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崩地裂,怎么样把怒转为恕


   日期:2015/5/20 12: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人的意气、情绪上来了,理智就看不见了。而当两个人在那里吵的时候,彼此的父母、彼此的长辈、彼此关怀我们的人不知道为我们操了多少心。甚至于当夫妻没有办法收拾的时候,下一代的人生很可能要毁掉,要受到很不好的影响。所以,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

  我们冷静地来看,一个团体里面有一个人脾气特别大,很可能整个工作气氛就像在地狱一样,每天一看到他就精神紧张,不知道又要出什么状况了——那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掌握情绪不只是掌握自己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掌握下一代的未来、掌握整个团体的未来,所以控制情绪在我们的人生当中相当的关键。而情绪往往都在言语当中流露出来:心平气和,那个言语非常柔软,让人如沐春风;但是情绪波涛汹涌,出来的话都会刺伤人家的心。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言语还是要回归到心境上面来。要能够反省自己、宽恕他人,才能达到“各自责,天清地宁”。而若责怪他人,就会变成“各相责,天崩地裂”。所以,天清地宁还是天崩地裂,都在一念之间啊,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情。凡事都从心地根本看,很多事情你就能看得分明,就能知道从哪里去改善。

  那怎么样把脾气给压下来?要把“怒”转为“恕”。“怒”是心变成什么?奴隶。只有懂得道理了,他就不会再干堕落的事情,真的是知难行易。

  看这个“恕”字,“恕”字是如其心,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你感觉到他人内心的痛苦没有?那个时候专注点都在自己,你怎么可以对我这么凶?但是,假如能感受到对方的心,就会理解他一定是长期压抑、长期痛苦,他的情绪才会这么大。所以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要如其心啊。

  我有一个长辈,他那个时候在单位表现很好,也很有才华,一个同事就很嫉妒他,常常给他造一些谣言毁谤他。这位长辈也没跟他计较,因为他很喜欢看古书,明了应该要对人宽恕、包容。后来那个同事遇到了一件事情很危急,需要人家帮忙,结果找不到半个人帮他。为什么?他嫉妒别人的那种心境,怎么可能交得到好朋友?所以真正遇到危急的时候,没有半个人愿意伸出援手。我这个长辈就主动去帮他。之前他根本不敢来找我这位长辈帮忙,因为毁谤人家那么多,其实他自己也觉得良心过不去啦。这个时候主动帮忙会不会震撼他的心灵?会。我这个长辈帮他处理完之后,他们就成为好朋友,那位同事对他无话不谈,被他感动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来我这个长辈在跟那位同事的谈话中了解到,他的成长过程很不顺利,结完婚之后夫妻又相处很不融洽、不信任。你看他有多苦,憋到那种程度,待人时才会情绪用事的。所以你能够体会他的苦了,你就不会跟他计较。而当你有这一份宽恕、包容的时候,进一步又去成就他,精诚所至,金石就开了。这个就是能转怒为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理智       关怀)(五明学佛网:理智       关怀)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陈永革博士:从大乘菩萨道看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林克智居士:临终关怀手册 

 仁焕法师:关于临终关怀的开示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 

 高明道老师:从「阿伽陀药」看佛法的健康关怀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王孺童居士:略述“临终关怀”与“临终助念”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九章 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