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日期:2017/11/16 13: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梵网经》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

  「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冬夏坐禅。结夏安居。常用杨枝。澡豆。三衣。瓶。钵。坐具。锡杖。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形像。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头陀者。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二翼。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诵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结夏安居。一一如法。若头陀时。莫入难处。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师子虎狼。水火风难。及以劫贼。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是诸难处亦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这是第三十七条「冒难游行戒」。「若佛子。常应二时头陀。」这「二时」经文有告诉你二时的时间;这二时就是春天跟秋天,从正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要行头陀行。「冬夏坐禅」就是春、秋这二时以外的冬、夏二季是坐禅、结夏的时候。

  「二时头陀」就是可以向外去度众,度众的时候不要忘记行头陀行。所谓「头陀」就是「抖擞」,不光只是具备这十二头陀行,还要能够心不贪染世间、能够正念分明,这才是真正抖擞的意思。菩萨行头陀行时常用杨枝、澡豆……这十八种物,其实各有其表法,用「杨枝」表净心。用「澡豆」以表净身。用「三衣」是蔽形除贪,表遮蔽身形,除掉世俗的贪欲。用「瓶」能注法水。用「钵」表断邪命自活。「坐具」能坐禅成道。「锡杖」表能树法幢、显圣智。这是锡杖的表法。「香炉」表信,能信入大乘,能断除二乘以及外道的邪见。「漉水囊」代表慈心。「手巾」代表除垢,以光显佛面。「刀子」代表能断爱根,能除结使。「火燧」代表有慧觉,因为明能破暗。「镊子」代表拔除烦恼刺,这是镊子的作用。「绳床」代表精进,精进行道,离贡高放逸。「经」代表开觉心性。「律」代表是严净三业。

  「佛像」是近良导,「菩萨」是亲善友,这是出家人随身十八种物,要是能够知道它的表法,在家出家都能带,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头陀行,这是祖师大德教的心法。

  因为现在人出门不会带着澡豆,不会带着杨枝。澡豆就是肥皂,杨枝就是以前的牙刷,所以当你到饭店去,看到这些东西,你就要想到这些表法,包括你的三衣,「三衣」就是你日常生活的服饰,要穿适合身分、场合、活动的服饰。「瓶钵」就是你带的水瓶、带的碗,虽然现在都用免洗餐具,但是你看到这些餐具,都要提醒自己要应量,不要邪命活。所谓邪命活、结交豪贵、攀缘世间,然后为人家算术、卜卦……等等的,这都是邪命活。看到椅子就是你的「坐具」,要能提醒自己要用功坐禅,要能够见性。「锡杖」是要能显圣智,你圣智要能高显,不要迷惑颠倒。「香炉」代表深信大乘,心不退转,能信入佛法。

  「漉水囊」以前是将水过滤,因为它水里面有虫子,所以用漉水囊把虫子过滤掉,再喝里面的水,就是现在随身型的过滤壶,出门旅游都会带滤水瓶,就是漉水囊的意思,也是代表慈悲心,不去杀生、不去吃荤腥食物,现在如果你去饭店,水一开有虫子,这间饭店没人敢住,所以就用来表法。包括你在洗脸、包括你身上带的刀子,现在出国也不会让你带刀子,所以就是指你的指甲刀……等等,表能够断除爱根。因出国不会带打火机,就以电灯代火燧。

  「镊子」这镊子一般女众比较会带,都是拿来拔眉毛,在拔的时候,是警醒自己要拔除爱根,不要只是拿来化妆使用,因为镊子是表拔除爱根。「绳床」是绳子打结做成的床,它可以挂在树上,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印象,这树上的绳床,是代表离放逸,能够常行精进、能够舍贡高。出门要带着佛经、带着戒律、带着佛像。在以前虽有滚动条的佛像,要带也不容易,现在就很容易,经律佛像都可以放在手机里面,菩萨形像也可以,只是一般人不愿意放而已,你们学佛了就要放,除了世间人讲的给你保平安以外,还能够让你提起正念。你在外出的时候,你必须得准备这些东西,也应存这些心态,那你在旅行时,也就是行道的时候。

