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上人:净土法门理事互含一


   日期:2016/6/26 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 理事互含

      ──许登喜病危念佛亲历圣境

  (2011年5月26日于台北净宗书院为香港莲友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昨天”香港净宗学会”的一位师父及莲友共九人来到台北念佛会参访,同时跟同修莲友们交流。”香港净宗学会”及其在大陆所带动的共修会,都和我们一样,是专修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的。利用今天这个时间,我想跟大家分享讨论几件往生的灵应事迹,也就是往生的事证。从这几件往生的事证当中,可以证明确实有阿弥陀佛的存在,有极乐世界的存在与阿弥陀佛的救度。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随时、随地的,而且不分对象、不讲条件的,使所有的人随时随地都有获救、往生的希望。有关这方面的事迹如果多看,多了解,心中自然就会有信心、有安心。所谓”理论不如证据,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让人晓得有极乐世界的归宿,有弥陀的救度,而且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因此我们印了近四十本有关这一方面的书,其中就包括收录感应事迹的《念佛感应录》三册,以之来证明经典上、教理之中所显示的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管何人、何时、何地,只要念佛,当下都能够蒙受弥陀的护佑,临终蒙受弥陀的接引。

  出版这三本念佛感应事迹的书,目的就是要启信,让大家知道,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从此能够安心地、专一地、纯粹地走向净土之道。

  今天发给大家的这一张〈许登喜病危念佛 亲历圣境〉,是去年三月十九号所写出的,虽然是去年的事迹了,但这类的事迹亘古常新,希望大家也要有像初次遇到、而以欢喜的心来阅读。我先来念一遍:

  许登喜 病危念佛 亲历圣境

  家兄许登喜住台湾高雄,生于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民国九十四年(二○○五)农历六月五日往生,得年六十四岁。家兄平生从未学佛念佛,可说是一个对佛教一无所知的人,然而往生前几句简单的话,却让我相当震撼、全身毛发为之悚然,同时也让我对”念佛必定往生”的道理,生起一锤定音的信心。

  自从家兄罹患肝癌后,于往生前约半个月中,我便很关心而殷切的劝他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全心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与救度,其他道理,由于自己也所知不多,又恐其不信,则未特意提起。

  此后,每次见面,皆看不出他有在念佛的样子,更遑论精进,因此我都会关切地问他:”有否念佛?”他都回答一句:”有!阿弥陀佛。”

  往生前一天早上,家兄病情加剧,略显痛苦,随即昏迷,而送医急救;次日早上在医院中突然醒来,下午我再去看他时,同样关切的再问他:”有否念佛?”他依然回答:”有!阿弥陀佛。”接着他又说:”极乐世界地上都是黄金。”

  他这句话令我为之一震,因为家兄平生并没有学佛,也从未听闻过净土教理,于极乐之种种庄严应该不知,怎能说出这种话?难道佛已先接引他亲临极乐?

  为求证实,我接着问:”你有看过?”没想到家兄疑惑地反问:”难道你没看过?”

  这句反问,更让我震撼。依他的想法,我皈依、吃素、学佛、念佛、赶道场闻法,参与共修已好几年了,他才念几天佛的人都有看到,难道我没看到?他反问的神情、语气透露这些含意。

  嫂子在旁顺口说:”真的吗?你怎么不拿一块回来给我?”

  家兄立即铿锵有力地回答:”只要你到极乐世界,想要啥就有啥!”

  最后的这句话,更如雷贯顶,令我毛发直竖。由此肯定家兄必已亲临极乐,否则这几句话是讲不出来的。然而家兄却讲得很自然、很平常、很肯定。家兄对佛法一无所知,只是病危念佛,临命终时,也能亲临极乐,这事让我既惊喜又惭愧。

  当天傍晚时分,家兄再度陷入昏迷,因知已临命终,随即安排送回家中,于晚上十点断气,往生极乐。

  从劝家兄念佛到他的往生,只不过短短十五天而已,他的念佛只是想到就念,没想到就没念,并非一天固定多少数目或多少时间的精进念佛,这样依然能够往生极乐。由此证明:不论何人,只要有愿生之心,随个人之根机、因缘而念佛,则都能往生极乐。如善导大师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家兄便是这句法语的证信者。

  “念佛往生”是弥陀的誓言,也是世尊的证言。

  《无量寿经》中,弥陀誓言:”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世尊证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妹成就兄往生,兄成就妹信心;

  临终喜登宝地,将来广度群萌。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年三月十九日,许素兰 敬述

  这一件往生事迹的记录,缘起于去年(2010)初,我到高雄净严师的道场时听净严师提及的。许素兰居士是净严师那里的莲友,我觉得这一件往生的事例非常可贵,很能够令人启信,所以就联络这一位许居士,除了亲自了解这件事迹的原委之外,同时鼓励她将这件故事写下来。

  许素兰居士虽然学佛多年,但所接触的是掺杂圣道思想的净土法门,也就是修诸杂行,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后来,她遇到了净严师,净严师跟她谈”称念必生”、”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等善导大师思想的教理。许居士一听,就联想到她哥哥,而且由她哥哥的往生证明净严师所讲的是如理如法、有事实可以证明的。

  刚刚讲”理论不如证据,事实胜于雄辩”,宇宙之间森罗万象,有理必定有事,有事也必定有理,而且理事是一体互含的。也就是说,《大经》讲:

