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如何鞭策自己,以佛陀为榜样?


   日期:2018/7/11 15: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人学佛,学来了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这样一来为自己招惹了好多麻烦。没学佛还好,起码不会拿这个量天尺去量别人。学完了可好了,拿这个尺子这个量啊,量天量地量人心,这个人不符合这条戒律了,那个人的那个行为不符合他的身份了。好家伙,没学前还没有那么多是是非非,学了反而一嘴的是非对错,这都是哪里来的邪知邪见啊?不学佛尚且还好,这一学反而为自己为周围的人造作了无量的罪业,落于别人诽谤的口舌,于是自己又去辩解,这个是非满天飞啊。这哪是学佛?完全是在学魔吗!

  学佛要学佛的清净安稳、学佛的圆满慈悲、学佛的低调平静,不是要学嚣张跋扈、不是学我慢贡高、不是学争抢夺取。还有一类学佛人,认为学佛了我很牛。大家知道梁某帝问达摩祖师,自己一生推崇佛教事业,建立寺院塔庙,供养僧人广做佛事,我有多少功德啊?达摩说实无功德啊。梁某帝听到了不高兴,达摩再说什么都不听了。这样的心怎么可能入道?以贪求的心可以接近,可以接触,可以去做种种供养赞叹布施等事,但是功德是什么?如果功德是外修的,那么谁都没有功德,因为如果是外修的,就不是我们本性里具足自有的,如果是本性自己就拥有的,怎么可能靠修出功德来?于是这个功德连个相都无有,这个名尚且只是假名一个,何来的求功德一说?

  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恢复清静,越靠近圆满自性的状态,也就越有功德、越有功夫,相反就是罪业了。于是以这个有求的心去做,却在无做无为的地方无法攀附其上,这就是学佛中非常晦涩的部分,因为离言语文字了,如果我们非要用言语文字来说,那么言语一出口就是是非,文字一出来就是执着。

  佛菩萨慈悲我们,因为我们有执着,于是示现执着引领我们的执着,帮助我们破除执着,同样因为我们有是非,于是示现是非分别,以是非分别帮助引领我们突破是非分别,而非让我们安止于是非分别中。

  说到这大家就思维一下,我学的怎么样了?是不是学的如水一样平静谦和了,是不是学的和水一样滋润包容了,是不是学的和水一样清净无分别了,是不是学的和水一样随缘随顺了。还是总有好多的分别执着,执着这是你的错,那是我的对,分别着这是什么什么的是,那是什么什么的非。

  我们常常听说放下,过去很不喜欢别人说放下,为什么?因为不知道怎么放下,不知道为什么放下,所以说了那么好,实在不入其味,不得其利。佛陀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让一个人手握火炭,对他说放下,这人快速放手。我们现在承受的种种痛苦煎熬,就如这火炭在手,我们不懂得及时放开手,是因为我们不认为这个事情就像火炭一样对自己无情地伤害。所以放下的,往往是我们认为不重要的,而那些放不下的,往往就是我们最在乎,最在意的。

  因为执着所以痛苦,因为分别所以烦恼。我们从久远劫来,勤苦修持要做的就是破掉妄想、分别、执着。但是这太高了,所以佛菩萨给了我们很多方便法,让我们去修,懂得了就顺着前行,如爬楼梯次第而进,以某执着代替某些执着。这就是渐修的过程。所以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次第性的短期目标,我们应该顺着前行,次第达到。如同走路,次第的达到预想的地标,那么顺利到达目的地也只是时间和坚持的事情罢了。

  我们要在过程中让自己确定下来,简单下来,坚定下来,清净下来。如果还没有,那么要提醒自己,要鞭策自己,使得自己驱入正道。学佛就是以佛陀为榜样,佛陀是什么样的,我们就去努力地学习他,哪怕只去装一个样子,时间久了也就成就了。学佛真的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是非对错无关、和别人的言语口舌无关、和别人的冷眼嘲笑无关、和别人的指责谩骂无关。

  所有的修行,你能想到的,我能说到的所有的修行方法,其实都只是助缘罢了。真正的正修是什么?就是通过外在的这一切的事情方法,来看住我们这个心,让心不妄动、不异动、不乱动、不被动、不主动,恢复到这个心的如如不动的原始状态中。于是你念经也好、念咒也好、念佛也好、磕头绕佛也好、布施忍辱也好、持戒禅定也好、精进般若也好、六度万行所有的行门都好,其实都是在帮助我们看这个心,看得住这个心,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称呼为法门,看不住这个心,一切的法门都只能称呼为灰尘。

  所以自己的心在想什么,不要让别人猜,也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更不要以为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秘密。你的心里起了什么,你自己能及时发现,你就是有觉知性,你的心里起了什么念头,你能及时的止住,知止、知足,就是你有功夫。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没有发现杂念,就怕你不懂得这些杂念会拖拽你的生死轮回。

  摘自人间天《楞严经-五阴十魔略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榜样)(五明学佛网:佛陀       榜样)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万行法师:学佛的人应该以佛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