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珍贵〈楞严咒〉随身带持就能获得巨大利益


   日期:2019/11/21 1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dié),书写此咒,贮于香囊。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

  这是说这个咒的用途。

  阿难!若诸世界:假设所有的世界,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到任何的一个国土里边去,所有国土的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氎:随在任何的国家所生的桦皮、贝叶、纸素、白氎——也不论你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是日本、是中国、是印度、是泰国、是暹罗、是缅甸,是什么地方,哪一个国家都包括在内的。“桦皮”,这桦树皮可以写字的。“贝叶”,是贝多罗树的叶子,也可以写字的。“纸素”,或者白纸。“白氎”,印度有一种白氎花所制的这种东西。

  书写此咒:或者用纸,或者用布,或者用什么东西能写字的,书写这个咒。“书”,是恭恭敬敬的;“写”,就随随便便,很潦草的。贮于香囊:把它放到一个香袋里头。

  是人心惛,未能诵忆,或带身上,或书宅中:这个人虽然他心昏,不能把咒背诵或者记忆出来。但是他或者只是把这个咒带到身上,或者写到住的屋里边墙上。

  当知是人尽其生年,一切诸毒所不能害:你应该知道,这个人尽他由生到死这一生,所有一切大、小诸毒都不能害他。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若书若写,若带若藏,诸色供养,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常与诸佛同生一处,无量功德如恶叉聚,同处熏修,永无分散。”

  是善男子,若读若诵:这个善男子,“若读”,他或者对着这个本子来读诵〈楞严咒〉;“若诵”,或者不需要书本,能背得出〈楞严咒〉。若书若写:“若书”,或者他恭恭敬敬地书写〈楞严咒〉;“若写”,或者很潦草地草写〈楞严咒〉。若带若藏:“若带”,或者把这个〈楞严咒〉带到身上;“若藏”,或者把它藏到家里头什么地方。诸色供养:用种种的香花、灯、涂香、果,来供养〈楞严咒〉。因为这个〈楞严咒〉,就是佛的化身如来所说的,所以应该供养。

  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前边是那个“生生不生”,现在是劫劫都不生了。无论哪一个劫,也不生到那个贫穷下贱不可乐之处。

  所以你若能把〈楞严咒〉读会,能背得出,能就像你自己的,由你自己心里流出来的〈楞严咒〉;那么〈楞严咒〉也就是你一个心,你的心也就是〈楞严咒〉,就得到持咒三昧。得到持咒三昧,你若能诵得犹如流水源源不断,那么流过去又过来,就像所流的水源源而来;能以这个样子,你最低限度,也可以七生七世做得好像美国的煤油大王那么有钱。你若是能生生世世都继续地读,那七生或者七十生、七百生、七千生、七万万生,都不一定的了;只要你愿意做有钱的人,愿意做富翁,几世都可以的。

  可是有的时候,你做有钱的富翁时间久了,也会讨厌了。那么会讨厌,就想做什么呢?就想要成佛去了。所以你没有得到这个好处,你以为做富翁是很快乐的;等你得到做富翁的时候,其中也有一些个麻烦的事情——有了麻烦,就想要成佛去了!成佛什么麻烦都没有了,那时候如如不动、了了常明。

  所以我现在预先告诉你:你就是做富翁,也不如做佛好。

  “劫劫不生贫穷下贱不可乐处”,不可乐处,就是那些不好的地方,没有快乐;可乐处,就是有快乐的地方。那么现在这不可乐处,你不能生到那个地方去!你想去也不可以。为什么?这个〈楞严咒〉拉着你,叫你不要去!不要去!你想要去也不行的。

  此诸众生,纵其自身不作福业,十方如来所有功德悉与此人:这个诵持〈楞严咒〉的众生,纵然他自己不作什么福德善业,所有十方佛的功德都会给这个人。为什么?就因为他念〈楞严咒〉。他或者读、或者诵、或者写、或者书,这样子,就十方诸佛的功德都给他;他自己没有功德,但十方诸佛的功德都给他。你看看,只念念〈楞严咒〉!你说便宜不便宜?

