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生死心切出轮回往生心切归净土


   日期:2015/1/29 21: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下面我们要交流的一个题目是这样的,「生死心切出轮回往生心切归净土」。

为什么想起来这么一个题目?因为前一段时间,在听科注学习班内容的时候,连续有好几篇都是自了法师讲的,自了法师讲的主要重点,就是说这个生死轮回问题,怎么样了生死?怎么样出轮回?这个问题我觉得在所有的学习心得报告中,自了法师说的是比较透彻的,也是我们每个同修、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下面利用这点时间跟大家再交流交流这个题目。自了法师,原来没听说过,就是这次学习班有几篇学习心得报告,听了以后觉得非常受教育,也很受法益,觉得这个法师真是很了不起,能把这个问题,生死问题说得这么透彻,就现在应该说还是不多见的。所以我就写了四句话来赞叹自了法师,这也是我的一个真情实意的表达。这四句话是这样说的:

「自了法师令人敬,了自之事已办成,了他之事正在办,时时处处度众生」。

就这么四句话,表达了我对自了法师的一种尊重。我觉得这个法师确实是很不简单,能写出这样的心得报告,不知道能度多少众生。因为这个生死问题,确实是没有比这件事更大了。诸佛菩萨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就是要帮助众生了生死,出轮回,能够回归自性。现在,这次净空老法师大慈大悲办了这个科注学习班,这么多同学在写心得报告,老法师又逐一的在为大家做讲解、做开示,确实是,这个机会难得。我已经说过多次了,如果这个机会抓住了,我们今生成就大有希望;如果这个机会你抓不住,你错过了,那可能你这一生又这么过去了。将来你一定会有一天能够成佛,但是就是时间上推到什么时候,那就很难说了。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对自了法师表示深深的敬意,能够为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心得报告。

讲生死心切,我就想到这么一个例子。我有一个老同修,也是我的一个老大姐,她正好比我大一轮,今年八十二岁,我们俩个都是属鸡的。前段时间,这个老大姐就通过我外甥女一定要找到我,就说,我非见素云不可。我外甥女跟我说了,我说这老太太什么急事,一定要见我哩。正好那时候我在平房,就是送我姐夫往生,那几天我正好在平房,她家也在平房。后来我就抽个时间,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说大姐,什么事,你这么忙三火四的一定要见我。老大姐说,素云那,你说咋回事呢,我现在是经也听不下去了,佛也念不下去了,就是心烦,心烦意乱,干什么都干不下去,你说我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原因。我真是,不是通过大脑思考的给她一个回答,她这么问我的时候,我脱口就说了一句,你惧怕死亡。说了这话以后,我自己也想,呀,怎么说了这么一句,说老大姐惧怕死亡,因为现在我俩这话也没说到这个死亡这个事呀,怎么我就说出来了呢。就这时候,我老大姐就说了,素云,我不怕死。我说,你不怕死?你好好琢磨琢磨,我觉得好像是这个原因,要不你为什么经也读不下去了,佛也念不下去了,是不是考虑今年自己已经八十多岁了,就想到了这个生死问题了,成了一个思想负担了。后来呆了一会儿,她说,素云,你别说,你说的可能有道理,大概是这么回事。

我说,我觉得这个惧怕死亡,可能就是你现在听不下经,也念不下佛的一个表现吧,如果不是这样,你怎么能有这种感受呢?因为我姐往生的时候,我这个老大姐基本上是在我姐身边,就我姐整个往生过程,她都看着了,那应该说亲身经历了。我姐往生之后呢,这个老大姐跟我说,素云,这回我可是一点不怀疑了,我一点儿不犹豫了,素青给我打这么一个好的样板,那我再不好好向素青学习,那实在是谁都对不起了,这回我可下定决心老老实实念佛求往生,我一定去西方极乐世界。她说素青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是这个老大姐那时候跟我说的,可是事隔这一年多吧,当时我姐往生还不到两年呢,这个老大姐的思想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也不想念经了,也不想念佛了,你说这太危险了。后来我就跟她叨了将近有一个多小时,我说大姐,你还得把心收回来,好好念佛,一定要解决这个生和死的问题,我姐往生你不看着了嘛,那真正的念佛人有死吗?她说没有,那素青是活着走的,那我是看得一清二楚的。我说,既然是这样,那你还怕什么死呢,你好好念佛,你也没有生也没有死。我这么说了以后,她说有道理。

