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4.迷头认影


   日期:2020/5/22 21: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僧问洪州凤栖山同安丕禅师曰:「迷头认影时如何?」

(识起迷情於光怪陆离事,若患着时,应如何止住?)

师曰:「告阿谁?」

(凡所有相皆是虚化,幻化之事要告诉谁?)

僧问曰:「如何即是?」

(未识禅机,请师再示!)

师曰:「从人觅即转远也!」

(从人我众生里去打滚,将无有出处!)

僧问曰:「不从人觅时如何!」

(若不患着人、我、众生等诸有相时如何?)

师曰:「头在什麽处?」

(一切本幻有,在观空智察照下,还有头可入迷?还有幻影可以去认麽?)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修行者不入色阴魔境,似没有开悟前的迹象,一入五根、六尘的幻觉中,可说多彩多姿,而不知要远离诸魔境者,不知要空其相者,大有人在。此等人以为自己已证得神通异能,常常执迷於此境相而不能自拔,还以妄导妄,以盲导盲,终究错失修解脱道的机缘。此种境界、现象,在禅宗行者讲来,是所谓的「迷头认影」。一般修行者住色阴魔相现时,随伴着受阴魔相起,光怪陆离事执为有相,境界会越来越真,更会迷失本性,错失佛性的认知,因而迷失,也证不得解脱知见。

当行者未悟自心时,都是见光、见影、见众生相,这些现象都是超越叁度空间,而进入第四度空间,体知常人所不知,见知常人所不见,此是真心所照,是自性本来的功能,吾人自不认知,又无法入经典中认识,又无善知识指导,更会迷却头而误认一切境界为魔境,有的人因而发狂,导致神经兮兮,不可终日。

另外大部份修行者,却以见诸境为真,迷头认影,虽能有异於常人的见闻觉知,但确无解脱之能力,此是修世间禅定行者的通病。吾人有幸能於今生听闻正法,当以解脱道为依归,不要再执着有为诸法,所见诸境皆误以为真,如此当不得解脱知见,禅修为因,虽有天道果报,寿命久远,但当寿尽,还得轮回,终非佛子所当学。

2.释题

本公案名为「迷头认影」,系出自《楞严经》中卷四,经言有一演若达多者,因自己眼不能见其头,故不认识自己的脸貌。有朝一日因拥有一面镜子,一早照镜,见自己脸目後因而发狂,自认为己不自见,镜中所见一定是魔鬼之类,因而发狂,奔走城中。此比喻修行人,当真心现起,能照一切超世间事时,妄执诸境为真,诸轮回事本虚幻不实,唯独无知者,认妄为真,诸缘牵涉,而不能超越,犹如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而狂乱不止。

现录《楞严经》经文如下:「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馀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於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 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於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叁种相续。叁缘断故,叁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禅宗行者或大乘菩萨道者,若自心不现,本当不能见四度空间一切事物,若有朝一日,当有所见时,却要能不住境生心,应学习「无所住而生其心」,能见诸缘而无住。能见者是自性圆明,妙如来性,本来具足的功能。圆明自性本无所黏,本不知烦恼,见後当无住而仅觉知其境而已,自性当不被一切因缘法所迷,故不会「迷头认影」的。

3.语体文解

有日一僧问洪州凤栖山同安丕禅师说:「迷头认影时如何?」若一个人开发出能见自性,犹如能以镜子照世间事或超世间事,但却是像演若达多之迷头认影事时,当如何是好?按语说:「识起迷情於光怪陆离事,若患着时,应如何止住?」一个人若无境界,即修行没有一个入处,若有个入处,却处处时时妄执一切境为真,像迷头认影事一样,该当如何为是?

禅师说:「告阿谁?」亦即有什麽事足得告诉别人?我们所认识或不认识的修行人,很多都是沉不住气的,当有所见时,就会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这也是迷头认影的一种。譬如说,有同学能见另一类众生(鬼神),也许跟在某个人身边,他即刻告诉那个人说,噢!你身後跟了一大堆众生耶!本来此人修行境界不高,自己无觉,也不知害怕,被你这一说,他真的连觉也睡不着了。这种人说来就是法的执着很重,有所见即告说出,不说会很痛苦的。也许他要显示我有功夫,你看我能见异类众生呢!若真的功夫好,应该能无言中,帮人家度脱那些冤亲债主才对,若光有能见的本领,却也没办法替人家解决事情,那有什麽功夫可言。能见、能知而不能行,是外道法,非佛子所当为。按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幻化之事要告诉谁?

此僧不能体会禅机,又问一声:「如何即是?」倒底如何才是应付迷头认影等事端?禅师说:「从人觅即转远也!」若用人的常情或以人的层次境界,甚至於天道的层次,在谈迷头认影的事,那就永远没办法解脱的。修行人一入色阴魔境、受阴魔境等,都会现出人的潜在习气应一切法,或以五根、六尘交互的功能,而现一些超能、异相来,有天人能现之境界,这些不知者认为是神通异能,实不知是宝明妙性所映现的妄相,若也执着这些相为真而不能离,即不能达住境不生心,或达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地。

僧再问说:「不从人觅时如何!」那我就不从人的层次来探寻的话又如何?按语说:若不患着人、我、众生等诸有相时如何?远离四相(无人、我、众生、寿者相)又如何呢?

禅师说:「头在什麽处?」若不妄执一切人、我、众生相,不妄执一切法相,那麽头在什麽地方,意即放下一切法时,心如如不动,当不为境所迷,那有个头会迷失掉?都是妄执一切相的人,才会迷失掉。没听说一个修无为法的人会着魔,都是一些喜欢神通、异能,或前生修有为诸法,所留存有习气的人,才会着魔而认一切法为真,认一切法为真就不能得解脱知见。按语说:一切本幻有,在观空智察照下,还有头可入迷?还有幻影可以去认麽?若行者能自主性地观一切法空,这是顺因缘。若有冤亲债主纠缠,很难真实自在地来观一切法空,那就要多诵经、拜佛、拜忏,以诸佛、菩萨的威德力,帮你来化解一切的灾殃。久而久之,也能自在如如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