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七)智慧


   日期:2015/6/23 10: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讲智慧。智慧和稳重是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根,若是没有这个根,就不会有其他世出世间的功德,所以这两者是非常重要的。

  于此世间万物中,更无如己之爱重,

  若不思维己过德,则与禽兽有何异?

  世间万物中,应有具有,但是没有一个能够超越自己的。也就是说,万物当中,虽然有很多是自己喜欢的,但是都无法能够跟自己相比。自己最最喜欢的就是自己。尽管有的人虽然也喜欢钱,也喜欢人,但是这些都无法与自己相比。在一切所爱当中,人最爱自己。有些人虽然特别爱钱财,但是都无法超过爱自己,人都是这样的。说什么“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都比不上喜欢自己。说什么“爱你超过爱自己”……这都是假的,除了佛菩萨是这样的,其他人都不可能这样。人最爱的还是自己,然后才是爱父母、爱某某人等。

  我们的所想,从来没有停止过思维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幸福。“我怎样才能快乐、才能幸福……”凡夫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的所行,起早贪黑,天天忙碌,干这个干那个,做这个做那个,不择手段……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快乐。所以,我们唯一所想的就是自己的快乐、幸福;唯一所做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快乐、幸福。

  我们既然这么喜欢自己,这么爱自己,为什么不想想、不思维思维自己的过失和功德?为什么不取舍过失和功德?什么叫胡思乱想,这就是胡思乱想;佛法里讲妄想,这都是妄想。

  其实你不用想这么多,只想自己的功德和过失就行了。你整天都在奔波忙碌,争名夺利,却始终都在造业。其实不应该这样,取舍功德和过患就行了。若是有过失,对自己来说这是最大的损害,今生来世都要遭受痛苦;若是有功德,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利益,今生来世都可以享受快乐。如是因如是果,种瓜得瓜,这是不虚的。

  你为什么不想尽一切办法去断过失,积功德呢?断过失是积功德的基础,若是你不断过失,不会有功德,即使有功德,也是不清净、不圆满的。所以说,改过是积德的基础,首先要改过。

  佛法里讲消业积福,消业是积福的基础,你不消业怎么能积累福德呢?只有消业了,才能够积福。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改过也是积福的基础。你改过了才可以积累功德。否则,即使有功德也不是清净,不圆满的,不是纯功德。若不是纯的功德,起不到作用。比如,玩具马即使再好,也起不到真马的作用。你骑一个玩具马,是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的;而你骑着真正的马走,就能到达目的地。同样,若不是纯功德,就起不到功德的作用,看似功德,而实际不是功德。

  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看似有功德,看似在做功德,实际上都不是纯的,所以起不到作用。因此,一定要做纯善,做纯功德。那怎样做呢?就是改过修善。先改掉过失,再积累功德。

  功德有多大,幸福快乐就有多大;过患有多大,痛苦不幸就有多大。所以,应该多想一想自己的功德和过失。首先思维:什么叫功德,什么叫过失?自己是功德多还是过失多?然后,采取一切办法去改过失,积功德,这样才是创造命运,命运才会越来越好。这是唯一的途径。我们经常讲,从因地做起——在因上入手,这是根本,这是抽薪止沸。从根上改变命运,从根上解决问题,这是很重要的。

  从今以后,我们不应该再心慌意乱,不能再手忙脚乱,想这个想那个,做这个做那个。我们唯一要想的就是过失与功德,唯一要做的是改掉过失,积累功德。

  之前我们为什么没有什么进步?为什么没有什么变化呢?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方法,没有明白真正的问题。现在佛告诉我们了,麦彭仁波切告诉我们了,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篇教言!也要真正珍惜这份窍诀!这才是改变命运的窍诀。

  若是不去想,不去改过失,不去积累功德,只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就跟禽兽没有差别了。应该自己去发掘过失,去改变这些过失,然后去认知功德,去积累功德,这样可以改变命运,这叫做脱胎换骨。都想改变命运,这样才可以真正改变命运;都想脱胎换骨,这样才可以真正脱胎换骨。如果这样去做,这样去如法行持,才是智者的做法,这也是人特有的功能。若是你没有发挥这个功能,没有去做一个智者,总是吃喝玩乐,虚度光阴,就跟禽兽没有差别——跟外面的喜鹊没有差别,跟外面的狗没有差别。不能这样啊!做人不容易,一定要珍惜。

  乃至营商诸琐事,亦需问他及自察,

  一生所取所舍事,不问不察岂非蠢?

