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九讲


   日期:2021/1/2 6: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光禅师解读《金刚经》第九讲

佛祖从理性、真实的法性角度跟你说,我们对事物认识的形象概念呢,不等于概念所指的实质,就是说概念是概念,实质是实质。

我们看经文:“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这里总结一个所谓的法门,给我们一个概念性的抓头,因为你对什么东西都得有一个抓头。而这本经它解说空性的那种本质,我们生命本质那种空性,生命的实质体,而这实质体呢没有一个抓头,对我们凡夫众生来说,它是虚无缥缈的,但是通过佛陀开示,须菩提他弄明白了,以及当时参加这个金刚法会这一些圣者菩萨们,他们弄明白了,以须菩提为首嘛,他们搞明白了。

现在我们如何能够叫将来这些人有个提纲性的东西,其实这句总结是什么意思?这句总结是对能受持、接受金刚般若思想实际那种意义的那些圣者们,给它一个具体系统的东西,前面已经把系统路子思维观念都已经解释清楚,它后面告诉你一个认识过程,“我等云何奉持?”什么叫奉持?我们怎么样去按照一个路径,就是说这个路径总的来说是个什么?所以说他就讲“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呢就告诉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从这句话你就能够分析到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呢?佛所说的法门,并非书本上写来的,为什么呢?你看“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是经”是指的什么?我所告诉、指示给你的这个方法,叫“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是个比喻,比喻它那个般若之性,般若是什么呢?是我们的空性。

金刚比喻它那个特性,象金刚那样坚固,它从来不被任何所坏,但是它是坏一切。它不单是我们所见的那个生命现象,它是我们理解“后面”的东西。就是说,我们理解了吧?我们理解,好比说,这是一本书,谁在理解这本书?是那个东西,那个叫般若实体。而那个般若实体它有个特性,它特别坚固,就象金刚一样。

金刚是什么?金中之刚啊,是最硬的一种金属,它能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坏。那天我给你们解释过,别管你好的心情,坏的心情,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心嘛,但是你这里头所有这些现象全部,不管你是要它消融还是不要它消融,别管你是放得下还是放不下,它到最后都会顺应般若空性,全部不起作用。

别管你是得道的圣者,还是六道轮回当中的凡夫,凡夫为什么有时有种感叹“春花秋月……”,对不对?为啥他会发出这种感叹,“人间好时节……”,这种感叹从哪来?他发现这个现象它不断的在生生灭灭、生生灭灭,他希望什么?他希望一个恒常的状态。其实想想,他被现象所迷,失去了那种恒常的功德,有一种恒常的功德,他不去返观,他认为什么?他认为外面见到的东西是真的,视六尘缘影为实有嘛。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本来是缘影,啥叫缘呢?因为众缘和合而现出的影像,这叫六尘哪,我们所见的色声香味触法。众缘和合呀,就说那个眼见色吧,眼见色得有眼根作用,眼根,还有眼识,对吧?才能去见所谓的色。没有眼根也不存在呀,所以说叫众缘和合而现出的一种影像。

所以说《心经》告诉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所见的色是什么?有嘛,有和无中间它是没有分界线的,它其性平等的,其性是一,所以说《心经》告诉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个东西你不要给他划分一个……,它没有临界点,它没有一个具体的所谓分界线,什么叫具体的绝对的有,什么叫具体绝对的没有,所谓的顽空,没有。

它是一种众缘和合而生,所谓的那种缘影。因为这个缘和合,现的影像。而这个东西呢,又是我们应该理解的什么呢?是般若空性它所具有的那种特性,它不同于这种色声香味触法的东西,它是能了知色声香味触法,单独存在的一个东西,它是绝对的。而且,亘古以来,无始无终啊,那就是绝对的所谓法身哪。佛祖讲了很多的名词啊,什么法身、如来藏、本觉……就那些东西。