她又跟我说一件事,她说,素云,记不记着,那应该最起码是十五年前了,甚至再长远一点,就二十年前了,我们一起去过松峰山,去那旅游。那个时候就是有人组织学那个气功,叫中功,中华养生益智功,就这些学气功的人到松峰山去旅游,那时候叫野游。她们说让我也去,我当时因为在政府工作,确实是时间不太多,我说可能我抽不出时间,她们说哎呀,就那么一天时间,怎么也得抽出来。后来我寻思,也别驳大家的面子吧,我就请了假,那天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记着在松峰山,我们就照相,一出去旅游呀野游呀,大家不都喜欢照相嘛,我也照个单人的相,也和大家照个合影,但是我对这个照片我不是太看得那么重,说照片我都得有,我记着我手里没有。完了这个大姐就跟我说,素云你记不记着,你姐,咱们三个一起照一张相。我说可能是照了,我有印象,但是怎么照的,我不记得了。她说咱们三个,是我在中间,你俩个在两边。她说我现在呀,我经常把这张照片拿出来。我说你拿出来干什么呀?她说我拿出来看一看。我说你自我欣赏呢。她说,真的,现在看,很有纪念意义,你看你姐已经往生了,人家做佛去了,剩下咱俩了。她说当时我看这个照片,我就有个什么想法呢,素青已经确定无疑人家做佛去了,现在剩素云我俩,这张照片是素青站在我这面,素云站在我这面,我站在中间,我就有一个侥幸心理。我说大姐,你有什么侥幸心理?她说我就想了,这素云和素青一边一个,就她们去西方极乐世界,把我夹在中间,就夹也给我夹到极乐世界去了。说完了,她自己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她自己也笑了,我也笑了。我说大姐呀,这个可不行,你这个念头一定要把它收回去,不是说我和我姐一边站一个,去极乐世界把你夹也夹去了,这个一定要靠自己的修,如果能夹去了,谁能把谁带去了,那还说啥呀,那就不用修了。我说你这个念头是错的,一定要把它改过来,好好念佛,只有念佛才能成佛嘛。到时候咱们去极乐世界,你说姐三个团圆了。因为我这个大姐总说,素青,素云,我们三是亲姐三。我说对,亲姐三。所以一直是关系处得挺好,还有一层关系,我这个老大姐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一九七七年入党的时候,就是这个老大姐给我做的介绍人,所以从私人感情、从各方面,都是关系不错的,老大姐相信我,我也关心这个老大姐。就通过老大姐这个事,我就想这个题,我今天得叨咕叨咕,「生死心切出轮回」,这个「心切」这两个字是重点。如果你说,我想我不怕死,我想往生,但是你心不切,真是到正儿八经的时候了,可能你就打退堂鼓了,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我在见我那个老大姐之后,我今年九个月我基本没出去见佛友,那次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决定,我就到平房去,主要是见几个老大姐。因为有六七个老大姐,她们学佛都学得挺好,一直是修净土念佛法门的,而且她们也对我非常信任、非常关爱,就好像有素云这么一个老妹妹,都是她们一种荣耀似得。所以我就想,通过我这个王大姐,我就想到那几个老大姐,我得去再提醒提醒、嘱咐嘱咐,因为也都七八十岁了,那么大岁数了,真是,不说无常嘛,那说不定什么时候无常就到了。那我一定提醒她们好好念佛,别前功尽弃。所以那个就临时决定,我就见了一次佛友,当时我定的是,就这几个老大姐,单独和她们叨叨,解决她们思想上,如果还有什么顾虑,我帮她们分析分析、解决解决,就这么个意图。结果那天一共是好像去了二十几个人,不到三十个人。因为我提出要求了,我说咱们一定要守规矩,不要聚众,超过二十个人就不太好了,咱们尽可能的,我这次也不是大规模的,我今年一年也没大规模的见同修们。所以那天,她们说这已经压又压,压又压的了,最后大概能有个二十六七个人,就这样,九个月我就见了这么一次佛友,是在平房,市内的我都没有见。

这个生死心切不切?真是关系到你能不能出轮回,光说不行。老法师以前说过,他说假如现在咱们办一个班,就是念佛,七天往生,你们报不报名、参不参加?我当时我真是没寻思,我心里想,我参加!但是现在回过头来,遇到了这些事以后,我就想,我能不能那么干净利索的,我明明知道七天我就要往生了,我就毫不犹豫我就参加,我就一心求往生,能不能做到?到时候能不能打退堂鼓?能不能心生犹豫?这个我都问过自己。似乎是,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太大问题,因为我这几年,我跟大家说,我把自己交给了阿弥陀佛,而且我把我的家人、孩子,都交给了阿弥陀佛。我一个人有啥本事,阿弥陀佛替我来办这些事,比我本事大多了。

现在这个问题,确实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因为这个,现在已经突破了年龄段,说一定是岁数大的先往生,怎么怎么回事,现在通过实践证明,已经不是这个概念了。因此我们每个修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都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你真这个准备你做好了,阿弥陀佛随时来接你,你随时就可以回家了。一旦你犹豫一下,你说我还有几个事没办完呢,阿弥陀佛,你等我办完了我再去。阿弥陀佛走了,你这个机缘就错过去了。所以说,自了法师这几篇学习报告,我为什么说写得好?最关键的问题,法师抓住了,就是生死问题。你说我们修行学佛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回归自性,回到本有的故乡去嘛。那怎么样才能回去呢?你得是真心实意的,我一心一意的,就是要回家,我就是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然后你还得有个愿,我去西方极乐世界,我不是为了自己去享受,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好,我就想回去,娑婆世界这么苦,我赶快逃掉,不是这个理念。我们去西方极乐世界,在阿弥陀佛佛力加持下,我们会长很多很多的本事。长本事干什么?度众生有用呀。 如果我们没有本事,我就空口地说我要度众生,你那是空话。所以说你生死心切不切,关系到你今生能不能出轮回。如果你有这个心,但是这个心达不到切,你也出不了轮回,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都出不了。广钦老和尚不是说嘛,贪恋世间的一棵草你都不能了生死。就是这么一个严肃的问题,你说简单也简单,放下便是;你说不简单也不简单,一丝一毫放不下,你就成就不了,就是这么两条路。放下,你就成就;放不下,你就成就不了,你还得继续在这个六道轮回里打滚,是不是这样?

