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城罗珠堪布:乐观者最早死


   日期:2014/9/3 13: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我们为何不幸福》 慈诚罗珠堪布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年5月

很多人认为佛教消极、悲观,这都是不了解佛教教义的偏颇之词,其实佛教既不过分悲观,也不过分乐观。佛告诉我们,要用正确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没有必要刻意地悲观,也没有必要过分地美化。如果把人生过于理想化,则不会有任何的危机意识,一旦发生不测,就难以接受、痛苦万分。

有个美国海军上将在越战中沦为战俘时总结出的著名心得就是:“乐观者最早死!”。他与一帮战友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其中越乐观的人,就越容易先别人而死去,因为他们总是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他们会告诉自己和他人: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自由!结果圣诞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没有获得自由。然后他们又会说:复活节的时候我们会获得释放!复活节来了又走了,他们仍然被关押着,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期望,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后心碎而死。

所以,保持必要的危机意识,就会多一些面对压力与痛苦的能力。危机感不仅仅是一个观念,它还有一套训练方法。

用佛教的语言讲,这叫做修行。用现代的语言讲,这就是心理训练——训练、提升我们的心灵。如果不用这些方法去控制欲望,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幸福感,因为在我们身边,永远都会有超过我们的强人、富人、高官、名人,我们习惯于比较、攀比的心态,怎会不让我们心生失落呢?

我个人认为,佛学是一个涵盖了心理学、哲学、科学的综合学科,任何世间学问与其他宗教,都无法超越它的深度、广度与价值。大家可以看佛教书籍,里面讲得非常透彻,对摆脱痛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城罗珠堪布       乐观者)(五明学佛网:慈城罗珠堪布       乐观者)  

 慈城罗珠堪布:为什么说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么你看到的一 

 慈城罗珠堪布:要将佛法融入生活,首先要有正​ 

 慈城罗珠堪布:既然万法唯心造,为什么世界不能任由我造? 

 慈城罗珠堪布:如何作一个标准的居士? 

 慈城罗珠堪布:吃素若不发愿是没有功德的 

 慈城罗珠堪布:关于回向,学佛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 

 慈城罗珠堪布:生命的真相 

 慈城罗珠堪布:你真的在学佛吗? 

 慈城罗珠堪布:你可以更幸福 

 慈城罗珠堪布:饶益有情九观察 

 慈城罗珠堪布:密乘十四条根本戒 

 慈城罗珠堪布:既然四大皆空为何我们看得见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