  「而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这十八种东西要常常带着不可以忘。那什么时候可以外出行头陀行呢﹖这里讲的是农历,从正月十五,就是一月十五到三月十五日,这是春天;八月十五日至十月十五日,这是秋天,基本上这时候天气都非常好,常常在旅游的人,多半都是选这个时候。亚洲大部分地区在春分跟秋分的时候,天气最好,没有灾难的问题,或是比较激烈的天气,较适合出行。经云:「是二时中。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就是在春分跟秋分的时后,你行头陀行、你去游方参学。现在人是去出差、去赚钱,出家人也有可能去游方、去参学的,不过现在一般都只是去其他道场看一看、走一走,因为未必真有善知识给你参访。不管是什么原因外出,这十八种物要常随其身,念念不忘,所以你要懂得心法,你不要只想到这是出家人的东西。你们去戒场,不懂的人他一定告诉你─这是出家人的,照他这么说,那在家人怎么办?在家人就是受持我们刚刚讲的十八种物的表法,要能够常如是存心,要精进、要行道、要能够用功、能够坐禅、能够有慈悲心、能够有正知正见、能够亲近良导、亲近善友,那就是常带这十八种物。

  「如鸟二翼」具备这些物品─心态就好像鸟的两边翅膀一样,少一边都不能飞翔前进,也就是无法进道。

  「若布萨日。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诵十重四十八轻戒。」

  「若布萨日」的布萨是诵戒的时候。「新学菩萨半月半月布萨」,新学的菩萨要半月半月固定诵戒。「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这段「半月半月诵戒,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要销归自性,销归「光明金刚宝戒」,不能只是口诵。六祖慧能大师讲:「愚人口诵。智者心行。」所以你要销归自性,不要只有口诵,诵戒要销归「光明金刚宝戒」,销归无作戒体,这是诵戒的意义。

  经文说:「若诵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一人布萨。即一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诵者高座。听者下座。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

  「若诵戒时。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诵」,就是诵戒时要有佛像,「一人布萨。即一人诵」,一个人诵戒时,那就一个人诵。「若二人。三人。至百千人。亦一人诵。」这是说无论有多少人,只要一个人代表诵就可以了。「诵者高座」诵的人坐上位,「听者下座」听他诵戒的人,坐在下面。「各各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为什么说九条七条五条袈裟?因为以前的袈裟,五条衣就是下裙,你如果只穿个五条衣出来,那你上半身是没穿衣服。所以还要七条,披七条是上衣,可是肩膀还是外露,所以要搭上九衣,九衣是把肩膀给盖起来,这才算穿着整齐,所以叫「披九条七条五条袈裟」。在现在有些出家人不懂,他就会穿上三件袈裟在诵戒,这是着相而不解其义。所以要知道这意思就是要穿着整齐。如果是在家人诵戒,就穿海青搭缦衣,因为你没有袈裟、没有割截衣。袈裟另外一个名称叫割截衣。因为以前布料得之不易,佛陀要求弟子不要浪费物资,就把人家不要的布,裁成一条条,缝起来所以叫割截衣,后再染色,也就是染色衣、坏色衣。

  「结夏安居。一一如法。」结夏安居就是休夏自恣,这三个月的时间要如法来用功。

  「若头陀时。莫入难处。」如果你在外面游方参学,所在的、要前往的这国家发生战争、发生动乱、发生在抗议、在游行,那你不可以去,你不要想逞英雄,还到那个地方去,自己拍张照,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现在的人很喜欢拿手机,自己拍自己,甚至还特别跑到有战乱、示威的地方,为自己拍照,这是不行的。学佛人要懂得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所以佛禁止你冒难游行。

  「若国难恶王。土地高下草木深邃。」所谓「国难恶王」是指你要去的国家有灾难、动乱。或国家有暴虐恶王……等等,会令你危险的。「土地高下」是深谷、深山、沼泽所有容易出事的地方,也不能去,更不能一个人独行。

  「草木深邃」讲的是像:丛林、森林、草原当中,在森林这类环境里面,很多人都会迷路,就再没有出来了。乃至森林当中有狮子虎狼,这些都会伤害众生。佛制受菩萨戒的弟子,不可以去。

  「水火风难。及以劫贼。」或是这个地方有严重的灾害,你都不能故意前往,你明知后又故意前往就犯戒。当然,你是参加团队发心去那里救灾的不算。这是讲你行头陀行的时候,你不可以特别去,因为你是要去修行、要去用功的,你去那里根本就没办法用功,也没办法结夏,因为那里正在遭难,就是这个意思。但你也不要看佛教导我们水火风难不能前往,你遇到人家有困难你也不救,自己先逃命,那这就非菩萨,也名菩萨恶作罪。就是前面所讲的「不行放救戒」。不可以见到众生有苦难,你不愿意帮助。众生不光是指畜生、水族,还包括人类在内。如果你有救援的专长,你应当发挥出来。

