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忏悔业障的时候最好诵什么经?​


   日期:2019/1/6 5: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靠观世音菩萨圣号和《心经》这两件法宝,把在途中沙漠地带遇到的鬼怪、风暴、饥饿等各种困难消除掉,玄奘法师临终前,依然在持诵《心经》。

  《心经》的力量究竟在何处?《心经》启示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听惟贤长老讲述持受《心经》的功德。

  《心经》是《金刚经》的精要

  《心经》是佛在第二个时期所讲般若空宗的经教之一,由于《大般若经》的篇幅繁多,佛又演说了《金刚经》。《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简缩,《心经》又是《金刚经》的简缩,义理部分只有二百多字,因此该经是《金刚经》的精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忏悔最好持诵《心经》

  根据高僧大德们的解释,该经说明了般若的功德,若持诵此经,其功德能消除业障,增长福德智慧。所以当我们忏悔时,最好持诵《金刚经》、《心经》,并仔细思考其甚深真实之义。只要能诚恳持诵,就能逐步业消智朗,达到忏悔的目的。有一首偈言: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罪由心造,亦由心灭。心造业是由虚妄分别起惑,从而才有罪业,你若能去掉虚妄心,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就能恢复真实心体,真正达到业消智朗。

  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怕是个嗔恨心很重的残暴的人,只要他消灭了嗔心,知道放下屠刀,就可消除虚妄心,慢慢修行就可恢复真心。如此积累下去,就有功德并消除业障,恢复自性,即可走向成佛之路。

  比如我们在受戒时,只要能真实求忏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痛下决心悔过,就能在刹那间使清净心恢复而得到戒体。这点很重要!

  众生境界痛苦很多,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做“五浊恶世”,是个痛苦很深的世界,原因是众生起惑造业所感。“心染国土染,心净国土净”,学佛要抓根本,我们这么多烦恼痛苦,完全是由自心所造。

  比如现在打击刑事犯罪分子,为什么把他们抓住送进监牢,受镣铐之苦呢?其原因就是他们的心不善良,贪心重、嗔心重、损人害己的心重,不顾他人的痛苦、只图自己享乐,穷奢极侈,处处损人利己,触犯了法律,结果自食其果。因此一切痛苦都是由心起惑造业所得的果报。

  我们学佛人在修行过程中一定要多听经教,多闻善知识的开示,增长自己的正知正见,以巩固正信,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虚妄心,不起无明烦恼,不造恶业,才不受生死痛苦。佛法是以“无我慧”为先导。所以忏悔时,最好持诵《心经》,这样可以开启智慧,破除执着。智慧的威力很大,功夫用好了,可明心见性,消除一切业障。

  玄奘法师取经成功的两件法宝

  玄奘法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庙子里碰到一个印度僧人,那个僧人生了病,身上长疥疮,很多人都不理他。

  玄奘法师一向对老年师父都很恭敬,于是就去照顾他,照应他穿衣吃药。后来这僧人深受感动,就把《心经》传授给玄奘法师,教他读熟,多持诵。

  在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说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跟随他,这是虚构的。实际上最初是有几个人跟随他,是骑了马的,后来因这些人病的病、走的走,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人,克服一切困难,坚定不移地前行,前后共十七年。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在历史上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是靠他坚定的信心和两件法宝取得的成果。我读过《慈恩传》,其中提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是靠观世音菩萨圣号和《心经》这两件法宝,把在途中沙漠地带遇到的鬼怪、风暴、饥饿等各种困难消除掉。

  《心经》的力量

  只要恭敬诚恳地礼念《心经》自然会得到感应。佛说法的第二时期讲的般若宗,《大般若经》六百卷,是玄奘法师最后翻译的一部经。

  他在译此经时,由于白天译经,晚上还要给弟子们讲经,很辛苦,后来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在佛前发愿,求佛菩萨加被他译完这部经,终于译完了,去世时才六十余岁。

  我们学佛人最珍贵的是法宝,是众生的法身慧命。玄奘法师为了去印度取经求学,愿意舍身。回来后又昼夜不懈译经、讲经,就是为了法宝能够传播下来,使众生能闻法得解脱。

  他临终前仍能够保持“空”的精神。一般人临逝时很痛苦,而玄奘法师却很泰然,一直念《心经》,最后不能念成时就念“色不可得,受不可得,想不可得,行不可得,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以彻底“空”的精神空除我、法二执,空掉一切虚妄分别,真正达到无碍解脱的境界。

  明了持诵《心经》和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功德,再进一步理解这些道理,就能真正恢复自己本来的佛性,最终证得菩提、涅槃。这是《心经》的真正力量所在。

  惟贤长老

  1920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当代著名高僧、法门领袖、唯识学泰斗。著有《华严要义》、《法华要义》、《楞严大义》、《普贤行愿品讲要》等。

  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重庆佛学院院长、重庆慈云寺方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