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福厚还是福浅,看这三个方面


   日期:2018/10/24 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人都想幸福,但人是群体中的人,你想获得幸福,必须获得别人的配合。如果别人不配合,不仅福气不来,甚至招来晦气。

  晚清重臣曾国藩因德行修为与事功,被誉为“古今第一完人”。他曾告诫家人有三种作法最易折福,一定要戒除!

  - 1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待人处事无情,言语刻薄,过分苛求的人,福气也薄了。

  刻薄的人,很难有什么事顺他的眼,很难有什么人令他满意。他以完美的标准要求别人,一旦与他心目的标准有差距,就会挑刺。

  这样一个领导,两年内手下换了两三拨了,还不满意,这个不是懒,就是业务能力低;那个不是脾气急,就是慢性子,急死人,总是叹着气说:“怎么找不到令我满意的人呢?”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如果真有十全十美的人,凭什么轮到你来当领导?结果,谁都不愿意在他手下干活,躲他就像老鼠躲猫一样。

  刻薄的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大会为对方考虑。你不为对方考虑,别人为什么为你考虑?这样的话,真心朋友少了,福气也少了。

  - 2 -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人除了生死之关,最过不了的就是名利之关了。在名利面前,难免起贪婪之心,一旦有了独享名利的念头,福气就跑远了。

  1854年,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打下了武汉,但大胜仗之后,很多部下却辞别而去,后来才知道,这些人都跑到他的朋友胡林翼那里去了。

  曾国藩觉得奇怪,他的幕僚赵烈文给他揭开了这个秘密:攻下武汉之后,曾国藩上奏朝廷请功,保荐三百人,受奖人数为百分之三。而胡林翼一次保荐即三千多人,受奖人数超过百分之二十。

  赵烈文建议: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功。

  曾国藩开窍了,他立即改弦更张,向皇帝保举人才再也不羞羞答答了,给部下奖励再也不遮遮掩掩了。

  他不爱财,他不求官,但部下要博个前程,部下要求个富贵,那么,爱钱,那就给,爱官,那就举。“荐贤满天下”,终成大事。

  

  - 3 -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喜欢卖弄聪明的人往往德行陋薄,言词漂亮的人反而福分轻浅。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才华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天赋的成分。老天给你这个才气,是让你为大众服务的,不是显摆的。

  个人努力获取的才华,应该为提升自己的修养服务,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会有福气。

  光有漂亮的言词还不够,关键在于有没有实际的行动。

  孔子的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浪费宝贵的光阴,孔子骂他:“真是朽木不可雕,烂泥巴糊不上墙。我以前听一个人说话,我就相信他,现在我听一个人说话,我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一个人说话再漂亮,文采再斐然,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不过是吹牛皮,说大话,久了就没人相信,福气就远离了。

  福气来自于德,来自于业。

  曾国藩说:“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德,就要心中有他人,与人和气,与人分利,对人礼敬,千万不要自恃聪明,炫耀卖弄。

  业,任何的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众人之事,是为大众服务之事,只有服务于他人,受人喜欢,事业才会越做越顺,福气才会越积越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