波罗蜜是什么呢?波罗蜜是它所具有的作用,金刚是它的特性。波罗蜜简单的翻译意思说是“到彼岸”,什么叫到彼岸,它有这种功效,有这种功德。你放下也好,放不下也好,它统统帮你解决。这个东西你看,你受得了,你也得受,一件事情出来,你受不了,你还得受。

你受不了的时候,你就会产生极端的那种行为,什么行为呢?你说:“我这个时候,我受不了,我自杀。”自杀也是受啊,你还是受啊,对不对?就是说你那个东西在平衡你呀,你那个法性在平衡你,平衡你的生命现象。你这个平衡你一旦统一了,差别相到平衡相以后,这就是所谓的到彼岸,由执著的此岸,到放下的彼岸嘛。

你放下了吗?我因为我执著,这叫此岸,我放不下呀,我今天舍不去这个呀,明天舍不去那个呀,我都舍不下,你舍不下的同时,就预示你必须得放下。为啥?你跟那个法性不合。就是你现在这个六尘意识啊,你跟法性不合。跟法性不合,你必然要被法性消灭掉。

当时我师父给我讲了个词叫“兼容并收”四个字,你去看吧,每一个人的经历它都是在体现这四个字:兼容并收。为什么?你的法性是绝对作用,它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呀。今天有人给你说好话,你得听着,明天有人骂你,你也得听着,对不对?你不会说他骂你你就不听了,不行,还得听。这就是那个法性。心有不平,你也得受着,知道吗?所以说呢,干脆,与其那样,我们不如直接平了算了。

你去想吧,最后还得放下,你好和坏都得放下吧。你与其到那时候被迫放下,还不如我直接少痛点放下算了。你依这个绝对的理,你去思维空性的时候,你想嘛,它没有放不下,你生死你更放得下呀,反正早晚你得死,对不对?我干脆念佛吧,我念佛积善积德,我就落个心安理得,对不对。我给自己生死作个准备呀,对吧?你知道什么?你名气再大你有皇帝大呀?皇帝不照样该倒霉还倒霉。

你去想,为啥,这个法性啊,记住了,法性在众生界所体现的什么?空苦无常。你记住喽,在众生界所体现的就是空苦无常!在解脱界所体现的就是什么?常乐我净!这就是法性的两个不同的层面。它在众生界就叫空苦无常。为啥佛陀示现到娑婆世界,跟你不讲别的,就告诉你空苦无常。为啥?你这个空苦无常恰恰就是你法性的那个轨迹,它运行的那个轨迹,你承认它也得承认,不承认它也在那。

中国古人有句话,顺天道者昌,逆者则亡。何为天道?就是这个万事万物运行的法则,你抗不过,你只有老老实实,认清形势,老实念佛呀。啥叫老实念佛?你就不要打歪心眼,没用。踏踏实实念佛,我们要认清楚这个,觉悟这道理,我们要看清楚我们周围的一切境界都如梦如幻。

这就叫什么?你真正的找到认识到《金刚经》,真正的意识到《金刚经》的功德利益,你也就真的会受持《金刚经》了。啥叫受持呢?受就是我们主观意识接受了,持就是把它奉持在行为准则当中去,那叫受持,那样的话你才有功德。你光说:“啊,我也认识啦,我也念经啦。”那个不叫受持,那叫读诵,受持跟读诵,两回事。

所以说为啥佛祖宣说受持意,受持意那个功德是非常非常大的,哪怕一句偈四句偈,人家讲的话,一句话你解意了,你去如教修行,依教奉行——你解脱了。当然你是无漏功德一下子显现了,对不对?当然比弄这个弄那个实在了,那是实际的东西,对吧?就是你不受持,你光去念,充其量只叫种善根。就是叫种善根哪,你这个善根什么时候发芽,那是未知数啊,不知道呀,遇缘则生啊,遇缘啥时候到?不知道啊。但是这里告诉你一句话,缘何从生?由念想就生。人家是一念想,缘即感召。

