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为众生服务有哪十个项目呢


   日期:2014/10/25 21: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众生服务,有哪十个项目呢。也就是十个纲领,概括了一切服务的事项。

一、与人为善。起心动念总得以善心待人,以善心来处事。世出世间圣人都是守住这个原则,纵然对待恶人,也是用善心善言善行。对待仇敌,也是善心善言善行,这才能成为圣啊。为什么?因为人性本来是善的,中国孔孟教学第一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他为什么会作恶,为什么会跟我们做冤家?这是迷惑,这是误会,是不觉。他自己不知道,我们清楚啊。他以恶心恶行对我,我不可以以恶心恶行待他,这个里面的道理他不明了,我们明了。如果长存这样的善心,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不能相处的。人不能跟我相处,不要去责怪别人,要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自己如果没有过失,怎么会与别人不能相处呢。有一些人,不明至理,总是把过失推给别人,所以他自己即使认真修行精进不懈,也不能证果,甚至于说也不能开悟啊,原因是自己的业障不能消除,不晓得自己过失在哪里。前面说过,要想积德累功,必须要从最难克服的地方下手,这个以善心善行对待恶人,对待冤家,这是很难的一桩事情啊,要从这个地方下手,从这个地方去做起,我们才真正的回头,真正觉悟了。

二、爱敬存心。特别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常常发生误会隔阂,造成许许多多不如意。原因是对待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爱敬的心就没有了,他不知道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体啊,是自己啊。不爱敬别人就是不爱敬自己。佛家讲的法身,法身就是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你学佛,你发愿要成佛,成佛一定要证得清净法身。你对于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要有分别要有执着,你永远不能证得法身,换一句话说,你永远不能圆成佛道。岂不是害自己吗?修行,先要觉悟啊。古德教导我们的,信解行证,你没有信解,你的行是盲修瞎炼,自己盲修瞎炼自己晓不晓得呢?不晓得啊。自己以为修行的不错啊,还要教别人啊。所以佛在经里头,明明白白的教我们,教我们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相信自己的见解,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佛说的是真话,什么时候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思想见解呢?证得阿罗汉之后,可以相信自己想法看法,没错。阿罗汉是什么心境?见思烦恼断了。我们在《金刚经》上看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了,不但四果罗汉没有了,《金刚经》上明明告诉我们,初果须陀洹就没有了。换一句话说,你还有这思想,须陀洹都没有证得,那么你的想法看法不是正确的,是错误的。把错误的以为是正确的,正确的永远跟你远离了,永远不能证得。所以初学佛法的人,这个初学是指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不能离开佛菩萨,佛菩萨像保姆一样,离开他,就发生问题,就发生危险,甚至于丧失生命,在佛法里面讲,丧失慧命,所以古时候人修行,我们在高僧传看到,在居士传,善女人传里面看到,在家出家修行人,不离善知识。有亲近善知识一辈子的,到善知识往生了,这才离开,才去教化一方,这个意义很深很大,我们要细心体会。

三、成人之美。必须要晓得,自他不二。众生有分别心,有执著心,佛菩萨没有,觉悟的人没有。我们在新加坡,与其他各个宗教往来,我们热诚地帮助他们,他们做好事我们成就他。有许多人问我:我们佛教徒,捐献的这些供养,是要为佛教做事情的,法师你为什么要帮助别的宗教?我说我没有帮助别的宗教。他说你帮助这些回教印度教基督教。我说那都是佛教。你有没有听说大乘法里有一句话说:哪一法不是佛法。他点头,听说过。那基督教也是佛法,天主教也是佛法,伊斯兰也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我没有替外道做事,我替佛教做事。你有这种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你对于大乘经没听懂,佛教我们舍弃妄想分别执着,你还在坚固守住妄想分别执着,你到哪一天才成为佛弟子啊,佛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们都晓得,常常念,挂在嘴边,可是自己的心量还是一点点大,还是不能容忍。我们没有遵守佛陀的教诲。你们懂得爱护动物,爱护畜生,难道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你就跟他对立吗?那个动物众生也是不同的族群,为什么对它就爱护,对人就不爱护了呢?佛学到哪里去了,经念到哪里去了,糊涂到所以然处。应当觉悟!展开经卷,字字句句,多想想,要想清楚想明白。成人之美。这个地方,“人”是广义的,十法界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只要是人家做的好事,我们见到了听到了,决定没有嫉妒,决定不能伤害,要发心随喜功德,尽心尽力帮助他。成全他,就是成全自己,成全自己的德行,成全自己的性德。

