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自己


   日期:2018/2/4 22: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际关系

  我们付出行动,是为了让别人得到利益。

  61

  付出是最好的润滑剂

  佛教提倡付出,一直教育人要懂得付出、学会付出。付出什么呢?

  你要和一个人相处,起码要付出你的时间,而且是要经常付出。有时别人诉苦,做一个倾听者也是付出。听人家讲心灵的烦恼,这时候你听到的并不是很好听的语言,但是你必须忍受着听。在心灵上面也是,对别人的喜怒哀乐,你必须学会忍受它,这个我们都叫付出。

  外在上的付出,当然不只是付出时间那么简单。在财物上面,一个只知索取、不懂回馈的人,是很难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先要学会舍得,就像请人吃饭,如果别人请我们吃饭,吃了两三顿,我们从来也不回请人家吃一顿,人家可能就对我们不满意了。礼尚往来,这种彼此间的付出,小到时间、金钱、体力,大到思想、学问和才华,让人感受到我们是愿意跟他交往的。

  在交往过程中,我只为别人付出一些行为动作,没有用言语表达,也不行。佛教的一个说法叫爱语,爱语就是有发自内心地对别人好的心念,再从这种心念里产生出最美好的语言。

  人跟人相处很熟后,我们才会有很多比较自然的语言,因为那时大家不会介意一些负面的话。而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最容易讲出来、最有效果的语言,是赞美的话。所以,爱语是交往中最需要用到的。比如,老板经常赞美员工,员工会很高兴。藏族人常讲,任何时候财富是一半,言语是一半。比如向对方表达善意,我们只说“我有一颗善良的心”是不够的,善良的心藏在你的身体里,谁都看不见。如果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却经常恶语伤人,做出来的行为动作也都是伤人的,那就很少有人愿意靠近他。如果能够经常用爱语去赞美随喜别人,大家都愿意跟你交往。

  舍得和付出,表面上看是我们在利益别人,实际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是在帮助自己。因为人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自己。我们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就在于对自我过分的执著和偏爱,由此会引发一系列不如人意的事情。通过不断地培养,让这种付出感渐渐增长,在对治自我的过分宠爱和淡化自私方面,会有很好的帮助。付出这种行为,不仅能扩大我们的心量,还能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搭建桥梁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慈悲喜舍)(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慈悲喜舍)  

 陈士东居士:依同修之嘱谈慈悲喜舍 

 吕凯文博士:慈悲喜舍观无常 

 宽运法师:慈悲喜舍菩萨行 

 卢志丹居士:慈悲喜舍,妙用无穷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二章 善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二章 善人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 

 药师山·紫虚居士:慈悲喜舍的意义与修习方法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五讲《维摩经》与慈悲喜舍 

 觉真法师:慈悲喜舍——贵于珍宝的品格 

 净慧法师:佛教的和谐精神—慈悲喜舍 

 证严法师:慈悲喜舍清净爱 教师宏愿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