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三[文字版]


   日期:2010/2/2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师父指正一位童子的看法——生死即涅槃

讲到:『生死即涅槃,业障也许也是涅槃。』这是大乘教中证到本体的人的境界,连小乘阿罗汉都还没有亲证『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何况是凡夫呢?我们凡夫如果是被车子撞了,不会觉得『生死即涅槃』,然后就礼拜那位肇事者。五逆十恶的凡夫往生,是靠信愿念佛,仰仗佛的威力得以往生西方,并不是自己证到『生死即涅槃』的程度。

请大家要注意,在讲『三不退』那一段,要解有说到:『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大家应该记得这段文字吧。也就是说,依教理上所说的修行来讲,其实凡夫跟初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二乘和菩萨也绝不一样。后面又有一句,说『躐等则成大妄』,还没有证到的程度说证到了,那是大妄语呀。

其实五逆十恶下下品往生的人,从教道修行次第来讲,他并不是自己证到了这种程度,而是弥陀大愿的摄受,『持名之奇勋』,为什么说『奇勋』呢?太奇特了,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有这一等的效用,能接受这一等的招待,受用同佛的招待。

『生死即涅槃』这一句话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提醒大家,证到『生死即涅槃』,不是一般凡夫的境界,甚至不是小乘阿罗汉的境界,更不是五逆十恶的人靠着自力所能够证到的境界,这是仗『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到极乐世界证到的境界。

师父指正一位童子的看法——那时侯你已经没有业障这个问题
这位童子说:『那时候你已经没有业障这个问题,你已经不昧因果。』请问是否知道、是否确定,您讲的『没有业障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问这两句话的组合是什么关系呢?您说:『那时候你已经没有业障这个问题。』我们提醒大家注意,一般人临终,正是业障现前,大考验,大有问题的时候,若不是依靠佛力,和往生的愿力强过业力,可以说必然会死在业障之下。

假如靠自力的话,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恶业存在,有一点点的见思惑没有断,必定还是要轮回受报的。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正宗分』的末后特别强调,他说:
『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麽惺无功。』
『麽慑』就是村落稀稀疏疏的那样,也就是用功是很稀疏的,这一种叫做『麽懈』。『无功』是根本用不上功的,还有『顽修狂慧』这是不必讲的。下一句: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傥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者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请注意,蕅益大师说到:『此诚可寒心者也。』就表示临终业力的考验,是令人寒心的,十人里面有九个会走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我们通常都很容易随着眼前的境界动摇,眼睛一瞥就随他去了,何况是临终的时候?所以蕅益大师说:『此诚可寒心者也。』连初果的圣人出胎都还昏昧,菩萨还有隔阴之迷,初果和菩萨生死关头尚难免于业障的考验,可见一般状况,临终正是业障现前、大有问题的时候,要怎么办呢?『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要注意这一句——『仗他力故』,表示自力在这个时候是很薄弱的,是很不可靠的。末学在临床观察,十个人有九个人以上是昏迷的,可以说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是昏迷的,有什么自力可以仰仗呢?所以蕅益大师下面说:『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

仰仗他力,平常信愿念佛,到时候,佛以慈悲大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一定会现前来慰导我们,所以才能够心不颠倒,自在往生。 蕅益大师又强调: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如果对要解经文不熟的学长,麻烦您把要解请出来,把这一段仔细看清楚,以免听末学念,听不懂又错过了。这一生错过,就要千身万劫了!因为这位童子的话很快跳到『那时候你已经没有业障了』,好像是很简单的样子,其实连初果、连菩萨都困难呢!并不是单靠念佛就可以了,如果是靠自力的念佛还是很难的,必须要仰仗佛力,靠佛慈悲愿来接引。我们再三强调这个重点,大家一定不要忽略。

师父指正一位童子的看法——不昧因果

再继续讲,这位童子说:『你已经不昧因果了。』我们再接着讲,这位童子说:『那时候你已经没有业障这个问题,你已经不昧因果。』请问『不昧因果』和『没有业障这个回题』,这两句话凑在一起是什么道理呢?这可不是同一回事哦。请问大家知道『不昧因果』是什么意思吗?先讲『昧』这个字。大家看,左边一个『日』,右边一个『未』,这个字原意就是太阳将出来,但是还没有出来,将出未出那个时候,大地昏昏暗暗的,所以『昧』这个字是『昏昏暗暗』、『昏乱』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没有开化』的意思,也可以作『冒犯』来讲,这是讲『昧』这个字。『昧』就是『暗昧』、『昏乱』。而上面加一个『不』字,就变成否定了『昧』了,也就是变成『不昏暗』了。『不昧』就是很明白、很清楚,绝对不混乱、不胡涂。就像我们常常表扬『拾金不昧』,就是表示他捡到别人的钱,对因果很明白,心不昏暗,他知道钱是别人的,就不会昧着良心,据为己有,那叫『拾金不昧』。

『不昧因果』就是对因果很肯定,很明白,完全没有丝毫的昏乱。很肯定因果法则,就是很了解,凡夫有造业的因,必定会有果报、业障啊!请问:『不昧因果』和『没有业障这个问题』这两句话凑在一起是什么道理呢?