有人说,我想往生。往生,你心切不切?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说我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挺好的,但是还是有犹豫。就我所接触到的同修,现在能够响当当地说,我生死心也是切的,我求往生的心也是切的,真真实实是这样的同修,人数不是太多。为什么师父说,念佛的人多,求往生的人多,真正能往生的人不多?就是求往生的人里,究竟有多少是真求?有多少是随帮唱影的求?有多少是虚情假意的求?这个不是批评大家,真是,你想想你是哪个层次。如果今天,阿弥陀佛给你信了,说明天我来接你往生,你还有没有什么牵挂?师父上人曾经讲过,他七十九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在似梦非梦中看见了五尊佛,不知道谁在背后问他,你还有什么事没办完吗?师父说没有。你还有什么牵挂吗?师父说没有。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没有师父这个信念,到时候一犹豫,可能这个机会就错过了。但是如果真是这个娑婆世界,还有的事需要你去办,需要你为众生去服务,阿弥陀佛会给你这个时间的,那你继续留在这个娑婆世界,去为大家服务也未尝不可,不是说一定要走,我不走不行。一切都顺其自然,我的态度就是,阿弥陀佛接我走,我就走;阿弥陀佛说你再留下,再为大家服务几年,那我就留下为大家服务几年,真正做到一切顺其自然。 所以今天讲这个题目,我想提醒各位同修,你能不能把那个心,那个切做到?如果光发这个心,达不到切的程度,可能还差一成,到时候可能会耽误事。所以咱们既然发心,就要发这个很切很切这个心,就是一定我要达到这个目标,那就成了。

那怎么样能够做到这个生死心切呢?能够做到往生心切呢?就目前来说,我们该做什么?就是一个铺垫,我们现在怎么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是那样想的,就是,一个是少欲知足心则安;第二个是,心安念佛真智慧,就这两条。这两条我们能不能做得到?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我们大家都有切身的感受。现在人的欲望是没完没了,就这个世界,就这种竞争,这种攀比,让人们有无穷无尽的欲望,因为这个欲望,欲壑难平呀,所以就使人活得很苦很苦,活得很累很累。为什么现在人这么烦恼多多?烦恼从哪来?烦恼从欲望中来。欲望达到了,得到了,怕失去;得不到的,千方百计想得到。在这里有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师父讲过,就是说你命中有的不用求,早晚也是你的;你命中没有的,你去求你也求不来,如果你不择手段,勉勉强强你把它求来了,后面跟着的肯定是祸害。人生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十年,我自己经历的,或者我看到的,我觉得这是一个真理!真是你命中有的,你不用求,它自然它就是你的;你命中没有,你勉强去求,你最后求来的是一身的疾病、一肚子烦恼,你这何苦的呢?

我记的师父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那个小偷,他千方百计的不择手段的去偷东西,打砸抢,把这个东西偷来了。师父说,他不用这种手段,他命里该有的这个财早晚也是他的。现在他用这种手段偷去了,偷去的东西本来就是他命中应该有的,但是他用错了方法,他用这个手段把这个东西得到了,他变成犯法了。这个例子,我估计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所以师父举这个例子就告诉我们,不要去争!不要去求!你心里欲望越低,你活得越潇洒、越自在。

反正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就觉得这一条在我身上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因为我这一生,可以说没过什么大富大贵的日子,过得都是平平淡淡,老百姓的普通日子。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这种日子真的挺好,挺幸福、挺快乐!我心里什么都不求,什么都不争。我觉得这个欲望低,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快乐,这也可能是佛菩萨加持我的吧。怎么样做到少欲知足?就是第一,你对你现在的生活,你满不满足?这最起码的,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有的人现在很富有,就在我身边的也不乏这样的人,但给我的感觉,他不幸福、他不快乐,而且烦恼很多很多。我就拿他跟我自己比,有时候我们面对面谈心的时候,我也说,我说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说,从经济条件还是各方面说,你都比我强得多的多,我现在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倒觉得我一无所有我真富有,我什么都不缺!我就这种感觉。因为什么?我知足。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比起我小时候的生活,就从物质上来说,那要比那时候强得多的多。可能我现在这个生活和别人比,那我这属于清贫,但是我喜欢这样的日子,所以我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我就觉得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已经很快乐、很不错了,因此我就没有那么多烦恼,我想不出来那么多事,我心里没有事。如果你要是欲望多,肯定它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满足,满足不了呢,你就心生烦恼,你想想是不是这样。

我有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就是为什么我能够满足,我没有那么多争、那么多求?我的性格特点有一个,我从来不知道计较,我不仅和人不计较,和事也不计较,和物也不计较。我们从来不知道跟谁比,说比比人家张三李四如何如何,比比人家如何如何,我没有这个想法。我就想安安稳稳过我的日子,我就是什么标准呢?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平常的人,平常的人就是抱着一颗平常的心,然后过我们平常的老百姓的日子。通过这个,把自己这个心修炼的平平静静的,你说这有多好!有这么几句话,说「水清能见天」,是不是这样?你比如说那河里的水非常清,或者小溪的水非常清,你往水里一看,那天就印在水里,就是「水清能见天」,如果它浑浊,像现在有很多水都污染了,那你肯定就看不着天了,「水清能见天」。说「心清能见性」,如果你的心清净,你的自性就容易显露出来,我们的自性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能显现?有的显现不出来?就是你的心清不清净?这是第二句。第三句,「只要能放下,自性便现前」,这么四句话。有些个时候,我想这些个话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比较有益处的,你一听了以后和自己对照对照,你的生活,你周围的人事物,你比较比较,是不是这样?真是这样。

如果说,有多么富有多么富有,我不是反对人家富有,如果你富有,你安于富有,你过你富有的日子,也别生那么多烦恼;如果你清贫,你就安于过你清贫的日子,也没有烦恼。这样富贵也好,清贫也好,主要的目的是,你能不能心清净下来?能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如果很富有的生活,你烦恼那么多,而那个清贫的,他那烦恼倒很少,我说我宁愿过那种清贫的日子,我也不愿意过那种烦恼多多的,富有的日子。我说这个,不知道同修们能不能理解?可能有人说,因为你自己没有富有过,你比较清贫,可能你就说大话,你就说你喜欢清贫。真不是这样,我说的是真话。我觉得从我走上了学佛的正路,两千年以后,因为读《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的讲解,听老法师讲经说法,我明理了以后,我就觉得我一下子就从那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了,我整个人就轻松了,就自在了,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自在。