四、劝人为善。不但口劝,还要以身劝。口劝是言语,写成书本,做成文字,也算是口劝。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出好榜样,身劝。佛在经典里面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表演是身劝,要做出个好样子给人看,给人做榜样,启发人学习的意愿。

五、救人危急。这里面所讲的每一条意思都无尽的深广。灾难现前了,救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救人危急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危机是从什么地方产生的呢?都是从造作恶业产生的。那么救济危急真正的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教导他断恶修善,转迷为悟,危急才能真正消除,可是你想想看,教人断恶修善,自己要不能断恶修善,人家又怎么会相信?劝别人转迷为悟,自己还迷惑颠倒,别人怎么会觉悟。所以,诸佛菩萨一切都从自己做起,他教我们放下名闻利养,他自己都做到了,三衣一钵,游化人间,真正做到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看到这个样子,作何感想呢?有没有在这个样子形象上觉悟过来呢?真正觉悟过来,一定会欢欢喜喜效法,学习。这是觉悟。如果还做不到,没觉悟,不但没做到,念头还没转过来,头一桩事情:念头转过来!然后在事相上就不难做到了。我们也有一些同修很想学菩萨行,很想修菩萨道,但是怎么学习都学不像,原因在哪里呢?念头没转过来,还是一个凡心,还是一个迷心,依旧生活在情执之中,没觉悟,所以学起来非常辛苦非常困难,容易退转,道理在此地。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诸佛菩萨的示现,总是以讲经说法为第一个形象,讲经说法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悟了以后,什么事都好办,没悟,难啊,太难太难啊,所以佛法不止是禅宗,教下也是如此:悟后起修。没悟修什么呢?唯独净宗特殊,净宗是解行同时并进,其他法门里都是悟后起修,不悟没有下手之处,净宗的殊胜就是:不悟,这一句阿弥陀佛也可以老实念,一面念佛一面求觉悟,双管齐下,这在无量法门里面唯此一门,所以成为教外别传。不是说念佛人就不要求觉悟,尤其是要发心弘法的人,不觉悟拿什么弘法,拿什么教人,所以觉悟是非常非常重要,真正觉悟,危急才能够离开,你也有能力救人危急。

六、兴建大利。凡是有益于社会的,有利益于众生的。这个都是真实的利益。而什么叫做大利呢。这个与前面“救人危急”有密切的关系。换一句话说,能够救济众生的危急,是大利,能够防范种种灾害的,那是大利。帮助众生,一定要懂得防患于未然。如何才真正懂得防患?这要智慧。要丰富的学识。于是我们就能想到教育才是最大的利益,从他的成果上来看,在中国古代,孔老夫子以平民的身份来办教育,虽然自己一生在物质生活上过的是相当清贫的生活。他做的是真正的好事,不但影响当代,影响历史,一直到今天,他的影响力还存在,不但没有消失,看样子逐渐逐渐还会扩大。诸位想想,什么样的利益能够影响到千年万世。再也看不到了,只有教育才能产生这要深远的影响。在古印度,释迦牟尼佛是个好榜样,也是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孔子跟佛陀做的是同样的一桩事情,影响力同样的不可思议。因为这桩事情,真正能够帮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就能够免除众生一切灾难,天灾人祸都能够避免,人为的灾难说可以避免,大家可以会点头会相信。自然的灾害,我们中国人讲,天灾,也能避免吗?佛家说可以。为什么呢?依报随着正报转。人心端正,行为端正,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跟着端正,这个就是说明天灾会随着人心而产生变化的。众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心里面,思维的是恶念,造作的是恶性,就会感召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所以要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于是我们晓得,兴建大利,最重要的是教育,而这个教育我们也要用外国人的话来说,这个世人常常迷信外国的月亮圆,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问题的只有大乘佛法跟孔孟的学说,外国人讲的。我们从这里体会到,唯有佛陀的教育与儒家的教育能够建立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最大的利益。谁去做呢?觉悟的人去做。没有能力做,有几个志同道合想学的,教三个人教五个人教十个八个都行。只要自己真正明白了,全心全力去做,决不求名闻利养,决定不求自私自利,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也就教五个人,从五比丘起家的,真正是与人为善,真正是成人之美,自然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来一起学习,所以世尊当年这个教化人数逐渐越来越多,我们在经典上读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个是世尊教学,学生最盛的时候有这么多。我们看看在中国历代祖师的教学,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教学的场所没有一定,要建一个道场,建一个学校才能教学,太迟了,来不及了,随时随处热心的教导。至于建道场建学校,随缘,真正明白人,真正觉悟的人,无不是一生之中随缘度日,所以他的心情清净自在,这一点很重要,稍稍有一丝豪攀缘的心,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心,你就有忧虑,诸位要知道,忧虑是造业,极其微细的念头都造业了,不在行为。我们在前面念过卫仲达的故事,极其微细的念头已经造业了,所以必须把自私自利的念头从根拔除,纯粹只有一个利益众生的念头,利益社会的念头,这样才好,我们的修学在这一生才有成就,将来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才自在,才潇洒,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宰,我们要懂这个道理。那么这是什么叫大利益,要明了。

