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虚云老和尚: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日期:2016/9/12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典原文】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妙法莲华经》

  【经文解释】人生在世数十年的光阴,不知不觉地过了。在这当中,有钱的人,或贪酒色财气;无钱的人,都为衣食住行而劳碌奔波,很少有一清闲自在的,真是苦不堪言。但是这种人,偶一走到佛寺里,见此寂静庄严的梵刹,心生欢喜,或见佛菩萨形象而随口声称佛名者,或心生清净而起感慨,称赞如来吉祥而生稀有者,这都是过去生中有甚深善根,由此皆得成佛。

  因为人们平时眼中见到的风花雪月,耳中听到的歌舞欢声,口里贪着的珍馐美味等,而引起惑染思想。这惑染思想是散乱心,是生死心,是虚妄心。今天能够在塔庙中,称一声佛号,这是觉悟心,是清净心,是成佛的菩提种子。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觉者,觉而不迷,自性清静,即是有觉悟心。我们今天不为名利而来,也是觉悟力的作用。但是有许多恐是闻其打禅七之名,而不知其打禅七之义,以一种稀奇心而来看热闹的。这不是上上心。现在既到此地,如人到了宝山,不可空手而回。须发一无上的道心,好好的坐一枝香,种一成佛的正因,将来大家成佛。

  昔日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须跋陀罗,家里贫穷孤独,无所依靠,心怀愁闷,要随佛出家。一日至世尊处,刚巧是世尊外出。诸大弟子为之观察往昔因缘,八万劫中,未种善根,乃不收留,叫他回去。此时须跋苦闷已极,行至城边,忖思业障如此深重,不如撞死为好。正要寻死,不料世尊到来,问其所以,须跋一一答之,世尊遂收为徒弟,回至其所,七日之中证阿罗汉。诸大弟子,不解其故,请问世尊。世尊曰:“你们只知八万劫中之事,八万劫外,他曾种善根。他那时亦很贫穷,采樵为活。一日在山中遇虎,无所投避,急忙爬于树上。虎见他上树,就围绕而啮树。树欲断了,他心中甚急。无人救援,忽而思惟大觉佛陀有慈悲力,能救诸苦,乃口称‘南无佛,快来救我’。虎闻南无佛声,乃远避之,未伤其命。由此种下正因佛种,今日成熟,故证果位。”诸大弟子闻此语己,心怀喜悦,叹未曾有。

  你我今天遇此胜缘,能来此坐一枝静香,则善业已超过多倍,千万勿为儿戏。若为热闹而来,那就错过机会了。(虚云老和尚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虚云老和尚       佛道)(五明学佛网:虚云老和尚       佛道)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佛道品第八 

 惟觉法师:佛道与医道 

 妙莲法师:护国护仁 四、奉行佛道护民心净心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一、宝贵人生修佛道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一章 佛道品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海空法师:佛道三根本的修持要义 

 杨维中教授:从隋唐佛道论争看道教心性思想的形成 

 冯学成居士: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读《虚云老和尚年谱、法 

 妙境法师:维摩诘经讲记 佛道品 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