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广钦老和尚开示 二


   日期:2015/5/24 15: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有人前来问难,对老和尚说:“你们佛教叫人修行,修行会有什么成果呢?你现在拿出来给我看看。”

  老和尚指着庭前的一棵花,就问他说:“那是什么?”这个人回答说:“那当然是一棵花。”

  老和尚说:“好!你既然说它是一棵花,那么你现在就叫它开花给我看看。”这个人无言以对。

  △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能了生脱死。受戒是修戒定慧,看是否能修到“到哪里都很自在”,随处都可度人,到处受人恭敬。

  △ 即使自己知道,也不能说“我知道、你不知道”,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态。我还不敢说我知道,我只是分析给你们听而已。

  △ 智慧若开,则自己的习气、脾气就会改。

  △ 佛菩萨化身来试探人心,大都化为乞丐或又脏又臭的,看世人的心是否有度量、肯吃苦。

  △ 身口意清净则事情一动到时,就会分析出正、邪,否则就会被坏的牵着跑。出家是训练收摄心猿意马、香味触法、衣食住,训练这些精神,正念才会跑出来,才分得出正、邪。在社会上被这些坏的污染到,出家修行就是要改这些。

  △ 认真苦行,佛号念牢一点,福慧开出来,对我们的生死就明明了了。修到自己会感觉到,会体会一些道理,这就是我们修来的,自己生死就会知道,苦到最后就是乐、解脱,自己在这中间去体会,那时就是极乐世界。

  △ 有位弟子请问老和尚:“师父,有人说我着魔了?”

  老和尚答道:“如果会修,魔就是我们的护法,魔也是人做的。邪见就是魔、刺激就是魔,但如果有‘忍’则是护法。‘香’也是魔,色声香味触法,不让我们成佛道。外面的境界——手拉手的情侣游客是大魔。”

  △ 有一天,老和尚问弟子说:“你们来是要修行的,但是修行这两个字很难说,修行要怎样修呢?”弟子答道:

  “要有愿、修忍辱,但是做不到。”

  老和尚慎重地对他说:“这是正正板板修行。说我出家要来修行,这不是简单的,每个人都带种种的行——暗行。如果要修行,路头还很多,就是指每个人的心性、起心动念,每个人都说他在修行,但都带着无明烦恼,这有的是前世带来的,也有今世的。”

  老和尚又问另一位弟子:“我度你来出家是为什么?”

  “来修行。”

  老和尚说:“你再说说看,修行要怎么修?”

  “师父说过的粗衣淡饭、香味触法。”

  老和尚说:“修行就是要有愿,诸佛菩萨之所以能成佛,也是以他们的愿力,好比说:若娑婆世界不成极乐国,我不成佛……。修行要修忍辱,勇猛精进,‘心猿意马’要看顾好。”

  △ 有位女弟子常常需要下山办事,因为交通不方便想学开车,就问老和尚说:

  “师父,出家人学开车好不好?”

  老和尚答说:“不好!虚云老和尚带简单的东西——一支铲子、一张拜椅朝山,有一餐没一餐地过日。他有这个愿,所以能吃苦,我们没有这个愿,所以吃不了苦。”

  老和尚开示过,现在花花世界,一切都很方便,但修行一定要效法祖师的修行方法,才能了生死。弟子们又问道:

  “没有生死心,念佛都不知道要做什么。”

  老和尚说:“念佛‘不知道’还好,‘知道’反而去分别,这些外面的都是幻境,不要去分别,生死心是不知不觉地修到某一境界自然而成的。”

  “念佛,怎么念呢?有的人念了一辈子却仍然糊涂?”

  老和尚说:“念佛,自然一直念下去就好,不要求做什么,无所求、无所着地念下去,才会‘觉’到。”

  “师父要我们学自在点,要怎么做才能学自在呢?”