七、舍财作福。世间人没有不喜欢财富的。对于财富这桩事情总是觉得越多越好,没有厌足之时,财积在那个地方要不知道去用它,那就造业了,就是罪过。今天这个世界,还有许许多多地方一些人民在饥饿的边缘上,得不到衣食,我们这里偏偏在积蓄,让别人在挨饿,你说你这个修的是福还是修的是恶?财货,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流通,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财决定不能积,用完了好啊,用完了没有了是最好,没有了是什么?清净了,没事了。你说那个多自在,财用是因果,越舍越多,越多越要舍,所以舍得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明了,这两个字有两重意思在:第一个是讲因果,舍财是因,得财是果报,可是财得了之后还要舍,要把你所得到的也舍掉,你智慧就开了,所以舍法得聪明智慧,舍什么得什么,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诸佛菩萨为我们种种示现,示现里面最多的最清晰的就是布施,就是舍。在《华严经》第六回向章里面,十回向品第六回向向这一章里面,我们看看,没有一样不舍,样样都能施舍,舍的干干净净,那叫佛,那叫菩萨,那叫真正彻底觉悟的人。迷人患得患失,生活很可怜,一生生活在得失这个圈圈里面,你说多可怜。佛菩萨得失的念头没有了,念念只为一切众生。所以我常说,帮助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可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还没有放下你还没有舍弃,你所修的是世间的福报,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你把事相舍掉了,像《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发心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是出世间的大圣,这个人就是佛菩萨,无论他所示现的身份是男女老少,是哪一种行业,都是菩萨化身。要懂得,舍财作福,财不可以积。不要怕,我的财都舍掉了,明天生活怎么办,明天生活比今天更好,你不相信那有什么办法呢?你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知道怎样去做法。

