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教你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做的身布施七法


   日期:2016/2/14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面施”

  如果你平常脾气不好,不得人缘,何不从现在开始,学着经常用发自内心的真诚,面带微笑,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们,你的‘人缘’一定会就此一天比一天好转,这便是因‘面施’而得到人们同样以‘微笑’及和蔼可亲的态度回敬你,立即获得现世报的一种。

  来世更可得到端正的五官,相貌圆满。

  这种不需要本钱的布施,只要你心念一转,面露微笑,垂手可得。

  二“眼施”

  你是否真的对人好,明眼人从你的眼神及神情,可以一览无遗(除受过特别训练及心机深重者之外)。

  你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情,对人恶眼相向,凡事见识短浅,势利眼,见不得别人比你好;用此皮毛之见,处处以眼红之心,嫉妒别人,挖苦别人,目光如豆;认识你的人,会对你有什么看法及反应呢?

  相对的,用慈祥的眼神表达内心对朋友真诚的交往,用温和的眼神去关怀、帮助一切人们,又会获得什么样的回报呢!?

  三“言施”

  如果你认识一个习惯挑拨离间,说话尖酸刻薄、两舌斗乱,对你花言巧语,甚至经常指桑骂槐、信口雌黄、强词夺理、耸人听闻、冷言冷语的人,你会亲近他或是疏远他?还是教训他?

  如果又遇着与你有利害冲突时,你又会如何对付他?

  以你向他回应的心术与举动,就是他以恶言相向获得现世报最好的说明。

  相对的,你认识一个说话诚实,言谈婉转柔和、有条不紊,处处关心人家,赞美人家,甚至具有真知灼见、议论风生、要言不烦、娓娓动听的人,你会以什么看法及态度回应他呢?

  四“身施”

  ‘言教不如身教。’说得再多文过其实的话,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安份守己。一有机会,便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品格不端,言行不一,不知洁身自好。刚开始时,人家或许被你装腔作势的精神感召所诱骗。但时日一久,捧得越高,摔得愈重。

  你愿意做一个品格玉洁冰清,如光风霁月,言行一致、俯仰无愧的学者,还是成为一个言不顾行、欺下罔上、哗众取宠之人呢?

  五“座施”

  于任何公共场合及家居之时,让座予老弱妇孺,那是座施的一种。

  在恭敬让座、迎座的当下,受到对方的微笑、致谢,使自己内心增添一分礼敬之心。

  六“耳施”

  当你有机缘碰到周遭认识的人们,甚至不认识的人们,有痛苦、烦恼时,能诚心倾听他诉说苦恼而心不烦躁,就是“耳施”的一种。

  进一步说,能在面对他人毁谤,甚至听到周遭传答任何不顺耳的话,而能耐心的倾听,不排斥、不反驳、不报复,亦是“耳施”的一种。

  因“耳施”而帮助人家减轻内心的痛苦,

  因“耳施”而减轻自己及他人的无妄之灾

  七“心施”

  面施、眼施、言施、身施、座施、房施、耳施的根本源动力,在于‘心施’的推动。

  没有一颗真诚施舍的心,以上七种布施成果,一定有限;

  相对的,所获得的现实利益,自然减低。

  为什么一个人会待人虚情假意?一意孤行?表现出一副自命不凡、自我炫耀、桀骜不逊、唯我独尊的态度?

  这正是‘相由心生’的写照。正代表他的心量狭小,心浮气躁,没有自知之明。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个真正虚怀若谷、宽宏大量、信实不欺的谦谦君子,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个虚假恃气、虚有其表,仅有井蛙之见的伪君子,也一定会在时间的验证下,暴露其短。

  少争一时之气,便减少一分烦恼,凡事以诚待人,别人自然以诚回应,这是从古至今,最高的谋略。

  当你发现心中正在默默散发出为人关怀、祝幅、宽恕、感恩的真与善时,你已经点燃‘心施’的生命之光,种下布施的幸福种子。

  那么,就从今天开始,按照上述方法,脚踏实地、一条条对照落实吧!

  一个美好、光明、富足、高尚的新生活、新境界,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日常生活       身布施)(五明学佛网:日常生活       身布施)  

 沈家桢居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梦参法师:日常生活中,所有外边的境界相的一切现象,都是你 

 黄国达居士: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雪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道?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下)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修行?(上)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将学佛修行融入于日常生活中? 

 圣严法师: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从日常生活中开发觉性 

 宏圆法师:佛默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无住 

 宏圆法师:佛默示众生在日常生活中住心无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