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诵大乘经典,很重要


   日期:2014/9/17 8: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学佛,讽诵大乘经典,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认为,修道做好事就好。他拼命做了许多好事,但没有大智慧。还有的人,认为诵经念佛就好了,好事都是缘起法,了脱不了生死。那这样子他修了一点智慧,但没有福报。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后来的丛林,祖师大德为了防止这两类毛病。就定了,出家人不仅要念经,禅坐,这个是修慧。还要出坡,干活,生产劳动,吃的用的,都很节省。斋堂叫做五观堂,滥用檀越布施,自己修行又不了道,以后就要做牛做马还。这个是让人修福。这个是禅宗的教育方式。

我们要多诵大乘经典。许多人看禅宗公案,感觉里面的人,就会斗机锋。却从来很少写里面的人怎么修行的。后来看这些故事,会起傲慢心,就会口头功夫。他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用功办道。上次在普陀山慧济寺,慧济寺是比较苦修的道场。一个师父,法相庄严,跟我们说,他每天拜佛六百多拜,一个小时左右。每天坚持如此。

那以前的禅师是怎么办道的呢,不是电视里演的,好像济公一样。不是这个形象。而是修苦行出来的。比如说《六祖坛经》记载的法达。他见到六祖时,头没有着地。六祖就知道,说你头不着地,就是有傲慢心,心中有东西梗着,是什么东西。法达就认了,说诵法华三千部。六祖就给他开示,开示后,法达就真正开悟。这里面透露一个信息:法达也是勤修诵大乘经典的。

真正的禅师,尤其是开悟的禅师,是非常注重事相的修行,包括念经,拜佛,乃至写佛经等这些苦行。不要听有的人说,我心好就好了,或者说,我开悟了,不用念经拜佛了。这些都是魔说啊。虚云老和尚在以前,闭关在岩洞,他每天就拜万佛忏。又去三步一拜五台山,又每天三千拜拜佛舍利。修种种苦行,才能换来后来的开悟。如近代的本焕长老,到了一百多岁,每天早上坚持诵三部《普贤行愿品》,从不间断。

我们不可小看大乘经典的力量。有业障的人,念《地藏经》,就会头晕,打哈欠,坐立不安。也有的人,念《药师经》,会拉肚子,这个都是业障在净除的象征。多念经,是可以转化我们这个色身。那要念经的话,最好把他背诵下来,能背下来时,业障就小多了。人有业障时,经典就是背不下来。

除了念经,古人还去拜经。在九华山,金乔觉当年在九华山拜《华严经》,地上都拜出一个大脚印,这个就是拜经台。那还有书写佛经的,刺舌血写佛经,从古到今,也是很多。明朝时九华山的无瑕大师,他就是花了28年时间,用金粉来写《华严经》。后来他成就了肉身。和他想通的,明朝憨山大师,也是舌血写《华严经》,他也成就了肉身,供奉在南华寺。

大家无论多忙,都要念经,这个功课不能断。武则天给佛经评价,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个是佛经的功德,不可思议啊。世间人知道看电视娱乐是一种享受,素不知,真的修行人,他念经时,念到法喜充满,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啊。这就是《华严经》说的,以法自娱。能以佛法来娱乐自己,实在是很高的境界。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经典       很重要)(五明学佛网:大乘经典       很重要)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仁焕法师:家庭教育很重要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应知 ~ 大乘经典与小乘经典 

 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四章 三界 9.临终一念很重要 

 传喜法师:人格的完善是很重要的 

 呷绒多吉上师:找到幸福或者痛苦的根源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生起无常观很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七月份,一定要多念佛、大乘经典,净化周围环 

 嗡阿吽 这三个字很重要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呷绒多吉上师:按照“一师一法一本尊”地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