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诵经多否可以看佛教是否兴旺


   日期:2017/5/1 13: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是佛法最兴旺时,受众面积越来越广大。以前农村很多人只会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现在很多乡下人念《阿弥陀经》、《地藏经》、《金刚经》,非常多。从这点看,是很可喜的。首先,他能种下大乘经典的善根,这很不可思议。尤其是老太太都能带动起来念大乘经典。

现在要了解佛教知识也很快。但这里头知识分子就要很谨慎。知识分子爱好做学问,所以常把佛法当成学问,研究禅宗之类的。这才比较危险的。劝天下知识分子多念经,多打坐。我看比较实在。如果去研究理论,我看各位会头疼,甚至会没有信心。现在人搞的佛教理论,一套套的,像墙壁纸一样,非常好看。可是没有用。所以要多念经。

所以佛法的兴旺,应该以两点为主,第一,是念经的人有没有增加,第二个是参禅的人有没有增加。如果没有念经,只有搞学问,你变成学者就很危险了。佛法就变成哲学了。所以网络上什么学术论文,一套套道理的,都不要去看。看了反而对你产生障碍。

第二个,参禅的人有没有增加,参禅是实修的方式。唐朝时祖师那么多,许多都是禅堂里出来的。一个寺院有禅堂,就比较有品位一些。佛教的规矩都出在禅堂里头。真参禅,真诵经,都能了生脱死,断除烦恼。所以要来一些真材实料。

至于佛学班,佛学知识,这些知识永远学不完的。学了不是你的东西,也会形成障碍。用个比方,像吃东西。用佛学知识来增加自己见闻的,这类人就是按照菜单吃,看哪个有营养,就吃哪个。其实有营养不一定适合你,不适合的东西吃进去,就变成垃圾和负担。那开悟的人,就是自己知道吃什么,身体想吃甜的,就去找甜的,不会去找酸的。他的智慧已经开发出来了,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不会形成负担。

那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就是好好去诵经,不然你喜欢参禅,就去参禅也能开智慧。不要太迷信书上读的那套理论。古人讲,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万卷书的理论,都是假的。只有一句话是真的。所以佛法要以做到为主。你能做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如果对比理论,那永远都是有问题的。

真进入修行,是很苦的。要背诵五堂功课,坐有坐相,吃饭要有吃饭相,规矩很多的。为什么要规矩,这就是行的部分,改变色身的部分。你这些规矩都会了,都习惯了,你色身也改变了很多了。所以真学佛,一定是色身转化,一定有一股仙风道骨,不俗的气息出来。

看一个人有没有真智慧,从气质就可以看出来。你看佛有没有福报,佛没有讲话,你一看到佛长的那么庄严,就知道他有福报和智慧了。对不对。参禅和诵经,都能让人改变气质。所以每天能诵一诵经,是很好的事情。至少你有在开智慧的过程了。这世界上多少人都不会诵经的。

唐朝时佛教最兴旺,而最兴旺的代表,就是诵经之多。那时诵《法华经》、《金刚经》、《华严经》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除了诵经,就是参禅。就这两样。那时代表佛教的最兴旺时。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诵经       佛教兴旺)(五明学佛网:诵经       佛教兴旺)  

 法界法师:诵经 

 雪漠:在诵经声中升华人格 

 仁达法师:诵经与功课 

 仁达法师:在家诵经和参加共修有何不同 

 仁达法师: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经的功德? 

 空海(惟传)法师:如何拜经、拜佛、诵经,才能得到受益?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诵经 

 能利法师: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慧光法师:诵经,不是诵给佛听 

 法闻法师:读诵经典是自利利他的重要修行方式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谈信仰与诵经 

 净土法门法师: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 第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