师父指正一位童子的看珐——绝对不可以『拨无因果』
我们再接着讲,这位童子说:『释迦牟尼佛心里,他已经没有这些因果。』这一句话实在大有问题,请大家特别留意。末学知道这位童子的意思大概是:释迦牟尼佛就像觉醒的人,他自己没有梦中因果的问题。可是我们要注意,佛能够觉醒,也有能够觉醒的因果啊。我们能往生也有能往生的因果,不能往生也有不能往生的因果。搭上大愿船就连大石头都不会沉下去,这中间也不离开大愿船的因果。能成佛也有能成佛的因果。可以说由凡夫乃至成佛都不离开因果的法则。这位童子这样说很容易被误为是『拨无因果』的邪知邪见。末学知道这位童子并不是说,认为没有因果、不相信因果,只是话讲得太快了。

请大家看十六观经讲『净业三福』,往生西方必须要修三种福,其中特别指出要『深信因果』、『读诵大乘』。怎么佛既然教人深信因果,而自己没有因果呢?其实佛是真正不昧因果,他知道梦中的影像虽然是假相,假相也不离开因果法则啊。

我们以电波和影像来体会,有心念的电波发出去才会投影出假相来,这大家可以体会吧?心念的电波就是因,投影出来的影像就是果;发射什么心念电波,就感应出什么影像,这就是因果法则。对觉悟的人来说,那些影像当然是假相,可是对我们这些认假作真的凡夫,假相都当真,假相就有假相的功能,假相会让我们快乐,也会让我们受尽苦头。佛虽然清楚地知道众生是在作梦,但是他同时也知道,众生心念电波和梦境影像之间所有的因果关系,他对这些梦幻因果非常地清楚,绝对不混乱,众生发射什么心念电波、感召什么影像,佛很明白,怎么可以说释迦牟尼佛他心里没有这些因果呢?因果定律是历历分明的,三世诸佛都遵守因果定律修行成就,所以绝对不可以『拨无因果』。

『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
大家可能都听过百丈禅师有一段公案,启示我们:『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这两个观念是天差地别的。虽然大家可能都听过,但是为了让大家印象更深刻,我们再把这个故事讲一次。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他在上堂说法的时候,有一个老人经常来听法,听完了也就随着大众离开。有一天,这老人听完经却不离开,百丈禅师就问:『站在那儿是什么人呢?』老人就说,他自己过去在迦叶佛的时代,曾经住在这座山,当时有学人问他说:『大修行的人还落因果吗?』他回答说:『不落因果。』要注意哦,『不落因果』就等于说不会落入因果定律当中,这样就是『拨无因果』的大邪见了!结果就因为讲错这一句话,五百世都堕落作野狐狸。
大家可能觉得这太严重了吧,才对一个人讲错一个字就这么严重。没错,就是这么严重,所以我们才要每一次这么谨慎作更正。因为错一个字,观念可以完全错掉,一个观念的错误就是和愚痴相应了。大家要了解,愚痴的心念电波就自然会感应到畜生的频道,显现畜生道的影像,受畜生道的苦。而且教人家一个错误的观念,就等于误了人家的法身慧命,罪过不小,才会堕五百世野狐身。

还好他以前还有善根,所以五百世之后,让他遇到了百丈禅师,有机会再听闻佛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他请求百丈禅师『代一转语』,『代』就是『代替』的『代』,『转』就是『扭转』的『转』,他请百丈禅师代一转语,就是代为扭转观念,讲出一句正确的法语来。百丈禅师就教他说:『应当是『不昧因果』。』这老人听了当下恍然大悟。『不昧因果』就是肯定因果,要肯定因果,知见才对,才能够脱离野狐身。还好,他有因缘遇到百丈禅师,靠着佛法,靠着正确的佛法观念,转变了业力。否则您看,他要靠自力的话,业障要怎么消?自己搞了五百世也搞不消啊,这是闻法的重要。大家可以注意,他是由迦叶佛的那时代,搞到释迦佛灭度以后的唐朝,还没有搞清楚一个观念哪,可见听闻正确的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佛在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里告诉我们:『应当起精进力听此法门。假使经过大千世界满中猛火.为求法故.不生退屈谄伪之心。』佛劝我们,要听闻佛法,假使整个大千世界都着了大火了,也是要听法,为了求法,不可以生起退屈、谄伪之心,听法不能退屈、懒惰,也不能抱着谄媚的心理、虚伪的心理,假装坐在那儿,其实没有用心,到底听法是为了谁听啊? 讲到以上五百世堕野狐身的故事,再补充说,后世有一些参禅的人,误以为自己有开悟了,就可以『不落因果』了,就可以『拨无因果』了,这些人是胡说八道,叫作『野狐禅』,『野狐禅』这个名称就是由这典故来的。以上是由这位童子的话使我们再加强『深信因果』、『不昧因果』的观念,谢谢这位童子


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

诸位童子们,大家由这个讲错一个字的严重因果报应,就知道安安老师背阿弥陀经错一个字要罚一万元放生,或是罚一万元行善是很便宜的,因为她既然决定要往生,要不退转,当然不可以去堕野狐身五百世,对不对呀?现在赶快就要大忏悔,大家别怪师父处罚,就算师父不说要处罚,因果也是要处罚的。上次已经讲过,就算雕刻师不雕刻,放着让那木头腐烂虫蛀,虫蛀腐烂也是会痛的。

古德有一句重要的开示,请大家特别要记住——『世间出世间之事不出于因果,世间出世间之理不出于心性。』这是『事』和『理』一对,所有的事都不出于因果,所有的理都不超出心性。所以古德就教我们:『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这句也就是说,善于谈心性道理的,一定不会离开因果法则,『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下一句和上一句是对句:『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也就是说深信因果道理的,终究会彻底明白心性的道理。再说一次:『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