  老和尚:“阿弥陀佛多念一点,慢慢来。做事情慢慢来、脾气、个性要好一点,慢慢就会自在了。温顺就是忍。”

  △ 老和尚说过,念珠不能拿在背后,也不可拿太低,不可以挂在脖子上,人家是有那个德行,才可挂在脖子上。徒弟就很热心地说:

  “那我如果看到别人挂在脖子上,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可以吗?”

  老和尚说:“不必了!”

  △ 不要“没影”说“有影”,乱吹牛,人家说这不用钱,不用课税,却是要大大地警惕。修行要注意身口意,以前有过失要忏悔,今后不再造业。成熟的稻穗,头是垂下来的,未成熟的,头是挺得高高的。好的参不到,因为人家不会把好的表现出来,所以你看不出人家好的在哪里。如果会参学,见人不好,正好拿来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个样子。

  △ 在这五浊恶世、香味触法中,如有正念出来,就会分析出生活中这些举举动动,都是妄想虚妄。每个人都有一种烦恼心,在“我相”内计较。不要把“我相”执牢牢的,这样烦恼不能解脱。不论有多烦恼,也是一句“阿弥陀佛”!

  △ 有俗气——爱情爱别,你兄我弟……等等,要去掉俗气。过去无始以来的因,习气多,就没光明,光明显不出来。佛的光明显不出来,习气多、妄想多,烦恼就多,就没有“觉”。整天像喝醉酒,心没有寄托,迷迷茫茫不知道在做什么,心没寄托,意就颠倒,就无法定心。

  △ 树神、草神、宇宙万物,都包括在六道轮回中,你们认识字,看看地藏经就了解。我不识字,都是用比喻的。

  △ 我们对这肉体要放下,我们要修的是这个灵光,莲花化生的。这个肉体七孔所流出来都是臭秽不堪的,师父修到今天来,还是带着这病苦,……但是要说,还有办法说。

  △ 不要说“我”,这还有个“我”,师父修到今天的境界,现在也是无条件,不是说我已修到怎样怎样,你们就该对我恭敬,侍候我……怎样怎样……。现在年纪大了,才需要人家帮我做事,如果我现在还有力气,我的衣服也要自己洗。(传缘师说:师父七十几岁时还自己洗衣服。)

  △ 要有愿,有愿,脑筋总会偏向好的,不会偏往坏的——散乱心、爱情爱别、眼、耳、鼻……等等,有愿,善根就会跑出来,否则总是在追求。我们也是在追求,但是看情形,如果追求佛教的寄托还可以,如不是追求佛教的寄托,就差很多了。佛教中有的人去拿个博士,要统理大众也不容易,你们要自己去想。……我现在要到日本拿个博士学位还来得及。

  △ 听师父开示,自己要回光返照,不要辩驳说:“我没这样,我是那样啦!……”没这样?心如果动起来,那可不是没这样!现在在师父面前什么都没有,一出去,可什么都有了,马上又被外境抓去,恶的种子又跑出来了。师父今天跟你们讲彻底一点,大家累世带来的坏种子太多,一不注意,坏念头就跑来乱,很危险,如果不修行,猪窝、狗窝还有我们的份。

  △ 减少妄想就是消你的业,众生轮回的因,就是妄想所致,所以这苦行的苦中,有很多好处给你,但你也没有感觉,只感觉很劳苦。这个人身是因缘所生法,今天出家要发真诚的心,真正为了道,要了脱生死。心要怎么庄严,就是要规矩来约束,才能慢慢自然庄严起来。

  △ 修行要圆融,现在末法时代众生业重,很多无法依戒而行,最好的是念佛求往生,一切才能如法。

  △ 如果感觉有打妄语,晚上要赶快忏悔,佛多念一点,才会打破散乱心,勇猛精进。

  △ 我们今天穿这套出家衣服,也不知修了几万劫所得来的福报,不是简单的,但如果不依佛法修持,则会堕得很深,比社会人更深。而身上虽然穿这套衣服,但没有具足这些福报,硬穿的,则会觉得很不舒服,浑身不自在。

  △ 有骄慢性就不会进步。说不跟人家攀缘,外表好像很庄严,里面坏念头还很多,嫉妒、竞争等等。

  △ 世间没有便宜可捡!你帮我做的,以后我就必须帮你做,跑不掉!世间让你不能贪的,凡事都跑不掉!走未去!

