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肥胖是个大问题


   日期:2017/8/27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肥胖成为困扰人的大问题。看南传佛教的出家人,他们托钵,对食物不能起分别。但信众供养的都是些高能量的,导致南传佛教的僧侣大部分都得高血压等肥胖病。最明显的,就是肚子大起来。

肚子大是个问题,以前认为啤酒肚是当老板的。其实啤酒肚是肾虚的缘故。男怕大肚子,女怕胖腿。腿胖起来后接着女的肚子就胖起来了。人体五脏阴寒后,为了保暖五脏,身体就主动的加多肚子的脂肪,这就是肥胖。一般哪里都可以胖,最怕肚子胖。肚子胖就是明显的肾虚。

现在的减肥方法也是错误的。好像把脂肪减掉了就是减肥。这个概念是错误的。人肥胖的根源是体内阴虚了,脏腑阴寒了,然后长起脂肪来保护五脏。现在你把脂肪减掉了,以为瘦下去了,却不知道好比冬天把人身上的棉袄抽掉一样。所以很多减肥后,三个月看起来很有效果,等它反弹起来,就出现厌食,手脚无力等症状。

看来汉地僧人有福报,可以吃素。肉本来就是阴寒的东西。植物也分为两种,阴阳。见阳光的就是阳的,不见阳光的就是阴的。所以修道之人一定要吃见阳光的。像道家要吃松针果,还有各种核类的。南怀瑾先生说过,天下修行的功夫,都不出道教范围。包括饮食上,乃至身体功夫上。

不管男女,肚子肥胖的,都要很小心。就代表你精气神不收敛了。还有个特征,你看罗汉相,尤其是中国和尚,头上都顶出一个包出来。这个包就是能量。人的脑髓,骨髓和肾精,三个是一体的。纵欲的人伤肾,肾精缺,那骨髓和脑髓就会往下。天长日久,人的骨髓能量不足时,就出现容易骨折,扭伤。头顶就是平平的,因为能量通过下口流失掉了。我看日本的出家人和中国不一样,日本出家人很少头上能顶起一个包的。厉害的修道人还是在我们汉地。

所以佛教重参禅,打坐,调整身心。再讲一个身体的形。站如松,卧如弓,坐如钟。这三样就不简单了。卧如弓,大家要右侧卧,要吉祥卧。这个对身体有好处,不要尸躺,趴下睡,也不要左边卧。这对调整身体是有好处的。现在很多人的病,一般是身体的邪行导致。站姿,坐姿,睡姿都不对,这就是身体的邪行。身体邪行多了,气就不顺,就会影响人的思想。

大家去看,全世界的出家人,只有汉地是站着诵经。所以我常推荐大家,要么站着诵经,要么跪着颂,或者行经。这个是法华经讲的,若立若行。这对身体气场调整有好处。现在很多服务单位,都有礼仪训练,怎么站,怎么做,乃至怎么微笑。你不要觉得好像很假,假久了也就成了真了。所以修行要做个和尚的样子,进禅堂跑香,打坐,能做出样子,做久了,还真的有修行人的模样出来。身心是互相影响的。

不要小看身对心的影响。像现在很多做沙发椅,软趴趴下去,脊椎都挺不直。还有的睡很软的床,这也是会堵住气在身体的运行。现在人贪舒服,结果搞出一身病来。不管老人小孩,最好都能睡硬的床。

禅宗修法中,观心的部分祖师大德开示的比较多,怎么调整身的部分,祖师就讲的比较少了。道教就讲的比较多。禅宗最兴旺时是唐朝,当时道教也非常兴旺。所以调整身这个做法,在当时很流行了。所以在祖师语录中都没有出现。但现在不一样,现在这一块不流行了,末法。你连道教修身的基础法都听不到。所以古人讲以医入道,是有道理的。

要真修道,一定要到丛林寺院。现在寺院还保存古朴的方式,尤其是唱诵,早晚课,还有禅堂。修道后,要慢慢身体很有精气神,有精气神才能做事业,精气神也是福报的一种。天佑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而且精气神要清,就有贵气。

修道人最怕肥胖。一胖起来,就容易打呼噜等各种病。这也跟饮食有关。所以饮食尽量清淡。或者学会经常跪着念经。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肥胖       修道)(五明学佛网:肥胖       修道)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1.修道与降魔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陆、居家修道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修道须开般若慧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修道观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初心修道中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道必然会有境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生理与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自我反省就是修道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法与修道的区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修道与观想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如何见道修道证道 

 成观法师:唯识三十论颂义贯 第五章 唯识修行五位 第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