自性佛,这样是颠倒我见。《弥陀要解》蕅益大师对我们的开示。

蕅益大师是中国净土第九代的祖师,祖师的开示我们当然信受。所以净土法门非常的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世智辩聪的人、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是越推越远,反而不如那些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因为老实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纵然不知道是念自性佛、他性佛,最少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能够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在冥冥之中与阿弥陀佛相契相应。

很多老菩萨,实在是对净土的道理了解的很有限,但认真念佛,在临命终竟然死的很好看,很自在往生,比那些研究经教的老修,不老实念佛的,还胜过他们,反而不输他们。

印光大师亦曰: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

印光大师这段开示,我们若了解之后,依教奉行,必然舍自力、靠他力。世人对学佛修行要靠佛力,很多人很藐视,侈谈自力,认为修行就靠自己,何必要靠阿弥陀佛呢?不知道从生与死,没有一样事情不靠人力,而不以为耻。吃饭,有人种稻才有米、才有饭可吃;穿衣服也要有人织布做衣服,才有衣服可穿;开车也要有人做车,才有车可开。所有生活一切所需,都要靠别人的力量,他感觉很自然,不觉得可耻。

对了生死这件事,弃佛力而不愿意接受。“丧心病狂啊”,这话若不是印光大师说的,信愿还不敢讲。所以一个念佛的净宗行者,应该要好好的反省,为什么了生死这件事不靠佛力?

印光大师这段开示,也是在鼓励我们靠佛力,老实念佛。祖师是非常的慈悲,关心我们的生死。

【吾人闻此,敢不倾心归投他佛,还好言自佛否?】

我们听到印光大师这段开示,怎么还不好好的归投在南无阿弥陀佛他佛呢?还在好言自性佛,念自性佛。

了解印光大师的开示、法然上人的开示、善导大师的开示,这些祖师都教我们要老实念佛,这样修行决定是正确,无有偏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难行       难信)(五明学佛网:难行       难信)  

 如瑞法师:难学能学难行能行 

 妙祥法师:难行能行是真行 

 仁焕法师:难行道和易行道 

 仁焕法师: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圣旭法师:难行能行 

 大安法师:难行与易行之辨析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11 佛法难闻,正法难信 

 慧光法师:难行道、易行道 

 传喜法师:理念正确 难行能行 

 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此般难行能行,难为能为, 

 大安法师:这个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黄念祖:你能信难信之法,就说明你善根很厚,智慧很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