所以请童子们注意,我们不要光讲自性啦,讲圆教最高的道理啦,讲我就是佛啦,理论讲得很高,讲得头头是道,而忽略了眼前各种大小事相的因果,以为那都没什么,那都是别人太执著了。其实最不起眼、最简单的事当中,也有最高深的道理。任意生轻慢心就绝对不能体会真正心性的道理,也绝对会有不好的果报,障碍自己成佛。

念佛靠自力容易发生偏差——念佛来供养我相,增长我慢,培养我执
前面讲过,认为念佛是靠自力的心态,很容易发生偏差,变成由念佛加强自我意识、我慢心,反而加重了我执。比如说,念佛的时候,焦点不是放在佛,总是在想:『我念佛都比别人念得好,又大声,又有力。』或者:『我常常打佛七,我都比别人还精进。』、『我拜佛比别人拜得快又多。』、『我学佛资历已经很久了,而且也主持过不少佛教团体、佛教重要的节目。』或者:『我念佛都习惯念什么调子。』、『别人念佛打瞌睡,我都没有打瞌睡。』、『我念佛的耐力是最好的,下次要参加奥林匹克的念佛比赛,准备得冠军。』、『我已经拜了几百万拜了,下次金顶电池作广告的时候应该要找我。』、『我是某某道场的大台柱哦,大家都很器重我。』凡此种种,都是拿念佛来供养我相,增长我慢,培养更深、更严重的我执,这都是以为念佛是靠自力的偏差。 这可以说,准备要竞选『全法界最冤枉、最倒霉的人』。怎么这样说呢?因为,假如是花天酒地,堕落轮回是理所当然的,绝对不冤枉;但是,有因缘、有机会念佛,还念到增长我慢、堕落了,那真是会当选『全法界最冤枉、最倒霉的人』,足足可以作『倒霉宗』(『倒霉宗』知道吗?新的一宗。)『倒霉宗』的祖师。也就是布袋戏所讲的——衰尾道人(台语)。

要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为什么要跟大家讲这么难听的话呢?因为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的团长,临终的状况很不好,没有往生西方。另外,又有人恨沮丧地说,某某师父,拜佛两百五十万拜,可是临终也不好,可能也是没往生西方,令人很退失往生的信心。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根本没有把往生的条件弄清楚啊。

假如一辈子办助念团为人助念,或是拜佛很多拜,却不是以『仰仗佛力,依靠弥陀慈愿的心』来念佛求生西方;又拿『我常常为人助念』、『我拜多少佛』来作为自我的成就感,增长我执、我慢。以为『我』很能助念,『我』很会为亡者开示,『我』很会拜佛。这样表面上是念佛,实际上是在念自我、念我慢。久而久之就以为自己很行啊,以为自力很可靠。其实,小我小水泡一个,有什么可靠呢?无常一到,一病倒就知道了。

佛是教我们要去掉我执,而所以会拿念佛来增长我执,也就是对佛毫无真实的相信,对佛的教导满不在乎。会这样念自我、念我慢,对佛根本没有真正的依靠,也没有往生的愿力,没有真实的信愿是不能往生的。没有信愿不往生,是理所当然的,和这些资历,根本没有关系。
请注意,阿弥陀佛根本没有说,形式上助念几次,或是形式上办什么佛教团体,拜几拜,就可以往生啊,大家可别自己发明哦。佛是说『至心信乐』。主要的是『心』,『至心信乐』,并不是任何的形式啦、组织啦、资历啦。像大陆东北最近有一位王松山居士往生,他既没有什么资历,也没有参加什么组织,但是,他听了净空老法师的无量寿经讲经录音带,他听了以后,就非常认真,他说他要真干。结果念佛没有几年,他就站着往生,而且是预知时至,人都好好的,也没有生病。他还到天目山去跟大家说:『我到东天目山往生来了。』还跟大家一一告假,没有人当他一回事。隔天早上,他就请人助念,人家还说:『一个人活蹦蹦跳的助什么念啦?』没想到,他就在树下拜佛,拜一拜衣服还脱下来,因为热了流汗;有人看见西方三圣来了,放光,他就合掌这样站着走了。他半年前就跟他的太太说,他是上品上生。他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夫,至心信乐,就可以往生。

蕅益大师说,信愿行是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有真信的人一定会有愿、有行;没有愿、没有行的人,不算是真信哪;没有信和行,也不能叫作真愿哪。一个有信心的人,他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念佛,这一生就作佛了。很多人不能够相信,不能发起真正的信愿,这也不奇怪。有人跟净空老法师说:『唉!劝人念佛,人家都不信呢,都不肯真正发愿老实地念!』老法师就笑一笑说:『你看他像这一生要作佛的样子吗?』真正想要往生成佛的人,修学的方向就会放在日常生活如何真正加强自己的信愿。

『认为『佛会帮我们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的问题——自己造业的心念电波,感应不到佛的法界,佛再能够背业和他也不相干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去各处搜集行李、搞行李、制造行李。要注意哦,整天忙着打包行李,可能搞到翘辫子那一天,根本就还没上船,还在生死这一岸打包呢!大家想想,真正搭上了船的人,还会回到此岸搞行李吗?这种忙着在岸上搞行李、制造行李的人,根本就还没上船,船要怎么帮他载呢?

