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盘妙心 10.香传信息


   日期:2020/5/24 10: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公案本文

西印度国王名得度,因行路见一小塔,众不能举。王召梵行、禅观、咒术三众,以问所因,皆不能知。以问尊者(摩拏罗尊者),对曰:此塔阿育王造,今出现者由王福力。王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遂传位太子,依师出家,七日证四果。

(缘起于现象界,出家乃大丈夫事,能依大善知识,短期内得证四果。)

祖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往化。」

(大法器者鹤勒那比丘也,乃祖之传人,廿二祖是也。)

得度曰:「师应迹十方,动念当至,宁劳往耶?」

(法身无相,念起意生身发至,何必亲自前往?)       

祖曰:「然!」

(是也!姑且不去。)   

于是焚香,遥语月氏国鹤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国,教导鹤众,道果将证,宜自知之。」

(比丘因宿世因缘,令福微德薄之五百徒众,赴会龙宫。后来此五百徒众出生于鹤族,因感前恩,追随比丘。尊者遥语比丘,即将证圣之消息。)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名宝印者说修多罗偈,忽睹异香成穗。

(师之所言,徒已感知,是感应道交矣!)         

王曰:「是何祥也?」

(此异香表示甚么瑞相?)   

曰:「此是西印土传佛心印祖师摩拏罗将至,先降信香耳。」

(是否亦属以心传心之境?)

 

()玄祥释解

1.前言

「以心传心」是禅宗或大乘佛子的心用,当师徒两人都是心开意解者,就能以心互相沟通,不必落于语言文字,甚至超空间之隔,亦能以心传心;菩萨则不然,更是神通广大,众生起心动念,百六十种心菩萨都能知悉,所以大菩萨无所不能知者,才能称为大菩萨。

经云:「离心无身,离身无心。」此句经文虽非在言身与心的关系,但若用在身与心互动的说明上,似也能成立。一般人常打妄想,有心念就有「神我身」现起,无心则「神我身」与虚空等齐,无一身相可寻。谈到身与心的关系,有一则公案可用来说明,是关于金碧峰禅师的公案,以前曾讨论过此位禅师,以俗名金碧峰为法名者少见,禅宗典籍查不到金碧峰禅师此名称。但有人说金碧峰禅师确有其人,因他是示现于明朝之始,在南京还有碧峰寺可资证明。

话说明朝开山祖朱元璋先生未成霸业前,有人建议他去找金碧峰和尚,说:「欲定天下,金碧峰和尚,不可不见。」于是他就去宣州拜见金碧峰禅师。可是金碧峰禅师只顾打坐,对他到来并不理睬,朱元璋先生于是气急败坏地怒叱了一声,碧峰禅师竟也叱声以对。朱元璋先生大怒,手握宝剑喝道:「你没见过杀人将军?」金碧峰禅师也大声喝道:「你没见过不惧生死和尚?」朱元璋先生看这和尚如此威武不屈,连忙以礼相见。金碧峰禅师答礼后,徐徐说了一句:「建康有地可王。」后来朱元璋先生统一天下,为明太祖,建都南京,特地建碧峰寺供其居住,并赐袈裟,恩宠有加,也就赐与一宝贵的玉砵。金碧峰禅师无贪恋之物,唯此一玉砵差点害了他被无常鬼捉拿。

人一入定中不起心动念,无神我身可寻。二无常鬼受阎罗王之命前来捉拿金碧峰禅师。因禅师一直在甚深禅定中,无常鬼虽苦等三天,还是不见金碧峰禅师出定,当然无踪迹可寻。经土地公的教唆,二鬼找出玉砵并玩弄出声,金碧峰禅师以为有人要偷玉砵,因此起心念而现形,实时被无常鬼看见「神我身」,还未被拘提时,金碧峰禅师即将玉砵摔破,并唱言:「若人欲拿金碧峰,恰如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捉我金碧锋。」人随即又入定中去了。这典故给我们的启示是,修行人欲想解脱,一定要万缘放下,也能不起心动念,心无罣碍,即能脱离欲界生死。

    

2.释题

本公案名为「香传信息」,香者供佛、菩萨之香,此香是世间物,在圣人手中却能在他地示现,所以圣人者不只能以心传心,也能传物于他地,真是有心通之妙用,正如《华严经》中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般修行人无大智慧,不先去除心中污垢,不学得诸法平等,没有获得解脱知见,心不净行者,却亟欲得神通,获不可思议境界,所以常被诸魔、魑魅、魍魉等所魅。

