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魔考与业障化解法


   日期:2016/8/14 12: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业障:是指累世以来所亏欠别人的因果业报,于今世随缘显现报应,如果累世无所亏欠别人则今生必过的快乐自在。而魔考人人皆有可能发生(在凡尘不管是佛菩萨或神圣高真或高僧大德之弘法度众普化苍生,其皆需面对魔考与无常),魔障:是指修行、度众或生活过程中的种种障碍、困扰、诱惑、打击等,也就是恶灵(魔)或奉旨考道之神圣,扰乱修行者、领导者或常人的现象。

  考道之神圣或魔灵、业灵大都有玉旨或冥旨,在考道或讨报时一般神佛是无力助你的,除非你能皈依单一寺庙(若皈依多家会有魔障),且不退转的虔诚效劳奉献修行,久之才能去除魔障,否则唯有己身精进不懈、忍辱、定志、广行功德善事、守戒、无欲无求的修行及修法,如此以功德及戒德加上本身修法之法力才好去除魔(业)灵。

  若有欲求则便有助缘,魔业之灵较能以缘助业而牵绊你,若无欲求则无助缘其较无法以缘助业而使你牵绊受报,而修行境界愈高时可能受的干扰会愈多愈大,愈会被练就成佛身,愈会被练就你心性的解脱及念头之存正。魔大都会利用你的心性、你的念头、你的贪念、邪念、妄念、你的贪瞋痴慢疑等来干扰你,如你能去除了那些(习性)而心常保正念、净念(念佛持咒之念)乃至无念时就不会受干扰了,因此在面对魔障时要慈悲勇敢与对,勿逃避勿害怕以加速早成佛身。

  魔障可彰显真道之可贵,考验修行者道心之坚固及提升行者境界,助其训练自心为如如不动之金刚不坏身,不受一切内在无明烦恼杂念妄想等事及外在一切称讥毁誉顺逆等诸境诸事物所动所扰,并借此了结各人业障消除宿业,也可使常人在逆境中能看破人生无常而顿悟修行。

  凡可爱、可贪、可畏、可憎之人物或境界现前皆算是魔,尤其色受想行识五阴内魔力量最大最为厉害,只要心有所缘、有所念、有所求,就容易由内魔引来外魔,因此日常中、静坐中、梦境中对一切好坏幻境皆要不动心不随境转,若心妄动需赶快将意念转到呼吸上止念或持唸佛号经咒打手印断魔境以免引外魔入身。对魔境需不惧、不着、不受、不贪、不闻、不听、不引、不厌恶、不欢喜、不生气、不怕死、心不为所动;

  与魔斗争要心怀慈悲谦虚、守中道(以平常心对待接受一切,无对立的两端)、莫忘忍辱心及坚强的意志力忍耐到最后才能成功。业障魔障其业力常会使人思考欠缺周详判事常错误,更会使人个性变坏、心情变差、心念变恶、身心懒散俱疲、认贼为友、耗财损福、身心受病磨苦磨,也会使人因缘生变、人事不合、婚姻分裂、家庭破散、事业毁坏,尤其自身常贪欲迷惑行为疏忽者更易造成如上种种之业报必需注意,但若能平时即多念佛持经咒行善布施早积功德精进修持回向己之累世今生一切业障,并行事常居中庸之道量力而为,心常住清净喜悦,则必可少受业磨之苦。

  一般而言有业障者必有魔障,而有魔障者却不一定有业障,因魔障有的是发心利益众生弘法度众,上天派神佛来考道磨其心志鍊其智慧心性毅力增益其所不能,看其是否真发心不怕难的在实行愿力所起,或为众生承担因果所引发的现象,以及无形界的神灵或有形界的高灵为己利弱肉强食相互间的排挤报复所造成对你的障道而产生。

  如你自认修持很好已无业障但为何却还有魔障那就是上天(佛菩萨神圣)为提升你的境界及智慧之考道,若遇此绝不可惧怕逃避退缩反更应加紧用功修行多念佛持经咒禅定修法回向,要更精进向前冲刺迈进,只要是合真理正义公理对的事及利益众生的好事就要坚持恒行绝不可放弃,