所以说跟你说这话:“啊,随缘吧!”他不知道为啥,那个缘从哪儿来,缘是怎么来的,他不知道。这就是他不了解万法根本。我就告诉你一句诀窍,记住了:缘,由念想生,你正念,就生正缘,你歪念,一定是歪缘。演那个封神榜不正是这个吗,对吧,纣王他一开始人坏吗?他不坏,他一念歪念,他那个缘全变成逆缘了吧。事事都是佛法,我告诉你,没有一样不是佛法。所以说你记住那个念是很厉害,能认识一念这种功德力,这种作用,那你就是贤达之士。

我们要知道这个“金刚般若波罗蜜”这本经是什么意思呢?是揭示我们真实生命现象的特性和作用的一个方法,这是我们这个《金刚经》的真实意义。你依这个义,你去开解心地。

心的这个概念你弄不清楚呢,很麻烦。心是什么?心是你的信念和行为的统一体,那叫心。佛家所说的心,有几种说法,一个叫信念,一个叫观念,还有一个叫行持力,这三种东西统一体,加上行为呀,规范力嘛,统一起来,这叫心。这叫三会并心哪,三会取一觉嘛。

这样这个心的实质本体就是空性,佛性就是法性般若空性呢,般若空性它在众生界也好,解脱界圣贤菩萨界也好,它所显现的作用,包括十方法界,它显现的具体作用就是心,它具体显现的就是心。而那个心性,性是什么?性就是佛性,而那个心是它的作用现象。这个作用现象它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那个本体是一,本体不会差。为啥?有解脱心,有烦恼心,解脱心你就成佛,成菩萨,对吧,烦恼心你就成众生嘛,颠倒轮回,但你那个心体作用绝对是一,你去看一看,看佛讲的那些境界里头你就可以看得到。

成佛以后,十方世界变化清净,也是那个受用法身报身无量功德,那个无间地狱你要去看,你这个人不敢这样想,无间地狱那个身体很大,你想那个耕犁地狱,那个舌头上都好多牛在犁,你说他舌头大不大?从另一个角度讲,那也叫广长舌相哎。它那体是一,心相不同,心那个具体的相有差别,所以说佛告诉你,离一切相,就是佛呀。啥叫离?你依体而别去看相,就成佛了嘛。

人家“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名字是什么?告诉你,这是发现你真实的自我,去启迪你真实的生命,这个方法呢,就这么干法,就这么个方儿。“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因为这个真实的名字,名字是什么?这个概念告诉你,你这样认识就好,你有这样的认识就行了。

后面又讲一句:“所以者何?”为什么这么说呢?只是跟你说你这样认识就好。后面还有一句“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它这话又晕菜了!越聪明的人,越读这越晕菜,哈哈。它怎么就“佛说这个,即非这个”呢?

佛给你讲得很清楚嘛,他给你讲的概念性的东西你认识了,你千万不要把这概念当成真的,你要通过这个概念理解啊去发挥作用,那个才是真的。知道吗?行持力啊,透过他告诉你这个东西,然后你去思维呀,变成自己的感觉,这叫真的,真实受用啊。

那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关咱啥事儿?在人家眼里咱们都是佛,所以这就应了那句话“佛说是啥,即非是啥”嘛,什么叫即非?它并非真实的那个,法性本来是没有名相的,这只是给你解释一下方便你理解,顺着他给你说的那个思路,你去理解,理解了对你的生命机制起了一个变化,顺应他那种思维进去,那就是所谓的道理嘛。

即非般若波罗蜜,这个即是什么?你要觉悟它,觉悟它什么?它并不是实质的本体、实质的空性,那个般若波罗蜜就是说,你认识到空性了,它还有一层意思是说,觉念哪,你能觉的那个心,叫佛说般若波罗蜜,能觉悟的那个心,是不是跟那个本体能够相契应呢?

