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四摄法


   日期:2018/3/20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摄法----不仅在经商方面扩展人脉,在修行上也可与人广结善缘

  佛教八万四千多种法门,教义浩瀚无涯,要如何将佛教思想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将佛教四摄法融于企业经营理念之中做起──四摄法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做到这四摄法,不仅在经商方面可以大大扩展人脉,在修行上也可与人广结善缘。

  第一、布施:布施可以让人快乐,给人无限欢喜,又可分为三种:财施,是指施舍财物,济惠贫乏;法施,是以法施人,使人明白真理;无畏施,是济拔厄难,让人远离怖畏。因此,布施不单是金钱而已,还可以给人利益、给人快乐。当别人恐惧无助时,我们给予力量,让他免于恐惧;当别人有疑惑时,我们给予指导,让他明白,这都是布施。

  布施的心态是:要有慈悲的胸怀、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做人如此,做企业依然。用我们的心去奉献,以布施的心态去面对客户。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此反作用力将感召别人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企业的生存依靠市场,利润来源取于消费者,所以我们对客户和消费者应心存感激,因为失去了消费者,也就失去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企业应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回馈消费者,并尽可能回馈社会,布施社会大众,企业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

  布施观念是佛教思想有利于企业管理的理念之一。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获致财富,是因为他们在过去透过布施的行为种下了致富的善因。能舍才能得,能够行布施,在心中种下善因,才是能于未来获得大量财富的人。

  此外,员工帮公司赚钱,企业者也应该教导员工如何致富、如何运用财富、以及如何使财富充满意义。企业经营者将布施观念教导员工,就是在教导他们如何造福、为将来种下无量无边财富种子的方式。若能明白布施能带来财富的道理,就能了解成功致富的关键。

  第二、爱语:爱语可以让人生起信心。佛陀是爱语的实践者,据经典记载,佛陀每见人来,则曰善男子、善女人,对众生无不是软言慰喻,众生见到佛陀莫不欢欣鼓舞。我们要向佛陀学习,常说好话,以鼓励代替责备,让员工有信心,以慈悲柔软语来与人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与客户间的往来,良好的沟通都是打开彼此心灵的钥匙,更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亲和力的有效工具。

  第三、利行:利行是满足自他所有意乐;利行是自利利他,平等摄受。佛陀在过去世中,为了度化众生,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的利他行,莫不是以平等心、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利行也是帮助他人成就诸事,身常行善事,口常说善言,心常存善念,这都是利行的表现,也就是企业经营所重视的‘服务精神’。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他经营’,狭义的‘他’指的是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广义的‘他’则包含一切众生。企业要从‘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这也是佛教的无我思想。

  只要我们学习‘自他交换法’的原则,学习以己之乐交换众生之苦,你就会真正明白众生的需求。尽自己的能力,以诚恳、欢喜的心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不仅能促进人脉,也能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

  第四、同事:同事是随己所有智慧及功德为他人说法,摄受建立一切众生,令其安住佛法之中;同事是以平等心帮助成就诸来乞者。佛陀降尊就卑,示生娑婆,不舍慈湣,教化顽强众生,又常分身遍尘刹,摄受众生,这正是同事摄的最佳明证。

  以对方熟悉的立场来与他共事、相处,多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无论是工作或修行,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在工作中帮助别人成功,也是给自己带来成功的机会,主管的职能是指导和帮助下属完成任务,而员工职责就是努力完成上级的命令,为公司经营获取利润。不仅劳资双方互相资助,同侪间更应互相协助,强调团体业绩,创造双赢的局面。

  人生最可贵的,就是‘结缘’。结好缘,就是自利利他,不但让自己生活愉快,也让别人生命获得欢喜。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切顺利,就要广结善缘。实行四摄法,就是广结善缘最好的方法,而且在生活中、工作中就可以做到。一般人工作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赚钱、让生活更快乐,但没有一个安然自得的心,即使拥有再多钱财产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安乐!在家庭、国家、及至全世界等各层面,获得安乐的唯一根源其实就是利他的慈悲思想,这是企业经营所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企业经营必须以利益众生为目标,这样身处其中的人才会心安理得,企业也才能长期稳定经营下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