  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阿弥陀佛的愿,而释迦牟尼佛也证明的说:

  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而且在《观经》中殷切叮咛阿难说: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更在《阿弥陀经》把一代教作一个结论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一些教理都是佛在经典中所说的,不过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我们要了解经典,必须透过祖师,而且要有祖师的传承。宗祖善导大师对这几句教理就曾做一个结论性的、统一性的解释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这一段法语完整的解释是这样讲的: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又说: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意思就是说:不管何人,他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而且是容易往生,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祂的愿之中就有这个力量,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以容易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说,任何人──不管是平生之人,或者临终才遇到这一个法门的临终之人,乃至要断气了,只不过是下至十声或者一声一念的人,都能够往生。以此证明,使平生之人更有必定往生的信心。

  这一些都是教理的,是属于理,但既然是理的话,天下之间,宇宙之中,有这样的理,必定有这样的事来证明这个理,我们现在就是要以事来证理。尤其,净土宗跟其他宗派有一点不一样的是,其他的宗派多是从理上去阐释发挥,开显佛性深奥幽微的道理;但是净土宗讲事比较多,重在以事来显理。

  为什么?因为净土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讲极乐世界的归宿,讲念佛往生;往往见闻一件感应事迹而启信,胜过在佛门跑道场十几年,所谓一锤定音。而且净土法门摄受的对象是不选择根机,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如果讲理多的话,那中下的根机就难以理解了,既然难以理解,更遑论奢谈启信、起行了。尤其末法众生,可说都是下下根机,为了要使任何根机、任何时空,乃至躺在病床之上痛苦呻吟的人,也能够受用,获得法益,所以往往讲事较多。

  这位许居士的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据她说,她哥哥平生并没有佛教的信仰,当然对佛教也都不了解,不过心地算蛮善良的,对宗教不排斥,是属于”逢神拜拜,遇庙烧香”这类的人。长久以来,虽然她自己信佛学佛念佛,但是不敢劝导她的哥哥也来信佛学佛念佛,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虽然学佛那么久,可是对于净土法门确实了解的不多、也不彻底,所以没有勇气来跟她哥哥讲;二来如果她哥哥不信的话,反而起毁谤,岂不是更加造罪?所以一直没有劝导她的哥哥来念佛。也就是说,她哥哥四五年前就已得到肝癌,她都没有劝他念佛,后经医治病情好转;可是在临终前的半个月,病状突然发作,而且快速的严重恶化,医生通知家属,说恐怕不行了。这时候许居士才意识到她哥哥这次可能过不了关了,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劝他念佛,那时才鼓起勇气很殷切地对她哥哥说:”哥哥,你怎不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吧!”她就只这样讲而已。

  至于”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什么意义?为什么要念佛?念佛有什么重要?以及极乐世界的种种清净庄严、安稳快乐……等等,这一些都没有讲,只是劝她的哥哥说:”你念佛吧!”只是这样,她哥哥也点头答应。

  她的哥哥没有学佛,对佛教的教理一无所知,可是临终之前的几句简单对话,却让许居士非常的震撼,她形容是”全身毛发为之悚然”,从此对”念佛必定往生”的道理,当下就有了信心,可以说是一锤定音。

  为什么只是那个时候的几句对话就让她起信心?而她听经闻法、参与共修多年却没让她生起信心呢?因为”事证”是她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身接触的,不同就在这里。第三段文说:

  此后,每次见面,皆看不出他有在念佛的样子,更遑论精进,因此我都会关切地问他:”有否念佛?”他都回答一句:”有!阿弥陀佛。”

  他真的有念佛吗?还是敷衍就不得而知。为什么呢?因为每一次看到他,都不觉得他有在念佛的样子。当然,因为他没有学佛,不晓得有一个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一尊佛的慈悲救度;更不晓得娑婆世界的轮回之苦,也不晓得众生有形无形中所造的罪恶之重。所以,他不晓得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也不晓得念佛的重要。

  尤其,一个得到癌症,而且已被医生断定医药罔效的人,身体的衰弱可想而知,他能够很精进地说:我一天要固定念多少时间,或者是念几万句、几千句吗?是没办法的。但他说他有在念佛,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他应该有愿生极乐世界之心。因为念佛不只是张开嘴巴出声的念,如果身体老迈或病痛在床,往往都是用心想佛(忆佛念佛)比较多。所以她哥哥应该是有愿生之心,有在念佛。

  那他的愿生心跟我们一不一样呢?应该不一样。怎么说呢?我们是很清楚的知道五浊恶世的污秽,轮回的苦不堪言,有心修行而又无力修行,因此唯有全身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从内心深切的愿生极乐世界。若到了临命终二选一的时候,我们一定是选往生极乐,而不可能多停留在娑婆一刻。大家这一种愿心肯定是比这位许登喜还深切殷重的。而且我们的念佛不只是想到就念,是时刻忆念在心中的,虽然我们的根机陋劣,不能说一天十万,或者是日夜忆佛念佛,甚至有时候一万声都念不到,但是这一颗念佛之心是潜藏在内心深底,而且已变成一种习惯,也就是”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是在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当中都会忆佛念佛的。

  我们净土宗的宗旨说:”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只要有称念弥陀佛名,有愿生弥陀净土,都已经在弥陀的救度当中了──弥陀现在就已护佑我们,临终就会来接引我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