  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这“恒河沙”,数目很多的。梵语“阿僧祇”,此云叫“无量数”,这也是一个大数目。因此能够在无量不可说不可说,说不出来这么多的劫中,常与诸佛同生一处:这个“同生一处”,不是说就生在一个地方;这就是和佛同时生,生在佛出世的时候。好像现在我们生在佛后,这叫“佛前佛后难”,在八难之中。那么和佛同时出世,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无量功德如恶叉聚:也有无量的功德“如恶叉聚”。“恶叉聚”,就是三个果生在一个蒂上——一个蒂生了三个果,这三个果三而一、一而三,谁也离不开谁。同处熏修,永无分散:所以和佛在一起熏修,和佛永远也不分散的。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不持斋戒,自成斋戒。”

  你真是天天诵持〈楞严咒〉,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破戒本来是无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还能恢复你戒根清净。能念,不是就能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的三昧。就像方才我说的,这个咒就是从你心里念出来的,你这个咒又能回来到你心里。这所谓“咒心心咒,心咒咒心”,心和咒合成一个,没有分别;所以你若要忘,也忘不了了,这叫“不念而念,念而无念”。怎么叫“不念而念”?你想不念,自然而然也要念咒。

  现在我们到讲经的时候才诵〈楞严咒〉,这不过给你们各人引导这么一个路。不是说要单单在讲经的时候,才可以诵〈楞严咒〉,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念这个〈楞严咒〉、背诵〈楞严咒〉!

  你念得把一切其它的妄想杂念都念没有了,就是一个诵持〈楞严咒〉的心——这叫“打成一片”,成一个了,没有第二念了;“凝成一团”,成一个了,团结起来了。你这思想、念头团结起来了,就像流水源源而来,前浪推后浪,浪浪不断。这样子,念得这个咒就像流水;又像刮风,那风来,你看不见,但是它有风来。“水流风动演摩诃”,水流的声音和风动的声音,都是大乘法,都是〈楞严咒〉的咒心。你能念到这个样子上,那时候,你就是破戒了,也还能得到戒根清净。

  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没有受戒的,就令他得到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不向前进步,不研究佛法的,你一念这〈楞严咒〉,念的时间久了,也自然生出一种精进的心来。无智慧者,令得智慧:你看,没有智慧的人,就是愚痴的人,都可令其开智慧!

  不清净者,速得清净:修行不得清净的,一定也破戒开斋,一切胡闹了很久;但因为不忘〈楞严咒〉,所以速得清净,很快又恢复清净了。

  好像我知道我们这里边有一些个人,想学佛法,但是都是身心不清净的。可是你不清净没有关系,只怕你不学!你若学了,终究有一天你就会很快清净,很快你就明白了!只怕你不学。你若说:“我也不愿意清净,我就愿意懒惰,我就愿意什么也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

  不持斋戒,自成斋戒:你如果念〈楞严咒〉,你念得打成一片、凝成一团,风也刮不透,雨也下不漏了。这时候,风、雨都没有办法间断你念〈楞严咒〉的这一念;你就不持斋戒,也就是斋戒了!为什么?你根本就没有其它的妄想心,也没有贪欲想吃什么,吃肉吃鱼,吃好东西;没有那个心了!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诵此咒已,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若造五逆无间重罪:如果犯了五逆堕无间地狱的重罪。

  什么叫“五逆”呢?这五逆在佛教里头的罪是最大的,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父”,把父亲杀了。“杀母”,把母亲杀了。“杀阿罗汉”,把证阿罗汉果的人杀了。“破和合僧”,譬如这些僧人住在一起,住得很平安的,你想办法令这些僧人不和,这叫破和合僧。