会放心去造业的人,就是不了解所谓佛帮我们背业的意思。前面我们用『梦』和『醒』来作比喻,说:阿弥陀佛叫醒我们,我们一觉醒,等于就是梦中的业障被这阿弥陀佛的叫声背走了。真正了解这个道理的人,应该会安住在觉醒,而不愿意去做造业的梦。如果说,知道反正觉醒过来就没有梦了,所以我反而可以放心作梦,梦个没完,佛要叫醒我,我也不必理他。这一种不醒的人当然就一直作梦中人,去承受恶梦的折磨,可有好多地狱的梦可以作呢!佛觉醒的世界和好处,他根本就享受不到。

大家应该都知道,《法华经》一念十法界的道理。放心去造业的人,当然是依他造业的心念电波,落到和他相应的频道。比如贪,就是电波发射进入饿鬼道;生气的话,电波就射到地狱道。自己发射业力的电波,佛的法界再好,能力再大,但是,电波频道互不感应嘛。自己造业的心念电波,感应不到佛的法界,佛再能够背业和他也不相干。

如果我们过去虽然有造业,但是,一旦知道佛有慈悲大力,就一念回心念佛,这一念佛,心念的电波就自然射入佛法界,当然这一念就和业力的频道不相应,也就不会受苦了;如果能够持续发射念佛的电波,当然就持续在佛的法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啊!假如不念佛,又要放心造业,当然一造业马上又入业力圈,进入业力的频道,又要受报受苦了。其实,真正相信佛大慈大悲会帮我背业的人,一定对佛会感激涕零,而且会感恩图报,也一定会尊重自己的佛性,好好地开发。能够相信佛会帮我背业的人,就是契入了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力。

我们可以说,日常生活中,自己对别人不慈悲的人,就很难相信佛会对我慈悲,甚至也很难接受、承认佛的恩惠。所以,自己平常待人不慈悲的话,就会障碍自己对佛的信心,因为频道不相应嘛。如果知道佛大慈大悲会帮我背业的人,反而会放心去造业,其实这种人是完全不尊重自己的佛性,可以说是完全不信自己有佛性啊!这种人怎么能叫作信佛呢?简直就像是仗着爸爸有势力,就为非作歹的不肖子嘛!
虽然知道船能够帮我们运载行李,可是没搭上船,这样,船再能运载也和他无关啦!

往生后,花开见佛快慢的问题

一位童子问:『假如种子是慢慢转的话,为什么一往生之后,一下就证得七地八地?感觉上好像也不是慢慢转……。』

依十六观经来讲,九品往生花开有快有慢。上品上的一去,马上就花开见佛;下品下的十二大劫花才开。到底是要快还是要慢,也是万法唯心造,看各人的心来决定。也就是看我们每个人在这里修行的因地心来决定,要快的可以快,要慢的也可以慢,也可以十劫又十劫都不去。

广钦老和尚说:『心开就是花开,花开就是心开。』比方有些人,他改观念、改习气,都要强调自己没有办法马上改,要慢慢慢慢改啦,要渐渐改一点改一点啦,好像解个小便也要分很多次很多次,一滴一滴慢慢地解,不能够一下子解掉。比如,他原来一天是偷鸡偷一百只,要他改掉偷盗,他就说:不能马上改呀,要慢慢改,要渐渐改,改成偷九十九只,等一个月以后再改成偷九十八只。这种还要放纵自己老毛病,认为要慢慢慢慢改的人,就算让他侥幸往生,花开也会很慢很慢。平常不能够很快接受佛知见的人,就是心还没有打开,心不开,当然花就不开。另外有些人,他一下子就能够接受佛的知见,他一知道道理,也不认为要慢慢慢慢才开始做一点点啦,他能够马上就付诸实行,认为可以马上去做,甚至可以马上做到。他要改个坏习惯,说改马上就改了,不会拖拖拉拉,好像很舍不得一样,东西丢到垃圾桶又要捡回来再摸一摸,再丢到垃圾桶,再捡回来再摸一摸,再偷犯一下,再偷犯一次。很快接受佛知见,改习气很快改的入,他就不会这样,这种人花开一定很快。

所以往生之后,到底断惑是快还是慢哪?成就是快还是慢?还是不离万法唯心造的道理。所以要快的可以快,要慢的可以慢。上品上的人很快花开见佛,就可以到处蒙佛授记度众生了,所以慈悲的人就要上上品往生。蕅益大师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所以要快的就要高品位往生,持名功夫就要深;要慢的这不用讲,大家都知道。

持名功夫之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持名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佛的能力是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道一根毫毛,所以我们对于佛的能力和功德的真实状况,是不能充分了解,这只有佛和佛能够究尽。但是,我们可以用信心,对于佛的能力能够信得过的人,他对于名号的体认就深。真正相信念一句佛号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就够,持名的愿和实行也会强。

就像一个很崇拜爸爸,又对爸爸的能力很相信的小孩子,他叫起爸爸的名字一定是很威风啊,一叫爸爸就安心了。因为他知道一叫爸爸,爸爸来就是全力以赴,所以叫爸爸,爸爸的能力就会等于他的能力,因为爸爸来给他撑腰嘛。爸爸的财产就是他的财产,这种孩子打一通电话给爸爸,叫一声爸爸就一切成办了。这样的孩子在他心目中,一句爸爸当然就是无价之宝了,就是一切了!

真的深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你想他怎么肯把佛丢掉去搞别的嘛。您想,他怎么肯把念头拿去打别的妄想呢?所以,真的肯定念佛价值人,自然只要念佛,才不愿意要别的,不愿意乱想了。我们想,一个真正知道金刚钻价值的人,怎么会不捡金刚钻,去捡什么垃圾嘛!