  要有不达目标决不死心的恒心毅力才不会被考倒退志了,能如此坚心不退,而行则将来必成就高智慧高果位,而永断生死解脱轮回,尤其若遇别人发菩提心在做弘法利他助人的事时,要发心拥护千万不可毁谤阻碍,以免承担别人的因果又使自身得到魔障阻碍道程前途,此不管是出家人或在家居士乃至大法师,只要有人犯此必会有魔障上身而影响自心之清净,及其他种种不顺甚至退失道心。敬请注意。

  总之不管你做何事(好事、坏事)只要是做时,心有烦恼不安痛苦,不能清净喜悦自在,则就有魔障,所以凡事所行或利众,皆宜以中道处之,不思善不思恶不急不缓,无执着为之,心常住清净喜悦开朗,才是究竟解脱之道,当你能看开看透放下一切,无欲无求无执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众善奉行诸恶无作),而随缘任运自然时就无魔障了而一切的障碍也即消失。

  一般魔障有

  〈一〉宿冤魔:即业障,乃累世今生对别人之亏欠所造成的冤欠业债,此可由恳祷忏悔求三宝佛力加被并发愿利众而解之。

  〈二〉外惑魔:即人障,乃别人对我们的迷惑扰乱使我们无法定心所起,此须谦卑宽忍养德以对。

  〈三〉烦恼魔:即事障,乃见事见境而心生烦恼,此可参禅观空治之。

  〈四〉所知魔:即理障,乃未知言知,未证言证,于此宜谨言以真诚之心人法不执以对。

  〈五〉邪见魔:即执障,乃执着一切邪见自障道理,此宜守中道不执好坏善恶有无以治之。

  〈六〉妄想魔:即自障,乃对一切的好坏得失成就产生种种妄念杂想而障心性自性,此宜放松放空心念不乱想治之。

  〈七〉口业魔:即狂障,论事说非讥毁他人而自失正念,此宜俭言养德修心存善念治之。

  〈八〉病苦魔:即苦障,乃饮食起居生活行事不善不规律不调,及个性不圆融,而引起诸病苦,使身心不安,此需一切所行所食皆合时宜及中道治之。

  〈九〉昏沉魔:即睡障,乃愚痴懈怠贪食贪睡昏沈,慧性真心暗昧精神不清,对此宜发心精进用功学佛使真心开朗以对。

  〈十〉天魔:即外在一切外灵魔灵之障,乃将修成正果入圣者,为外灵邪魔所迷惑障乱,心生贪爱取舍,而受魔诱所产生,此宜正心不乱,不为一切境而生心所着,要常保正定心如如不动治之。

  〈十一〉悲魔:即心障,乃慈悲过度心太软弱不能自控而产生事事伤心哀叹不已,此需调整心态使心多充满光明面对一切人事物皆和善,有信心恒心毅力与中道,并行事积极有活力朝气治之,毕竟修行是活泼而进取的,不是死硬不通的,要了解诸佛菩萨圣贤的真正心性内涵不为名相所制,才能成为真正自由自在的真人也才能自我解脱断轮回;须知慈悲要有智慧助人要有判断力才不会落入愚痴,凡是对我们修行利众有阻碍之事皆需和善强力坚忍(圆融)排除(去),不可心软弱哀怨才不会因小失大阻碍自己与众生之解脱,对于贫困弱小可尽心尽力助其离苦得乐,但不必事事为其哀叹伤心不已以免反损自己。

  此外,修行者心想修身正己时,亦会有大怖之事接踵而来令其生颓退之心,此时不可懈怠反应更坚定信心而行,又行者若有仪相,自矜亦会有秽魔来乱其威仪伤其自尊,行者应权变通达,不可太过执于外相之表才是,如果行者行事得意自以为高明,亦会有欺心邪魔来侵袭使其泄气脸上无光,应凡事皆谦虚以对为佳,

  又行者若为了表现其修行有的刻意显示出礼仪周详行为严谨,便会招来乱礼邪魔观其松懈之时,群而攻之让其原形毕露,故修行求乎适当的礼仪不必用意修饰,要有舒怡之心自然表露温文悠雅之体态即可,又行者若为了修行故做神秘之状自认为天机不可泄露便是违反自然修持的原则,

