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梦斋山人:谁无修无证


   日期:2018/1/25 20: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佛法探讨:谁无修无证?

  学法笔记:如何解“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这个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无念?什么是无住?无念,简捷的讲就是八识已经转成四智了。因为有识就有念呀。就是转识成智了。这个才能真正的称得上无念。什么是无住呢?就是已经离一切相了,离一切相了,才能一切无住呢。这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无住。那么转识成智和离一切相是什么境界呢?这是佛的境界。

  经言: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全部完成转八识成四智的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前提是了二死: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断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根本惑。在没有全部完成转识成智和了二死断三惑之前,都不可以讲无念无住呢。就是等觉菩萨也不能讲真正的全部的无念无住了。为什么呢,因为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这品生相无明未破,变异生死就没有全了脱呀。也就是讲等觉菩萨还没有完全完成转识成智的全过程。这品生相无明就是四十二品根本惑的最后一品,也就是佛家讲的“一念无明生三细”,这三细相无明就是生相、转相、业相。把这品生相无明破尽了,也就是完全彻底的完成了转识成智的全部过程,这才究竟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回归了不生不灭的大寂灭海。在这个大寂灭海里,就是没有修行,没有证果了。

  因为一切本来具足,无能无所,一真绝待的一真法界。因为有修,就有个能修所修,有证就有个能证所证。那么综上所述,就是无修无证是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无念无住。在没有达到无念无住之前,也就是在没有完全了二死断三惑和转识成智之前,都不能讲是无修无证了。就是八地菩萨,华严经讲只是无学位,但还是有修有证。就是等觉菩萨,生相无明未破,还是有修有证。只有佛,才是无修无证。这一点佛理,我们修行人必须要掌握的。南无阿弥陀佛。

  2、学法笔记:

  如何解金刚经之“三心不可得”。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何意?答过去的已过去,未来还没有来,现在是秒秒迁动不停。这便是三心不可得。也就是一切起心动念,以有所得心而为之,皆是虚妄。所以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朵。无所得就是般若,成佛奥秘尽在于此。

  若要悟到深处,在你想要喝水时等一切的当下起心动念,都是秒秒不停,当下即起就已成为过去。三心不可得,重点是说,如果以有所得的心去做事,那你还在能所之中,就是能得、所得的二元对立,那你就无法契入到不二的中道。只要是有所得的心,皆是妄心。那么有人会问: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虚妄否?我们可以准确回答:念佛求生极乐不是虚妄。这是佛陀说的大方便法门,以能求之心和所生极乐的二元方便,最终契入能所不二的中道实相---极乐净土。

  无所得不是断灭,是要在尽职尽责做好一切事情上的无所得。无所得就是应无所住,无所不得就是而生其心。无所得就是离一切相,无所不得就是修一切善法。无所得就是空,无所不得就是有,空有不二,无住与生心不二,不执着不着相与修一切善法不二。所以说,三心不可得,其主要目的是要众生放下有所得的执着心。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两手相拍有掌声。此声从左手出?还是从右手出?一只手不能拍出声。此声若从双手出,双手未拍时掌声在哪里?此掌声不从虚空出。两手相离时,掌声灭了,掌声灭时又去了哪里了呢?所以楞严经讲:因缘聚会,虚妄有生,而生无生处;因缘离散,虚妄有灭,灭无灭处。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法,皆是如此呀。所以楞严经又言:一切法皆是随众生心,循业发现。缘起如幻呀!如何能归真呢?圆觉经言: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歇下吧,我们那颗妄想的心,歇下吧,我们那颗贪婪执着的心,歇下吧,我们贪恋五欲六尘的心。别在作着黄粱美梦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呀。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