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31:矜孤恤寡


   日期:2017/1/26 2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矜孤恤寡

  【原文】

  世间何事动人怜,说道孤孀更惨然。

  明镜不临闺阁冷,读书常废蓼莪篇。

  萧条家业犹争占,荒废田园尚纳钱。

  独有周生敦古道,深仁至德动苍天。

  注:“矜”者,矜全之也;“恤”者,体恤之也。无父曰“孤”,无夫曰“寡”。当念其飢寒,扶其颠危,察其痛苦,体其欲恶。总要想他那种说不出的苦恼,慎勿当爲而不为,能为而不为也。《吕祖宝训》云“文王哀矜无告”,孤寡,乃无告之大者。有财者宜帮助,有力者当扶持。若见此两等人,不生怜悯心,反从而欺迫之,则去豺狼不远矣。

  案:湖南钱国宝与周尚义为莫逆交,二人相约往四川成都买米。下夔州发卖时,值米价昂贵,大得利息。钱忽感疾,临终强起作书,嘱周曰:“我之死于他乡,命也。弟可为我搬柩回籍,归骨祖茔。吾妻尚年少,绝不能守,弟可娶之,代吾教子养母,泉下瞑目。”周泣而含糊应之。钱死,周悉将钱应分本利,封藏箱中,出己财为备衣衾棺木,觅舟载回。一路挂孝供饭,如孝子焉。抵家,将本利交其母,一切丧务皆周为之支持。葬毕,于钱宅傍税屋数间,开店营运。凡日用所需,靡不供给。每日跪请母安,与寡媳并不相见。钱子年已六岁,赴社塾读书,周早则送往,晚则接回,时刻照看。母欲依亡子遗言,将媳与周合卺,周辞曰:“凡人谁不欲妻守节,兄因母老子幼,不得已有此乱命,实非本衷。我若为灭伦之事,乃天地大罪人,异日何面目见兄于地下乎?”母感而止。周后娶妻生子,钱子事之如父。周殁,衰絰三年,以报其德。

  周以经纪小民,不读诗书,而其所行,事事有合于圣贤,关公桃园之义,奚以加兹?呜呼,周亦人杰也哉!

  【注释】衰絰(cuī dié):丧服,古人丧服胸前当心处缀有长六寸、广四寸的麻布名衰因名此衣为衰;围在头上的散麻绳为首絰缠在腰间的为腰絰。衰、絰两者是丧服的主要部分。也指居丧。中国古代的丧服有五种,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zīcuī)、大功、小功、缌麻。这就是“五服”的来历。

  附:明朝始觐,信阳州人。族繁有妇人新寡者,觐闻之,必使婢频频问馈,为之策长远,令妇可以温饱。人问之,觐曰:“妇无夫已不若人,再无养,何处求人?不由我不矜恤也。”族妇有守节三十年者,觐必约乡里公举,赖以建坊者,不下十余家。后生子为总戎,觐受封焉。

  陕州方扬讲业灵谷,闻三从兄(同曾祖伯叔之子年长于己者,略同堂兄)忠病将终,亟奔归,犹及殓,附棺痛哭而誓曰:“余鲜兄弟,余之身即兄之身也。兄今弃予,予今而后不母视寡,子视孤者,有如此木。”尸闻而吁,乃瞑。扬终身不食其言,后成进士,官杭州太守。

  程有才,江南婺邑人,与同乡诸生胡士佳友善。士佳殁,无子,妻穷老伶仃,不能给朝夕。有才每年分粟助之,九年不倦,曰:“恐负我友也。”后有才享寿九十余岁,无疾而终。

  【译文】

  注:“矜”就是怜悯保全的意思;“恤”就是体恤周济的意思。失去父亲称为“孤”,失去丈夫称为“寡”。应当考虑他们的飢寒交迫之苦,扶助他们度过艰难困苦,体察他们的痛苦之情,设身处地替他们着想。总要想到他们那种有苦说不出的境地。千万不要当做而不去做,有能力做而不去做。《吕祖宝训》中讲:“文王哀矜无告”,孤儿寡妇,乃是无处诉苦者中的最严重的。有钱的出钱帮助,有力的出力扶持。如果见到这两种人而不生怜悯之心,反而去欺压逼迫,就和豺狼没有什麽两样了。

