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2.不用一法


   日期:2020/5/23 1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门人道悟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曰:「曹溪意旨,谁人得?」

(识起迷情于曹溪佛法真传,谁人获得?是有佛法可得乎?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冀得佛法。)

师曰:「会佛法人得。」

(有一切心,需要或会佛法的人,得曹溪意旨也。)

曰:「师还得否?」

(请问禅师汝得曹溪意旨否?) 

师曰:「不得。」

(吾并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曰:「为甚么不得。」

(何故师不得?)

师曰:「我不会佛法。」

(因我无一切心,故不需佛法,亦不会佛法也。) 

 

()玄祥释解

1.前言

我们佛教徒是学佛者,不能说是拜佛者,若强说拜佛者,与异教徒、神教徒没有两样。当然我们也有顶礼诸佛、菩萨,但此是修习谦卑、去我慢心之行为。我们学佛是要学习佛陀的智慧,由佛所宣说的圣教量言中去学习,得到无上菩提之智慧。而所谓佛法者,即是佛陀方便而说,给未了悟真理者而说。若一行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无上菩提,则不必再用佛法,而心地上随自性真如而做作,安然自在无碍。

所谓佛法者为佛陀所说之法,佛法者有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法能破无明、烦恼业障之意声、名句、文名等佛所说之言教名为教法;自己亲身体验实修一切有无诸法之义理,是为理法;行者对于戒定慧三学之力行,称之为行法;修行圆满,证悟有为、无为而得果位境界,称之为果法。

虽有诸多佛法,但佛陀说四十九年,未曾说一字。但看《金刚经》中云:「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由此可知,说法者方便而说,给未究竟者而用,若已得道者无一法可用,面境觉而无住,是谓如如佛。

 

2.释题

本公案名为:「不用一法」,有佛法可得或有佛法要用,即是未达道者。行者心有无明,始要学习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六波罗蜜多等诸法,以求得明心见性。行者何时才能不用一法,初发心菩萨要学习调伏自心、习气,当要学习一切禅法、佛法。行者粗心要能暂伏得学习诸有为法,从有漏智得入无漏慧,在禅修止观中去调理自心妄习,当心有个入处,即能入实修境界中,观心了不可得,用佛法去除我、法二执。当行者得个休歇处,悟心了不可得,祇是随缘应缘,虽有所用,终无可用一法,盖因诸缘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船过水不痕,鸟道信无踪。

至此境界,始知古德所云:「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行者真正达到解悟者,遇境无一心可起,所以就无一法可用。此时行者也才首肯,伟大智慧超然的世尊,本来祂就无有说一法。

一切有为法都不是真佛法,就是有佛法也仅适用于初机、浅机,以及半途努力以赴地在学佛者。若行者也无明起,在境界旅途中,妄执有一佛法可得,或有一境界可获,都是旁门左道,不是真正的佛法。佛说:「诸法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行者能朝此方向去学佛,就有达到彼岸的一天。不然以为有一法可学,有一法可得,都是邪魔外道之流,误我佛门子弟于沦坠。

 

3.语体文解

门人道悟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曰:「曹溪意旨,谁人得?」

有一徒弟名道悟师者,有一天问南岳石头希迁禅师说:「曹溪禅宗六祖佛法意旨,是什么人得去了?」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曹溪佛法真传,谁人获得?是有佛法可得乎?佛说一切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冀得佛法。」曹溪慧能大师是以《金刚经》印心的,《金刚经》云:「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名辞,如南岳、石头希迁、道悟、曹溪等。南岳者即衡山是,又名衡岳,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衡山县西北十五公里处。此山标高一二○○公尺,方圆四○○公里内有七十二峰、三十八泉、二十五溪、十五岩、十洞、九潭、九池、九井,湘江环绕流经此山的南、东、北三面。

