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59:慢其先生


   日期:2017/2/3 5: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慢其先生。

  风雨芸窗教读频,处如己子惜如珍。

  一朝得第忘师德,千载人人骂富新。

  原文:

  【注解】“先生”,长者之通称。传道讲学,进德修业,惟先生是赖,而可慢乎?“慢”者,语言礼貌,心生轻易皆是也。

  【证案】江右老儒魏遐昌,以授徒为业。有故人子富新者,年十二,家贫母寡,无力读书,遐昌见其聪慧,怜而教之,与诸生同肄业,不但不取修脯,且岁时伏腊,每有周济。新年十七入泮,即有傲容,遐昌以子弟畜之,不介意。二十登贤书,乘轩拜客,过遐昌门不一顾。有本处某绅生辰,众宾毕集,绅以新系科目,逊之首席,遐昌居末座。新佯为不知,谈笑自若,旁若无人。遐昌万不能耐,责之曰:“尔何慢师至此?”新笑曰:“昔为师徒,今分贵贱矣。老翁当怪自不长进,毋过求虚文也。”众宾恶其太狂,拉遐昌各散出。遐昌气郁成病,静念虽新负义无礼,而其“当怪自不长进”之语,未尝不是。病起发愤勤学,是科中式,年六十八矣。时新已成进士,任平乐知县,遐昌会试联捷。适倭寇作乱,骚扰广州,天子策士问平倭之略,遐昌条对详明,钦点探花,授御史,巡视广东,平乐正其所属。新以贪酷被弹系狱,应由御史衙门定案,庭讯时惟伏地叩首,一字不敢辩。遐昌不记前事,仍为之平反,仅得去官。后遐昌升礼部尚书,年八十告休,御制诗章褒美。诞日,冠盖盈庭,新亦与席,执弟子之礼甚恭。有先时在某绅家听新狂言者,抗声曰:“昔为师徒,今分贵贱矣,尊官何必过礼?”新汗流满面逃席去,终身不齿于人。

  【附证】(一)杭州生员邬达,自恃聪明,受业塾师,辄以古字微文问,师不能答,即去之。凡事数师,皆谓师莫己若。年四十不第,日放荡于西湖山水间,不复以举业为事。友诤之,邹曰:“吾不屑科第耳。”遂以诸生终其身。(《征信录》下同)

  (二)余杭赵昕尝为主考,自言己酉乡闱阅卷时已二鼓,偶披一卷,起句便不慊意,遂抹之,忽怪风骤起,窗开烛灭,疑而就寝,卷置案上。晨起,视夜所抹,毫无痕迹,异之,因拔置末卷,乃淮安许致和也。赵渴欲一见,许以为文字自能中式,竟不往谒。

  徐太史曰:闱中种种显异,度其必有大阴骘者,推许生之意,不特目无主师,并鬼神之报应,祖宗之积累俱一笔抹却。吁!偶尔得志,便径情肆行,决非载福之器可知。人以为背师恩也,吾以为负先泽多矣。

  (三)沈承字君烈,高才博学。一先达以所作诗文请教,沈阅毕,盛称其政事。先达曰:“某以诗文请教,而君称政事何也?”沈曰:“知公留心经济,那有闲心检点及此。”乡达默然,沈年三十二而卒。

  译文:

