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梦斋山人:浅析“一心具三藏”


   日期:2018/1/1 2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楞严经中佛说,一心具三藏之玄理。若不能正确理解佛义,便会铸成大错。三如来藏即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这是佛陀用三如来藏,来诠释大乘佛法一实相印。一实相分为三个层面: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无不相。

  实相无相,就是空如来藏。这是诸法之本体,无形无相、空空如也,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不垢不净;本无动摇、本自清净、本自具足。空如来藏,又叫一切智和根本智。

  实相无不相,就是不空如来藏。这是如来藏之用。华严经说:能依染净缘,具造十法界。就是说这个空如来藏,依缘可以起大用。依染缘有六道凡夫,依净缘成四界圣人。实相约体说,无形无相;约用说,则无不相,无相依缘现万相,是千遍万化繁华多变。十法界凡圣悬殊,苦乐不均,天壤之别。不空如来藏,又叫方便智和道种智。那么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是一,还是二?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所以佛说不二。

  实相无相无不相,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也就是说,无相与有相,空与不空,相互交融含摄,不相妨碍。依体起用,十法界差别万千;摄用归体,十法界虽然差别万千,但本体是一,如如不动。这就是体用一如,这就是既要看到诸法的本体是一,又要看到诸法的相用是多,总体的圆融不妨碍个体的差别发挥;个体的差别发挥,不妨碍总体的圆融。就如一室千灯一样,说灯光是一是多?说一可以,说多可以,说不是一,可以,说不是多,可以。金刚经说: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华严经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个如义就是体用一如。空不空如来藏,又叫一切种智佛智。

  小乘证空如来藏,大乘证不空如来藏,只有诸佛证得三藏齐备。佛说三藏密义何为?就是启迪众生一是不要执理,就是执着空如来藏,认为一切皆空,废掉了事相的差别而拔无因果;二是启迪众生不要执事,就是执着不空如来藏,认为一切都是实有,都是差别,否定了本体的平等统一。三是启迪众生,要做到理事、性相、体用、因果圆融无缺。

  我们学佛不可错会佛义,道理是明白了,不是说你就证得了一心三藏之果。不可说什么,明白这一心三藏的玄理,你就解脱了,就证果了。这是在打妄语。理上通透了,充其量就是个解悟而已,如果不把明白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之中,那你是狂解狂慧。你仍然是个知解之徒,执理废事之客。只讲大道理,不务实修,就是执理废事,害人害己。

  学佛修行,就是要破执着。破我执,破法执。如果我们不能把佛法圆融有机的运用到实践中,那我们的修行依然是毫无头绪。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