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包容众生成就我们自己


   日期:2017/12/19 13: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来理解般若的意思,就是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应用得圆融无碍、恰到好处,如果这样讲般若的含义,还稍微能表达它的一点的意思,简单地讲,般若就是妙智慧或者真心。妙智慧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世间的聪明,我们叫世智聪辩,也不是外道有漏法修得的智慧,而是含有无漏法之圣意的无上妙智,是宇宙间真正的大智慧,它是自性中本具的无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来,是离过绝非、是真实、是纯净无染、是唯正无邪的。

  如果我们世间聪明的话,那我们这个般若智慧怎么可以理解呢,就是一个了达宇宙人生真相的、由清净本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我们世间的哲学,是建立在我们这个三维的,这么一个基础上的哲理,而这个佛法的真理,是建立在十法界的真理,超越世间法的,是知无所知、是没有穷尽的、是真心实相的妙用。而我们世间的智慧,是所知、是分别,就是我们的所知和经验、和意识的这种积累。这种所知的积累、经验、意识,那它继而就是分别,分别就是最坏的妄心。我们把这个来作为一种聪明,其实如果你要是再加以分别、再加以执着的话,它就变成我们的障碍了,影响了我们清净智慧的这种显露,所以它又称为所知障。

  知无所知,我们说我们的般若智慧知无所知,不是像傻瓜、呆子一样,对什么事情都无动于衷,而是不加以分别取舍,对好坏、长短、是非了了分明,只是对好的不爱不取,对坏的不憎不厌,随缘。

  曾经有个读《金刚经》的居士来找我,给我大谈般若智慧,跟我说了,师父,学了以后还要把它忘记,我说那既然要忘记它,为什么还要学呢?不是多此一举嘛。你学了再去忘,这又多了一层分别心,又多了一层的执着心,我们只是不在心里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对了。不用取舍的心,因为这些好坏,无非是你的妄心分别,都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既然是梦幻泡影了不可得,又何必被假象所惑,随着外境而去妄动呢。就像我们古人,在唐朝的时候,都是圆盘大脸称为美女,形容唐玄奘的母亲圆盘大脸,形容杨贵妃圆盘大脸,非常有福报,美人,我们现在叫美女。而我们现在形容蛇精脸,下巴整的非常尖,称为这种是美女,其实这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一个好与坏,美和丑也没有一个好与坏,之所以有个好与坏,完全是由于人的生活习惯、人的喜好厌恶,而形成的妄想之见所导致的这种分别。如果将这个习气消除,妄想没有了,我们试想一下,哪还有一个美与丑、那还有一个好与坏呢!都是我们个人的习惯、习气,继而加以分别的,然后就形成了执着是好还是恶。好的,我们就想得到、拼命地索取;厌恶的,我们就生嗔恨心,造种种的业,我们就是这样,都是我们自己的分别。

  有人会说,东西没有好坏,这个人总有好与坏吧?我们见到好多的人无恶不作,还有的人老老实实与人为善,这是我们世间人的好与坏。是的,人的行为的确有好有坏之分,佛教也劝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因为人的行为不同,造就了一切众生的正报和依报等等方面的不同。同样生活在世间,有的人大富大贵,有的人穷困潦倒,有的人儿孙满堂,有的人孤独终老。那这些苦乐贫富的背后,都遵循着一条因果定律,所以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环境和遭遇,所受的这个果报,都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因。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我们今生的所作所为,就是你后世的果报。这其中的因缘果报,虽然极其错综复杂,但是正像人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规律是不变的。我们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好的果报也是自作自受,坏的同样也是自作自受,因缘果报丝毫不差。利人就是利己,害人其实也是在害自己。

  我们看,过去杀业重,感得身体多病多灾,寿命短促,说明虽然你剥夺了别人的生命,其实你也在剥夺你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应该,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虽然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会遇到一些恶人,我们不要去厌恶他,也不要去蔑视他,更不要去伤害他,能劝,我们就劝他改恶向善,不能劝,我们也生起这种礼敬的心、尊重的心,而绝不去伤害他。

  曾经有居士来找我,说师父,你看这个人总是跟我过不去。我就跟他说了,那他怎么不跟我过不去呢?这是因为,你们前世你们的因缘,因缘法里面大家都是平等的,他跟你过不去,你明白了因缘法,你知道了是我前世我做过对不起他的事,我们结了恶缘,现在我用这种平等心、慈悲心我来给他化解,我来忍让,这样就是随缘消旧业,我们没有一点怨恨的心。同时,我们还要生起这种怜悯慈悲的心,不要去怨恨任何的众生,没有无缘无故的果,都是我们前世自己造的。如果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是不会怨天尤人的,你会生活的非常坦然的,没有任何的怨恨,都是我们曾经造的,是不是。同样,别人为什么能够一帆风顺,而我们为什么就会遇到这些灾难?这不都是我们自己所造的因缘嘛,我们自己所感来的果报。

  用这种心态去处世去生活,那我们的心量就大,我们就能容忍各种各样的众生,同时成就了我们,我们心量大,不就成就了我们自己了嘛。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真理方面来分析事物,不要去只看眼前、只看眼前的现象,如果只看眼前的现象,这样我们就活在目光狭窄、心量非常小、自私自利的状态当中。包括我们今天学佛了,谁又会化解这些冤仇?每个众生都找每个众生的理由,都是别人不对,没有一个人来问自己,这就是我自己的业障。世间有句实话,哪个庙都有屈死的鬼,而师父给这句话的改变,哪个庙都没有屈死的鬼,就是这样,没有冤的,一个冤的都没有,都是我们曾经,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我们在受我们的果报,我们自己造的因,我们现在正在受果,我们一定要用一种,随缘消旧业这种坦然的心态来处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包容)(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包容)  

 圣轮法师:宽恕容忍无怨仇 海阔天空任遨游─「宽恕包容」的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 

 明奘法师:尊重包容理解共进 

 沈海燕教授: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雪漠:用包容的目光看其他宗教 

 达照法师:禅者的包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宽运法师:内地与香港之间应多些包容和理解──北京两会期间 

 悟澹法师:包容,换来一种人生的自在 

 宏圆法师:闻说阿弥陀佛不肯执持的四种疑虑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取就是著,就会障蔽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