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16.千圣不传


   日期:2020/5/23 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僧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如何是向上一路?」

(缘起本体兼带现象界。证得无所有相,学习依空起用,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未能得之。)

文准禅师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证至无我、法两执,再来观看时云兴起。)

僧日:「为甚不传?」

(本自具足不用传,福德不足启不出。)

师曰:「家家有路透长安。」

(路显示在行利益众生事上。)

僧曰:「 知衲僧门下,毕竟作麽生?」

(不往长安去,只知门下事,如何得了!)

师曰:「放你叁十棒。」

(棒下发悟,何速太急!)

(二)玄祥释解

1. 前言

佛法要修学的是断掉我们内心的烦恼障、所知障,这是第一阶段要修的解脱知见,有解脱知见就能够超越叁界轮回,有解脱知见不代表你会用心法,我们内心所作的一切佛事,都是从我们自性中自然流露,所以解脱知见是一回事情,用心法是属有相法,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解脱是在讲求空相、无执,也就是外境跟你自己之间的关系能够脱粘了,那就能解脱了。

为什麽自体与外尘境能脱粘呢?是我们内心习气毛病已经淡薄了,所以外在的因缘来的时候,你以空的体相去面对它,不以你的习气毛病去相应的话,就脱粘了,那就已经修证到空性了。之後,行者能从空中又产生万有或产生万法,这一来是属於心用方面,所以圆满菩提自性,除了求解脱知见以外,还要懂得心起灭的道理。

这些佛法要不要有人传呢?第一个就是说你修到一个境界以後,慢慢的习气毛病控制得差不多了,烦恼也就没有了。第二个是本身自有佛性,自性能够成就一切佛事;第叁个是你内心如果没有清净,诸佛菩萨传你法,也许你会去造业,因为有的人悟後又迷失掉,沉迷在贪、 、痴、慢、疑,或沉迷在名、色、钱财方面,没有办法从里面走出来的话,那你学的法反而没有好处,只会害死您又去造业。

修到一个境界的行者,他本身生活、周遭事并不会引起挂碍,有碍就表示没有什麽成就了,不会有很强的意愿想对自己做些什麽事,因对世间的一切都看得很淡薄了,这就是证得解脱知见了。解脱第一阶段证到以後,就要圆满菩提自性,圆满的话就会心用。一个行者修到心清净後,当然要知心怎麽用的道理,当然这时候你若有心用,全是用在利益众生上。但这要不要学呢?无所学,因本性具足故;但为什麽您起不了心用,还未达究竟涅槃故。

2.释题

本公案名为「千圣不传」,行者修行到一个境界以後,心可以成就一切佛事,起心动念念力增强,所以有一些法从自性生,这个是不假外求,那为什麽到一个境界以後,千圣不传呢?

修佛法解脱道是与一般的世间禅或外道法有明显的不同,在修行的道路上是抱着无所求,以般若波罗蜜多来处理一切境界及现象,般若智者是言无所有、不可得,修解脱道中行者应无一法可得,故在《金刚经》里头,世尊说:「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又说:「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须菩提也说:「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由这些段落经文说明里,您当了解学习佛法、解脱道是无一法可求,无一法可得,那千圣要传哪个法呢?

话虽如是说,千圣虽不传,但我们应体知,菩提自性本能应缘,应缘中因一切法於是中无实无虚,故自性能不着、不黏,能不取、不舍,因自性本是不垢、不净,本是不增、不减故,这一部份虽千圣不传,但行者还是要自己去认知与体证的。

3.语体文解

僧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如何是向上一路?」

有一僧人上堂後,问文准禅师说:「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到底什麽是向上一路?我们说,内心不清净,所以学了很多的佛法,所有佛法都是在空掉我们的习气、心垢,调伏我们的毛病,所以证到解脱知见,再上去要从空之间再转回有相,这可以说是向上一路。按语说:缘起本体兼带现象界。证得无所有相,学习依空起用。若非发菩提心,调伏心病,证得菩提,再进而能行菩萨道者。若不是如此者,未能得向上一路之境界。