人如果心底很坦然,就不跟人家计较这个、计较那个,你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人,真是这样的。我这么多年,我真没有跟谁计较过什么,所以她们都说,就觉得你心怎么那么静,在你身边呆一会都觉得那么静。我给大家举一个什么例子,就是前些日子,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是我四十的年的老同事了,我们俩个彼此称呼都是哥们儿,一个女老师,比我大一岁,我们四十多年前是同事,一直关系比较要好。有一天,她突然来我家了,素云,素云,走走走。我说上哪去?跟我回平房。我说回平房干什么呀?她说,我有一个朋友病了,必须得你去见他。我说你这都命令式呀,没有商量余地?没有商量余地,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就把话说得这么死。我说我受你管制呀?她说,反正你就得去。因为在这之前,我和另外一个佛友电话约好了,那个佛友要到我家来,有事。我说我已经约好了。她说你赶快给她打电话,告诉她今天别来了,你们俩改日子再约吧。我说你太硬气了,人家都约好了,你让给打电话通知别来了,那好嘛。她说好,你就听我的吧。那怎么办,我就寻思,你说她来了,我不去也真不行呀,这都命令式了。我就给我约好的那个佛友打个电话,我说今天你就别来了,我这有事了。结果我这佛友说,刘姐,我现在就搁你家楼下了,马上就要上楼了。你说说到这,我能说你也别上楼了,你回去吧。那是不是有点太过分。我就跟我这个好朋友说,人家来了,就在我家楼下,马上就要上楼了。我这个好朋友说,你告诉她,别上楼了,回去吧。我说那不好。后来我就让这个佛友上来了,上来以后她说,刘姐,你要有事呀?我说,有事,这不好朋友来找我嘛,一会儿我们想出去,把你折腾来了,真对不起。那佛友说,没关系,大姐,哪天我再来。完了,她就走了。就这样,我就跟我这个好朋友就去平房了。

到平房,就看她这个有病的这个朋友,她这个朋友是一个男同志,得的是癌症晚期,但精神状态非常好,他很有悟性。因为我第一次见他,我就是有个什么优点呢,我看所有的病号,我从来不忌讳,他有什么病,他是不是传染,我坐在他跟前行不行好不好。她们说我心不脏,这点我做得真是挺到位的,我看任何病号,不管他脏也好,不脏也好,什么性质的病也好,我从来不嫌,我都是离他坐得很近。因为我觉得有病之人,他的心事就很重,如果你离他远远的,你再戴个口罩,叫他一看,他会很伤心的,就是你看人家嫌我,都不愿意上我跟前。

所以我去了以后,我就跟他对脸,因为他起不来,他是躺在床上的侧身,我就搬个凳子和他面对面的,坐在他跟前。因为第一次见面,又不认识,那些话是怎么说出来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是说的时候我就感觉到我也很兴奋,好像说得也非常流利。说一会儿,我还问,我说你听没听懂,我说的意思我不知道你听没听明白?他非常干脆的告诉我,我听明白了,你说的意思我都懂。他跟我说,她们没听懂。她们是指谁呢?指他的妻子和他的儿子,因为当时也在屋里,我不知道他怎么说出这么一句。他说她们没听懂,我听懂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我就感觉到,我去看他,他精神状态那么好,走的时候,他挺开心的。后来,就是所谓的厅里,他屋外面有个小厅,他那个是大舅子还是小舅子,我不知道,反正是他爱人的弟弟或者是哥哥,是那孩子的舅舅。我去了以后,他一直是在那厅里坐着,他没有进屋。等我说完了以后,我要走的时候,我到厅里去穿鞋,他这个孩子他舅舅就说,哎呀,老师,你怎么回事?我说我怎么回事,我就一边穿鞋,一边跟他说话。他说我这个牙疼,疼好几天了,怎么刚才我听你和他说了这一番话,我现在牙不疼了。我就笑了,我说你简直说神了,那我怎么还能把你的牙病治好?他说老师,我不骗你,我真的我现在牙不疼了。我就想可能一个人,我不是搞什么迷信,大概它有一个能量场。你身上的能量是正能量,可能真的能影响别人,可能他轻寥寥的有点小毛病,哪旮不舒服,可能你这个气场真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说的不是瞎话。我是那样想的,一个人你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你自己知道。

我就觉得现在,我每天早晨不是出去绕佛嘛,绕这两个小时,两个小时是绕二十圈,二十圈基本上我估摸一下也就是二十里地,因为我走的速度也比较快。就这么冷的天,我出去走到第二圈的时候,我的后背就潮乎乎就开始,不是出大汗,是潮乎乎的,就好像背着一个小暖气似得。所以我走两个小时我一点儿不冷,就是手,我是戴着手套,手套上面又戴个手闷子。我胳膊受伤以后,不是有钢板固定在里面嘛,它这个冬天天冷这个钢板有反应,可能一受凉以后,我就觉得这个胳膊有点不是那么灵活。所以我跟大云说,大云给我做了一个,也是同修给我做的,做了两个大袖子,直接就可以把胳膊护上,然后把那个羽绒服一穿,是一点儿也不凉,那个钢板也就不凉了,都解决了。每当我绕完佛,最后一圈给众生回向的时候,就是那种愉悦的心情,自己能感受得到。我就觉得不是我一个人在绕,你们想东北的天气,这个时候是很冷的,用我们土话说,嘎嘎冷。踩着那雪都吱嘎吱嘎的那种声音,而且一踩实成以后像镜子一样特别滑。所以现在我出去绕佛走的时候,不太敢像以前那样迈大步,几乎就在地上出溜着走。但是就走这二十圈,我就觉的无量无边的众生,好像他们都在和我一起在绕佛,就是那种感觉。你看天黑、路滑,天气又那么冷,我每天出去绕这两个小时佛,回来以后那个感觉就全身特轻松!心里特别愉快!就觉得我又完成了一件什么大事似得,就有那种感觉。前两天有两天,天特别冷,特别冷的时候我就把那个帽子往下拉一拉,就那个羽绒服的帽子,把绳往下系一系,就露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就露那么一个小范围,然后这一圈全挂上白霜,有的都结就像那小冰溜似得,就是嘴下面出哈哈气就结那个小冰溜,一个豆豆一个豆豆的,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是这样,人的精神状态特别重要!