  做世间的琐事也要观察,还要找那些顾问问。一生甚至生生世世的一些所取所舍,为什么不去问智者呢?这是关系到一生一世的,也可以说是关系到生生世世的事。不是小事,是大事。

  世间一些诸如做生意,开公司,结婚等都是小事,我们尚且要仔细观察,反复思维,最后还要找一些顾问一问:“这个能不能做,能不能成……”最后有些人还是不敢着手,怕失败,放弃了。其实这都没有什么,失败就失败,失败也是一种收获。但是世人就是这样。

  再如,有的人今天要结婚,不但自己计划,还要找专业人策划,搞得特别隆重,连照婚纱照都要费很大的劲。这都是琐事,结婚只是种形式,有那么重要吗?“怎么不重要啊,太重要了……”世间人就是爱浪费生命,浪费精力。这有什么啊?还不如婚后好好过日子。一个仪式搞那么隆重干什么?自己累,双方父母累,亲戚朋友也累。但世人就是这样。

  为了一些琐事尚且要如此深思熟虑,这样谨慎,那么涉及自己命运的事,为什么不仔细观察,为什么不去反复思维,为什么不去问那些智者?我们学佛修行都是涉及生生世世乃至永恒的利益,反而却不重视!

  现在有些人无论皈依还是出家,都太草率了,根本没有观察过,没有思维过。别人一说皈依好,能平安,就开始皈依。有人一说出家好,无忧无虑,也不观察出家是怎么回事,出家以后要干什么,就出家了。之后,要过出家人的生活,肯定要很刻苦地学修,这样的人就受不了,后悔了,就跑了。其实,这些才是头等大事,这些才叫做至关重要,这些要经过仔细观察,深思熟虑,再决定,很谨慎地去做。世间人不是这样的,对那些琐事反而很谨慎,很仔细,这就是颠倒!

  以前,仁义道德第一,生命第二,财富第三。现在,财富第一,生命第二,仁义道德第三。为了财富可以舍弃仁义道德,为了财富连生命都可以不要,这叫颠倒。应该是仁义道德第一,生命是第二,财富是第三。现在到末法时期了,真是越来越愚痴、颠倒。

  无过之士虽少见,若于过失知为过,

  则能断彼所作故,将成犹如离云月。

  在这世上,无有过失的人很少见,几乎没有。除了佛,人人都会有过失,都有不足之处,这不是什么问题。若能知道自己有过失,然后有惭愧心,这个人肯定会改过,最后就能成为一个圆满的人。所以,人没有过失是不可能的,但是首先要知道自己有过失。

  只要知道自己有过失了,自然就会有想改过的心;有改过的心了,自然就会改过。这些过失也是突然来的,如同天空的乌云一样,风一吹,就散了,就没有了。同样,只要你能去改正这些过失,这些过失就没有了,这样你就圆满了。