请大家注意,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听说,已经知道念佛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了,其实对娑婆的小事呀、小名小利都很在乎的人,就是还不肯定这句话,还不肯定念佛的价值,听说是听说了,信是还没有信哪。真正相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深,自然会肯念,念出来力量自然就大,可以全佛全心,一了百了。以这样深的信愿来持名,功夫就深,真正能够体认持一句阿弥陀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体认就是深,他一持名,功德力量就大,可以大到和佛一样大。能够相信蕅祖所说『持名善根福德同佛』的人,以这种深信的信念来念佛,自然心就不会乱,这持名的功夫就深。

同样是念佛,对佛力不能深信、不了解,而且又对自己的善根有怀疑的人,总是觉得念佛不会多有用啊,还是要自己背很多债务啊,还是要自己再去怎样怎样才行啊!这,就好像不识货的人,纵使送给他钻石,他也不敢、也不能换来高价,顶多是去和人换一颗糖果,吃吃就算了。这样的体认,持名的力量就非常的薄弱。没有信心的持名,力量薄弱,当然就降伏不了妄念,心当然就乱。所以夏老居士为我们说明了修学的次第,他说『理明』才能够『信深』,『信深』才会『愿切』,『愿切』才会『行专』。否则道理不明,常常就盲修瞎练,信不深、愿不切,行也不专,心随时都乱糟糟的,忽然间断气了,还是乱糟糟的。

有信愿行,一切都是佛背——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
一位童子说:『各位,你们还看不出来吗?大业障是阿弥陀佛把她背走了?小业障,师父现在还自己在享用啊。』

请问『大业障』和『小业障』的定义各是什么?事相上看起来好像是:有些佛背,有些又要自己负责。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是佛背?哪些是自己要负责的呢?其实就像搭飞机出国,我们自己只要带护照、签证和机票就好了,其它,人连行李都可以让飞机载。往生西方也一样,我们只要带信、愿、行就够了。有信、愿、行的时候,一切都是佛背,自己根本不需要背;是没有信、愿、行的时候,才很冤枉地要自己背什么小业障。这位童子说末学还有小业障留着在享用,其实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末学推测令兄的状况也是这样,当他提起信、愿、行的时候就是佛背负业障,所以他看起来很好;当失去信、愿、行的时候,业障就得自己背。

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炒方便

一位童子说:『师父就是说,其实帮众生背业,就是告诉你业性本空。』
业性虽然本空,但是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妙方便,阿弥陀佛本身就是空性啊,而且是空有不二。我们念佛时专心在当下一个字,万缘自然都空掉了,而佛号又历历分明。由念佛当下就可以体会『即空即假即中』,由念佛的方便才能契入空性啊,否则凡夫怎么样都是执著有呀,才空不了呢!

一位童子说:『刚才我听各位学长说佛性、空性,可是问题是,事相上当你在受苦的时候,我觉得理、事不能圆融。』

我们如果认为『理』和『事』不能圆融,蕅祖就会问我们说:『佛法岂有二致耶?』『二致』就是不一致,不一嘛就是二啦,意思是佛法是不二法门,哪里会有二致,理、事不一致呢?这就是说,『理』和『事』并不是两回事,也并不是理和事一定要分开,要解一直说:『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显然是圆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理、事不圆融呢?是因为凡夫根本就不讲理嘛!做事也不如理地做,修行也不如理地修。所以老和尚感叹说我们是『番仔』(台语),他都和『番仔』讲『番仔话一(台语),到番邦要讲番邦人士的话啊。

比如,我们都已经听了自性的道理啊,也听了我相是虚妄的,小水泡是虚妄的,也知道说应该要信自性啊,去掉我执啊。可是等一下去上班,还不是很计较:『都是我在做工作,他们都在摸鱼耶!』这种心念,就是不讲理呀,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和佛抬杠嘛!又比如说:『我很有压力啦!』『我很发心精进,别人都是很懒惰啦!』这也是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嘛。我们都明知道犯错不好啊,犯戒不好,可是还是又要犯啊,这就是不讲理呀。都知道傲慢不好啊,可是等一下还是骄慢心又会起来啊,这就是不讲理呀。所以,并不是理、事不可以圆融,是我们自己不讲理,明知也故犯,要朝着不合理那个方向去做啊,才会变成理和事不一致。其实在佛菩萨讲理、如理的人来看,理和事从来都是一致的,始终是一致的,『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这位童子说,大家都说业性本空,但『理』、『事』根本不能圆融。事实上,还在作梦当中的人,根本不知道梦是空,梦是假。就算梦本来就是空的,可是当梦到被人追杀,还是吓出一身冷汗,梦中总是不知梦,如果真的知道是梦,就算觉醒了。大家口说业性本空,可是面对境界的时候可一点儿都不空哦,又是说压力啦,这也压力、那也压力啦,又是很『郁卒』啦,又是吓呆了啦,又是慌慌张张、手忙脚乱啦。这就是梵网经菩萨戒所讲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我们嘴里虽然会说空的道理,可是实行起来的时候,却还是执著有。

以我们这样根本没有悟到空性、没有证入空性的境界,假如去造业,受苦的时候保证绝对空不了的。就像我们现在说梦是空的、是假的,这大家都会说、都知道,可是等一下睡着了,又是作梦,把梦境当真,又迷掉了。平时都这样迷糊,临终的时候岂不是更迷糊吗?假如不依靠觉醒的佛来叫我们,来接引我们,自己有办法干什么呢?大家打佛一的时候,秤一秤自己的状况,就知道自力有几两重了,靠得住吗?

