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卢志丹居士: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日期:2020/10/6 8: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如何医治众生的嫉妒心?
——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每位弟子对佛陀都非常敬仰和尊重,偏偏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心,所以,常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佛陀弟子之间的情感分离;他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
  一天,比丘们聚在一起议论道:“为什么提婆达多对佛陀那么不满?为什么他要在外面散播许多谣言呢?”
  佛陀刚好走过,问道:“你们在议论什么?”
  有个比丘回答:“佛陀,我们都很疑惑——提婆达多和佛陀是堂兄弟,又是您的弟子,为什么他事事都要障碍佛陀,甚至听到有人赞叹您时就想尽办法散布谣言、诽谤佛陀。提婆达多和您曾结了什么样的因缘呢?”
  佛陀说:“提婆达多诽谤我不只是在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他就一直抱着嫉妒心,常以险恶之心加害于我。”
  佛陀耐心地说:“你们坐下来,我告诉你们过去生中的提婆达多。”
  待大家坐好后,佛陀娓娓道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摩伽陀国,国王养了一头大象,这是一头洁白的大象,不论行走、外貌都是最上等的。国王请了驯兽师来调教,这头白象很聪明,人见人爱,备受赞叹。有一次,在祭拜大典上,国王骑着这头白象在人群中巡视祭拜的队伍,大白象一走出来,全国的人民都大开眼界,每一个人都赞叹它,因为它的动作优雅稳重,让人一见就生欢喜心。
  国王看到这么多人赞叹白象,他心中很不高兴——大家竟然都只赞赏被我骑的大白象,却没有人赞赏我的勃勃英姿。于是国王就想尽办法要置白象于死地。
  国王问驯兽师:“这头大象驯得如何?”
  驯兽师说:“很好啊!这头象聪明伶俐,很好教。”
  国王说:“如果它站在最高的断崖上,是不是可以表演被调教的动作?”
  驯兽师说:“没问题,因为它很聪明。”
  国王就说:“好!我要看大白象献艺。”
  于是,国王就指定在摩伽陀国最高的山顶上,那山间还隔着很危险的断崖,国王要大象在那里献艺。
  驯兽师跟随着国王牵着大象到那里,国王和许多大臣百姓都等着要看大象表演,国王命驯兽师骑在大象背上指挥。
  国王下令说:“你要它缩一脚,用三只脚站在山尖上。”
  驯兽师就指挥白象用三只脚站立,大白象就开始表演,姿态是那么优美,在场的老百姓都很赞叹大白象。
  国王愈听愈气,又说:“要大象缩起两脚,用两只脚站立!”
  大白象真的做到了,人群中赞叹的声音更大了。
  国王更是嫉妒了,又下令要大象用一只脚站立,其它三只脚都缩着。
  没想到大白象竟然也做到了,此时赞叹的声音真是震动天地!
  此时此刻,国王除了嫉妒之外又加上痛恨,他咬牙切齿、蛮横无理地命令驯兽师:“要它四只脚都缩起来,悬空在山顶上!”
  于是,驯兽师贴近大白象的耳朵说:“国王有心要置你于死地,像这种无道的国王不值得为他服务,你是否能展现神力,将四只脚都缩起来,腾空飞到婆罗奈国去?”
  结果大象真的四脚悬空、身体轻飘飘地载着驯兽师飞过断崖,一直飞到婆罗奈国的城门上空。
  婆罗奈国的百姓抬头,突然看到一头白象轻飘飘地载着一个人在天空中飞翔,大家都喝采道:“啊!好神奇的大白象,它带着福气到婆罗奈国,这是个好预兆!”人们都跪在地上喊。
  婆罗奈国王在宫中也听到了,就和大臣们出来观看,看到那大白象果真是良象,国王说道:“不知它是否和我国有缘,希望大白象能降临到这里来。”
  大白象真的降落在婆罗奈国的宫殿旁,国王问那位驯兽师:“你们从哪里来的?”
  驯兽师说:“我们从摩伽陀国来。”
  国王说:“这头白象到我的国家来,必能带来吉祥,希望能让它留下来。”
  驯兽师就对大白象说:“这是一位仁王,我们应该投靠他,为他服务。”于是他们就留下来了。国王很高兴,封大白象为象王,又为象盖了一所很好的屋子让它住,而且喂食最好的食物。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后,又对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那位嫉妒心强摩伽陀国的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婆罗奈国的国王就是舍利弗,那位驯象师是眼前的阿难,而大白象就是我——释迦牟尼。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不断用嫉妒和怨恨之心结怨连仇,直到现在还要不断地逼害,这就是他过去生无量劫前、生生世世累积的嫉妒心。”
  佛陀又开导弟子们说:“大家修行就是要把内心的怨恨和嫉妒扫除,心中的这分无明、黑影若能拨开,才能透彻了悟真如本性。”  

  日常中到处可见这样的人:遇到比自己好、比自己善、比自己强、比自己有长处、比自己富的人就会升出嫉妒心来;遇到比自己穷、比自己笨、比自己弱的人不但不帮助,反而看不起别人。妒嫉真是一种非常莫名其妙的心理!