  即使有了再大的过失,造了再严重的恶业,若是能去改正、忏悔,都能改掉,都能忏除。

  佛经中有很多这样的公案。佛在世的时候,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贪心特别重。佛劝他出家,但是他不出家,他觉得自己的夫人特别漂亮,舍不得。佛通过神通把他带到了天堂,他看到那些天女,觉得简直太美了。佛就告诉他:你出家受戒,就可以投生到天堂,享受天界的快乐。难陀为了将来能升天,就出家了。后来,佛又通过神通把他带到了地狱。他看到地狱的痛苦,吓得连眼睛都不敢睁。佛告诉他,你出家受戒,死了以后先升天,在天界享受快乐,福报穷尽后就要堕落地狱。难陀非常害怕,真正生起了出离心。后来,难陀成为持戒第一的弟子。他亲眼看到了地狱的痛苦,所以昼夜不停地修法,最后成为了阿罗汉。难陀贪心那么重,但是通过忏悔,通过修行,成为了阿罗汉,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还有一个公案。有个人叫指鬘王。他依止了一个婆罗门,跟婆罗门学了一些法术,之后出现了一些违缘。其实婆罗门想害他,就告诉他,在七天之内杀死一千个人,把手指串成指鬘,挂在脖子上,缠在手腕上,就可以获得梵天王的果位。他特别相信那个婆罗门,就按照他说的做了。他杀了999个人,就差一个人时,佛通过神通了知了这个情况,就示现在他的面前。他看到佛陀后,就想杀害佛陀。他是一个很强壮的人,却追不上佛陀,并且越追越远。本来没有他追不到的人,但他就是抓不到佛陀。后来他对佛陀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陀,最后成为阿罗汉了。虽然指鬘王杀了那么多人,但是通过改过和忏悔,最终也成为了阿罗汉。

  这些都是真实的公案。通过这些公案,我们可以明白,即使有再大的过失和罪恶,只要我们忏悔,就可以改掉;通过改过,就可以清净。所以大家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

  以前你可能造了很多恶业,有过很多过失。现在我们知道了:不能有过失,否则就会有果报。如果我们不改过、不忏悔,就会是这样的结果。但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佛法,了知了取舍之处,现在就可以改过,可以忏悔,一切罪业都可以清净。所以,大家不应该一听到罪业的可怕就很失落,越听越没有信心,应该越听越有信心。

  确实,若是有这些过患,对自己损害非常大;有这些过失,将来要在生生世世中遭受无量的痛苦。“虽然我造了那么多恶业,若是不忏悔就要堕落,就要遭受痛苦。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有佛法,通过忏悔可以清净这些恶业,可以改变可以恢复、清净……”所以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我们的自性就犹如远离乌云的皎洁明月一般,明月在乌云里暗淡无光,但是一旦乌云散尽了,月亮还会和以前一样皎洁明亮。

  圆满诸德虽罕见,若于功德生欣乐,

  且于彼德常串习,则将成为具德者。

  除了佛,没有功德圆满的人。什么叫佛?功德圆满者叫佛。无论是释迦牟尼佛、天主、耶稣,只要功德圆满了,就是佛。若是功德没有圆满,都不是佛。我们的标准就是这样的。除了佛,没有功德圆满者。

  尽管我们现在没有功德圆满,但是我们将来可以成为功德圆满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功德圆满者呢?首先要对功德有欢喜之心。什么叫欢喜之心?我们都非常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像爱我们的亲人一样爱功德;我们都非常喜欢人民币(钱),我们应该像喜欢钱一样地喜欢功德。若是我们这样爱功德,这样喜欢功德,肯定会争取功德,学功德。功德越学越圆满,越争取越累积,最后圆满了,无有丝毫缺失了,也就成佛了。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自己还不是一个功能圆满者。那么,自己可以增长功德吗?可以令功德圆满吗?可以!当你越来越喜欢功德,争取功德时,你的功德就会逐渐圆满,最终功德彻底圆满了,你就成佛了。

  什么叫至高无上者?功德圆满就是至高无上者。成为至高无上者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就是喜欢功德,学功德。若是不喜欢功德,他是不会去学功德的。你们一般都不喜欢牛粪,也没有人去捡牛粪。而那些藏民喜欢牛粪,去捡牛粪。他们为什么喜欢牛粪?因为他们知道牛粪晒干了以后可以烧,可以取暖。而你们在汉地,不知道牛粪的作用。同样,当你知道功德的作用,对功德生起欢喜心后,就会像藏民喜欢捡牛粪一样,去学功德。学功德,功德就增长,逐渐就会圆满,这时你也成佛了。