依《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云:「若复一切蕴界处,能执所执,我寿命等及法,无缘空,自性无性,此空智生,当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秘密主!若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深修观察十缘生句,当于真言行通达作证。云何为十?谓如幻、阳焰、梦、影、干闼婆城、响、水月、浮泡、虚空华、旋火轮。秘密主!彼真言门修菩萨行诸菩萨,当如是观察。」

佛法产生神通者不像世间四禅行者或阿罗汉圣人,菩萨悟得空、无相、无愿三三昧后,得心眼净,心净后当依陀罗尼门修菩萨性。所以菩萨当先证空无、平等性等,再依如来真言加持产生神变,佛禅行者悟得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后,始以真言行菩萨道。元音老上师倡言三句:「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为归。」法尔宗旨伸化为五:「以戒为师,以空为本,以禅为觉,以密为用,以净为归。」

《增阿含经》云,阿罗汉、辟支佛等欲得诸神通,当获戒德俱足,修学后就能获得诸神通,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与漏尽通。菩萨欲得诸神通,当证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深修观察无缘生句(如上经中述十句),于利益众生时,当以如来密咒为主,所以菩萨要有心通力及神通,当学习如来密咒来行利益众生事。

 

3.语体文解  

西印度国王名得度,因行路见一小塔,众不能举。王召梵行、禅观、咒术三众,以问所因,皆不能知。以问尊者(摩拏罗尊者),对曰:此塔阿育王造,今出现者由王福力。王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遂传位太子,依师出家,七日证四果。

西印度有一国,国王名为得度,出游时路见有一小塔,众人不能说出来历。因此国王召集国内梵行者、禅观者、咒术家三众,问他们此小塔出现之因缘,三众皆无所知,答不出个所以然来。以此事问佛门廿一祖摩拏罗尊者,尊者答曰:「此小塔是阿育王所造,现今出现是因国王您的福德力所感而现出。」得度王即曰:「至圣佛法解脱道难遇到,现在我当国王虽可享世间乐,但此乐依寿尽而消失,不得长久永乐。」有此种体念后,得度即将王位传于太子,投西天竺摩拏罗尊者出家,一周间即断贪嗔痴三毒,而证得声闻四果阿罗汉。

西印度者处印度西边之国家,印度国土现分成三个地形区,即北印度、德干高原与南印度。在中古时期,印度地方划分,则有东、南、西、北、中等五区,称为五天竺、五印度。五印之境,周长九万余里,三面垂海,北背雪山,其地形北广南狭,形如半月,计有七十余国。

摩拏罗尊者是印度佛法第二十一祖,本是那提国王之次子,属剎帝利种姓。年三十岁时,遇婆修盘头尊者,遂出家,嗣其法,悟道后行化于西印度。后至大月氏国,传法与鹤勒那而后示寂(165)。大月氏国者自玉门、阳关出西域,走南道西踰葱岭则出大月氏国,再接安息国,再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此路称为南道。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出家乃大丈夫事,能依大善知识,短期内得证四果。」像法时期古人修证功夫尚在,得度国王出家学道,仅七天即能断贪瞋痴,悟阿罗汉道,得六神通。

祖深加慰诲曰:「汝居此国,善自度人。今异域有大法器,吾当往化。」

摩拏罗尊者深深器重他,并加安慰教诲说:「你居住在此国内,善自化导此国善根诸人。现在异域大月氏国内有大法器的人,我要前往化度他成道。」诸大修行者都有神通力,能知传人在何处,此时摩拏罗尊者感知,大月氏国里有值得把法统传授之人。印土在古代曾附属于大月氏国,语言上相通无有问题,大月氏国出西域即是。

按语说:「大法器者鹤勒那比丘也,乃祖之传人,天竺廿二祖是也。」《佛祖法统》记二十二祖为鹤勒那尊者,但指月录记为廿三祖。差别处在于《佛祖法统》列七祖为佛陀难提尊者,而指月录列七祖为婆须蜜尊者,佛陀难提尊者则为八祖,而《佛祖法统》无婆须蜜尊者之名传。

得度曰:「师应迹十方,动念当至,宁劳往耶?」

得度对师父说:「师父您应迹十方界,起心动念意生身(化身)即往,何必亲自前往大月氏国呢?」有成就的圣人已具足三身四智,三身者法身清净无相,报身圆满,应化身无量。同时能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

按语说:「法身无相,念起意生身发至,何必亲自前往?」意生身行者受阴尽就有,化身到识阴区宇境界中始有,应化身有千万亿,达大菩萨境界才有。化身是主动意念化出,与意生身等同。应化身要众生忆念此菩萨,此菩萨由空性中应缘化一应化身去忆念者处。不管意生身、化身、应化身都是幻化,此等身念灭,此化身即灭。大众当知有心即有身形,离心无有身形。