八、护持正法。正跟邪是对立的。在佛法里的标准,要是跟宇宙人生真相相应就叫正法,与事实真相相违背,就是邪法。可是这个事实真相不好懂,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事实真相,要常常读诵。事虽然复杂,也有纲领,也有头绪可循。《金刚经》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一部经典,言简意赅,便于受持读诵,所以人人喜欢,家喻户晓。《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没有事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是事实真相。你要是执着人我众生寿者,那就错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就是一切偏邪的根源。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梦幻泡影,现象的存在是如露亦如电,你要把他参透,你真正把他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得大自在了,为什么?你明白了。你明白,心就安了。我们常说心安理得。心为什么安呢?道理清楚了,搞明白了。《心经》上一开端: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那个行是生活行为,生活行为在甚深智慧之中,我们换一句话说,菩萨过的生活是高度智慧的生活,就是《心经》第一句的意思,过着高度智慧的生活,所以照见五蕴皆空,这是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下面度一切苦厄。世间人生活有苦有灾有难,佛菩萨没有苦没有灾没有难,那么由此可知,苦痛灾难是从迷惑里面生出来的。自在真乐是从觉悟里面得来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护持正法正确的概念,这一句意思很深,我们必须要多用一点时间来说明。对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修行证果有很大的关系。这一句意思述之不尽。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导也是这桩事情。究竟什么是正法,怎样来护持,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纯是一个善心,纯是一个爱心,纯是一个利益众生的心,这就是正法。能够将这个心落实,就是功德。这里面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就把正法破坏了,也就功德毁灭了,这是我们不能不认识的,不能不明了的。在佛经里面常说到,与一念相应的这是正法,一念就是自性,一念是真心,真心是纯善,是纯爱,是纯利益一切众生,决定没有虚假,也决定没有造作。在佛门教学之中,这一进山门,天王殿里面四天王就是表法的,教导我们护持正法。东方持国天王,东方是开始,太阳初升之处,也就是说护持正法从哪里做起呢?从这个地方做起。护国天王,我们想想他名称的含义,要护国一定先要护家,没有家哪来的国,要护家一定要护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家了。所以儒家教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他有一定的程序,天王表法的含义是负责尽职。一个人生到这个世间有他的职责,中国古代教育里面讲的五伦十义,五伦是说我们的身份地位,你在这个社会上是什么身份地位,这个叫伦。义是义务,你应当要做的,譬如你在家庭你的身份是父亲,你的义务就是慈爱,你要爱你的子女,你要爱你的家庭,这是你的职责。你的身份是儿女,儿女的义务是要尽孝,所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身份是哥哥,友爱你的弟妹,身份是弟弟,你对你的兄长要尊敬。古时候对于这些教育非常重视,这是做人的根本,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没有了,家里面父母长辈也不教了,学校也不说了,社会也不谈了,于是天下大乱,怎么乱的呢?伦常乱掉了。人生活在这个世间只图物质上的受用,那跟禽兽有什么差别。人跟禽兽不同的就是受过圣贤人的教育,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这是教育的成果,现在没有人教了,佛法里面还有一些,实在讲,现在佛门对于佛菩萨的教诲,祖师大德的教诲也逐渐淡忘了,形象虽然在,意义没有人懂得了,所以护持正法首先要护持我们自己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慈悲心。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从这个地方下手,我们的心不真不诚,虚伪诈骗,这是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眼前虽然得一点好处,果报在地狱,不值得。昨天北京有电话打给我,说东北有一些出家人,假借我的名义在那边募捐,募了不少钱,听说有两三百万,说我要到那边去盖道场,说我要到那边去传戒,这个法师我不认识,他有神通啊?神通也搞错了,我没有这个念头。我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一生都是住别人的道场,今年七十三岁了,我还要搞道场啊?哪有这种愚痴的事情呢。我一生不作住持不传戒,学印光法师,不向人募捐不向人化缘,几十年如一日,哪有到晚年还做这个糊涂事情?所以希望各地的同修要明白要了解不要受人欺骗,凡是造谣生事的,你们拿钱供养他是供养他的,与我不相干。我住在这个地方,从海外各地来的同修几乎天天都有,他们供养我的钱,我连那个红包看都不看,统统送给弥陀村,我也不知道那个红包里有多少钱,由他们去拆封由他们去处理去,所以希望各地同修了解,不要受人欺骗。我没有用钱的地方,我要钱干什么,什么都不要,希望大家存好心行好事就好了。所以,学道之人,尤其是学佛之人,学佛是学觉悟,学真诚,学清净平等觉,学慈悲,慈悲第一个,你要爱自己,要保护自己的善心,保护自己的善行,这个才叫护持正法。怎样保护呢,从哪里下手呢?我常讲,必须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放下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占有的念头,你的心就清净了,你的真心就露出来了。如果还有一丝毫这个念头,你就错了,你所用的心是妄心,虚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以纯真之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纯真的心,纯真的爱,纯真的利益大众,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他觉悟了,他明了了,一切众生就是自己。