  案:湖南钱国宝和周尚义是莫逆之交,二人约好到四川成都买米。运到夔州发卖的时候,正值米价上涨,二人赚了不少钱。不幸钱国宝忽然得了重病,临终时支撑着起来写了一份遗书,嘱咐周尚义说:“我客死他乡,这是命啊。我死后,弟可运送我的灵柩回家乡,归葬祖坟。我妻子还年轻,肯定守不了寡,弟可以娶了她,代我教养儿子,奉养老母亲,我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周尚义流着眼泪含糊答应下来。钱国宝死后,周尚义把钱国宝应该分得的本钱和利润,全部封藏在箱中。自己出钱为钱国宝备办寿衣、棺木,找船运送回家。一路上戴孝、上供祭奠,宛如孝子。回到家后,把本钱和利润交给钱国宝的母亲,一切丧葬事务,都是周尚义为其出钱操办。料理完丧事后,在钱宅旁边租了几间房屋,开店营运。凡是每天的衣食用度,全部供给。每天向钱母叩首问安,和寡妻并不见面。钱国宝的儿子已经六岁,到学堂上学,周尚义早晨送到学堂,晚上再接回来,时刻照看。钱母打算依从儿子遗愿,把儿媳嫁给周尚义,周推辞说:“所有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守节,亡兄因为上有老母、下有小儿,不得已有此乱命,并不是他的本意。我如果做了违背伦理的事,就是天地间大罪人,他日有何面目见亡兄于地下?”钱母感动不已,此事才作罢,周尚义后来娶妻生子,钱子对他像亲生父亲一样。周尚义死后,钱子为其守孝三年,以报答其大恩大德。

  周尚义乃是一个做买卖的小生意人,不曾读过诗书,而其所作所为,一切事都合乎圣贤教诲。关公桃园三结义,也不过如此。呜呼!周公也是人中豪杰啊!

  附:明朝的始觐,信阳州人。家族中凡是有妇人丈夫新死者,始觐听说后,必会叫婢女经常去问好,送些东西,并为其做好长远打算,使寡妇可以温饱。有人问他,始觐就说:“妇女失去丈夫已经不如别人,如果本族人都不管,到哪里求人?不由我不给与周济。”族中妇女有守节三十年的,始觐都会同乡里人一道,向朝廷推举,靠他而得以修建贞节牌坊的,不下十多家。后来,始觐的儿子做到总兵,他也受朝廷封典。

  陕州的方扬在灵谷讲学,闻听三堂兄病危,立刻赶回去,仍然赶上入殓。方扬伏在棺木上痛哭,指棺木发誓说:“我没有兄弟,我之身就是兄长之身。兄长现在弃我而去,我今后如果不把寡嫂当做母亲一样奉养,把儿子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有如此木!”说完后,亡兄的尸身突然长吐一口气,才合上眼睛。方扬说到做到,终身不食言,后来中进士,官做到杭州太守。

  程有才是江南婺邑人,和同乡的秀才胡士佳友好。士佳死后,没有留下子嗣,胡的妻子穷老伶仃,朝不保夕。有才每年分粮食给予帮助,九年不曾间断,说:“恐怕辜负我的朋友。”后来,有才享高寿九十多岁,无疾而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积德)(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积德)  

 仁焕法师:行善积德之微妙 

 心定法师:心定和尚说故事 第二章 修行积德 

 传喜法师:积德修福子孙贤 

 传喜法师:惜福积德荫子孙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不会说别人过失,这叫积德 

 积德延寿之天机:人的寿命是加加减减的! 

 戒色成功的基础在于积德行善,孝顺父母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大安法师:想当官主要靠多积德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