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三)理事体用 3.收放自如


   日期:2020/5/23 23: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公案本文

钦山文邃禅师坚起拳头。

(缘起现象界,文邃师以拳示本体之相,摄受诸根以归入体性空。)

文邃禅师曰:「若开成掌,即五指参差;如今为拳,必无高下。汝道钦山通商量不通商量?」

(现象界无常,诸法森罗万象,始有荣枯成败。如今心性入空合一,本无有高下。)

有僧近前,却坚拳而已。

(沈空守寂,是涅槃境界,惟非究竟耳。)

禅师曰:「便那么,只是个无开口汉!」

(不能依空起用,利益群生,与哑巴汉何异之有!)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行佛教正法行者,就如禅宗行者,修行第一阶段,当断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魔相,悟得真空理地后,使能知道如何依空起用,如何认识真心、实性的道理,如《金刚经论》所言,真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悟得真性主行,是名空心,也可叫「明心」。往后自性寂然,无缘不动,有缘感而遂通,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住无为而常为,从不失轨则,不违反因果,这是真正行菩萨道者之风范。上述真行者不像学有为诸法者,有时不当为而为,有时当为又不能为,或为名闻利养而用,或为一己之私而做,终得入因缘果报之浪流。

每个初发心修行人,若不知修行真实,亦无明师加以指引,自己闭门造车,盲修瞎练,有时进境不前,有时入五蕴魔相而不能自拔,终而入邪道,甚至于着魔难而入无间地狱。所以修行是好事,但若无明师指点迷津,有时认贼为父,玩些怪力乱神之事,不从心地习气修起,不断三毒、五盖、六根本烦恼,让心悟入空无之境,就没有办法真证得解脱知见,更遑论要能依空起用,让真心应缘,真性主行了。

无知行者若不知「不兴一法守真空」,就不能得悟心空、得真心,所以心不明,就不能见真如自性。不能得见真性,就不能依真性主行,不能感而遂通,威灵莫测,住无为而常为,无事不办之境地。行者若常误用此心,在五阴魔境中游荡不已,就不能真的「明心见性」,也就是常依妄想心起有为之用,说此是佛法,真是错认祖师大德之教言。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收放自如」,悟得真空理地行者,再能破空执而入「灭」结使,得要回空转有,悟得「空有不二」之圆融境界,此时行者佛性始即现前矣。因行者心空及第归,已无我、法二执,所以无事时性空寂然,有事缘来时,应缘感而遂通,无事不化、无事不解。有事缘感而遂通时,在化与解之中,都不是用自己心思妄念,而是由真如自性主行,住无为境在遇缘时始现常为相,常为之间,真心明明了了,自觉自知,因心空无碍故,能生无量神通力,佛性自如地现起,无所不能,无所不办,收放之间又自然如如,丝毫无有罣碍,所以说是「收放自如」。

此种境况非外道有为之徒能知、能悉,只有禅宗行者点滴心头,在过程中一直修断除妄习,去一些五阴魔相,及在无为法修证途中,不黏一切有为之境,始能得此种悟境─空证。但一证得空行者,若不知依空起用,转让真性主行,入有为之境,得空有不二之境界,就是没有悟得「圆融」境界,如此佛法只学一半。所以,文邃禅师对握拳者说:「只是个无开口汉!」意思是说只会沉空住寂,不知佛性之性用。但纵然到此境界,也仅是动、静、根、觉、空、灭等六结使中的第五关卡而已,还是未究竟懂得全部佛法,所以关关卡卡,行者都要知道真实,不要以得少为满足,就是将「灭」结使断,已能明心见性,但也仅了知佛性空有不二的境界而已。往后行者还有无量三昧要学,还有陀罗尼门、四无量心、四无碍解、…、等等法门还要学习,所以修佛法者不要以得少为满足,更不能错认境界,而误入歧途为要。

3.语体文解

钦山文邃禅师坚起拳头。

有天,钦山文邃禅师上堂,对大众面前坚竖起拳头来。禅师每有动作就是要开始说法,说法有肢体语言、文句般若,种种法门均是说法之要道。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是福州人,少年时依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受业,时严头全奯师、雪峰义存师在众,覩文邃师谈吐论说,知是法器,三人常相率游方,同修互勉。三人并同参访仰山慧寂禅师,又参学于德山宣鉴禅师,严头、雪峰二师各承德山禅师印记,文邃师虽屡次激扬,最后终然凝滞,不受首肯。

有一日,文邃师问德山禅师说:「天皇也恁么道,龙潭也恁么道,未审和尚作么生道?」德山禅师曰:「汝试举天皇龙潭道底看。」文邃师拟进语,德山禅师便打。文邃师被打归延寿堂,曰:「是则是,打我太煞。」岩头师曰:「汝恁么道,他后不得道见德山禅师来。」