有些人找我给他写字,我也常常写,写一句话。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凡夫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在这个里面分自分他,干一些损人利己之事,糊涂事,迷惑心干糊涂事,这叫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这是佛在经典里面常常感叹,可怜悯者,哪种人可怜呢,这种人可怜,不晓得事实真相,所以护持正法头一个要知道事实真相,要护持自己的性德。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真正做到负责尽职,诸佛菩萨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表率,最好的模范。第二,南方持国天王,南方是象征智慧光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方向都是在南方,他那个南方不是真正的方向,不是东南西北的方向,他是智慧的方向,在中国讲五行,南方是火,火象征光明。善知识住在哪里,住在光明那一方,所以每一个善知识都在南方,我们要清楚那不是真正的南方,一个有智慧人所住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叫南方,他取这个意思。增长天王,你想想这个名字,希望我们智慧天天增长,取这个意思,这个是叫护持正法。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个琵琶,表法的,绝不是他喜欢唱歌,别搞错了,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中道的意思,中国儒家讲中庸啊,佛家讲中道,琵琶是弦乐器,我们知道那个弦松了弹不响,紧了它就断掉了,要调到适中,这个音色就很美,就是告诉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懂得中道,用中。中,他才和,不中就不和,和才能够合作,和合嘛,不和怎么能合作呢?所以他表这个意思。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剑,剑表智慧,慧剑,断烦恼,取这个意思。西方北方天王讲的是方法手段,怎样能够达到护法,把护法的工作做好,怎样叫自己智慧增长,下面教给我具体方法。西方天王,广目,广目是教我们多看,现在人讲叫观光,北方天王是多闻,这两个天王教给我们要多看多听,要多了解。这几天新加坡宗教理事会举办九个宗教联合展览,这大概在全世界还是第一次,过去未曾见过也未曾听过,使我们有机会对于每一个宗教很方便的接触到,我们多看多听,对他们多认识多了解才能够和睦合作,社会才祥和,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种族,我们如何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共存共荣。新加坡将这一个理念落实,我这几天同学们讲经我没有办法去听,我是多多的看看各个宗教,多了解他们,多认识他们,这是教育,宗教教育,同时我们也把佛教介绍给他们,社会是多元的,变化多端,所以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拿着是蛇,龙蛇都一样,龙蛇表什么呢,表变化,千变万化,这说明社会千变万化了,你要看清楚,变化当中还有不变的原理原则,他的一个手上拿着龙一个手上拿着珠,那个珠就是不变的原则,要掌握到,你才能应付多变的社会,他取这个意思你说多好啊。北方天王拿着是伞盖,伞盖代表什么呢,防止污染,你接触多元变化的社会决定不能够污染,污染就错了,在这个复杂社会里头保持清净平等觉,伞盖是取这个意思,这叫护法,不是教我们不接触,六根接触外缘六尘境界,守住自己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那是真正懂得护法,决定不受污染,什么是污染呢,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嗔痴慢,这个念头是污染,我们在一切人事环境一切物质环境里面把这些污染永远离开,你的心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这样才能真正护持正法,正法诸位必须要晓得,佛法是正法,佛法之外的呢,是不是正法?华严经上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大乘法里面也常说,哪一法不是佛法?觉悟了法法皆是佛法,所以说佛法广大无边,常讲佛法无边,如果你要是说基督教不是佛法,那么基督教就是佛法的边,有边啊,怎么说无边呢?天主教犹太教,今天拜火教,如果说他不是佛法,那佛法就有边了嘛,佛法怎么可以说无边呢,佛法无边,然后我们晓得,所有一切宗教所有一切族群统统是佛法,佛是觉悟的意思,你觉悟你明白你搞清楚了,就是佛法,你没有搞清楚,那就是世间法,佛法清楚明白就叫做佛法,佛教经典摆在我们面前,你对他不清楚不明白这不是佛法,所以对于迷惑不了解的人,再问他一句: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觉悟了,法法皆是是佛法,觉悟了的人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有妄想分别执着,什么都不是佛法,没有一样是佛法,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法法皆是佛法。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我们要懂得,我们今天布施供养其他宗教有很多人奇怪,他为什么奇怪呢,他是凡夫,他没有佛法,他不懂佛法,所以有很多人问我,法师你为什么拿这些钱供养其他宗教?我说我没有供养其他宗教。你为什么不供养佛教?我是供养佛教。他说明明他是回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那都是佛教啊,是你自己没有看清楚,统统是佛教。佛教里头有宗有派,你懂不懂得。他说懂得。那都是佛教的宗派啊,他们里面崇奉的神崇奉的上帝都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嘛。佛家不是常讲吗,你念念观世音普门品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教得度他就现基督教身,应以上帝身得度他就现上帝身嘛,都是诸佛如来啊。无量寿经上有一句话,一切皆成佛,这一切包不包括他们,统统包括了。一切皆成佛,你看,这个意义多深多广,多么圆满。小心量,分自分他,你永远不能成就,不旦证果你没有份,开悟你都没有份。自己给自己做了障碍了,我们应当要注意,应当要明了。