  △ 以前有的祖师被人看不起,穿的是百衲衣,每样都跟人不能比,有的世俗人看了还吐口水说:“这是什么修行人?”他说:“是!是!”连小孩都看不起他。有人说:“你修行有什么价值?”他说:“好哉!好哉!以后你就知。我还怕生死,今天我还怕生死,没有寄托,我才这样,这个身体像在度时间,我这个身体还没过娑婆劫,没过娑婆劫则还在生死轮回。”

  △ 出家如果不放下,着有色相这些五欲之念,一贪,着这些就会有烦恼,出家主要是断烦恼。

  △ 念佛,佛菩萨才会慈悲加持、度我们,如果还要去学英文、日文,这些都是外面的东西,不是我们出家人的东西,师父要你们这样苦行,是要度你们,要多念佛。

  △ 大陆来台的法师我算是最早的,而我是最笨的。我出家,人家都瞧不起我、欺侮我,但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境界,这些境界尽量来。现在我这最愚笨的人,受众人礼拜,我天天向阿弥陀佛忏悔。很多信徒来,看到这庄严的道场,都说我很了不起,而我说他们才了不起,拿钱来建寺。

  △ 师父每样都没有,(没口才、不识字、身材瘦小)但一切都很自然,自己也想不到,做什么事情都没去化缘,还盖寺,这些钱从哪里来?但这不是说“我”,不是“我”。我们要修到那里,我即使修到那里,还是说我在念佛,不能说我怎样,否则贡高心就跑出来。所以时时刻刻不要有个我,说我怎样怎样,自己的心念自己要知道,不可自己起了贡高心自己不知道。

  △ 盖一间寺不是那么简单,不是用纸贴起来的,还要再演一出。你们要会修,修到那些戒神在拥护,有韦驮护法,护法诸天被我们感动。不要的才会有,才会自然,这是我们看不到的。

  △ 师父的开示要多看,把正念的种子种下去,现在还不晓得,以后如果碰到事情,这正念自然会出来,自己就有主,就不会走错路。

  △ 脚踏施主地,头顶施主天,身穿施主衣,口吃施主饭,睡施主屋,就算一天当中做有一百元的功德,扣掉起心动念、身口意不清净三十元,吃三十元,穿三十元,住二十元,所修所做还不够抵,哪来的功德?信施难消。“施主一粒米,恩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打法器不要太快,该快的地方要快,如楞严咒、大悲咒要快不能拖,念时要听木鱼声,大家音要齐,不能一个人一个样,这样没有功德,课诵也很重要,打鼓的手要软,不要像拿斧头。楞严咒由慢而快,但快时要让人感觉不出来,课诵时心要定下来,一字、一句念,这样才生欢喜,才有功德。

  △ 两堂课诵中的“三皈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等等,就是每天在唤醒我们,叫我们快快用功修行,不要再贪恋这娑婆世界的一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广钦老和尚       了生脱死)(五明学佛网:广钦老和尚       了生脱死)  

 成刚法师:了生脱死 

 体慧法师:了生脱死(江心寺报恩佛七开示) 

 传喜法师:如何了生脱死 

 传喜法师:了生脱死第一位 

 法藏法师:何谓「了生脱死」? 

 法藏法师:出家的目的:了生脱死 

 其它法师:戒学庄严(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如果心一直挂碍,放不下就是执着 

 广钦老和尚: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广钦老和尚:都是因为我不好,没有德行,所以才不能感化他 

 广钦老和尚的忍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