带业往生

一位莲友问:『师父为什么要叫我们老老实实作功课?为什么师父要大家把阿弥陀经要解念四十九遍?就是要大家熟读,跟着经典走。而且无量寿经也写过可以带业往生,对不对?』这位学长说『跟着经典走』是很对的态度。但是,请学长们注意,无量寿经现存的五种原译本都没有写过『带业往生』这个句子。然而,『带业往生』的道理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讲『带业往生』,是依经典的义理,不是依它的语言,也就是遵照佛所交代的,『依义不依语』,大藏经当中表达『带业往生』这个含意的经典,有百干部以上,可以说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也不只有无量寿经上讲这个意思。假如要从文字上来讲,那么无量寿经上是没有写过『带业往生』这个词句。

对不起,为什么末学要讲这一点呢?是因为几年前,佛教界有一个大争论,美国有一派人,他们说他们查遍大藏经,并没有『带业往生』这个词句,所以就否定了带业能够往生。他们说必须要消业才能往生,因为这个说法会断了很多众生往生的信心,没有信就不能往生,所以等于断了很多众生的法身慧命。佛指示我们『依义不依语』。『带业往生』是历代的祖师综合了长篇的佛经里面的义理,简单扼要地来劝导众生的话,它是符合佛意而千真万确的,可是经上没有这个文字,没有这个词句。假如我们说经上有写这一句,那么人家去查,找不到,会以为我们讲错了,或是误以为是我们自己编的。

其实『带业往生』的义理,并没有错。无量寿经有二段是讲到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各人所带的业不同,然而都能够往生,这讲的明明就是『带业往生』,只是没有直接用这个词句罢了。十六观经讲九品往生,也是讲九品的人往生不一样的状况,从上品上到五逆十恶下品下,各人所带的业不同,但是都能够往生,这义理上也是『带业往生』的意思,只是没有直接用这个词句。这是末学要补充说明的。

接师父电话很紧张

一位童子说:『刚刚接到师父的电话,然后,很紧张的情况之下,又很兴奋又很高兴,该问的问题就……。』

阿弥陀佛,对不起,大概师父是黑脸的张飞,所以接到电话就紧张。希望大家临命终时,不要再这样紧张啦!

首先要提起信愿念佛,无论如何都得安得住,平常时时就要这样练。像上次有位童子受伤,末学很狠心地不但要她忍痛把脚本讲完,而且还要她头顶提起深吸气站好,来拜佛。在为她换药时也提醒她:

『我不只希望你的脚好,是希望无论脚怎样,你都能够安得住信愿念佛,极乐就是你的了,就在这样一念间。』

大家要明白,六道轮回中我们随时都会有身体的,不必怕没身体了,要想没身体也不可能耶!所以,不必罣碍会没有『脚』。要是下辈子投胎做蜈蚣啊,那脚才多呢,一次要买廿四双鞋,光穿鞋就要穿老半天。

总结:阿弥陀佛到底能不能够替我背行李?

佛法和外道不同的地方,外道是心外求法,而佛法重点就是万法唯心造,由一念造出十法界,佛和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就像梦中一切世界、人、物,都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而我们大家好像常常把阿弥陀佛或是释迦佛,想成是我以外的另外一个人,在讨论他们到底能不能够替我背行李。有人说能背,那就交给他背吧!有人认为不能背,那就自己辛苦,自己慢慢去背吧!有人认为大行李佛能够背,小行李要自己背,这可能是像搭火车,不敢把手提包放在车子上,总觉得人是可以坐车啊,可是行李还是要自己背在肩膀上比较安全啦。

这些思想问题出在总觉得佛是我以外的另外一种存在,甚至是心外的一种存在呢。大家还是照老习惯,只承认小水泡是自我,不敢承认大海才是我,顶多只觉得佛是个大一点儿的水泡而已,所以帮不了我这个小水泡的忙啊;佛是大一点的水泡,所以不能背负我这个小水泡的业呀。这也就是还没有相信『五重玄义』里面讲的『信自』,还没有承认、还没有相信『心包太虚』,佛根本不在自心之外,佛不离当下这一念心。

虽然,每个礼拜六有来听一下佛法,比起整个礼拜的时间,礼拜六的课真的只是听一下而已。而且常常只是零零散散捡几个比较喜欢的句子回去,很少真的用心把佛的知见接受下来,用来修改自己原来的知见。所以常常学佛很多年,其实日常生活所用的仍然是自己还没有学佛以前的老思想、老观念,平常起作用的还是世俗的老习气、老毛病,这样学佛就等于没有学了。

要怎么体会自性呢?——念佛就是一念回心,回到自性

讲到自性常常我们很难体会,因为一般来讲,我们都只承认小水泡是我,把整个大海都抛弃了。那么要怎么体会自性呢?我们可以先从睡觉作梦来体会。作梦的时候有一个梦中的我、睡觉的我,大概大家都有经验,当我们挂念几点钟要起床的时候,常常到时候自己就会醒来,或者是到时候就会听到闹钟,显然在睡梦的时候,还有一个不睡的我,也就是一个醒觉的我。念佛,佛就是觉啊!念佛就是叫醒自己,离开梦境,回到醒觉的我,也就是一念回心,回到自性。阿弥陀佛就是觉醒的我,就是我的本觉。相信有觉醒的我,相信有觉醒的世界,就愿意醒来,这就是信愿念佛。我们等于是在梦中念阿弥陀佛,当一觉真正醒过来,梦中的业障当然全被这个觉醒赶走了,再长的梦、再多的业障,都是一觉醒就消失了,这就叫作业障被阿弥陀佛背走了。假如不是念佛,念佛就是念觉呀,假如不是念佛醒过来,必定会一直作梦作下去,很冤枉在梦中受苦啊。假如不相信有觉醒的我,不相信有觉醒的世界,当然就会贪恋梦境,当然不愿意醒来,梦个没完,漫漫长夜,一场又一场的恶梦,梦中真的会吓出冷汗。对梦中人来讲,当然梦中的业障非常的真实而令人苦恼啊!可是对觉醒的人来讲,当然知道梦中的业障是空的,梦中的一切人物根本从来就没有真正出生过,哪来真正的死亡消灭呢?觉醒的人也知道,只要把梦中人叫醒,一切就解决了。有的人一叫就醒过来,当然梦境就消失了,梦中的业障可以说被这觉醒的叫声背走了。但是,有些人睡得很沉,他很贪恋梦境,很难叫醒,这种人还要梦很久,就还要被梦境障住,障很久。