这个公案缘起本体界,因为向上一路是证到解脱知见有空体现的现象,兼带现象界,因为内心起一切心法是现象界里面的事情,所以一切法生起是属於现象界的,一切法要生是由本体空性中生起,这时你不压抑你自己的心去应缘、去取一切相的话,那就可以证得无所有相。无所有相就是心对境可以如如不动,不把他当成一个境,可以了知其境,但觉知时能如如不动,这就是所谓的证得无所有相。

证入无所有相是四空处定里的境界,四空处定第一是空无边处定,第二是识无边处定,然後是无所有处定,最高天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如果不是学佛法六波罗蜜多的话,很多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去时,就是冲过了头了。佛教的有顶天就是这无所有处天,是能以如如不动的体,来面对一切境界都无碍,所以能证得无所有相,这以後要学习的是如何依空起用。

怎麽依空起用法呢?这是千圣不会传你,有所传的法都是外道法,释迦牟尼佛提过,有人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时,是人无有法可得,舍得不能再舍,才能真正证到我们的佛性。你看诸佛、菩萨他们,可以从心地空里面化一切相,这里的依空起用,当然看你修证的境界高低,起用的 围也不大一样。普通我们对世俗的一切事情,你主观意念还没有放开的话,有时候你会起一个意愿,这件事情该怎麽样,这也就是说从心地里面依你的习气而起的心法,这里面还有点世间的事端,故起不了神用。那诸佛菩萨他们应缘都是从观因缘果报,所以所现的法都非常殊胜,且能够圆满。

一个开悟的行者,他的心是很锐利、很敏感的,但是内心的习气毛病还没有净尽,所以有时候依你的想法认为这件事情该这样,那件事情该那样。如果你所起念对象是人的话,你会改变他的命运,也就是说我们修行的时候,要超越你自己的看法,超越您的主观意愿。

譬如说那个人本来有福德得到钱财、升官或是出国机会,但是依你正义的眼光来看,这家伙他怎麽有资格得到这些呢?内心就生起了这样没天理的念头,也许你的这个念起,过一阵子使他本来要得到的,却变为没有了,这是你的不净心可以影响人家的命运。为什麽你会有那种心去左右人家的命运呢?是你还没有超越你的习气毛病,好打抱不平,不能以平常心观世间事,这样是没有证得自我解脱的知见。所以本身要自我解脱的话,大至非常严重的事情,小至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要能放下,你就不会去左右世间一切人的命运。

所以有一些适合去当护法、当审判官,像 罗王一样,赏罚分明,做对的就有赏,做了什麽错事,当然就有什麽果报,但是要修你内心清净的话,你就要超越你自己内心的对错、善恶、美丑的观念,所以修行要证到菩萨解脱道的时候,做法是与一般外道法不一样的。

我们一般人都有一正直的观念,对於对错、善恶的观念很强,这是没有超越你内心的执着与看法,要有机缘能够修到向上一路的话,也就是要舍一切法,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接触的尘境都要放下,也就能证得无所有相,才能学习依空起用。

依空起用不是依你的习气毛病或者是依你所学的法来用,禅宗都是以自性自应缘,自性开发出来後即能自行应缘而作用。有的人学习有为之法,如念咒、划符,修行的人不要去使用这些法,因为我们佛法跟外道不大一样的,外道使用的念力、符咒等都不是从心地而起的法,都是用心力而起的,这就有高低之分。佛法悟得空性,得无上正等正觉时,就无有高下。要能做到依空起用,也要发菩提心,求得菩提後,能自觉然後度人,一定要去帮助别人,使别人也能从烦恼困境中走出来,这样就是再去行菩萨道,也才能够学习到依空起用的道理。

文准禅师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文准禅师这句话在标榜什麽呢?水的尽头好像没有路了,也就是你修行到内心习气毛病都灭了,好像是无可修了,「水穷尽」可以说悟入空无,这个时候坐下来看看天空,虚空之间的云现出来,「云」可以代表有相,在修空观的时候,不喜欢内心有一法起灭,有一法起灭的话,就觉得很不舒服,这样逼得你的想法、观念都放下以後,已经走到山穷水尽处了,此时就反而要坐下来休息休息,看看天上浮起的云,也就是说观有相之荣枯,坐观世间事的成败。