文邃师后于洞山良价禅师处言下发解,乃为之嗣。年二十七,乃止于钦山,对大众前自省过,举参洞山时语。德山禅师问:「甚么处来?」师曰:「大慈来。」曰:「还见大慈么?」师曰:「见。」曰:「色前见,色后见?」师曰:「非色前后见。」洞山默置。文邃师乃曰:「离师太早,不尽师意。」最后也得到德山禅师印可。

澧州者是古城,位于湖南洞庭湖西岸,澧水下游。北连荆襄,南接武陵,西通巴蜀,东濒云梦,乃九澧之门户。澧州在历史上悠久,南朝梁敬帝绍泰元年(公元555年),始置澧州,唐、宋、元、明、清亦多称澧州。1912年废州为县,以澧水命名,相沿至今。澧州古代文化,灿烂丰富,现今被大陆列属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有花瓦宝塔、文庙、余家牌坊等;古建筑还有遇仙楼、澧州古城墙、蜚云塔、松竹石拱桥、花瓦石拱桥等。

湖南澧州古城风景秀丽,原有城内八景和城外八景,遗址均存,风韵不减当年。境内还有相传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夫人安营扎寨之处的「夫人寨」,遗址尚存。民间故事「孟 姜女」,传澧州的新洲为她的出生地,附近嘉山上有姜女祠、望夫台、洗衣石等遗迹。

按语说:缘起现象界,文邃禅师以拳示本体之相,摄受诸根以归入体性空。修行第一阶段不得证空,谈其它的都是多余的,因行者纵有些五蕴魔相诸境,也无解脱知见,不会悟得空的。

文邃禅师曰:「若开成掌,即五指参差;如今为拳,必无高下。汝道钦山通商量不通商量?」

文邃禅师握起拳头后,开始说教:「若一个将手掌五指张开,成掌之状,即显示有五指参差不齐,因缘不一。像我现在五指合拢成拳,则无有高下。现在您们说我钦山举掌成拳,有无义理可说,您们有悟得何道理,有无要商量的?或有想商量者出来一说!」经 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法无有高下,得无上正等正觉者即无有高下。

此处商量原指商场买卖物品时之互相讨价杀价,是为议价。后来被禅林中借用,引申为学人参禅办道时之问答审议。如《祖庭事苑》谓审察量知佛祖之真意,一如商贾之量度,使不失于中平,而各得其意。

按语说:现象界无常,诸法森罗万象,始有荣枯成败。如今心性入空合一,本无有高下。五指参差不齐是现象界事物,纷纷嚷嚷不得统一,各有异见,所以说诸法森罗万象。若也五指握成拳,则心性合一,遇缘不应,在空证体中,有觉无法,或有法无住,这是修得有成就者之现象。

有僧近前,却坚拳而已。

当钦山文邃禅师讲完,则有一僧上前,却也像文邃禅师一样握拳而已。此僧是何证解?以为就如文邃禅师一样握拳,禅师应会认同、首肯,他也能对诸法都不相应,紧守一空寂─悟空。

按语说:沈空守寂,是涅槃境界,惟非究竟耳。真悟空行者,当能有无量智慧得解脱一切境,不黏一切境,既然这样应能发无量心,以度众生为职志,始为报佛恩。

禅师曰:「便那么,只是个无开口汉!」

钦山文邃禅师便说:「就像您现在这样,也仅是一个能说话的哑巴而已!」修行当然要有次第,修行中先断妄有之心,同时去掉无始劫以来之妄习,断廿随烦恼、六根本烦恼,然后让真心现起,当真心应缘时,无妄心相随,如是谓为「心明」,而后能让真性主行,真如自性随缘应缘,丝毫无差,感而遂通,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如是可说是「见性」。

禅宗行者所谓「明心见性」,说来并不简单,当修证中要度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魔境,断前三蕴的坚固、虚明、融通妄想时可谓「明心」,但还留有幽隐、罔象虚无妄想两者,此行者还善于观众生宿命因缘及善用识心来产生神变,那就不能「见性」,当度过后二者妄想后,才算真「见性」,此时才可以说做到「明心见性」。

行者见性后要能随缘应缘,开始度化众生,不管是心用或用口说法,要能让众生各得其义,在利益群生中,自己也才能圆满无上菩提,若是一个住空守寂之行者,学佛法也仅学到一半。若是行者未曾在五阴中走一趟,而好言说佛法,大谈阔论佛法,没有实修的意境相配合,当然不能契入如来心意,不知佛陀到底在说些什么!

按语说:不能依空起用,利益群生,与哑巴汉何异之有!当行者确实悟到空寂,有湛然空性,此时就要学习走回凡之路,从「出世间」中入「出出世间」,如此即能竖拳、伸掌自如,这样收放 自如,才是完成禅宗修行之道。

(2004.12.21.撰于法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