所以我就想,我一个老太太,你说一天吃一顿饭,我哪来那么大的能量?那现在事实就摆在这,装是装不出来的。你看从去年的十一,我就开始吃一顿饭,到现在这么长时间,还是从前年还是去年,算不过来帐了。反正这么长时间,我就中午一顿饭。她们说你怎么越来越胖了,那脸都胖圆圆了。有一佛友说,哎呀,刘老师,你耳朵又见长,又长大了。我说你们怎么观察那么细致呢?我自己也觉得我胖了,那你说这能量从哪里来?是我增加什么营养了吗?一点儿没有。所有的营养品,我是一点儿都不用。凡是有同修给我买的营养品,实在推脱不掉的,大云就给我拿来了,拿来我就赶快安排谁需要给谁,我现在家里一样营养品都没有,谁能用,豆奶粉啦什么的,谁能用,谁就拿去用,你搁那它也是浪费嘛。所以什么叫营养?我自己的体会就是,清净心是最有营养的。说什么样免疫力,谁能给你免疫,增加免疫力?我说清净心就是免疫力,最强的。只要心清净,你不用吃什么提高免疫力的药,提高营养的一些营养品。我说我自己的感觉就是,用不着这些,你心清净了,你浑身的细胞都是健康的,那你浑身的细胞都健康了,你还用吃药吗?还用吃那个营养品吗?那如果我身边没有同修在,可能人家不相信,说刘老师背后一定是加强营养了,吃什么补品了,要不她怎么,你看她说她吃一顿饭,她怎么越来状态越好?我自己我都感觉到,绕完佛回来我自己摸摸脸,一个是红扑扑的,那可能是因为天冷,风刺的。但是一摸就特别滑,滑溜,亮晶晶的。有时候我老伴说,哎呀,我老伴这两个脸蛋放光芒呀。这是我老伴说的,真是这样的。

你看现在,我对着镜头,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刘老师状态还是不错的吧。因为你看从小余来以后,如果是这个光线允许,我们就坐这旮沓交流,他就给我录像。九个多月没这么说话,连续这么说,你说有没有一点累?这个实实在在说,多少有点,但是不是说就累得不得了,坚持不了呀,不是这样的。我这个交流,应该是第四次了,从昨天晚上到今天白天,这一共是录了四次,如果是没有点体力,我估计这一个是坐着,一个是连说着,这可能是有点承受不了。但是对我来说,没什么大问题,稍微感觉到嗓子有点紧,这很正常。因为九个多月没说这么多话,基本上就是每天听经念佛,再不就绕佛,就是这个,所以冷不丁一说这么多话,嗓子有点不是那么太舒服,但是好像越说越好了,越说越松了,比头两次应该是好一些,尤其是昨天晚上第一次录像,我就觉得嗓子紧,有点说不出来,今天比昨天要好。

我说这个,意思是什么,就是告诉大家,这个心态、心情特别重要。有的同修可能说,老师,你看你这么多年,是这么过来的,那我们为什么学不来?我说没有学不来的,只要你肯学,不是学我,只要你肯做!你肯定会超过我,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你说我能从死念佛念到生,又从生念佛念到身体状态这么好,那这是多长的时间?十四年的时间。如果从两千年计算,到现在是十四年的时间。十四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我自己都认为真是两个人,我真是脱胎换骨了。那不是这样,我不会坐在这儿和你们吹牛皮,那玩儿不是吹的,那这个事实是摆在跟前的。那你们看见我现在自不自在?潇洒不潇洒?有的同修不是说嘛,说老师,现在真是如果有什么烦心的事,在你跟前坐一坐,跟你说一会儿话,好像是那种压力就没有了,那个烦恼不能说彻底的没有,也减轻了好多好多,就觉得心里又亮堂了,那是什么?我说这个我承认,可能我的心比你们心清净,因为每天我就在这个小天地里,就是听经念佛,这就是我的主业,说听老和尚的光碟,就这些。所以我的心比较净、纯,就不是那么杂、那么乱。所以你说,两种心,一种是清净的心,一种是染污的心,那你说哪个心能让人自在?当然是清净的心,人就潇洒、就自在,那染污的心,人就烦恼,他就不自在,他就痛苦,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说到这,我就想再跟大家说点什么?就是说,你给自己定一个定位。你这一生,或者是像我来说,应该说余下的时间,都不能说下半生了,都七十岁了,未来还有多长时间,我不知道,那不归我管,都归阿弥陀佛管。就是你未来剩下这些时间,你想怎么度过?如果说前面的时间浪费了好多,因为我们接触佛法比较晚,道理明白得也比较晚,现在想起来,真是如果我要很早很早我就接触到佛法,那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不用后悔,往前看。就从现在开始,你要是把目标定准了,定对了,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这个目标走,你都会成的。那佛经不骗人,十声阿弥陀佛,一声阿弥陀佛,你都可以成佛!不在于时间早晚。但如果你现在,还是浑浑噩噩的,过一天少一天,那可能是最后机会就不太多了。因为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活个百八十岁,那很了不起了,老和尚活了一百一十二岁,老法师也说了,那是阿弥陀佛给的寿命。我们能活到一百一十二吗?能活到一百,那都卯大劲儿了,就看阿弥陀佛怎么安排了,如果需要我们也活到一百多岁,那咱们就活着呗。活着别为自己,一定要为众生,为自己太渺小了,为众生你才没白来这个人世间走一遭。