这个佛说般若波罗蜜还有一层深意,你那个能觉悟的心,佛是能觉嘛,能觉悟的心是不是跟那个本体是一体的?跟绝对的那种有是不是一体的?为啥叫佛说呢?因为能觉悟的心它那种轨迹是不是跟它相应呢?它有这么一个深意在里头。即非般若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觉悟的心,当下离念,就是般若波罗蜜。

这句它有个拐弯在这儿呢,这个拐弯你听不到的。它即非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觉的心当下觉悟一切并非实有,那就入空性。听懂意思吗?能觉的心,普觉一切并非实有——入空性。懂了吧,那个“佛说般若波罗蜜”,就是说我能觉的心跟本体是不是统一的?是不是就能相应?佛自问自答的嘛。能觉悟的心,当下觉悟一切即非实有,那就是——空性。明白吗?那就入空性啦。用能觉的心直入空性,直接进入彻证的空性,这句话就在这个窍诀嘛。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祖又问:“须菩提呀,你能理解了吗?”哦够呛!估计。他怕他又不理解,他又给他从另一个角度,他这是从能觉的心去理解的,告诉他那个本体实质的东西,那个本体空性,般若空性跟你现象界的生命现象有什么内在的契入点?

他怕他不理解,又跟着讲:“如来有所说法不?”这个字面意思很简单:“你认为佛有说法吗?”都这么解释,其实是错误的,大错特错。如来是什么?如来是我们真心运行的轨迹。我们真正的生命那个轨迹,有没有从现象界可以找寻得到呢?就是说,我们解脱的生命在烦恼界当中是不是找得到解脱的迹象?这个听得懂了吗,这个叫“如来有所说法否。”

你看,我跟你分析一下,如来是指的什么?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生不灭的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它怎么能有所来呢?是不是?有所,就有所对境界嘛,说法,什么叫说法?就是来龙去脉的解释。不可能的嘛。它理解不到文字这个……明明告诉你那个般若实质的思想,它是离文字相的,你去把那个文字相搞进去了,你就死定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他理解空性的实质啊。如来无所说,就是你一进入法身真实彼岸你还有什么所对境界吗?你已经契入真理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所对。对不对?人家很肯定的回答。

这叫得道者的对奕,你照现代人理解,他就认为如来无所说,“哦,佛你没说啥。”他这样一解释这部《金刚经》不就乱了套了嘛。这个语言架构的东西,你要解读它当时这个意义,这个意义呀,是人家一个一个一个传下来的,这个并不是说你去靠你的文学功底、古文基础啊那个能搞得通的。搞不通。

如来无所说,如来他已进入真如法界、真实本体,真实本体还有所对境吗?它是绝对有啊,它有所对境吗?所以说是无所说的,它没有什么缘起。“说”是缘起,“无所”是所对境嘛。它是入空无性了,入空无相,就那样子。所以说这个道理很简单,你解读不出来,你听得懂吗?听不懂的。

“须菩提,於意云何?”为啥这个於意云何,这个东西很麻烦,他总问“於意云何、於意云何?”你能不能理解,佛怕他不理解,反复问他你能不能理解。就象我成天问你:“你懂了没有?”空性的这个妙理呀,你会的话,你一听就明白,不会的话,真是听得云里雾里一大堆。於意云何,你能不能理解?你在你那个意识里头有没有感受?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又问他,世界磨成微尘,他从微观又解释。你看,他从几个方面解释。他从概念形象上给你总结个概念出来,“金刚般若波罗蜜”,然后从一个实质本体上,“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又从行持相,行持相是如来嘛,给你解释这个生命的真实现象嘛。又从所依世界呀,因为我们对所对的境界还迷惑呀,对吧?他破你法执。