九、敬重尊长。佛教人要随缘而不攀缘,佛菩萨自己,圆圆满满的做到了,做出一个样子给我们看,这个敬重尊长,尤其是现代人所疏忽的,为什么要敬重,尊长是让我们学习敬重的一个对象,而实在呢,佛的意思是要我们一起尊敬。为什么?因为尊敬是性德,我们学佛目的是要作佛,怎样才能作佛呢,必须把性德圆圆满满的恢复过来,那就自然成佛了嘛,佛不说勉强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我们都是佛,现在不是了,什么原因不是的,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违背了性德,所以就不是佛了,要是顺应性德,那就是佛。跟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那么由此可知,佛教化众生,无非是教化人随顺性德而已啊。随顺性德是自然,违背性德就是破坏自然,在佛法里面有时候不用自然这个名词,怕大家对这个名字有执著有误会,用“法尔”,法尔是什么意思呢,跟自然意思是一样的,法,一切诸法,尔,就是这个样子嘛,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嘛。实在说,现代我们这些意思体会应当是有相当的深度,为什么呢,大家常讲,自然环境被破坏了,自然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自然环境被破坏,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被破坏,我们现在生活已经感到相当痛苦了,不旦饮食里面含着许许多多的病菌,叫人吃饭都提心吊胆,水里面也含着毒素,甚至于空气里面也含着有毒素。我们这个时代,饮的水,呼吸的空气,不如古时候时代,古时候时代确实饮的是清泉,呼吸的是新鲜空气,这是我们生活环境远远比不上古人,被谁破坏了?我们自己破坏了,真的是自作自受。可是,并不是我们人类统统在做,少数人做,多数人受连累,少数人发明,多数人贪图一点小便宜,贪图一点小利,不知道后面有大灾难在后头,这是愚痴,真正的无知。所以佛教人,没有别的,恢复性德而已,性德是你本有的,你现在迷了,无量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佛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智慧德能何以不能现前呢,迷惑,愚痴,从痴迷里面升起妄想分别执着,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个东西造业啊。这就是破坏自然环境了,是我们自心本具的德能产生障碍不能现前,在这个时候,佛称这些人叫凡夫,只要把这些障碍除掉,智慧德能又恢复了,这个人就叫佛菩萨,佛菩萨跟众生差别就在此地,我们只要相信佛的话,理解佛的话,依照佛的话去做,就能够恢复性德。《华严经》普贤菩萨给我们提了十个修学纲领,第一条,礼敬诸佛,也就是说真正修行要从礼敬诸佛开端。了凡先生在此地教我们敬重尊长,就是礼敬诸佛的落实,这是初步落实,培养敬重之心,敬爱尊重,培养这个心,这是性德,然后以这种敬爱,真诚的敬爱,真诚的尊重,对待一切众生,再也没有分别了,没有执着了,这就是性德的流露,这就是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真正落实了,只要这一条能够落实,其余的九条就好办了,就不难了,那么你的生活你的工作,你处事待人接物,你的思想言行,都是普贤行,也就是普贤菩萨修行的办法,你得到了。在大乘佛法里面,普贤行是最殊胜的修行方法,这个方法能成佛,换一句话说,这一个方法能明心见性,所谓成佛就是明心见性。我们再细细思维,这一些经论,我们读的很多,说起来,我们都很熟悉,并不陌生,可是始终不能够落实,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行之不力,说实在的话,根本没有想去施行,不止是行之不力了,根本就没去做,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契入佛菩萨的境界,说个老实话,十大愿王的真实义,我们了解的不透彻,并不是真正明白。真正明白了,哪有不照做的道理,古圣先贤们用这种方法来培养性德,人如果能够敬重父母,敬重师长,敬重长辈,从这个地方下手容易,可以在今天就难了。今天的社会普遍的崇尚自尊,不会尊重别人,自大,所以傲慢的习气不断在增长,总是欺压别人。这样的心态是造极重的罪业,与性德完全相违背,不学佛已经就不堪了,学佛还要这个做法,哪有不堕落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佛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这种教学法,不是他创造的,不是他设计的,完全是顺应自然,完全是随顺性德。我们如果明白了解了,自然能够欢欢喜喜依教奉行,认真去学习,在生活里面去学习,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习。