我有个同学遇到点难题,这个坎就有点过不去。后来她说,素云,这话我只能跟你叨咕叨咕,我实在过不去这坎。我说好,那你就上我这来吧,她就上我这来了,我俩就唠一唠、谈一谈。因为我这个同学所遇到的这个难题,我已经经历过了,就这关我已经过完了。所以无论是从经验也好,教训也好,反正我是经历过了,我就如实的把我对这个问题,当初我怎么想的,我怎么看的,我怎么处理的。当时用那种心态去处理这个问题,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我心烦,就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太没意思了,人和人之间怎么能是这样!现在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我说我明白了,我现在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我想的特别清楚。我说你不要走我十年前那个老路,你应该按我现在说的来办。她说素云,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就告诉她,你现在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这样试一段你看看。我说我实话告诉你,这一关是相当相当难过的,可以说是人生当中,不说第一也差不多,最难过的关,如果你把这关闯过去了,你就进步了。我说你应该感谢他,感谢对方,如果没有他给你这么大的打击和压力,就凭你那个性格、你那个经历,你能够进佛门吗?我告诉她,我说你知道我咋进佛门的?我是得了绝症病,我是恶度进佛门的。我说你虽然没像我得这个绝症病,就你这个经历这个事,我也知道,那对你来说,也是致命的,你也是被恶度进佛门的。后来她说,素云,真是这样,你太了解我了,如果要不是他出了这个事,我不会进佛门的,我怎么能接触到这个呢?这是第一。

第二,她说如果没有你这么给我解释,来开导我,拿你自己的切身例子来说,这关我也够呛。你要是没有经历过,你说,我可能想,那素云你没经历过,所以你可以这么说,你要经历了,你就知道多么难过了,因为我知道你,你确实是经历了。而且她说,过去我不知道你遭了那么多罪,受了那么多苦。她说,你知道吗,素云,我看你光碟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哭。我说你哭什么?她说我非常自责,我就想,我的老同学那么好,当她受苦受难的时候,我干啥去了!我为什么没去帮帮她!我说因为当时你也不知道,我那些苦那些难,我也不跟别人说,你知道吗,你不知道呀,所以你不要自责。她说,现在你看,轮到我了,你那时候没人帮你,现在我难了你来帮我,我得省多大的劲,否则的话,说实在的,素云,我连活的勇气都没有。我说没必要,人不是为哪个人活的,你要把心量放大一点。后来她说,你说这些我太服气了,因为你做到了,你要没做到,你来说我,我觉得这只是一种说教而已。现在我服你,你不是说教,你不但是说了,而且你百分之百都做到了。就是这样,用自己这点微薄之力,帮助我老同学能够度过这个难过的关。我跟她开玩笑说,你想想这半个世纪的历练啦,你没经历,你这才经历两三年,对你来说这个历练,我是半个世纪的历练。孙悟空在老君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了个火眼金睛。我跟她开玩笑说,你知道嘛,你老同学炼了半个世纪,最后我炼一个金刚不坏身,那多好呀!我说金刚不坏身,我上哪去?我上极乐世界,我回我自己老家去了,那个老家多么美、多么好!

现在因为她遇到这个难题以后,倒是一件好事,我俩接触的次数多一点儿,每次跟她说说话,哪怕通个电话,我昨天上午我还跟她通通电话,我说最近两天可能我有点事,我就没工夫跟你说,趁这个机会我跟你说两句。我跟她说的什么呢?我说,明竹,我写了一个小本本,这个小本本是什么意思呢?我给它取个名,就叫《心语》。我说我这个小本名字叫《心语》,就是心,每个人不都是有一颗心嘛,就这个心;语,就是语言的语。什么意思呢?我自己取的名,就是说小本里说的就是我的心里话,我就这么告诉她。我说下面,我还有八个字。她说你那八个字是什么,保密不保密?我说不保密,我这没有保密的东西。

她说你给我说说,你那八个字。她说你等着,我拿笔拿本,你那东西都是宝,我得记下来。我说这是啥宝呀,这字也是宝了。后来她说,你说吧。我就告诉她,我说底下这个八个字是「自勉自度」,就是自己勉励自己,度化自己,这是头四个字。后四个字是「勉他度他」,就是勉励别人也度化别人,这个别人就指众生。所以人不要自私,我为什么把自勉自度放在前面?老法师说,先把自己度明白了,你自己成就了,你才能度别人嘛。所以先是自勉自度,然后是勉他度他。她说,真好,素云,你那《心语》的内容是什么?我说,不能一一给你读,我给它取个名叫「云之语」,「云」就是我的名,「素云」的「云」。「之语」,就是素云说的话,就这个意思吧。我说有时候,随时来了一句,我就写了,随时来了一句,我就写了。她说,你挑挑,你给我念点,越念得越多越好。我说,行,我给你挑几段,我就给她念了这么些。我说「宽容别人的人绝不会使自己变的渺小」,这是我给她读的第一个。她说,接着念、接着念,这话太好了,宽容别人的人绝不会使自己变的渺小,素云,这你不就针对我说的嘛,你让我宽容对方。我说对,你这么理解是正确的。我说,下一句是「能把快乐给予别人的人,这个人一定是快乐的」。你给别人快乐,你一定快乐;你给别人痛苦,你必定痛苦。我说,这是我的名言警句。她说,真好,慢慢说,我一个一个记。这是我给她说的第二个。第三个是「能把幸福给予别人的人,这个人一定是幸福的」。就和前一句内容差不多。