我们所对的境界不是世界吗,你看,佛就告诉你,“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把这世界磨成微尘,你说多不多?你想佛祖那个心量有多大吧,谁敢想把这个世界磨为微尘哪,就这一句话就不是一般所谓的圣贤所能说得出来的。你看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充其量讲个天人合一,这是他的所谓最高境界啦,那佛祖告诉你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这已经是不同的角度了。是绝对的两个角度了,不一样。所以佛就告诉你,这个世界我都给你碎为微尘,你说这个微尘多不多?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当然多啰。又给你说了,“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你别看他们念得欢着呢,他不知道啥意思。人家给你讲那三千大千世界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从空性的角度讲,依绝对本体、绝对有的状态里你看所有的世界空间全部是重新组合的,全部可以拿来应用的。

为什么?它可以碎为微尘。如来从绝对有的真理的角度,这世界空间全部是如梦如幻的微尘,这个微尘,多和少,是我们加进去的,其实没有多少观念。我们一想就想得到啊,我们过去世界,你能有多少概念吗?没有多少概念,对不对?那只是在你那个身心世界里头有一点感觉,好象过去多少多少时间,对吧?——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给分出来的,并不是实质有的东西。

所以说佛祖给你讲得很明白,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全部如梦如幻,本非实有。所以说你看他告诉你,这个世界多吗,这个身心世界感受多吗?我们不要去看那个世界宇宙空间,我们就感觉我们自己身心世界的变化,一天何止三千大千世界,一天下来你经历的境界那个不计其数,你一个心念出来,那就是一个感受一个时间空间就出来,对不对?瞬间就灭呀。所以说这个世界会生会灭,它就是这样的。

你一个好的心情也来,哦世界很美,一个不好的心情出来,哦世界很讨厌。其实呢都是你自己变化。“是为多不?”,肯定多啊。因为你不从法身本体的角度看,那个世界万物肯定是无量无边。因为你有无量无边的烦恼心性,它就有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感应现象,所谓感应,是你心中所现的东西。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为什么叫诸微尘?它是我们所有心念当中所存在的任何的感受。我们心念当中,这句话很巧妙,这就能对付你修行当中所有的境界。记住啊,这句话你要明白,你修行当中所有的境界,你全部就摆平了。就是你烦恼当中的所有境界,你生活当中的所有境界,全部就摆平了。

诸微尘,我们一般从字义上理解,哦,这个世界微尘啊,不是这个,是你那个尘念,是你的念。而这个念是什么呢?念就是我们的感受,就是尘念,这个念就是一切世界的缘起。应该这样去念啊:“一切世界一切法的缘起,在本有境界当中,并不是实在的东西,它如幻而有的。”

如来说非微尘嘛,在真实有的状态里头,它是如幻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你去想想就知道了,刚才我不是跟你讲了,我们的心情好也好,不好也好,但是你总有个觉性在那,对不对?你总有个觉性,“唉,我今天怎么这么高兴,今天怎么不高兴。”我们一般都去注意那个高兴和不高兴变化,对吧?我们不会注意那个“能觉的”,我们怎么能感觉出来呢?我们不注意那个东西,那是实质的东西。

所以说这就告诉你,在本有的生命境界里头,它不是实际的,所以说非微尘嘛。是名微尘,只是个名相而已。你看,我们高兴,也是个名字,我们不高兴,也是个名字,你到最后了,你还是归于零嘛。对不对?“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你看,微尘是世界的缘起,我刚才不跟你说吗,这里讲的微尘是指的一念嘛,你有念,就有世界嘛,有正报,有依报,缘起建立了,所依境界就出来了,所以说“是名世界”嘛,也并非实有的东西,你这所依的境界你所对的世界,并非实有。

你包括所谓的地狱天堂也并非实有,它只是个名字而已啦。“须菩提,於意云何?”又问他一句:能理解吗?这是从那个所依世界、我们生存的世界空间里头,这个角度又给你分析绝对空性的道理。

其实在《心经》里讲得很明白,“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这就是这个般若空性的原理嘛。

