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不懂养生的六类人群,看看有你吗?


   日期:2014/9/28 22: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急功近利型

    我想,所有人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病治好。但是,现在很多的病,都是生活方式病,都是错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病,如果你不改变这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一味地希望快速把病治好,是非常不现实的。

    比如,有些人天天大吃大喝,天天熬夜,最后得了脂肪肝了,得了肿瘤了,他不反思为什么会得这病,而是寄希望于如何快点把病治好,然后重新回到原来那种生活状态中去,毕竟,他已经习惯了过去的那种生活状态。既希望把病治好,又希望不改变过去的生活状态,鱼和熊掌都想兼得,这是很不现实的。其实,人之所以得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你的生活习惯违背了自然法则,而生病,就是在提醒你不要再继续过去的生活状态了。

    二、恃财傲物型

    我看了这样一个客户,说是一个女老板,得了糖尿病了,找了很多医生都治不好,想让我帮助看看,并且撂下一句话,钱你不用担心,她有的是钱。我一听这个,我就给拒绝了。为什么呢?很多的病人,自恃有钱,得了病了,还在医生面前摆阔,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

    几年前,我曾经和一个西医的主任聊天,她是我的好友,在高干病房里,天天就和病人打交道,遇到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多了。她告诉我,凡是那些手上戴着大金戒指的,大都是这种类型的人,最后,手上有多少戒指,全扔给医院了。主任告诉我,千万不要在医院、医生面前提你有钱。我仔细想想,健康确实是用钱买不来的!

    三、惜时如金型

    这和恃财傲物型有点类似,就是不愿意在养生上多花时间,嫌麻烦。比如,你告诉他,学习一些养生的知识,他嫌麻烦;你告诉他,让他天天泡脚,他觉得麻烦;你让他喝红小豆薏米仁汤,他也觉得麻烦;你让他练,十二正经养生操,他觉得麻烦;甚至你让他每周做一次按摩,他也觉得麻烦。

    总之,他不愿意在养生上多花时间,你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开会啊,挣钱啊......我就不明白,这地球缺了你是不转了吗?怎么自己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呢?正像陈金柱所说,等真的一病不起了,钱也有了,时间也有了。

    凡是在养生上不愿意花时间的人,是很难获得真正健康的。记得我为了一个顾客调养身体,曾经一年没让她上班,把手头上的工作全放下,专心致志地调养身体,看了大量的养生书籍。

    你想想,一年不上班,你会损失有多大?但还是那句话,有得有失,有舍有得。对一件事是否重视,主要看两点,一是否愿意花钱,二是是事愿意花时间。其实,花时间也等于花钱,但不完全等同于花钱,最大的区别在于,花时间是为了学习,把养生这点道理搞明白,真正把别人的知识,转为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会真正自己掌握健康。

    四、流行跟风型

    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现在什么流行就追什么。刘太医流行时,追刘太医,张悟本流行时,追张悟本,马悦凌流行时,追马悦凌,中里巴人流行时,追中里巴人,总之,现在谁最吃香就去追谁,而不管自身是否适合这种方法。

    其实,每一位养生专家,他们的理论体系当中,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但也有一些错误。真正的中医养生,要求的是因人、因地、因时,绝对不会千人一面,都用一种方法。道、法、术、器,我们要先追求“道”上的正确,而不要盲目地追具体的法、术、器。

    比如,张悟本说“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话对不对,其实没错,如果你得的病,是因为吃出来的,那肯定可以吃回去。但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靠吃来解决的。

    比如,你脾胃功能本身就差,吃什么,都不吸收,怎么可能简单地靠吃就解决问题呢。再比如,有些人的经络全堵住了,你不先把他经络给打通,气血运转起来,一味强调吃,能起作用吗?结果,媒体把张悟本一批,很多人就转向了,从而全盘否定了张悟本的观点。这就是流行跟风人的特点。

    五、灵丹妙药型  

    寄希望于灵丹灵药,是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只要有一种药,能把病治好,倾其财产,在所不惜。比如,对于癌症病人,现在医生常用的方法就是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很大,会恶心,会掉头发。有些人不明白什么原因,我给你解释一下。恶心呕吐,其实,是药物对脾胃的一种严重伤害。

    我们平时如果吃不对付了,也会恶心、呕吐,其实,这都是一种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把有毒的东西强行排出体外。头发是肾的花朵,掉头发,实际上是肾受到伤害的一种反应。毕竟,输入到身体里的化疗药物,最终都要通过肝和肾代谢掉。而当肾受到严重伤害时,头发得不到正常的气血滋养,当然会掉的。还是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老话,是药三分毒。越是所谓好药,它的偏性也就越大,毒性也就越大。

    六、执迷不悟型 

    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各种养生理论没悟性。不知道哪些是对和错。比如张女士,就反复问我一个问题,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我告诉他,其实检验一个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并不难,只需要注重四个方面,即:吃饭是否香,大便是否通畅成形,睡觉是否能解乏,男人是否经常有晨勃,女人是否月经正常。

    只要这四个方面都是肯定的,那这种养生调理方法对你就是有用的。反之,则是有害的。说完,张女士仿佛恍然大悟,她说,我过去吃了好几个月的中药,喝的我胃都倒了,见着饭都不想吃,要不我的病为什么越治越差呢?

    归纳总结起来,但凡久病不愈的人,都脱不开上述六种类型。任何的知识,都是需要学习的。把前人的知识认真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才是我们的目的。养生也是同样,是需要不断学习的,需要你花时间。脱离了这两点,你的身体是很难健康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养生       六类人群)(五明学佛网:养生       六类人群)  

 圣轮法师:─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魏德东教授: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道坚法师:佛教养生学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保健养生篇 

 圣辉法师: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菩提法师:赵朴初的“养生信” 

 法清法师:四季养生 

 心律法师: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结束语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三节 禅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