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清欢与慎独


   日期:2016/10/7 15: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清欢与慎独,是人间的至味。

  “清欢”,林清玄解释说眼要清欢,有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有宁静祥和;身要清欢,有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有智慧明心。就是要守住自己的天地,涤净自己的灵魂;对于滚滚红尘中的人们是一种入世的智慧,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慎独”,出自儒家著作《礼记·中庸》一书:意思说,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时,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通俗理解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做违纪违法的事,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

  清欢与慎独,要求我们做到“三个一样”、“三个如一”。就是说的、做的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

  孟子曰:君子慎独。就是说,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面对诸多的诱惑,如何用心,如何去做?我们扪心自问,是否能战胜这些欲望的诱惑,把握好这些尺度?

  试想如果没有了规矩,那么人们生活将会一塌糊涂。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要坚守自己,要把握住自己。

  如:春秋时鲁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东汉时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代时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北宋范仲淹食粥心安,“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第一条讲的就是慎独。

  以上种种,无一不是自律慎独、道德完善的体现。古代先贤们在道德修养方面是十分讲究“清欢”“慎独”的。因为只有独自一人时才会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道德修养来。

  清欢和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时刻保持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有一个目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总之,清欢和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良知,是一种修养。

  一位智者说得好,当我被打开的时候,就是我锋芒毕露的时候,需要我去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无需谦虚。当我闭合的时候,也是我自掩锋芒的时候,这就需要我清欢与慎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欢       慎独)(五明学佛网:清欢       慎独)  

 能弘法师:慎独 

 悟道法师:有慎独的功夫,你自修也可以 

 印光法师: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虚心、慎独、宽厚、吃亏、寡言等做​人十大要诀 

 印光大师: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 

 慎独,是修养的最高层次 

 有些沉重,从慎独、孝顺、社会交往恐惧、深度思考能力等方面 

 黄柏霖:慎独知于衾影司法院前,院长力拒女色 

 明如居士:慎独 

 学佛先克己慎独 

 不要意YIN,拒绝邪YIN,危害太大,记住要慎独 

 戒邪YIN100天,赌气破戒和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