“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可能看到好多庙里头不都写着“诸相非相见如来。”三十二相是福德相,我们这个世界的佛祖相化为三十二相福德庄严,有这种福相的人一定是佛?一定具有觉悟的真理吗?换句话说,有福的人他就一定明白道理吗?你这样去理解你就明白。

三十二相是指的福,如来是真理,你能够有福报的人不一定明白道理。见是什么?认识嘛。有福的人不一定认识到道理。“不也,世尊”,人家须菩提还明白道理。“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你不能认为有福的人就一定明白道理,这非常辩证的看这些东西。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你本来这个真如法性空性里头,它是不存在所谓福和祸的,因为它一切具足,你不能说有福的人就一定明白道理,说不定人家倒霉到点儿了一下觉悟了,人家也行。

你进入绝对真理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定的途径,没有什么具体要怎么样怎么样。“如来说”就是你从那个绝对正理的角度去看,所谓的福报啊什么的,它没有一定具体的限制,它是无量,并不是有限的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所谓的福报相,在那个佛性里头,就是在我们本性里头,它也是非实有的。

我下午还给他讲过嘛,在如幻的缘起法世界里头,什么是最好玩的?福报最好玩。如幻的缘起法,因为你的福报也是如幻的,因为《金刚经》前面说嘛,“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因为那个福德性它并不是真实的无漏的功德福报,它是如幻的福报,它不是福德,并不是对你真实生命有增上意义的东西,而是对你如幻的生命有增上意义。

我们人间所说的福报对你这个如幻的生命有增上意义,那叫报福,因为这叫业报。因为我们不是发明的真实法身的功德,你要真的证到法身的功德,那你所显现的叫福德圆满,人家那个佛祖叫福德圆满,人家不是福报圆满,差一个字意义不同的呀。因为福报是属于“业”,业力感召,这个业力感召是作不了主的,那个福德是自在。

这个娑婆世界的人求长寿,长寿来了以后他想死都死不了,他不求长寿来长寿,求长寿没长寿,求财富不得财富,求官位不得官位,所以叫福报,不是福德。那些菩萨们人家是福德呀,人家随缘应化,统统都是圆满的,这就是福德,跟福报不一样。所以这三十二相属于福报相,它修福报就来这三十二相,它并不是福德相,福德相是不需要修的,福德相那不是修来的,所以说你本性当中是不存在福报那种如幻的相。你真实显现那个如幻的福报,那也是依那个菩提自性的东西。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佛又漏了一句他的底,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真正发心解脱的人,真的想得到真实快乐智慧的人,用恒河沙等生命布施,你要知道那个恒河沙很多很多,你象我们这个同志是已经不能生命布施了,一样迷糊,人家为了求法,生命可以布施。

我们肯定过去有这样的因缘,所以今天才能听到这法,恒河沙等生命布施,布施无量无边,你才能够去听到这个法,但是我们这个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最尊贵的,对不对?身家性命最尊贵,但是比起你的法身来说,那个没法比,你的法身慧命比你的身家性命要珍贵得多。

人家告诉你怎么去得到法身慧命呢?能够在教典之中呢,“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你想去修福报啊,你想得到真实的受用啊,你首先你要受持出来功德啊。人家告诉你,你先得受持哪怕四句偈等,哪怕你把四句偈开解了,你也厉害啦,受持一句四句都可以啊,因为你受持了,你才能为人演说。

现在的人不一样啊,现在的人他不受持,他就为别人说。什么叫受持?首先我认同了,而且我也行持了,我从主观跟这个绝对的认识、绝对有的这个真理的概念,然后我从行为规范上我绝对统一起来了,这叫受持。绝对是对真理是不二想的,你才有资格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而并不是念两句《金刚经》的经文啰,我跟你讲《金刚经》哟,我还没有受持过哦。哈哈。那样没有福报,他不会得福报。