  【注解】“先生”是长者、老师的通称。传道讲学,进德修业,都要依靠老师的教诲,怎能轻慢?“慢”,语言、礼貌、心地上的不恭敬,都包括在其中。

  【证案】江西一位老儒生,名叫魏遐昌,以教书为业。有老朋友的儿子,名叫富新,刚满十二岁,家中贫穷,母亲守寡,没有财力读书,遐昌先生见他聪明伶俐,很可怜他,教他读书,和学生们在一起学习,不但不收他的学费,逢年过节还多次给予周济。富新十七岁考中秀才,就表现出骄傲的样子,遐昌先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子弟,并不计较。二十岁,考中举人,乘车拜客,路过遐昌先生门前,看都不看一眼。本地一位乡绅过生日,宾客满座,乡绅因为富新是新科举人,把他让到首席,遐昌先生坐末席。富新假装不知道,谈笑自如,旁若无人。遐昌先生实在忍受不了,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轻慢老师到这种程度?”富新笑着说:“过去是师徒,现在分贵贱了。老先生应当怪自己不长进,就不要太讲究虚礼了。”众位宾客都嫌他太过狂妄,拉着先生离开,然后大家都各自散去。魏先生气愤成病,再一想虽然是富新忘恩负义,傲慢无礼,但是他说的“怪自己不长进”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病好后,发愤攻读,一举考中举人,这时已经六十八岁了。当时富新已经成了进士,担任平乐县知县。魏先生会试联捷,成为进士。当时日本倭寇作乱,骚扰广浙一代沿海,殿试时皇帝出的策论题目是平定倭寇之策略,魏先生对答如流,钦点为探花,授予御史的官职,奉命巡视广东,平乐县正是广东的属地。富新由于贪污严酷的罪名被关进大牢,应该由御史衙门审定此案,当庭审讯的时候,富新只是趴在地上磕头,不敢辩论一字。魏先生不计前嫌,仍然为他平反,得以不死,但还是被罢官。后来魏遐昌先生升任礼部尚书,八十岁告老还乡,皇帝亲自作诗文褒奖。寿诞之日,高朋满座,冠盖盈庭,富新也在席中,行弟子之礼,极为恭敬。有个人,当初曾经在那位绅士家听过富新的狂言,当面指责富新说:“过去是师徒,现在分贵贱了。尊官你何必行此大礼?”富新羞惭万分,汗如雨下,逃席而去,终身被人看不起。

  【附证】(一)杭州生员邹达,自认为很聪明,看不起老师。跟着老师读书,经常找一些生僻字为难老师,老师回答不上来,就离开这个老师。这样跟了好几位老师,都说老师赶不上自己。四十岁了还没有登第,整日放浪于西湖山水之间,不再以科举为业。有朋友劝他,邹达说:“我根本不把科举当回事。”邹达一辈子就只是个秀才。

  (二)余杭的赵昕曾经做过乡试的主考官,据他自己讲,己酉年乡试,批阅试卷到后半夜。有一份试卷,第一句就很不满意,于是把试卷抹掉,忽然起了一阵怪风,窗户打开,蜡烛灭掉了,非常疑惑,然后就睡了,卷子就放在桌上。第二天起来一看,昨天用笔涂抹的地方,一点痕迹都没有,非常惊异,就把这份试卷作为最后一名推荐上去,这份卷子是淮安许致和的。赵昕渴望见这个叫许致和的学生一面,许致和认为凭借自己的文章自然能考上,最后竟然不去拜见。

  徐太史说:“考场中的各种灵异事件很多,必是做过大阴德事。看许秀才的意思,不但不把主考的恩师放在眼里,连鬼神的报应,祖宗积累的功德也一笔抹杀了。哎!偶然得志,便胡作非为,绝不是载福之器。人们都说这是背弃师恩,我认为更是辜负了先人的德泽。”

  (三)沈承,字君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位前辈拿自己所写的诗文来请教,沈承看完后,大力称扬前辈在政治上的成就。前辈说:“我向你请教诗文,你为什么只是谈论政事呢?”沈承说:“知道先生关心经邦济世之道,哪有闲心留意诗文呢?”前辈很失望,默不作声。沈承三十二岁就死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阴德)(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阴德)  

 无论你是否学佛,广积阴德,善待他人,都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净晓居士:阴德关键时候能救自己 

 邪YIN是极大消耗个人福报和阴德的罪魁祸首!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好色邪YIN最败阴德,功名除福禄削、殃及子孙甚快! 

 人积了阴德一定会在身上留下痕迹,看看你有吗? 

 为儿女子孙后代们留最好的就是阴德! 

 考试屡考屡败很可能就是缺少阴德 

 YIN乱好色最败阴德,功名除福禄削、殃及子孙甚快! 

 阴德阴鸷积的厚不厚,从面相上就能看出来! 

 积阴德,童子改命 

 破人姻缘与婚姻,极损阴德,必遭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