我说你现在入没入佛门?她说我入了,素云,这场磨难把我磨进佛门了,我是百分之百的,我除了西方极乐世界,除了阿弥陀佛那,我哪也不去了,我这一生真是没白来这个世界,也没白活。完了说一句,我也没白认识我这个老同学。因为我俩同学应该是六十年了,五三年我俩开始同学,小学同学四年,好像是,三四五六,对,四年,初中同学三年,高中同学三年,一直到现在没有中断联系。所以现在找六十年的老同学,好像也不是那么太容易的。后来她说,你再找几个,你认为对我有帮助的。我说再说一个,「净土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不有人老说净土嘛,我曾经写过四句话是这样说的,以前我讲课的时候可能跟大家说过,「净土净土何为净土,人人都在寻求净土,心不清净,无有净土,心若净土,处处净土。」我说这个好像有一两年前说过这四句话。现在又说,「净土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你心灵美,你心清净,你当下就是净土。上哪找净土去?那个净土不就是你的心嘛。你心清净是净土,你心不清净就是秽土,就是这么一字之差。咱们都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为什么我觉得我生活在净土里,你生活在秽土里,因为这个心的清净程度不一样。她说,这些警句太好了,我现在需要的就是这个!

我说,你现在不是有苦有难嘛,我给你说,「千般难万般苦,阻挡不住回家路」,就你这个苦就像一个拦路虎似得,立在你的前面,你往前走,不突破这个拦路虎,你回不了家,你到底能不能突破这个拦路虎?她说,素云,我有决心,我一定突破,我一定回家,这个拦路虎它拦不住。我说我就愿意听你这么说,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她说,我这心有时候挺平静的,就我一个人,我觉得挺好的,听听经,念念佛,看看光碟呀。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生起一股烦恼,心就乱。我说这四句话给你,「心静如止水」,那个不动的水,「止住」那个「止」,说「心静如止水,无浪亦无波」,那个止水、不动的水,它当然就没有浪,它也没有波,它平静嘛。第三句,「任凭风浪起,清净念弥陀」,你不管你刮多大的风,起多大的浪,干扰不了我,我这面就是老老实实地念我的清净弥陀,我给她说了这一句。

还有,我说放下自己,放下那个我,为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感受,「给人以火星者,必心怀火炬」,就是我给你一个火星,那我自己心里揣的是什么?是一个火炬。你说我没有这个火炬,我那个火星从哪来呀?所以就说,你要帮助别人,你先把自己帮助好,你自己认识明确了都好。她以前问我,素云,你说这佛究竟在哪呢?就是那个佛像吗?我说不是,佛在你心里。我这会,昨天我给她一个答案,我说你不问过我吗,说佛在哪里?我告诉你「佛在清净心里」。说道在哪里?咱们不都学道嘛,「道还是在清净心里」,你这个心清净,你既是佛,你又成了道。

反正昨天就拿着这个小本,用电话跟她交流,我觉得我能感受到,她那个心开了,就不那么紧绷绷的拘着了。她说。素云,我跟你通完电话以后,我就好像我解放了似得,比如说现在天是阴的,我现在我就觉得豁亮了,天都晴了。我说你现在你看到了吧,这个心态是多么重要。她说真是,一个人的心态真是太重要了。我说,病是从哪得的?心态不平衡。心态不平衡,那你就生毒素,你那个细胞就变病了,那日积月累的就成了病了,那癌症不就是这么的积累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癌症了。我说,你跟谁也别争。我俩同岁,她说这个我能做到,我跟谁争呀,都退休了,现在目前我干的这摊工作,再干一年半载的,我就退下来了,我就不干了。我说我听你这个心情转过来了,你快乐了,你知道我这面我心情,都感觉到特别快乐。

我跟大家说,就是一个人要快乐,能做到这一条,你就是快乐的始发站。哪一条呢?「远离名闻利养,离的越远越好」。就这个名闻利养,这几个字,你沾一个,你都成就不了、你都快乐不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为只要你追求这个名闻利养,你到手也好,不到手也好,你都会活得很累、很痛苦。如果你离它远远的,离得越远越好,你会非常轻松自在。另外我告诉大家,人不要出名,这个话是师父说过的,师父说「人不要出名,出名麻烦大了,出名以后,你就身不由己了」。这回,我可有切身的体会,真是人不能出名。所以有人很羡慕我,他说刘老师你多好,我可羡慕你了,你现在这么有名气。我实实在在告诉他,我说这不是我所求的,我喜欢那种平静的生活、安稳的生活,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读我自己喜欢读的书,这是我内心深处非常喜欢的一种生活。我说我不追求什么出名,我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出什么名呀。后来有人因为一件事,说起来了,就说我姐姐我们俩个,怎么骗人,怎么出名,为了名闻利养。我想,没必要,我那四条,不争论不讨论不辩论不解释。我自己想,人家那个老太太,人家极乐世界做佛去了,人家回常寂光了,我这个老太太也七十多岁了,我追什么名呀、追什么利呀,我要那个干啥呀!我现在就是一个心眼,我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回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啥时候接我,我就啥时候走,我就这么一个念头,别的第二个念头我都没有。所以至于别人怎么说,你不要去理睬,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我对我自己的名言是,「做人要正,当官要清,学佛要像」。我衡量衡量自己,从做人来说呢,好像这个做人正,我做得还差不多,我不搞那些歪门邪道。我的原则就是,你强者,你有权有势,我也不溜你,我也不拍你;你是弱者,无权无势,我也不欺负你。这是我的做人原则,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比较同情弱者。如果你是弱者,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会尽力去帮你的。我相信这么一句话,说什么是财富?这是我自己的话,我觉得人品是财富。为什么有的人说,刘老师,你怎么人缘那么好?我承认我人缘比较好,因为人缘好,我的法缘也比较好,这是事实,我不否认这个。我也不是,假惺惺的谦虚,不是呀,不是呀。我承认我人缘比较好,因为这个人缘好,随之而来的这法缘也比较好,我法缘还是比较殊胜的。所以我说,对我来说,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我的人品。我记得我从上初中的时候,我所有的书、所有的本,就是那个扉页上,都是就是「正直诚实善良是做人之本」,那就是我当时念书的时候,我自己的名言警句,都写在我书本的扉页上、使用那笔记本的扉页上,我就是用这个。后来就是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就是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为什么我能把「人品等于财富」作为我自己的座右铭?我真是这样想的,也这样认为的。我说人有再多的财富,你人品不好,没有用,那个都是身外之物。所以我说,「人品等于财富」,下面还有后半句,「奉献等于积蓄」,「积攒」那个「积」,「储蓄」的「蓄」。「奉献等于积蓄」,我不知道这个理念,同修们能不能能够接受?因为什么,我什么积蓄都没有,从财富上讲,我什么积蓄都没有。但是我觉得,我这一生,当别人有难有苦的时候,我能帮,我都尽力而为地去帮了。我真是比较喜欢奉献,我不喜欢索取。我从来也没想,我为别人做了什么好事,等着别人来回报我,我从来没有这钟想法。我为别人做好事,我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别人为我做了什么,对我有恩的,我记着,我是这么一个性格特点。