末学是提醒大家思惟—五逆十恶的凡夫,所以能够往生不退,他靠的是什么?要真的弄明白靠的是什么,才能进一步肯定往生是仗佛慈力,不是靠众生自家的本事啊!讲这些目的是要让大家领受『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领受他力的救度,感谢佛恩,而真正起信,这样才有真正的行啊!

修行和学习心态的问题

诸位极乐童子:阿弥陀佛,有一个笑话说:有一次,画家毕加索跟他的朋友说,他很想把某一幅画上那个人的鼻子改一改。他的朋友就说:『那你就改啊!』毕加索就说:『问题是我找不到他的鼻子啊!不知道鼻子在哪里呀!我们常常说要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改行为啊!如果不知道是哪里有错,就不知道该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要修什么,就变成盲修瞎练啦!所以末学不得已要把大家原来的问题录出来,提醒大家。这样的作法是对法不对人、对事不对人。是要让大家明白应该要修改什么,并不是末学故意要找大家麻烦。事实上,以末学这种身体的条件,哪里有空,晚上不睡觉,在那儿录音,找大家的麻烦呢?我们再三说过,每个孩子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都要平安回极乐世界。如果没有搭上极乐的电梯,就是末学没有把电梯的位置图说清楚。如果半途迷路,而末学却不讲,任大家去迷路,那就对不起大家,对不起阿弥陀佛啰!

我们常说:『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好像大家都知道信愿了,而问题是在生活考验中,常常不知道自己所选的并不是愿生极乐啊!并不是取自心净,而且自己的观念也不是信佛。也就是说,虽然知道要有信愿,而所做的恰好是没信愿的事。但是自己当时没有发现啦!
我们在这里指出来,只不过是要童子们明白了,频道调一调,苟一念回心,这样而已。苟一念回心,那就太好啦!『决定得生白心本具极乐。』

大家可以比较以前的录像带,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有一件很可喜的事:以前很多位童子都有习惯动作,一紧张就赶快抓抓头发,坐的时候弯腰驼背,下巴又抬起来,也有人上课没有五分钟就要喝三次水。而现在,大多数的童子都改掉了,都安定很多了。心恭敬的时候,自然就庄严了。以前刚刚开始,合掌会参差不齐,现在可以说大多能够摄心合得很好了!这就是大家观照力、心力都提升了。

一位童子说:『大家自己想一想,确实真要来学习要解,又志愿要建立信愿往生,又志愿要成蕅祖去利益众生,就真的发大心来学习。』

请诸位菩萨特别注意,这前半段讲的是对的,有志愿要建立信愿往生,那就发心好好地学习要解。下一段说:有志要成为蕅祖,去利益众生,这当然是很好,可是要特别谨慎,如果是想要留在娑婆世界做蕅祖,而不想往生西方,那可大有问题啰!那还是生死边事啊!
要学作蕅祖,要学到像蕅祖,面西而坐,自在往生。如果只是学了几旬:『此非善问!』这样卖弄卖弄,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啊!心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读了要解,又增加我执,以为我可以在这里作蕅祖了,那又是反方向的迥向了。又是『狂憨神』抬,抬不退,以为伊是蕅益大师(台语)。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弥陀要解,有一段文是:『当知,吾人大事因缘,甩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关于要解这一段文,一位童子提问说:『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这二个可以颠倒吗?前面五重玄义是讲:信了吾人心性不可思议之后,才升起愿,然后去持名。现在这里是反回来讲: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议。对这一点有疑惑。
这位童子很细心,有用心在读要解,注意到蕅祖讲话,有他的次第,起码有想深入明白,蕅祖这样说,其中的道理是什么?蕅祖讲话,写文章用字,是不会随便写。信佛力、信持名和深信心性,这是有次第的。

一位童子说:『信持名是信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不是指持名的行为。』

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一段话,信持名,这个『持名』也不能随便把它换成『名号功德』。蕅祖说信持名,我们就要深入体会,为什么蕅祖用信持名,不要随随便便地就说:这个『持名』指的是『名号功德』。这样,意思就已经差了一大半了。为什么呢?持名,有『能持』『所持』,持名这个动作指的是:『能持』和『所持』的合一。不但有能持的心性,还有所持的名号。用『持名』这二个字和单用『名号』,它的涵盖范围是不一样的。

请大家注意,我们讲『吃炒面』和单单讲『炒面』,当然是不一样的啰!讲『吃炒面』,才能够把『炒面』和『吃的人』两方面联合起来。如果单单讲『炒面』,那就是,单一方面的啰!同样的道理,讲『持名』就像讲『吃炒面』,是把『能持』和『所持』,两个方面都涵盖,连接起来。蕅祖用『持名』两个字蕴藏了这一层的巧妙。要巧妙的引导我们,由所持的名号,契入能持的心性;就像由所吃的炒面,去体会到能吃的『人』一样。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

