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最高的养生,是养护灵性的生命


   日期:2014/10/16 8: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肉体的生命,心的生命,灵性的生命。

肉体的生命,人出生到死亡,就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是人不会随着肉体生命死亡而死亡。所以人的死,都是假死。人的真正生命,是无量寿,和阿弥陀佛一样,无量寿佛。死了,再来过一次。像西藏的转世,就是这个。这个生命不必执着。

心的生命,是指的一个人的心力。比如说做事情,很有毅力,对事物很有热情。这个也是心的生命。看许多祖师,他们的成就一般都在晚年。虚云老和尚五十多岁后,才开始弘法,建寺院。到了110岁,还去建寺院,他的心的生命也是十分旺盛。学佛的人,对生命,对生活要很有感情,很热情。

曾国藩讲过,看一个家族有没有希望,其中一点,看他们早上几点起床。几点起床和家族兴衰有关系吗?很有关系。人能早起,而且每天都活的有充实,很有冲劲,热情。这个很关键。这就是心力。

第三种生命,就是灵性的生命。我们常讲动物,说他很有灵性,很通人性。灵性,就是觉悟。一个人的悟性多高,代表他灵性的程度。有的人,一出生就对修道,对学佛很有信心,这就代表他灵性生命比较高。像虚云老和尚,他十七岁就跑去出家,父母都不同意,但他就偷跑去,一定要出家。所以他是明末的憨山大师再来,也是大成就者再来。他的灵性就很高。

有个著名的故事,说黄庭坚前辈子是个女的,吃斋念佛的女的,但是英年早逝,一投胎,就成了男的,而且因为他前辈子有修行过,所以他诗书画,样样精通。所以灵性生命健康的人,他就比较聪慧。古人大德,世间凡是聪慧者,皆来自修道人。比如苏东坡,前辈子是五祖戒禅师,明朝的王阳明,前辈子也是个和尚。

现在人讲养生,只会注重养身体,比如补各种营养,这就是养身体。或者高一点,就是养心,比如社会上的瑜伽,或者各类的放松的禅坐。其实有最高的养生,是养一个人灵性。

人饿了会知道吃,或者精神空虚了,会去看电影,电视,或者学习各种技能,看各种文章。但这些都不是养灵性。乃至你看听佛学讲座,也不是养灵性。真正养灵性,就是去念经,颂大乘经典。佛经是佛自性的流露,你颂它,就能养护灵性的能量。只有大乘佛经。为什么规定每天都要念经,就是养护灵性的生命。

人是大脑生活,大脑来分别事物,乃至你上佛学班,也是大脑思维。那都是在养心的部分。祖师大德讲要悟,就是讲灵的部分。那灵性最高的生命体,就是佛菩萨。天人灵性比较高,所以他们福报大,智慧大,而且有神通。

人的灵性也有区别,灵性高,他的悟性就比较高。但不是说知识越高,他悟性就越高。相反的,知识越高的人,往往容易障碍他的悟性。佛教讲的,叫做所知障。生命是真实的体验,而不是来自大脑的分别。那他的欲望一定很小,贪嗔痴都比较小。动物就比较愚痴,而且欲望比较重,所以他们灵性不高。修道人为什么一定要吃素,要知足少欲,这个和保护灵性,是有关系的。同事,灵性越高的人,他就越欢喜修行。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养生       灵性的生命)(五明学佛网:养生       灵性的生命)  

 圣轮法师:─师徒吃茶去─ 意境高妙,养生助道的「茶禅」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养生治病谈汤药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魏德东教授: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 

 道坚法师:佛教养生学 

 耕云先生:耕云心药录——保健养生篇 

 圣辉法师:茶禅养生 社会和生 

 菩提法师:赵朴初的“养生信” 

 法清法师:四季养生 

 心律法师:素食养生有助于长寿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结束语 

 印良法师:禅道与养生 第三章 禅道与养生 第三节 禅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