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4.真实佛性


   日期:2020/5/23 16: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印宗问六祖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识起迷情于不二之法,尚在推敲研究中。)

六祖曰:「法师(印宗)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佛性不落于有、无,不落于常、无常,亦不落于善恶等,故其性无二。)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

(适逢六祖,始解开正法之门。)

 

()玄祥释解

1. 前言

学佛者或不学佛者,每天都在讲佛法,但佛法又是什么?「佛法」一词,包含极广,举凡诸法本性、一切世间之缘起、微妙善语等,乃至于其它真实与正确之事理等,皆属佛法。是故佛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出出世间法等,因佛所说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

但真正佛法当指能得解脱、得涅槃之法,始能真正称之为佛法,所以说法者要有三法印来印证,说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灭为乐等三法印。所说是否真的佛法,还是佛所说之初机佛法、外道法、方便法等,虽皆说是佛法,但当有高低、真正、方便之说。

一般佛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所以《成实论》中将佛法依其义理分成六种名称。佛法者(1)善说,因佛如实而说之善行、解脱法。(2)现报,使人于现世即能得果报。(3)无时,不待吉凶星宿降临,随时得修道而成。(4)能将,能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5)来尝,应当亲自尝试,亲身证悟、体悟。(6)自知,因具足智慧,故能自发信解。所以真佛法者着重身体力行,自我体证,不落于语言文字者,是为真佛法。

进而言之,佛法中之不二法门,乃指超越相对之差别相,趋入绝对平等之境地,称之为不二法门,略称为不二门。《维摩经所说经》中之入不二法门品,由文殊师利等诸菩萨与维摩诘居士谈论有关入不二法门之境地。其中,诸菩萨对生灭、善恶、有为、无为等相对原理,各提出超越此类相对问题之绝对答案,而以之为不二法门;文殊师利菩萨则认为无言、无说、无示、无识者称为不二法门;而维摩诘居士更以沉默不语,显示入不二法门之要法。

本公案谈到佛法之不二法门,当依体而来阐述,佛性之体本无性相,故当然无所谓善恶之称。入绝对之本体实性论,故能知无有一切差别相可言。世间、出世间、出出世间等诸法,都是一体平等无有区别。故六祖言:「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2.释题

本公案名为「真实佛性」,要能了知真实佛性,当能亲自体验证得后,才能阐述得清楚,也才能自在无碍于世间事,一切法绝善恶分别想。行者要么住涅槃境,就如得无为之真如体,如如于万境中不动;要么就依所实证之真实佛法,超越世间一切相,而能自在无碍,随缘示现一切法,一切有为诸法,绝善恶观念来度一切众生。故对于不二法门,依行者证悟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有人认为入不二法门当以维摩诘居士沉默不语,显示入不二法门之要旨,但此是依体空实相而修入之要法;若要能空有不二,依空体而用,遣相、融相二门统摄而入,此更是菩萨度众生之要法。前者为修入不二门之要法,后者是得不二门后,应用而不着相之不二法,均显示无上、不二之佛性、佛法。

当我们深得佛法,当知佛性绝常、无常,绝善、恶,绝福、罪之法。故诸大菩萨觉悟真正佛法后,因不执善恶、有为、无为想,故能神变徧十方,示现于十方界,这是彻底悟得不二佛性、佛法者的风范。

要明佛性之实相,可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相来加以说明,佛性本无性性,仅是能依他起自性。依他起自性之一切有为诸法,却能以般若无住为用,当用后当能得无住、无执为依归,也就是不黏而得解脱自在,这是真正菩萨之境界。

 

3.语体文解

印宗问六祖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印宗师问六祖慧能大师说:「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唐代高僧有名印宗师者,是吴郡(江苏吴县)人氏,前虽曾遇五祖弘忍黄梅大师,并未有所成就。后来于广州法性寺宣讲《涅槃经》,在此时始遇六祖慧能大师。

所谓佛法者是所有世间一切法---正法、邪法,及世间禅定诸法,出世间、出出世间诸法皆是佛法,统辖一切法均可称之为佛法。那真正不二之佛法为何?印宗师问六祖慧能大师说:「什么是佛法不二之法?」