因为啥?人家佛祖告诉你,你得先受持,包括《法华经》等很多大乘了义经典,你为他人说可以,但有个前提条件,你受持了没有?包括《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药师经》都讲得很明白,你受持了没有?受持是什么意思?你有没有认同它的观念,照着他的行为规范统一起来,绝对不二想。

啥叫绝对不二想?佛告诉你布施行六波罗蜜,你行了没有?你行过了六波罗蜜,你行了有结果了没有?有结果了,你再告诉人家。人家是这个意思,人家并不是说你去念几句经文,你就可以讲经说法了!那个要老命哦。所以我们要清楚,先得受持,然后才能为人演说,才能得福。你不受持,你为人演说,你得无量功德,啥功德?往下坠的功德。真是那样啊。

法师们影响力太大了,一句话说错了你说多少人种错因果呀,那真的很麻烦,所以说这个弘法呀……啥叫弘法?你没有证入法性的时候,千万记住:别弘法。那不能弘法呀,弘法弘进去了,麻烦啦。所以说佛祖的教典明文说得很清楚,你自己没有真修实证的东西,你不要弘法,没有力量。

所以说我们要清楚,弘法呀,讲经呀,那个不是说你看过两本书就会的,必须你得咋样?就是心开意解,解第一义,深信因果,入真实谛,于第一义而坚固不动,这才行,最起码你得达到《观经》的上品上生的因缘。这里编外话跟你提到那个《观经》,不是十六观因缘吗,十六观因缘是给你说什么?是你具足的十六种因缘,你才能起观,无量寿佛的观至。

这十六种因缘是什么呢?包括上三品往生、下三品往生,上中下九品,九品往生的因缘你具足了。为啥叫九品往生的因缘呢?你具足了这九品因缘,你才能够跟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相应,包括下品下生,下品下生他临死前的一念是最执著的,最炽热,所以说那种因缘那时候你抱住了佛号也行。

但是你要发菩提心啊?人家那没有说持名不乱吧?你去看那个《观无量寿经》讲的,并不是说我“念名不乱”,人家那个叫什么,发菩提心,一心不乱,乃至十念,人家不是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种十念,你那叫十声。念是连续不断的十个念头,你连续不断的十个念头闪出来,那你绝对往生啦。

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里头得有四个八个念头,那就根本不行的。真的念佛是什么?念佛是你用你那个能觉性去普觉一切,念觉无相,这是为念佛真体呀。你去念佛,念觉无相念觉无相,你去做这些佛告诉你的一切增上的福德因缘事。

啥叫增上的福德因缘?你包括造佛像啊,印佛经啊,做些善事啊,这都是增上你的什么?增上你解脱因的因缘,解脱种性的因缘。这些因缘叫福德因缘,明白意思吗?这些因缘叫福德力,你仗着这些福德力,就能发现你心灵深处的菩提种性,觉悟真理。这叫善根福德因缘具足,否则的话你根本是不可能有什么利益可得的。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呢,你要透过现象正被认识到它本质的东西,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离相寂灭”。何为离相寂灭?你离开对相的执著,自然体证到空性寂灭场的东西了。你对相的执著你放不下,你没有办法入寂灭境。你对相的执著你一旦放下了,什么叫放下?你先觉放下,而不是被动觉。

啥叫先觉?你认识到这个东西是不可得的,你就先觉悟它,知道吗?你放下,放下你就入寂灭场嘛。你偏要入被动所觉,那你放不下你还得轮回。所以断轮回并不难,只要你能够入寂灭场,轮回刹那灭。什么叫入寂灭场?离相就入寂灭。

你要离什么相,咱就说吧,你离过去相,就生现在,对不对?最简单了。你离开过去相,你那个现在不就生起来了吗?你要是成天沉醉在过去中,那你死得很快哟。是不是?因为你“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心已经死掉了,你天天念那个死相,你念念念,那就快跟林黛玉差不多了,是不是?那林黛玉先生不就成天念念念,念死过去了。