  “出佛身血”,你故意把佛身上或者用刀剁伤了,或者把佛的什么地方给损伤了,令他出血了,这就是出佛身血。那么说,佛入涅槃了,我没有见着佛,我这可没有机会来出佛身血了。你就是把佛像毁坏了,这也叫出佛身血。所以果逸要寄一张佛像给她的亲戚,我叫她用硬纸把它包好了,不可以这么随便就寄;因为你要是令这张像毁坏了,这都叫出佛身血,都是有过的。

  “无间重罪”,就是无间地狱的罪。十恶尚且没有那么重,唯独这五逆的罪是最重了;你若造五逆的罪,一定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去。这个无间地狱,以前讲过,说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也是满的,你再多人也是满的,它没有一点的空间的地方。“无间”,就是这时间上非常长远的,没有一点余闲的时候。“重罪”,这个罪最重了。

  及诸比丘、比丘尼,四弃、八弃:“诸比丘”,就所说的出家受了具足戒的男人;“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人。比丘有三个意思,就是乞士、怖魔、破恶,以前都已经讲过了。

  什么叫“四弃”呢?就是杀、盗、YIN、妄这四戒,叫“根本戒”;梵语就叫“波罗夷”,中文就叫“弃”。四弃,就是你若犯了这四种的戒,就抛弃到佛法这个大海的外边,不可以再入了。

  比丘是四弃,而比丘尼就有“八弃”。这再加上什么呢?再加上触、入、覆、随。

  “触”,就是身体相触。在戒律上说,若以YIN欲心与男人身分相触者,这就犯波罗夷罪(弃罪)。无论男人、女人,比丘、比丘尼,或者和在家人身体相触的,你若有一种YIN欲心,这就是犯罪了;你若是没有YIN欲心,这不犯罪的——就看有YIN欲心,没有YIN欲心。

  怎么叫“入”呢?入,就是出入;因为你做比丘尼了,无论在任何地方谈话,必须要在光明正大的地方,不要到屏处。屏处,就是坐到屏风的后边,旁人看不见,或者好像厨房等隐蔽之处。总而言之,就单单两个男女,或者比丘尼、或者比丘,入到那个房里边,没有其他的人,就一男一女。这在比丘就比较轻一点。若比丘尼就不可以单独一个人和另外一个男人那么去谈话;若谈话,这就犯了入的弃罪之一。

  “覆”,覆讳过失,就是掩藏着他人重大的过失;自己所做的事情也不坦白、不告诉人。这是一种覆,这也犯弃罪。

  “随”,不得随被举罪的僧人,供给他衣食。

  诵此咒已:如果你念完了这个咒,如是重业,犹如猛风吹散沙聚,悉皆灭除,更无毫发:像上边所说五逆、无间重罪和四弃、八弃这种种的罪,就好像沙聚到一个沙堆上,但是猛风把这个沙都给吹跑了——这所有的罪业,就算是你以前犯过四弃、八弃和这五逆的罪业,都可以灭除了,连像一根头发那么多都没有了。这表示:这个咒的力量是不可思议!

  “阿难!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若能读诵书写此咒,身上带持,若安住处,庄宅园馆。如是积业,犹汤消雪。”

  阿难哪!若有众生,从无量无数劫来,所有一切轻重罪障:假设有这一类的众生,从无量无数、很远很远的时间,这么多劫以来,无论他造什么罪,所有一切轻、重的罪障。从前世来,未及忏悔:从前生来,也没能有机会去忏悔。“忏”,就是忏其前愆;“悔”,就是悔其后过。“忏”是印度话,叫“忏摩”,也就是改过的意思;“悔”是中文。“忏悔”两个字,是华梵并举,中文和印度文两种合起来。

  若能读诵书写此咒:或者能读这个〈楞严咒〉,或者能背着本子诵,或者能写这个咒。诵这个咒,必须要长远,不是诵一遍、两遍;能长长久久地诵这个咒,那是最好了!