唐朝开元十八年(730)李邕先生所撰麓山寺碑记载,于西晋泰始四年(268),法崇禅师至此开山,草创麓山寺。南朝末期陈代太建二年(570),慧思禅师入南岳讲《般若经典》、《中论》等,称麓山寺为般若道场,慧思禅师又称南岳大师。唐代先天二年,怀让禅师入南岳,住于般若寺观音台三十年,使南岳禅风高张。希迁禅师于唐朝天宝元年(742)入衡山,于石上结庵,人称为石头和尚,希迁石头和尚因而得名。 

门人道悟师者当时有两位,一位是唐朝渚宫人,乃今湖北江陵,俗姓崔(738~819),于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谒嵩山律德禅师,其后又谒石头希迁禅师,参学约二年,不得法要,后终辞去。又入长安参礼南阳慧忠禅师,往后更复谒见马祖道一禅师,于言下大悟。因马祖禅师鉴于法在南岳,劝言还至渚宫。道悟禅师示寂于元和十三年四月,世寿八十二,僧腊六十三,后世称为「天王道悟」,以别于当世之「天皇道悟」。本公案提问主角即是此天王道悟禅师。

另一同时代的道悟禅师,婺州东阳人,乃今浙江金华东阳,俗姓张(748~807),十四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参谒径山国一禅师,从问禅要,服勤五年而蒙印可。后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石头希迁禅师,尽得玄旨,乃栖止荆州当阳紫云山。未久,应荆州天皇寺之请,驻锡而振复之,法席愈盛,世称「天皇门风」。禅师后寂于宪宗元和二年四月,世寿六十,僧腊三十五,后世称为「天皇道悟」,以别于同时代之禅师「天王道悟」。

曹溪者禅宗南脉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后以曹溪宝林寺为中心,开展教化活动,世人尊称为曹溪古佛、曹溪高祖。曹溪是地名,位于韶州之河,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发源于狗耳岭,西流与溱水汇合,以经曹侯冢故,又称曹侯溪。

而宝林寺是于梁天监元年(502),天竺婆罗门三藏智药大师到曹溪口,饮其水而知此源为胜地,乃劝村人建寺,复因其地似西国天竺之宝林山,故称宝林寺。当时智药三藏预言,一七○年后有肉身菩萨于此开演无上法门,得道者如林。

果然,至唐仪凤二年(677)春,六祖慧能大师从五祖弘忍大师得法后,从印宗禅师剃发、受具足戒而归宝林寺,大弘法化,人称曹溪法门。

师曰:「会佛法人得。」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曹溪佛法意旨,会佛法的人得去。」佛法要能用的人,才会去取得、去宝贝它,所以禅师说会佛法的人取得。按语说:「有一切心,需要或会佛法的人,得曹溪意旨也。」

曰:「师还得否?」

道悟师再问说:「禅师您得曹溪旨要吗?」按语说:「请问禅师汝得曹溪意旨否?」显然道悟师在此两年中,未有深入的体证,所以问这问题,显得不能契入心地。

禅师曰:「不得。」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我并没有得曹溪旨要。」若真有所得,就是没有悟道,所以佛法修到最后终归无所得。就如世尊所言,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按语说:「吾并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因无所得,才能称为菩萨,若有所得,即是天神、仙道、魔道众生矣!

曰:「为甚么不得。」

道悟师再问说:「为什么禅师您竟然是无所得呢?」按语说:「何故师不得?」一般修习技艺、武功,当然要有所得。但学佛者是在有心病时,有障碍时要用一些有为法来调治。若能悟得无生法忍,就能不用一法守真空,一切业缘均不能沾、不能黏,自然得解脱矣!

师曰:「我不会佛法。」

石头希迁禅师回答说:「我不会佛法,也不需去用佛法,坦荡荡地、赤裸裸地面对一切境,不起善恶念想,就是不会佛法,也是悟得无为法的最高境界矣!按语说:「因我无一切心,故不需佛法,亦不会佛法也。」   

( 2004 年 5 月 07 日 撰于 法尔 )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