所以有些时候,我说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别人对我有恩,我虽然不在口头上时不常的说一说,你对我有恩啦如何如何,我不太善于这个,但是我心里有数,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凡是对我有恩的人我不会忘记的,在必要的时候我一定会回报他,但是这个要尽力而为,我不勉强,我一切都随缘。所以这个能不能作为大家的名言警句,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比较喜欢,就是「人品等于财富,奉献等于积蓄」。因为为什么我能拿这句话作为我的名言警句呢?因为师父讲法的时候说了这么几句话,我对照了,师父这么说的,说「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拥有的多,但不满足的是穷人;拥有的少,但很满足的人是富人」。你说是不是这个,师父告诉我们说,「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师父这一段话,我记得在哪节课讲的时候,我反复听了好几遍,特别有哲理!我再给大家读一遍,「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拥有的多,但不满足的人是穷人;拥有的少,但很满足的人是富人。现在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你想想是不是,他再拥有的多,他心里是没有满足的,那你说他是不是穷人?他不满足嘛。那拥有的少,我非常满足,那我就是富人!这个我想,师父老人家真是不简单,说出的话有时候你越琢磨越有味道、越琢磨越有味道。

还有说,「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有的人可能替我担心,说刘老师,你说你成天猫在家里,你寂寞不寂寞呀?你孤独不孤独呀?我告诉你们,别替我担心,我既不孤独,我也不寂寞,而且所谓你们认为的孤独和寂寞,正是我享受的,我享受这种孤独,我享受这种寂寞。这种享受,你们现在可能还不理解,当你们亲身经历了,体会到这一点,你就想原来刘老师说得真对!我现在这种心境,可能有些同修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说那一个人就守着那样一个老伴子,最多还有一个刘悠秘,成天埋头在家里,能不孤单吗?能不寂寞吗?真是不孤单、不寂寞,那么多佛菩萨在我身边,那么多护法在我身边,我怎么能孤独呢,我怎么能寂寞呢!

还有一句话,我供养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借鉴。就是说,「对人一片慈悲,对伤害我的人尤要慈悲」,哪个字是重点?「尤要」的「尤」,「尤其」那个「尤」,就是「龙」字没有那个撇。就是「对人要一片慈悲,对伤害我的人尤要慈悲」,重点在后一句,对人慈悲还远远不够,对伤害你的人,你更加要对他加倍的慈悲,这才是佛菩萨的境界!如果说你对我慈悲,我还给你慈悲;你对我不慈悲,我还给你也不慈悲,这不是佛菩萨境界,那是凡夫的境界。我们不是要作佛嘛,要做菩萨嘛,那我们的境界得提升啊。所以说,对伤害我们的人尤其你要慈悲,我给它加上两个字,要加倍的慈悲。

我和我同学,就昨天用我这个小本本,我俩通话可能半个多小时。她说素云,耽误你时间。我说不耽误,只要我说的这些话,能让你开心,让你从那个烦恼当中解脱出来,这是我最喜欢看到的。我今天刚才跟大家说这个题目,就是说「少欲知足心则安,心安念佛真智慧」,是不是这样,什么是真智慧?你心安,你念佛,你是真智慧。然后你再解决,把生死心切的问题解决了,那就解决了轮回问题,你把往生心切的问题解决了,你归净土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这一生来到这个人世间,最大的事不就是这件事嘛,我们把这件事办完了,没有其他的事了,是不是这样。今天这个题目,咱们就交流到这,如果还有时间咱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2014年12月27日  讲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刘素云       生死心切)(五明学佛网:刘素云       生死心切)  

 万行法师:生死心切 做事认真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生死心切勿预计,远离求度之愿,心声 

 刘素云: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少言寡语 

 刘素云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是开悟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刘素云:我们念佛了吗?没念佛呀! 

 刘素云:一个人一生最快乐的是没有冤家,没有对头,没有对立 

 刘素云:佛教讲的“八风”是什么? 

 刘素云:愿力要是超过业力,业力就不起作用 

 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素云:老实念佛,念佛成佛 

 刘素云:八风吹不动智慧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