六祖慧能者是五祖传法人之一,在中土南方传法,而神秀禅师者于北方,故知五祖以下有南北二脉传承禅法。话说有一日黄梅弘忍大师拟找一传人,令众人各述一偈以传衣授法。时有上座神秀师者遂于壁廊书偈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大师闻之,谓此偈未见本性,但可以多多以此为用功方法。慧能师当时于大寮中做工,听得此偈,谓未见性。遂请一童子代于壁间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黄梅弘忍五祖闻之,认为此人已悟道,真能传大法者,乃夜召慧能师入室,潜授衣法,并遣其连夜南归,隐于猎人队中,潜默将养,地方约于四会、怀集之间。经历十五载,始明心见真性,乃出来弘扬佛法。仪凤元年(676)至南海,始遇印宗师于法性寺,印宗师遂依之出家,受具足戒。翌年,慧能移住于韶阳曹溪宝林寺,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印宗师于慧能大师处始悟玄理,而以慧能为传法师。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不二之法,尚在推敲研究中。未了悟真佛性者,天天参问佛性,以佛性为何而忧恼。今日见六祖慧能大师,难免要再问清楚一下。  

六祖曰:「法师(印宗)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印宗法师后于广州法性寺宣讲《涅槃经》,遇六祖慧能大师,始有此机缘一问佛性不二之法。讲《涅槃经》者定要提及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来说明《涅槃经》之义理。经云有人今生能读《涅槃经》,今后经历百千世亦不堕三恶道中,可见能读《涅槃经》殊胜之处。

六祖曰:「法师(印宗)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说您在讲《涅槃经》,当要能明佛性,认识佛性就能知佛法之不二之法。佛法浩瀚,无量无边,一个行者能明佛性,当知只有一法能知佛法是不二之法。

六祖继说:「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六祖继言:「就如高贵德王菩萨问佛陀说:『犯四重禁---杀生、偷盗、邪YIN、妄语等,或作五逆罪,五逆罪可分大小乘之五逆罪,小乘行者五逆罪为杀母、杀父、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灭福田之五种罪业;大乘所说五逆则1.为破坏寺塔,2.为毁谤声闻、缘觉与大乘法,3.为妨害出家人修行或杀害之,4.为犯小乘五逆之一,5.为否定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教唆他人行十恶等。及一阐提(梵语icchantika,言断善根、无佛种性)等,此三等人当断善根佛性否?』佛陀回答说:『世间善根有二种说法,善根有常、无常之别,一者是所谓常,二者是所谓无常。然而佛性并不涉及非常、非无常等二论法,是故佛性不断,是名为不二,有二相之分别相者即非佛性。佛性是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所以佛性者不住两边,不在常、无常,乐、苦,我、无我,净、不净,空、不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寂静、不寂静,远离、不远离,有为、无为,有漏、无漏,生、灭,善、非善,有罪、无罪,有烦恼、无烦恼,世间、出世间,杂染、清净,生死、涅槃,在内、在外、在两间,可得、不可得等对立分别法中来显示,离开这些对待法才是真正不二的佛性。

六祖继说:「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佛陀继言:「『五蕴---身、受、想、行、识等五蕴,与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等合成十八界,对一般人或世间禅定者来说,是空有二相之别,智慧具足的行者,了达了佛性后,始知佛性无二,虽有时依缘而现其境相,其性无二、无别,无二之性,始得称为佛性。若行者认为性相分离者,即不识佛性。简要言之,佛性本具空如来藏性与不空如来藏性,两者虽二其实是一,不空者为空之所现者,空与有者二者合一也。如此认知,即是真知、正知,离佛性而尚有法者,是为不识佛性为不二之法。』」

按语言:「佛性不落于有、无,不落于常、无常,亦不落于善、恶等,故其性无二。一切世间对待法,均是由佛性而发,是为不二之法,有智慧者能了达,性相二性,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也。」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

印宗师闻六祖慧能大师所言,甚契合其心,印宗师心开意解,故生欢喜心,因而合掌恭敬致意。按语说:适逢六组,始解开正法之门。前印宗师曾见五祖弘忍黄梅大师,因意境尚未达到此境,故虽参问却不能得解悟。今因缘成熟,巧遇六祖,也许以讲经功德,因缘成熟,得六祖开不二法门之佛法,因而深契悟之。

( 2004 年 1 月 8 日 撰于法尔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