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卢志丹居士: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


   日期:2020/10/10 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懈怠懒惰的危害
摘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我们今天给一个懒惰的人的送的绰号就是“懒猪”,大概是源自以佛教为题材的古典名著《西游记》吧!因为唐三藏的这位“高徒”,总是一幅懒洋洋的样子。
  让他去化斋,他瞌睡连天,想道:“我若就回去,对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也不信我走了这许多路。须是再多晃个时辰,才好回话。”于是把头拱在草里就睡下。
  要他去巡山,他一路唠唠叨叨,十分不情愿,心里盘算:“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地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账也。”钻到草里呼呼大睡,当被行者变的啄木鸟啄醒睡不成后,却又编造谎话回来骗唐僧。
  在宝象国国王面前卖弄手段,和沙僧去降妖。当两人和黄袍怪交战,渐渐敌不住的关键时刻,他却借口出恭,临阵脱逃,钻进草丛去睡觉,以致沙僧被擒。总之,不论干什么事,他能推则推,不能推则敷衍了事,真是一头“懒猪”!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地有一点“八戒”的影子。可以说,懒惰是人的最根深蒂固的劣性之一。
  佛教所说的懒惰,指“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也”。《菩萨本行经》上说:“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者,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
  佛教将懒惰分为三种:一、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将要行持的善法一推再推;二、耽著劣事懒惰:即对世间八法和唱歌、跳舞等事无比喜爱,对于修行人来讲,这是一种懒惰;三、自轻凌懒惰:就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修行的料,而自甘堕落。
  佛教认为,只有精进勤奋,才能对治一个人懒惰的坏毛病。
  据佛典《撰集百缘经》记载:
  在释迦牟尼佛化导众生的时代,舍卫国城里有一位富翁,拥有无数的财产和一个独生子--难陀。难陀非常怠惰不振,喜欢赖在床上睡觉,别说下床走走,就算起身坐一会儿也不肯。
  难陀虽然懒惰成性,却有聪颖绝伦的智慧,躺在床上听人讲解经书,就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道理。富翁看着儿子这么善解经论的道理,便邀请外道六师如富兰那这些人来家里教导难陀。在一顿丰盛美味的宴席之后,富翁便对富兰那等人说明自己唯一的儿子的情形,希望他们能调教这位生性怠惰的儿子;于是,几位外道师就随着富翁一起来到难陀的房间,没想到难陀躺在床上理都不理。
  富翁看着儿子这么不受教,苦恼地以手托住双颊,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释迦牟尼佛经常不分昼夜观察众生,只要发现有苦难的众生,便慈悲前往为其宣说佛法,使能心开意解,远离烦恼与痛苦。佛陀遥见富翁正为孩子忧愁不已,便和比丘们一起来到富翁的家里。
  说也奇怪,难陀一见到佛陀,便立刻起身为佛陀铺设坐具,并至诚恭敬地顶礼佛陀。
  于是,佛陀为难陀开示种种法要,并且呵责他赖床、贪睡,又怠惰不振的种种过失。因为难陀非常尊敬、相信佛陀,因此对自己过去的恶习深深自责,并生起惭愧忏悔的心。
  最后,佛陀赠予难陀一根檀杖,并且告诉他:“你今后如果能够勤奋,那么你只要稍稍用心扣打这檀杖,它便会发出美妙的乐声,乐声结束后便能看见地底下所埋藏的一切宝物。”
  难陀听了佛陀的话,立刻试着扣击这根檀杖,果然听见了美妙的乐声,也看到了地底下所埋藏的宝物,欢喜得不得了,便在心里想着:“我现在不过是稍微努力一下,竟然能获得这么多好处,如果以后更勤劳,一定会获得无上的大利益。”
  从此时起,难陀一改赖床好睡的坏习惯,他甚至邀约众人一起去大海采集宝物,每次都平平安安地满载而归。更以种种饮食供养佛陀及诸比丘。佛陀因而再度为难陀宣说种种佛法的道理,难陀听得法喜充满、心开意解,立即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并且发大誓愿:“愿以此供养善根功德,作未来世迷愚痴暗众生之眼目;无归依者,为作归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解脱者,令得解脱;无安隐者,令得安隐;未涅槃者,令证涅槃。”
  难陀发完弘愿后,佛陀听了微微一笑,口中并放出五色祥光。这时随侍在侧的阿难尊者看见佛陀微笑,恭敬请问:“如来尊贵庄重,一向不随意笑,现在是什么因缘让佛陀微笑呢?”佛陀问阿难:“你可有看见懒惰的难陀入海采集宝物、满载而归,还以饮食供养佛及众僧?”阿难回答:“是的,看见了。”佛陀继续说:“难陀再经过三阿僧祇劫的未来世中,就能成佛,佛号‘精进力’,将会度化无量的众生,我因此微笑啊!”
  佛陀的众弟子,听闻佛陀此番开示后,个个都明白精进的重要性,个个欢喜,依教奉行,精进不已。
  所谓“春天不下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勤劳,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复可悲乎?
  谚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起它。”中国人一向相信财神爷可以送财富;但是财神送财来,也要你礼貌性的去接受,如果你懒惰避开他,也不能发财。甚至围在颈项上的大饼,你吃完了前面的部份,如果连转动一下都懒得去动,那么饿死也是活该。
  世间上,懒惰与贫穷是难兄难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这是互为因果。所以,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必须舍弃懒惰,勤劳精进。
  懒惰是成功的天敌。在这个世界上,惰性十足的偷懒者永远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迄今为至,在人类任何领域的成功者,他们的荣誉、地位和杰作,都是长年勤奋工作创造的结果。那些伟大的政治家、商人、诗人、历史学家,他们之所以比其他人更优秀,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努力、更勤奋、更精进,在他们的身上,你找不到丝毫的惰性的痕迹。
  读书的人,要口到、眼到、手到、心到;能够“四到”的人,才会读好书,金榜题名。修行的人,身要礼拜、口要称念、心要观想;能够“三业”接触佛心的人,才能蒙佛庇佑,修行成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卢志丹居士)  

 卢志丹居士:佛陀告诉你妄语谎话的恶果 

 卢志丹居士:运水搬柴是神通 

 卢志丹居士: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卢志丹居士:一念嗔恚火,能烧无量劫善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卢志丹居士:生活简单是享受 

 卢志丹居士:学佛不是为了求神通 

 卢志丹居士:修行,就是打磨心性 

 卢志丹居士:最容易招致贫穷的恶业 

 卢志丹居士:佛告诉你:人身有多么难得! 

 卢志丹居士:淡泊名利,清净自活 

 卢志丹居士:安禅何须劳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