按语说:证至无我、法两执,再来观看时云兴起。走到水穷处,无我、无法的执着都没有了,到这个境界才能够转回头,再来观看有时云会兴起,有时却是晴空万里无云,这不是说修行一开头就修有相法的,是证到空以後再回过来观看有相,也就是让空、有能融合,才能够圆满菩提自性。

僧日:「为甚不传?」

此僧人对於文准禅师的回答不能体会,反而再一次地催促问说:为什麽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文准禅师这样回答:行到水穷尽处,坐看云起时。没有谈到要不要传,为什麽不传呢?其时已经告诉您虽然千圣不传,但到此的行者应能自我成就地学习坐看云起时之相貌。

按语说:本自具足不用传,福德不足启不出。本自具足不用传,自身即能体知再来是要怎样。若福德不具足的话,就没有办法现出来那种意境。所以向上一路是自我的体会,自我融会贯通,也就是一理通,百理彻,如果一个道理能够搞通的话,那一百个道理都会透彻了解的。你修行到这个境界,也可以了解心跟性的关系,性跟体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话你就自己懂是什麽道理了。

师曰:「家家有路透长安。」

僧再催问说为什麽不传呢?文准禅师也很慈悲地又说了:「家家有路透长安。」每一条道路都接到每一户人家里去,也就是每一家透过这一条路都可以走到你的目的地去,家是自己的,路摆在你家门口,代表你自家都有道路,也就等於你自己由自家可以走到长安去。每个人体悟的不同,道路也不同,但到长安的目的地是一致的。

禅师一直跟他提示为什麽千圣不传?是你要自己从内心里面走出来,从内心里面去创造一切法,不必人家来传。祖师大德讲:「路逢达道人,莫将语默对。」也就是两个了悟的人见面了没话可说,那还没了悟的人一见面就要参问,要拿话头出来问,有的就无所问,无所问就是通达了,再问也是一样。

按语说:路显露在行利益众生事上。你要建立这条通达长安的路,不是坐在那里静静的等待,就能通达到长安的,而是要去行菩萨道,要去帮助众生,使他们能离苦得乐,从中去学习无上心法。

初步修学佛法解脱道者,是以布施、持戒、忍辱在积福德,也就是说初基修行都是以布施开始,布施是积福,持戒是修德;那行菩萨道是要修成佛道的,当要以利益众生来积福德,不是去行布施来积福德。一个悟道的行者,在修菩萨法的时候,因为他看破了自己的一切习气、心病,慢慢的都超越了它们,使内心越来越清净,所以德行就越来越高超。

如果菩萨道行者在这个阶段,德行不能够高超的话,那还是会沦 的,也就是悟後迷者。外面很多没有接触真佛法,或者刚接触佛法没坚定的智慧跟信心的初学者,最後还是被世间的钱财、名利、色情、..等迷惑掉了。初基修行是以布施、持戒来圆满福德,开悟的行者以利益众生来圆满福德,前者是求开悟,後者是求能够成佛道,所以两个阶段所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僧曰:「 知衲僧门下,毕竟作麽生?」

此僧人又问了:「 知衲僧门下,毕竟作麽生?」意思是说我只要谈出家人要学习佛法的事,您禅师不要扯到什麽长安不长安的,毕竟为何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呢?我是出家人,只问出家人该做的事,那你讲家家有路透长安是什麽意思?跟我问的问题有关吗?他不了解文准禅师的禅机。只知纳僧门下是小乘行者,求自我了脱,这就没有办法学得向上一路的功夫。按语说:不往长安去,只知门下事,如何得了!

师曰:「放你叁十棒。」

文准禅师没好气地说了:该揍你叁十大板。此僧智慧还是差远了,显然此僧没有开悟,故禅师所言不能让他契入,故两人是牛头对不到马嘴。按语说:棒下发悟,何速太急!禅师一急时,想用棒喝的方法,如此能让参者发悟吗?还是就是揍他,让他醒悟一下,以 言语。

( 87 年 5 月 27 日 讲於 龙潭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