  或者在身上带持:带在身上,要带在心的上边,不要带在心的下边。因为你带在心口上边,这表示恭敬。你若带在下边,这对咒不恭敬;不恭敬,不单不能有功德,而且还有过失的。因为你对咒本身就不恭敬了,所以这个咒就是有功效,也减少了。

  若安住处,庄宅园馆:或者放到自己所住的地方,或者一个庄子上,或者住宅,或者一个园,或者一个馆。

  如是积业,犹汤消雪:像前边所说的,这种生生世世所积累到一起的罪业,就好像热汤消雪那样,一点都不会存在的。

  “不久皆得悟无生忍。”

  不久皆得悟无生忍:不用好久,这个人就会悟无生法忍了。

  “复次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忆念斯咒,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长命者,即得长命。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身命色力,亦复如是。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必定不生边地下贱,何况杂形?”

  复次:那么再讲一讲。阿难!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假设有个女人,她也没有生男孩子,也没有生女孩子,想要求有孕、做母亲。有孕,就是有孩子,所谓怀胎。

  若能至心:假设她能够至心;怎么叫“至心”?至心也就是一心,也就是诚心诚到极点。忆念斯咒:她或者能记忆,或者能照本子来念这个咒。什么咒呢?就是〈楞严咒〉。

  或能身上带此悉怛多般怛啰者:或者请有道德的高僧,就是有修持的出家人,写“悉怛多般怛啰”(xī dān duō bō dā là)的咒心带在身上。这个“悉怛多般怛啰”,就是不论你带着咒这几个字,或是你念这几个字,都是在虚空中,就有个白伞盖来保护着你;那么你所求,会满愿的。

  便生福德智慧男女:“便”,就是可以遂心满愿了。她若诚心诚到极点,就可以生这有福、有德、又有智慧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看她愿意求男孩子,就有男孩子;愿意求女孩子,就有女孩子。

  求长命者,即得长命:你诵持〈楞严咒〉,你想求长命,就得长命的果报。欲求果报速圆满者,速得圆满:你想求什么好的果报,也就很快就能圆满你的心愿了。好像女人,你要是想求将来得一个好丈夫,这都是好的果报,你就能遂心满愿;男人也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你求什么,就有什么!所谓: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命得长命,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一切的事情,都可以遂你的心、满你的愿。

  身命色力,亦复如是:你的身体和生命,容貌和体力,也都和求长命是一样的道理。

  命终之后,随愿往生十方国土:你诵持〈楞严咒〉的人,命终之后,你欢喜生到什么地方去,就生到什么地方去。你欢喜生到十方国土,哪一个国土去都可以。你愿意生东方就生东方,愿意生西方就生西方,你愿意生南方也可以,欢喜到北方更可以。你愿意生到阿弥陀佛的面前也可以,愿意生到阿閦佛的面前也可以。总而言之,你欢喜亲近哪一位佛,你就可以生到他那国家去。

  必定不生边地下贱:“必定”,就是一定。一定不会生到什么地方去呢?“边地下贱”,“边地”,就是很偏僻的地方,不是位于中间的地方,在国的一边,这叫“边地”。这边地,人人都没有知识,一点文化也没有,没有人认识字的;那个地方,地也不出产东西,人也卑贱,这叫“边地下贱”。

  那么你能念〈楞严咒〉,就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去。

  何况杂形:你做人都不会生到边地下贱的地方去,何况你会去做畜生吗?更不会托生去做畜生了!

  恭录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七)》〈四種清淨明誨‧楞嚴神咒〉(宣化上人講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咒       业障)(五明学佛网:楞严咒       业障)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成观法师:楞严咒大意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分 

 梦参法师: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梦参法师:忏除业障——《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二 

 本性法师:忏悔己身诸业障 

 刘先和居士:当世人学佛的三大业障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十章 忏悔业障 

 仁焕法师:念往生咒拔除业障根本 

 仁焕法师:拔业障的反应 

 仁焕法师:病与业障 

 仁焕法师:忏悔业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