  我曾经讲过:“功德是学来的,福报是修来的。”自己可以学功德,功德逐渐就能圆满;自己可以修福报,福报逐渐就能圆满。若是想改变命运,就要这样行持;若想获得究竟圆满的果位,也要这样修习。别无选择,这是唯一的方法。

  无论是从世间的角度,还是出世间的角度来讲都是一样的,改掉过失,积累功德,这就是唯一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改变命运,才可以获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否则都是白日做梦,不可能实现圆满的心愿。即使不择手段地去获取,也是徒劳无益的,最后都会失败,不可能成功。

  真的,我们很有幸,很有福报遇到了佛法;我们很幸运,遇到了这么殊胜的教言,大家珍惜吧!很多人没有珍惜吧?根本没有想过是吧?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谁想过?谁也没想过!我在这里讲《二规教言论》,很多人都不好意思不来,就来听一听。根本就没有明白。别的什么都不用了,通过《二规教言论》就可以彻底改变、彻底圆满人生。如果不珍惜,得过且过就没有办法了。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

  “若于过失不知错,尔时彼人常犯错”:我们有过失,但是自己还不知道这是过失,不知道自己有错误,也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这种人永远都不会有进步。只有你知道了自己有错误,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才会改正错误;你知道了自己有过失,才会改掉过失,这样你才会有进步、变化。若是不知道,你怎么改正错误和过失呢?所以首先要知道错误和过失。

  什么叫过失?也许我们根本没想到,今天到斋堂,说了一些闲言碎语,这就是过失,这就是错误。那些没有用的话,不该说的话,说了没有?有的人想了想,觉得好像没说。肯定说了。你到了某个地方,没有止语,说话了,若说的也不是什么好话,那就肯定是废话和恶语,这就是过失,这叫犯错误。自己到斋堂打饭的时候,放逸了,说了一些废话和不该说的话,过后知道了这是过失,知道自己犯了错误,然后忏悔、改过,这样的人才有进步,才有救。但是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话了没有,说绮语了没有,说恶语了没有。

  刚才只是举个例子。无论是在斋堂、大殿,还是在自己的小屋里都一样,自己应该知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切时、一切处当中,都应该做到善意、善言、善行。若是没做到,就都是过失,都是错误了。自己对这些要知道。

  若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有什么过失,“尔时彼人常犯错”,这种人还会常常犯错误,有过失。在屋里常说是非,在外面也说长短,在斋堂也常说闲言碎语。这是常犯错误。

  “如是重蹈覆辙者,则灭前有之诸德”:现在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麦彭仁波切在是在说我们。(你看我们也很了不起啊,都有授记了,2500年前佛就已经给授记我们了。)若是我们不断地犯错误、有过失,还不吸取教训,继续走失败的路。那就是在重蹈覆辙。

  先前所积累的一点功德和福德,都会消失得一干二净,都会被摧毁无余。以前所积累的一点功德,那是前世修来的,串习的,如果总是犯错,即使以前有一点功德和福德,都会被摧毁得一点都不剩。所以我们不能不知道,首先要知错改错,发现过失,这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请大家牢记!牢记!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虽经百年无长进。

  我们有一句谚语:今年是两岁的牛犊,明年还是两岁的牛犊,没有长大的时候。有些牦牛就是不长,今年是这么高,明年也是这么高,后年还是这么高。别的牦牛都是一年比一年大,它却总也长不大。

  我们这里也有这种人,没有什么长进。几年前到我们朗措玛寺大圆满实修中心的时候是这样,过去几年了,还是这样。有些人甚至还退步了。刚到中心的时候,信心无比,动不动就感恩地哭,激动地哭。现在是不是眼泪都哭干了?好像是,因为没有什么感觉了。最初哭的时候,有时候是惭愧的哭,有时候是感恩的哭,有时候是生起信心哭。现在好像眼泪泪都流干了一样,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

