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宣化上人:金刚棒喝 三十五


   日期:2010/10/4 17: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金刚棒喝 ( 621 - 640 )


621.

问:怎么知道自己是够小了,自己愿意往小的长,往小的缩,但若要做大的事情时,力量从那儿来?

上人:事情没有大,没有小︰「小」若多了就是大;「大」若少了就是小︰这没有什么界限来分大小的。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也不要论事情大小。你要尽算这个账,一定睡不着觉。

上人:﹝伸手示其掌面及掌背﹞这是智慧,这是愚痴,愚痴和智慧在什么地方分开这个界限。这是我的愚痴见解﹝众人笑﹞。 

622.

问:因为现在上人把南传和北传的距离拉近了,也取消了,会不会渐渐的也把道教、儒教及佛教之距离也拉近?

上人:儒教是小学生,道教是中学,佛教是大学生。﹝众笑﹞

623.

问:听师父讲这六大宗旨等等,听起来很困难,也很不好学,尤其是真正不自私,我觉得非常困难。上人有没有什么课程或学校,或什么方法可勉为其难教我们如何不自私?

上人:这个虽然也要人教化,这是要从小来,从头开始,小孩子,你若教他懂得怎么做人,怎么样待人接物,不要他在众人之中争第一,而且想赚大钱。他小时候没有自私心,长大了也就不会发狂似的,本着自私来做事。有人说:「你说这个道理,我学不了,我已经老了。」有人又说:「我年轻又没学,现在更学不了。现在只想赚钱,赚多了,或者可当官、发大财,我只知道这么多。」这也不要紧,壮年的、老年的,虽然儿童时期已过,你还是可以学那小孩子的心理、行为,再来过。所谓一切是考验,看我怎么办,看你怎么办,看他怎么办?对境若不识,须再从头炼,你对境若不认识,就要从头再开始。 

624.

问:出家人和在家人修道,为什么有人修出光来,有人没有?有人还是自小就有光,这是什么道理?

上人:不要执着这个,有光没有光都要修行。有光不要自满说有光了,这个光一执着,有就会变没有;没有光的人要修行,没有又会变有。不要执着这些皮毛的问题,只要老老实实去修行用功,依照佛法往前去勇猛精进,不要向后退,不管光不光的,到时候,你不想有光也会有了,不到时候,功夫不够,你想有光,光也会没有的。

625.

弟子:师父,某某人要离开圣城了。

上人:菩萨要走也不留。 

626.

问:台北市七号公园的观音菩萨雕像,本来要被市政府搬迁到别的地方,这对观音像并没有损坏,为什么上人说这对台湾大局有很危险的影响,弟子实在不明白,请上人开示。

上人:因为这是众人的心里不要搬,如果搬了就是违背大家的心里,这样就有不祥之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老百姓就是国家的根本,应该要俯顺民意。

627.

问:如果朋友吸毒、饮酒,或作坏事,当他们生气时,应如何以慈悲心来对待他们?

上人:结交朋友要小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无友不如己者,对于坏的朋友,敬鬼神而远之是最好的方法。 

628.

问:佛教是有神论及讲求神迹灵感的宗教吗?

上人:佛教也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也不是求灵感,求好处。

629.

问:需要和欲望有什么分别?

上人:需要是指必须用的东西;欲望是可有可无的。 

630.

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适合修何种法门?

上人:那你再问自己吃什么是合你自己的口味;如果你知道了,也就知道应该修什么法门了。这很简单不须要问的。

631.

问:要如何修行才能了生脱死,离苦得乐?

上人:要修不打妄想的法门!啊,你又问了:如何才能不打妄想呢?嘿!就是回光返照嘛! 。

632.

问:初学佛者应如何降伏其心,安其心于菩提网中?

上人:菩提没有网。你如果不修行,我也没法令你作个漏网之鱼。

633.

问:「性、识、意、心,有什么分别?」

上人:小孩子刚生出来时,活活泼泼的,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这时可说是「性」。一知道吃奶了,「识」就会增加。吃奶之后,又懂得穿衣服,不穿就会冷,不穿就觉得羞耻;知道饥渴寒暑,这就是「意」了。等到长大,想要这个,想要那个,这就是有「心」了。本来这是四种心,可是也可以说是一个,互相有连带关系,不可分开,是同一家。虽说有四个名词,但是它本性是一样的,它根本的罪魁就是「业」。 

634.

问:最近我看见加拿大境内某一个省发展伦理教学。但是我发现它的内容有一个危险的地方,就是他们虽然讨论怎么样自重自爱,但是他们还是忘了最根本的,就是孝顺父母,还有对家庭观念的伦理自重。我个人碰到的教学困难,就是发现很多小孩子,他们所处的环境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家庭破碎,或者只跟父亲住,或者只跟母亲住,或者跟同XING恋的父母亲住。因此当我讲到孝顺父母时,有时他们很难把这种观念深入心里,而真正地在家里实行。甚至有些孩子,他们想把这个观念在家里实行时,父母却不能接受。请教上人及其它老师,这种情形,我们做老师的该如何教导,让基本伦理孝道,及尊重师长的观念深入孩子的心里?

上人:这就要运用每一位老师自己的智慧,要知道怎么样通权达变,令这个问题没有了。譬如人的家庭都不一样,有好的,有不好的。不好的家庭,不能像好的那样处理,这要通权达变,用折衷的办法。若是自己达不到这个境界,也不要等着。看看哪一位有办法,大家可以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共同用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不是很困难的问题,孝道是为普通的家庭讲的,要是特殊、复杂的家庭,那就要用旁的办法了。有经法、有权法。经是经常之道,权法是权变一时的。「道有经权须并用,事分体用要全明。」

635.

问:经和咒有什么不同?

上人: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呢?咒就是咒愿、誓愿,有所求愿,经是修行中必须学习的道路,你若明白了道理,就要自己照着去做。另外,经是由梵文翻译成华文的,已把它的意义翻出来了。咒是没有翻译成华文的,只有保存它的音,这是一切诸佛的秘密真言。 

636.

问:请问上人,佛道和神道的区别在那里?

上人:神道和佛道是一个究竟,一个不究竟。

637.

问:我有位朋友他躺下时他的灵魂出窍了,他还看到他的肉体躺在床上。这是怎么一回事?

上人:有很多这种情形,他的灵魂出去又回来。我们修道的人要具足正知正见,不须注意有灵魂出窍否。在道教里头讲有个小人出去又回来了,修这种原神,如吕洞宾就是修这一类,但不究竟,所以后来皈依三宝,拜宋代黄龙禅师作师父。 

638.

问:亡者快要走的一剎那,冤亲债主会显现相是吗?

上人:是他的业,业力感召会有相现出来;没有业力,那些都不会现出来。所以种因结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造什么因结什么果,并不是另外有鬼来抓他,是业力造成,而不是他的心,业力就是他所造的罪业。

639.

问:对中阴身的救度方法应怎样?是不是跟密宗不同?

上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救人,帮助人,度人比度鬼好。 

640.

问:既然是西方三圣,为什么大势至菩萨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似的?

上人:人和大势至菩萨缘没那么深,观世音菩萨悲心大,大势至菩萨势力大;他一举手一投足,大地六遍震动,把人吓得不敢和他接近,娑婆世界的人怕地震,所以怕大势至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金刚棒喝)(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金刚棒喝)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宣化上人:这种欺诈的行为,会有什么果报? 

 宣化上人:这一类人,今生就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病痛 

 宣化上人:何如参禅(2) 

 宣化上人:如何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