  尽管在很多情况下,别人的荣耀,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可人们就是要嫉妒,没有办法。嫉妒的根源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不平衡。其实,只要是人,都有妒嫉心,只不过有些人嫉妒心强一些,有些人妒嫉心稍微弱一些而已。

  人类的嫉妒心像一把双刃的刀,你举起它时,虽满足了伤害别人的目的,但也使得自己鲜血淋漓。世界上,亲人怨隙疏离,朋友同事仇视以对,就在于嫉妒心炽盛,不能开放胸襟,欢喜别人的长处,赞叹别人的成就。  

  “嫉妒”在佛教中通常单称作“嫉”,往往于解释中包含了“妒”。因此,“嫉妒”两字的含义于佛教中是互用的。这一心理的不道德活动往往会导致人行为上的不道德。若说得通俗一点,也可说“嫉妒”是种“精神疾病”、“心理不健康”、“行为不道德的温床”。人类很多罪恶,其渊薮莫不在于“嫉妒”。在人类大加标榜自身文明的时候,不应忽视“嫉妒”这个魔魇。

  佛经中还高度地概括了“五种嫉妒”—— “何谓五嫉妒?舍宅嫉妒,豪族嫉妒,利养嫉妒,名闻嫉妒,恭敬嫉妒。是名五嫉妒。”即对他人的房子、出身、收入、名声、地位的嫉妒。时至今日,世人所追求的“盛事”莫过此五种;而使人所嫉妒的主要对象,也莫过于此。 

  嫉妒心强的人,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恨,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很不服气、很不友好,有时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嫉妒心理若滋长,会严重阻碍自己的进步,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比如,有些人受嫉妒心的驱使,往往会对同事的业绩和进步产生反感,把同事的帮助当成对自己的讥讽、打击,严重时还会产生报复心理:“我好不了,你也甭想好!”并进而采取行动恶意为难、中伤同事。这不仅破坏了同事之间的友谊,而且会给集体带来不良影响。

  人类任何伟大事业的缔造和完成,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2l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高合作的社会,合作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绝对不可能合作愉快。

  大凡嫉妒心强的人都是心浮气躁、心神不定、心事重重的人,这样的心态最容易感情用事,最容易把事情办糟。

  嫉妒是一种心理毒瘤,扩散了会产生心理“癌变”,当一个人全身都浸透了嫉妒的“癌”细胞,这个人的身心健康就会被心理病毒所吞噬。

   嫉妒显示了人的自私,体现了人的狭窄心量,破坏了人的平衡心境。若不及时遏制嫉妒心,将来一定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在强烈的嫉妒心驱使下,人极易形成变态的心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根治嫉妒心病呢?那就是随喜。隋朝的吉藏在《法华玄论》中说:“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

  如果要根治嫉妒心,按佛陀的教导修随喜心是最有效的。

  “随”为顺从之义;“喜”为欣悦。随喜者,即为见他人行善,身心顺从,随之心生欣悦;亦即随他修善,喜他得成。

  随喜主要是指见他人行善、修行、事业有所成就或者离苦得乐,心中升起欢喜心。其实随喜是一种很方便的修行方式,不需要出资出力就可完成,是一种彻底的修心的方法。

  当别人的生活境遇比你好的时候,你应该升起随喜心。因为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离苦得乐,即使他得到的只是暂时的安乐,我们也应该欢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人比我过得好,上天对我不公平”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慈悲为善,拿出了自己的十万百万,救助伤残,而你看到别人这样的举动时,由衷地感到高兴,并且用美妙的语言去鼓励他,赞扬他的功德,你就做到了随喜。要防止生起诸如“他们行善是做秀、是为了争名争利的虚伪行为”一类的嫉妒心理。

  看到别人建功立业,我随喜赞美;看到别人离苦得乐我随喜赞叹;看到别人救助弱小,我随喜赞扬;看到别人恤孤济贫,我也随喜赞赏……人世间有太多的善行值得我们随喜!

  当你发自内心地随喜赞叹他人的一切长处、一切成就、一切善举时,嫉妒心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你的心量就会得到无限的开拓!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  

 卢志丹居士:佛陀告诉你妄语谎话的恶果 

 卢志丹居士:运水搬柴是神通 

 卢志丹居士: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卢志丹居士: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卢志丹居士:生活简单是享受 

 卢志丹居士:学佛不是为了求神通 

 卢志丹居士:修行,就是打磨心性 

 卢志丹居士:最容易招致贫穷的恶业 

 卢志丹居士:佛告诉你:人身有多么难得! 

 卢志丹居士:淡泊名利,清净自活 

 卢志丹居士: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