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修《地藏经》令心调伏,身心就能常安乐


   日期:2016/6/20 21: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民间有一则故事说:有个老婆婆,她有三个女儿,一个卖雨伞、一个晒盐、一个种葡萄,生活过得挺好的。可是老婆婆却天天发愁,雨天愁、晴天愁、刮风下雨也愁,每天就是不开心。于是便去请教法师;法师开导她说:“你何不这样想呢?最理想的就是,夜下雨,日晒盐,刮风绕过葡萄园。你在晴天的时候,要为卖盐的女儿高兴;在雨天的时候,要为卖伞的女儿高兴;不刮风的时候,要为种葡萄的女儿高兴;那你不就天天都高兴了吗!”老婆婆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从此愁云散尽,笑口常开。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像这个老婆婆一样呢?

  其实是苦是乐,全凭自己的判断与决定,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所以佛教说“苦乐由心,炎凉在我”,许多时候,烦恼都是我们自己找来的,自己制造出来的;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其实不过是一念之间,问题就在于我们如何改变、调节自己的心境。

  当然,要保持好的心境、培养好的心境,并不是要我们只活在个人的世界里面,拒绝正视现实,而是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羁绊,进入一种开怀、豁达的生命境界──在失落之中不悲观,在安乐之中不迷失,有处变不惊、宠辱皆忘的情怀,不为一己之事而忧心忡忡,不为个人利益而斤斤计较,对人对事能宽容以待,想得开、看得透。

  因此,只有善于营造好的心境、保持好的心境,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动人的风景。好的心境,在生活中是何其的重要!我们别小看心境,好心境是阳光,能让我们心花怒放;好心境是春雨,能让我们活力充沛;好心境是乐曲,能让我们欣赏生命的优美旋律,感受到生活中无边的乐趣。而坏心境却如恶魔、如瘟疫、如黑云、如放射着寒光的利刃,它会令我们终日陷入愁云惨雾之中,郁郁寡欢,了无生趣;它会让我们暗暗损害健康,无药救治,一蹶不振。

  可以说,好心境的营造,是在各种压力充斥的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自我拯救,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虽然遇悲不伤,遇喜不乱,完全拒绝外境的诱惑,做到如《心经》所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并不是常人所能为的,但是经常审视自己的内心、检点自己的行为,摆脱烦恼的束缚,顺从理性的指导,做到自知而无困惑,自信而目标稳确,自觉自律而心意平和,却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不断提高修养内涵和精神悟性,都能做到的。

  凡事都能向好的、乐观的、积极的方面去想,一切的得、失、顺、逆境界就能坦然面对。坦然能令人豁达,豁达能使人开朗。开朗的人总是更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不悲观、不气馁,以正确的人生观,就如释迦佛在《地藏经》上开示的那样,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多做好事、善事,利己利人,身心就能常安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地藏经       安乐)(五明学佛网:地藏经       安乐)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净界法师:追求安乐人之常情 今生后世要当兼顾 

 诵《地藏经》让我的女儿升学如愿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安乐行品第十四 

 如瑞法师:事事磨练心安乐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十一讲、自在逍遥的大安乐法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 向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四部分 发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 生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二部分 《 

 林克智居士:《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一部分 《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地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