十、爱惜物命。这一条实在上说,劝导我们要惜福。自性里面无量的福德,我们在大经上看到,华严里面讲的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往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那个福报不是修来的,称性的,也就是说完全是自然的,那个自然生态一丝毫没有破坏,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美好到极处,所以称之为极乐世界。那么在这个环境里面,佛菩萨为我们示现的还是爱惜物命。何况我们凡夫没有见性,自性的福报一丝毫都享受不到,我们今天享受的福报是从哪来的?是从修得来的。这个好比你有福报你有财富,你有亿万财产,但是都在银行里面,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走到街上想吃东西挨饿没人给东西给你吃,怎么办呢,只好临时打工赚一点钱去吃一餐饭,这临时打工赚一点钱吃饭,修德,性德虽然有,这时候拿不出来呀。凡夫就好比这种状况。我们修这么一点福德,你要不爱惜,这个福很快就享完了。古人有一句话说的话说的好,禄尽人亡。禄是什么,福报啊,人寿命很长,你有八九十岁的寿命,你那个八九十岁的福报,五六十岁就享完了,不知道惜福,享完了,享完了虽有寿命也要死啊,福没有了。由此可知,惜福重要,懂得惜福的人,寿命虽然到了,福没享完,没享完他不会死,他寿命自然延长,为什么呢,福没享完,他还有余福,所以我们常讲,添福添寿,添福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自己会修福,一个是自己会惜福,又会修福又会惜福他寿命当然就延长了嘛,这是一定的道理。儒佛都教导我们要节俭,爱惜物命,这个物命特别是指动物,这一句里就含着不杀生,更进一步呢,不食众生肉,不吃众生肉是惜福啊。吃众生肉不要以为这很平常,社会上大家都吃嘛,佛经上讲的很清楚,吃他八两将来要还他半斤的,不是说吃了就没事了,吃了很麻烦,你这一生吃了多少动物的肉,你要多少生才能还的尽,所以人身难得而易失,失掉人身再得人身不容易,就讲个最简单的吧,这一生吃了多少众生肉,那我来生再变畜生,生生世世变畜生去还债,统统还完了这才能再得人身,你就想想这个事情多麻烦。世间人不知道这个厉害,佛菩萨知道,真正修行人知道,不跟众生结冤仇,不跟任何人有债务上的纠纷,别人欠我的,不要了,这个好啊,要怎么样,你还去讨债,你来生还要去跟他两个碰头,不要了,账了了嘛,欠别人的要赶快还,还得很痛快,我们菩提道上就没有障碍了,往生就走的潇洒,走得自在,冤亲债主不会来刁难,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不知道惜福那怎么行,惜福点点滴滴都要爱惜,要养成习惯。我第一次到加拿大温哥华去讲经,那里面的同修告诉我,说温哥华有一位大护法,供养宣化法师一栋大楼,当时那个楼是值一百万,我去参观过,美金一百万,什么原因供养的呢,在一桌吃饭,看到宣化法师用一张卫生纸用了八次,用一次叠起来,用了八次他受了感动,供养一百万。惜福的果报,宣化法师在美国许多大城市都有道场,福报大,福报从哪里来呢,惜福,他真的节俭,真的惜福,自己生活确实节俭,别人做不到,他们日中一食,不倒单,房间里头没有床铺,持戒很严,这些地方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学习,那么他讲一些神通这个我们不赞叹他,但是持戒惜福这方面我们应当要向他学习。那么这个十条简单就跟诸位同修介绍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为众生服务       恒顺众生)(五明学佛网:为众生服务       恒顺众生)  

 大安法师: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九愿王— 

 其它法师:恒顺众生是为了成就众生(释妙智) 

 道证法师:一念坚持己见,就是培养我执轮回;一念恒顺众生, 

 嘎玛仁波切:作为大乘佛子,怎样报答众生的恩德?如何实现为 

 净土法门法师:善心为众生服务,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障碍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发愿恒顺众生,建立一个安乐国 

 大安法师:怎样如理如​法恒顺众生 

 宣化上人:恒顺众生是什么意思,如何恒顺众生? 

 宣化上人:不要误解了“恒顺众生” 

 觉慧普弘:亲近善知识解疑和为众生服务 

 恒顺众生,怎么个“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