  在别人眼中会被视为反常、异端而不敢亲近,此时亦会有好秘之邪魔来侵扰使其为秘密所着而无法脱离其臼,须知修行是很自然很平常的在修善积德利人,并行伦理道德之实践及修身养性,淡欲去妄炼心性之事而不是很神秘很秘密的在行事。

  又其他之考尚有色欲关、恩爱关、荣贵关、财利关、穷困关、色身(人身)关、傲气关、嫉妒关、暴躁关、嗔恨关、人我(益己亏人)关、懒惰关、才智(不惑)关、诡诈关、猜议(是否嫉妒猜疑)关、悬虚(是否凡事能脚踏实地)关、生死(是否贪生怕死)关、自满关、畏难(是否不畏艰苦困难)关、懦弱关、轻慢关、不久(是否能持久修行)关、暴弃(是否自暴自弃)关、高大(是否自高自大)关、财积(是否清白)关、妆饰(是否能常保平常心)关、赌博关、阴恶(是否暗中使诈)关、贪酒关、不信(是否不勤奋或无信用)关、速效(是否心存侥幸)关、粗心关、虚度关、退志关、夸扬关、幻景(幻想)关、耻辱(是否能忍辱)关、因果(是否明理)关、书魔(是否会执着)关、着空(是否执着空无)关、执相(是否执着外相)关、炉火(禅定)关等等,以上种种关考乃修行者所皆需面对,

  须知三界内之众生,都是佛魔同体同心的,只要能看开放下无执,无求,有所为,有所不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用功精进恒行,使一切清净自在无碍,则不难了脱生死,得证果位希圣希贤成仙做佛,倘修行者对身心一切的贪瞋痴慢疑等诸毒,及心念不戒不修不守不止之而让其不断的增长持续不停,将来恐会使自心自身堕入真实幻心魔与真实法界魔而于临,终堕入魔界成为魔民,

  此需注意,除非临终时能念佛持咒,保持正念,仰仗佛力咒力,方能超脱而往生净土或善道,而行者平时若能常行善,多念佛持经咒,发愿往生净土,并修心养性持戒精进,则此障即可消失。

  魔主要攻击的目标对象:其主要目标是做善事救世的人,宣扬神理和宗教有关的人及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等有领导力的人,尤其以宗教家(修行者)最多。对象是运低者、体弱者、常夜生活者、喜住暗处(潮湿)者、八字较低者、有恶习恶念者、奸诈巧言好辩者、常批评造口业者、爱好表现者、太执着者、贪爱纵欲者、邪见者、自私者、愚痴不明理无主见者、邪悟傲慢自大者、烦躁不安者、心神不定者、做恶者、疑心重者、脾气火暴无明者、耀武扬威者、灰心丧志忧郁自卑者、嫉妒心重者、忘恩负义者、贪求无厌者(喜求回馈者)、喜求神通者(需知通灵者在接受无形界之一切讯息告知时,你要用智慧去分辨其好坏其所说的是否合天理伦理道德,若合才可去相信接受并实行,不可一昧的不分好坏即去做,否则恐被无形界乱牵引而入邪魔道,尤其通灵者若心术不正,好勇斗狠,喜好名利财色,无慈悲之心,不守伦理道德,则最容易被无形界之灵神,乱牵着走,而走歪走邪走偏背离正道不自知,此必需注意,

  需知一个行者,必须以慈悲心、道德心、行度一切,利众一切,勿伤一切才不会入邪魔之道。)、游手好闲懈怠者、业障较重者、妄念太多阴气重者、爱虚荣享受贪名利者、执空(不信因果)肆无忌惮者。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魔考,任何修行者都躲不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魔考       业障)(五明学佛网:魔考       业障)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梦参法师: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梦参法师:忏除业障——《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 

 本性法师:忏悔己身诸业障 

 刘先和居士:当世人学佛的三大业障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十章 忏悔业障 

 仁焕法师:念往生咒拔除业障根本 

 仁焕法师:拔业障的反应 

 仁焕法师:病与业障 

 仁焕法师:忏悔业障 

 圣旭法师:消除烦恼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