  我不是讲过么,石头是泡不开的,木棍是抻不长的。石头再怎么泡也泡不开,木棍再怎么抻也抻不长。这种人很难调伏,和水里的石头一样,泡了多少年还是那么硬。

  “修习功德越增上,如是过失越减灭”:如果肯学功德,功德就会增长。功德不是恒常不变的,是可以增长的。过失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功德增长了,过失就会减灭。

  “处事浑噩不观察”:但是有些人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过日子,虚度光阴。

  我举几个例子。现在很多人玩游戏。刚开始我不了解游戏,以为肯定很有意义,有很深的技巧,后来一了解,原来什么也没有。哎呦!有些人玩游戏玩得不吃饭、不睡觉,我真得有点想不通,怎么会这样!还有些人整天喝酒吃肉,喝酒习惯了,肯定有刺激,有感觉,吃肉肯定有味道,这个也许我还能有点理解。游戏可以偶尔玩一玩。但是我觉得这都是小孩子玩的东西,没想到大人还会玩这种东西,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真得不理解,怎么都想不通,怎么会这样?宣传上都说,游戏有什么复杂的、高级的阶段……其实差不多,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很多人玩游后戏耽误了工作、学习。相对来说,工作多重要,学习多重要啊!玩游戏跟这些相比,简直太微不足道了,根本就不应该玩,但人就是这样的。

  现在,有的人靠玩游戏、玩牌过日子,有的人靠吃喝嫖赌混日子……有些人虽然没有这些行为,但是整天糊里糊涂,除了吃饭睡觉,中间干点家务,这个摆一摆,那个擦一擦,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

  “虽经百年无长进”:这样的人,经过了一百年也没有长进,不会有任何成就,所以不能这样。要学习功德,让功德增长;要改掉过失,减灭过失。这样才叫珍惜人身,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人身的价值,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若自相续增学问,昔过己者成同等,

  昔同等者居其上,最终获得极无上。

  若能精进学习,让知识增长,让智慧增长,这种人很快就会超越跟自己同等水平的人,甚至把他们甩在后面。他会不停地追赶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很快就能追上,甚至还能超越高于自己的人,最后自获得“极无上”,达到最高水平,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人。

  我们这里也有这种人,虽然上山的时间不长,但是学修精进,已经把跟他同等水平的人甩在后面了,而且很快要追上比自己水平高、比较有智慧的人了,若能继续精进下去,很快就会超越他们,成为至高无上、最高水平的人。

  我们应该让自己月月进步,日日进步,最好时时进步,早上和下午不一样,今天和昨天不一样,下个月和这个月不一样。做到功德时时增长,日日增长,月月增长,年年增长。最好是时时有进步,若年年有进步都有点太慢了。大家看看,自己是时时进步,还是日日进步,或是月月进步,最起码应年年进步,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就很难了,也许就要等着堕落吧!这种人地狱里有份,那些阎罗狱卒们都在等着呢,而且不仅等着,好像还挺着急呢。

  若自相续增过失,犹如陡山之流水,

  彼等下堕势难挡,向上牵引无可奈。

  “若自相续增过失”:如果自相续中增长过失,增长恶业,那么堕落得会特别快。

  “犹如陡山之流水,彼等下堕势难挡”:就会像陡峭山上的流水,哗哗地流下去,速度特别快。同样,若是增长过失了,堕落得特别快,非常迅速,下堕之势难以阻挡,再有权再有钱也无济于事。

  “向上牵引无可奈”:佛也好,上师也好,虽然想拽一拽,但是很难,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堕落时,犹如陡山之流水,上师三宝也没有办法帮助,没有办法救度,最后出脱无期。

  大家应该多想想利害之处——什么是真正的利,什么是真正的害。不能总是这样糊里糊涂,浑浑噩噩,应该清醒清醒,应该好好地反思,好好地思维,好好地想一想。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