  「及以劫贼。」在古代会有,整个村子都变成贼窝,现在应该是比较少。这种地方你就不能去那里安居,因为去那里你也没办法安居,这是讲一般的学佛人;有一些祖师大德他有大成就,他能知道他跟这些贼有缘,会特别去度他,人家是真度得了。你去那里只会被影响,无法用功进道。

  「道路毒蛇一切难处。悉不得入。」知道道路不安全或有毒蛇猛兽出没,只要会有危险,都不可以进入或通过。

  「若头陀行道。乃至夏坐安居。」若是要行道或结夏安居,也都不可以在这些地方来居住结夏。

  「是诸难处亦不得入。若故入者。犯轻垢罪。」

  戒文上讲的「难处」,一般人看到了只会解成是「王难、水火风难、贼难以及虎狼狮子」。头陀行就是修行,这其实是告诉我们,佛弟子修行,这些邪路不要走,外道行不要走,因为这更胜于虎狼狮子、更胜于恶王、更胜于水火风难。你修行要是不如法,念佛不好好念,你想要夹杂些别的,像现在外面学净土的一些学人,不老实学佛,还夹杂学那些世间法,正是迷惑颠倒,这就是令自己入于难处。《无量寿经》讲:「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意思是这世间的事情,终究是对你有害的。所以佛在经上讲,众生的欲望、欲求,更胜于毒蛇。毒蛇咬人,顶多是令你一生没命,而欲望害人,会使人永世不得翻身,都堕在地狱当中。这就是告诉我们那些外道、邪师他们提倡的世间法,讲的假佛法,你绝对不可以去学,不然就是入于难处,犯了「冒难游行戒」。如果不懂这些道理、表法,你纵然天天带了这十八种物,也没有办法保护你。

  《华严经》云:「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华严经》是佛出世讲的第一部经,佛一开宗明义就告诉我们不要学这些世间东西,你才能契入如来的境界,所以很重要,你要听话,不要冒难游行。就是告诉你,世间的这些书,释迦牟尼佛禁止我们看。《了凡四训》讲得再好、《弟子规》讲得再好,也是「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讲得再多、再好,都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因为就有出家人原本学大乘,明明知道他去的寺院是学小乘,他还要去那边学,这就犯了冒难游行,学的时间久之后,自己的大乘正见就会慢慢消失,法身慧命就断掉了。纵然之前有大乘的正见,你去住在小乘之处,住在外道之处,你就等于这里讲的「入于王难之处。入于土地高下。草木深邃之处。」,你即使有本事,也都没办法学大乘,因为你跟他们共业,除非你像鸠摩罗什大师─罗什大师是在大乘当中有大成就者,他有能力去度他的小乘师父。你只是初学,你根本没有成就,千万不要冒险。

  「若故入者。犯轻垢罪。」如果你明明知道这些人的行为是外道、是二乘、是邪师,你还要去参加他办的活动、看他的书籍、影片的话,那你等于犯了菩萨戒。就像现在有一些持戒的出家人,他就不懂得这条戒真正的含义,虽持戒持了一辈子,遇到外道说他持得很好,一被赞叹,他觉得人家的名气也很大,很赏识他,所以就迷惑颠倒,贡高心就起来,觉得「有人赞叹我、有人知道我有修」,他虽持戒好几年,最后也迷于名利,也不管对方是不是正见,即使对方在佛门推世间法《弟子规》,请他去讲戒,他也去了!这就是入于「难处」,一入进去,永远出不来,因为他不解大乘戒律的意思,到处跟人家讲:戒相比较重要。结果他在戒相上也没参透,不懂会相归性,遇到有人赞叹就颠倒,反去为外道说戒,这种人就是入于贼难、兵难之处,入于不如意处。在佛门提倡《弟子规》的人就是外道邪见人,佛禁止我们跟这些人同流合污,所以制「不得为外道。邪见人说戒。」,你还去说戒、传戒,本身就犯戒了。

  你们听戒都听过,释迦牟尼佛都直接说,你看这些世俗典籍、学这些东西就是断佛种性,就是外道、就是邪见,是障道因缘,绝对障道。「障道因缘」就是说这些人都将不会有成就。

  所以,真正要学佛修行的人,不要再迷惑颠倒,你们不要再乱学,不要像这些只持事相戒的,自入于贼难、兵难之处,为外道恶人、邪见人说戒。自己修持没有任何的成就,一听人家说他是律宗的祖师,他就好高兴,就去为外道邪见人说戒去了,自己的菩提心、菩萨心,全部退光光。所以要懂得,冒难不可以游行、不可以前往,这是它另外一层的意思。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菩萨戒)(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二十八轻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七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六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五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四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三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二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