祖曰:「然!」

摩拏罗尊者答曰:「你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办!」按语说:「是也!姑且不去。」一般真修行人不大玩弄神通的,所以该如何做就如何做,不会想到甚么通,老实生活应缘就是解脱,此时倒是徒弟建议他用用心通力。修行者当知无神通定没有成就果位,证果一定有神通,但有神通不见得能证果位,大家要有正确认知。

于是焚香,遥语月氏国鹤勒那比丘曰:「汝在彼国,教导鹤众,道果将证,宜自知之。」

于是摩拏罗尊者焚香,遥远寄语居住在大月氏国的鹤勒那比丘说:「你在大月氏国,教导五百鹤众,但你已将要证得道果了,希望您要能自己知道。」既然鹤勒那比丘将证果,师徒心应能互通,所以摩拏罗尊者远处寄语,当然能被感知,不然就不能说将要证果了。众生心若通虚空界,则两人无所隔阂,这是禅宗以心传心之谓。

按语说:「比丘因宿世因缘,令福微德薄之五百徒众,赴会龙宫。后来此五百徒众出生于鹤族,因感前恩,追随比丘。尊者遥语比丘,即将证圣之消息。」二十二祖鹤勒那尊者,大月氏国人,年七岁时,见居民入庙祀神,遽斥之曰:「汝妄兴灾福幻惑世人,岁费牲牢为害甚矣!」其庙与像忽然摧倒。正法行者不兴杀牲供神鬼,随便一句,庙、像皆倒塌。

此境有如中国禅宗祖师嵩岳破灶堕和尚一样,《五灯会元》记载:「嵩岳破灶堕和尚,不称名氏,言行叵测。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灶,远近祭祀不辍,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灶三下曰:『咄!此灶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么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灶乃倾破堕落。须臾,有一人青衣峨冠,设拜师前。师曰:『是甚么人?』曰:『我本此庙灶神,久受业报。今日蒙师说无生法,得脱此处,生在天中,特来致谢。』师曰:『是汝本有之性,非吾强言。』神再礼而没。少选,侍僧问曰:『某等久侍和尚,不蒙示诲。灶神得甚么径旨,便得生天。』师曰:『我只向伊道是泥瓦合成,别也无道理为伊。』」

时鹤勒那为彼国王名宝印者说修多罗偈,忽睹异香成穗。

这同时,鹤勒那尊者正为大月氏国国王名宝印者,讲述修多罗(经)偈等,忽然两人皆闻到异香,此异香还化起成为稻穗样。在西印度焚香,此香却出现在大月氏国(古西域),距离应有几千里,圣尊者能化此处物现他处相。

按语说:「师之所言,徒已感知,是感应道交矣!」除现象示意外,当然心也已相通矣!

王曰:「是何祥也?」

大月氏国宝印国王问曰:「此香化成穗者,是何种祥瑞之意?」按语说:「此异香表示甚么瑞相?」各种现象都有所代表,若不能知悉,当然就还没悟道成果,若得果就应一切能知之,所以六通具足,能知此瑞相者并不难也。

曰:「此是西印土传佛心印祖师摩拏罗将至,先降信香耳。」

鹤勒那尊者即答曰:「此是西印度传佛心印祖师廿一祖摩拏罗尊者将至,未来前先降信香给我了知。」按语说:「是否亦属以心传心之境?」不是只降信香给鹤勒那尊者,另外还有提醒他已快悟道,自己更要自我觉知。但此话不能据实告知国王,祇得保留一点,仅言师要前来大月氏国而已。

摩拏罗尊者于鹤勒那年三十八时,始到大月氏国,见面后摩拏罗尊者,先要度他的五百鹤众,才能让鹤勒那证道,然后接法脉,以便自己示灭。即对鹤勒那说:「汝昔有弟子五百,以福德薄生于羽族,今惑汝惠,故为鹤众相随。」鹤勒那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摩拏罗尊者为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鹤众闻偈飞鸣而去,显示众鹤已悟佛道,飞离不再随缘依附着鹤勒那尊者了,鹤勒那尊者听后也悟道了,是为廿二祖。

摩拏罗尊者说个什么道理,让五百鹤众与鹤勒那尊者悟道?他大意说:我们凡夫心都是随着万境而流转,若一个人能于流转处,让此心幽静不随境转,就有能力随业流而认知自性,以真性主行无妄流相随,此心自然无忧亦无喜,这样就能解脱业缘了。

(2005.09.24.撰于法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善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善祥法师)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3.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1.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0.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9.诸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8.自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7.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6.三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5.观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4.动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3.无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