以下我们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譬如说:一个孩子如果不相信爸爸有能力,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是不会请出爸爸来办的,不会叫爸爸的。一定要先肯定爸爸有能力,才会去呼叫爸爸的名字,呼叫爸爸来办这件事。如果我们不相信,某位医师有看病的能力,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去叫某某医师,不会去呼唤这个名号。所以一定要先对佛力有肯定,才会真的相信代表佛力的名号。

打个比方来讲,像古代,有人被判了死刑,午时三刻要处斩,快要行刑的时候,忽然间,臣子拿着皇帝的圣旨,大叫着:『圣旨到!』这圣旨上面就写着:『如朕亲临』这是等于皇帝亲自来啊。他一读,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怎么样…』就把这个人赦免了!叫一声『圣旨到!』为什么就有这么大的功效啊?可以免除死刑。就是因为那时候,皇帝有这个权力呀。因为皇帝有这个权力,所以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日』才有效啊!假如是个没有权力、没有能力的小民,在旁边叫着:『我某某人到!』虽然有说出名字,可是却没有功能啊!一个草民来了,也不能把这个死刑免除啊。所以说要大家都肯定皇帝有这个权力,肯定皇帝有力量,大家一致同意,这样抬出皇帝的名字,才有用啊。

所以说,要先肯定能力,才能肯定名号的功用;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因为阿弥陀佛无量劫以来,修行,他对每一位众生都有恩惠。大家可以恭读《无量寿经》,讲到法藏的因地修行,他无量劫来都是很谦卑的,低头恭敬奉事一切众生,不但是尊重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而且救度一众生不遗余力,可以说对每一位众生都有恩惠。将死的人救他的命,欠债的替他还钱。为了一切众生,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教化,自愿舍身,这样的教化行动,在弥陀过去生不知做了有多少,所以说:『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为我舍身命处。』因为阿弥陀佛生生世世对众生有恩惠,众生感恩戴德,一讲到阿弥陀佛,众生就肃然起敬:鬼都要站起来,合掌敬礼;诸佛都要称叹;菩萨都要拍手。因为佛有这样的修行,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力。

所谓佛力就是佛低头谦卑地修行,开发出来的力量,产生出来无边的影响力。我们要能够肯定,弥陀有这样的影响力,才能够深信遇到什么状况,抬出他的名字来就有用啊!靠的是他老人家以前的修行,不是我们的功夫啊!

末学一再强调如果是靠自己的能力功夫,应该念自己的名字。哪一位有本事的,以后遇到鬼,就念自己的名字。譬如说,安安如果遇到鬼,应该说:『对方是何方神圣,在下安安。』那鬼一听到是安安,他就肃然起敬,这样才能算是靠自力啊!或者说,当当晚上十二点要去吃面,遇到小太保,拿出刀来要捅他一刀,那当当就说:『在下当当!』那小太保一听到当当,他就甘拜下 风,赶快行个礼就跑。这样才算是靠自力啊!

再说今天晚上,带诸位童子大家到殡仪馆,到坟墓去,看死尸,那大家一看,毛骨悚然:这个眼睛瞪的大大的,那个脸紫紫的,舌头伸出来,七孔流血,大家一害怕,各自念自己的名字,棒棒啊!喜喜啊!安安啊! 觉觉啊!好好啊!上上啊!各自念自己的名字那就不怕 了,那就是靠自力哕!如果大家一害怕,都要念:『阿弥陀佛!』那显然就是仗着阿弥陀佛的力啊!相信了阿弥陀佛有力量,才会抬出他的大名来啊!

因为阿弥陀佛累劫的修行,是令全法界,从诸佛乃至众生,都感动的;所以他的名字是全法界最晌叮当的。肯定了佛力,才能肯定名号的功德;念起来就会威风凛凛,感恩戴德。感恩还好阿弥陀佛累劫,为我们辛苦为我们忙;否则抬出他的名字也不会有用的啊!还好阿弥陀佛累劫为众生牺牲,布施众生无量的恩惠,才让我们遇到任何人事,抬出阿弥陀佛都行得通啊!

所以用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要感恩佛过去的修行,感恩他给一切众生的恩惠,才产生了这样的影响力。这就是念佛时,心在念佛的那一边。有些人念佛,都以为我念佛功夫如何,都以为是『我』自己的功夫。讲老实话,这是非常不知廉耻的,如果是自己的功夫,应该念自己的名字。念佛,踏在佛的肩膀上,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夫,这实在是非常不知廉耻的一种心态,用这种心态怎么会修出成就来呢!做人的基础已经都错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道证法师       永不休诊的救度)(五明学佛网:道证法师       永不休诊的救度)  

 道证法师:她的慈悲和无我的真理相应,自然会感应出没有火灾 

 道证法师:我们的发心,若有稍微偏差、不同,结果就会差很多 

 道证法师:不能欢喜忍受恶毒的话,感觉像喝甘露水,就不能叫 

 道证法师:用功就是要练”把心转回来正念“的力,练到随时都 

 道证法师: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我吃素、念佛也很短命,其实我已 

 道证法师:是那只蚊子很有力,还是我们的心很无力呢? 

 道证法师:生病听别人劝告,认为吃素营养不够,就开荤的问题 

 道证法师:嫉妒别人,就是用别人的福报、别人的优点,来处罚 

 道证法师:随喜赞叹时需注意的问题 

 道证法师:听闻佛法,不是收集资料吸取常识,而是当下修戒定 

 道证法师:我看到他有错误,却赶紧把我的功德林烧得精光,这 

 道证法师:恐惧失去的感觉,造成精神上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