  “是故凡欲自利者,应当恒时精进行”:道理都已经讲完了,若是爱自己,想利益自己,应该恒时精进修持。

  “断除自续之过失,增长极大之功德”:若是真爱自己,那么就去断除过失,增长功德。谁不希望自己获得安乐?谁不想利益自己?谁不想争取自利?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得应该清醒,应该明白自己该怎样做,该怎样行持。应该要断除过失,增长功德。

  身口意三门所具有的过失统统都要断掉,然后让自己的功德日夜增长,这才是真正爱自己,这才是真正利益自己。之前也许你不明白,现在智者已经告诉你了,麦彭仁波切告诉你了,释迦牟尼佛告诉你了,你应该相信,应该照此去做。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

  及与正士之论典,恒常精进而修行。

  “彼亦了知取舍要,故当欢喜诸正士”:若要了知取舍之处,想要具有智慧,无论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都有取舍之处。有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有能做的和不能做的,这叫取舍之处。自己能够辨别,能够如是地取舍,这个能力叫智慧。若是自己要获得、具有这样的智慧,首先要依止智者,也可以说是依止善知识。只要依止了具有智慧的人,他就能让你产生智慧。

  你依止具有智慧,具有法相的人很重要。现在有些人不靠老师,想自学成才。很多学佛的人也是,不依止善知识,自己学修……这都是错误的,他根本不知道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这种人根本没有摸到门,根本就没有找到方向。

  即使学习世间的学问,若不通过老师、不通过智者,都不可能学成,那么佛法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更不可能学成了。如果想学,首先必须要一心一意地依止智者,依止善知识,阅读一些智者的论典和善知识的开示,要反复听、反复看,这样也能增长智慧。

  智者,指具有智慧的人。“善知识”是佛教用语。你依止善知识,依止智者,自然就会产生智慧。就像喜欢抽烟的人,自然就会抽烟;喜欢喝酒的人,自然就会喝酒。同样,你依止一个智者,自然就会产生智慧,他就可以让你产生智慧。

  “及与正士之论典”:此外,还要阅读智者的论典、著作。

  现在有些人什么书都看,尤其是在网络上。大家不应该这样虚度光阴。应该看一些智者的书,看具有智慧的人所讲的话,看具有智慧的人所写的东西。否则,如果经常看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讲座都听,什么书都看,内心很难清净,甚至会增加自己的邪思邪见。这种人很难调伏,很难救度。

  “恒常精进而修行”:修行要持之以恒,不是只学修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必须用一辈子,甚至用生生世世来学修。没有学尽的时候,没有修尽的时候,永远要学要修,这样你才会成就、圆满。

  我们看普贤菩萨发的这些愿,都是无穷无尽无际的。有人说,我就学三年,我就学十年……这样不行。任何时候都要学,哪怕明天要死了,今天也要学。不停地学,这样智慧才可以圆满。

  在前面讲了,“若无如眼此智慧,则彼无有其余德”。智慧很重要,智慧是一切功德的来源。若是没有智慧,就不会有其他的功德,即使有了也不是纯的,而是假的。人为什么烦恼痛苦,为什么不顺心、不如意呢?就是因为缺乏智慧,没有智慧。所以,智慧很重要,智慧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二规教言论》讲记(七)

  1、若有过失,可以改吗?没有功德,可以学吗?

  2、增长智慧的方法都有什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积累功德       改变命运)(五明学佛网:积累功德       改变命运)  

 达照法师:觉悟入门—改变命运的力量 

 仁焕法师:如何改变命运 

 仁焕法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仁焕法师:有修养可以改变命运 

 宽运法师:佛教改变命运法 --《了凡四训》的启示 

 无论你是否学佛,广积阴德,善待他人,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传喜法师:改变命运靠修行 

 传喜法师:美国波特兰开示——改变命运的诀窍 

 万行法师:改变心态就是改变命运 

 传喜法师:学佛改变命运记实 

 心态改变生命,习惯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和发财,都是要从一个好的念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