人的念力很深啊,你要是一旦一小心眼想不开,那很快你就会死掉了。所以说我们要明白这个“离相寂灭”,你得离妄相而入真实,而不是说离开这个进那个去。为啥众生都是烦恼无尽呢?他离开财,进入色,离开色,进入睡……,呵呵,很多都是啊。很多所谓的高雅之士,咱就说那个唐伯虎,风流才子,他是不羡名利,但是他好色呀,他还是在这个轮回里头,你离开了并没有真正的离开,他只是换了一个形式罢了。

再说一个明显的东西,我一说你们都乐死了。什么事呢?咱就说供佛,我也见过很多有钱的人,去请佛像啦,也很花钱哦。某居士都花了十万块钱弄了个坛城,给谁弄的呀?我告诉你,变相存款,给他自己的嘛,那还是在他家的嘛,而且还升值了。你说你舍去什么了?美其名曰:“我供佛了嘛。”其实那都在他家摆着的,还是他的。是不是?但是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现代人为什么说供佛没有感应力呢?他没有真正的去“入心”,认识并没有改变,行为更加贪婪,“哦!我的佛咋咋咋了。”谁也不准弄,你看,行为更加贪念了吧?现代的人为什么念佛、修行没有感应?因为他根本不入佛心哪,根本不去觉悟这道理。为啥过去的人修行一下人家就有感应?人家去请个佛像,人家真的是积攒了多少时间的钱哪,去请,倾家荡产,甚至几年,多少年的积蓄,人家请来做一个佛像来供,所以说人家有感应啊,那是人家全部的。

我们现在不一样啊,我们现在福报大,花个几百上千的无所谓呀,所以说这一点就已经跟过去就不一样了。而且人家是努力在做,人家三身不存在任何取利心,在依教奉行。就说那个居士,做坛城啊,真的也挺依教奉行啊,但是没办法,咱只能给他那个教。他那个心量达不到啊,他花十万块钱给他自己做一个坛城,他愿意呀,那是他自己的,人家还奢望:我这样的话,我还会有福报呢。真的,是有福嘛,那个东西放在那增值不就是福报嘛,本来就是现世福报就来了,对不对?要是你的十万块钱放银行里,没几年就贬没啦。是不是?一涨工资,又贬低一大半,我赶快把这俩钱儿花完算了。

所以说人哪,他想像不到这道理,思维不到这深度,你包括我们S居士那同学“上天入地”,他请佛很恭敬啊,请这么多,干啥呀?都摆着玩。摆着,看着不错。他一点不入佛理,对不对?他去供佛,供那佛那个假象,他不去尊重三宝,他不去尊重僧人哪。你去跟那个铜疙瘩、木雕,你去问它佛法,它跟你讲个什么呀,对不对?你要知道那活气的才能给你讲,那个活气的,我告诉你,跟某某一样,很执著,她非常执著,很好,这种念力很好啊,就你要知道,那个(佛像)它不会跟你讲,还贴金的,它不会跟你讲的,这活着的高兴了会给你讲。

人家讲叫受持佛法,才有功德。我们不受持呀,“师父,咋不受持?我也天天念经。”你念的是经,没受持,一句话你都没受持。这六波罗蜜第一句话就叫你布施呀,你布施到哪去了?你根本不布施啊。啥叫布施,我头一天我就讲过嘛,你真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你不应该被那个环境所约束,你把那个被环境约束住的心去放下,那叫布施。被现象所约束住的心放下,那个就叫布施。

我多少年的经验,我就这么干,一旦有了麻烦,赶快种福田。这就是你要懂得那个绝对的真理是真的,其实这些佛像啊……三宝的事业啊,它都是绝对真理的附载体。我们就是用我们现有的所谓福报也好,怎么样也好……就是我们所执著的境界吧,所依境界,来干嘛?去接触它,用我们的心光啊,我们所依的境界是我们的心光所现,用我们的心光去接触绝对真理的附载体,那你的这个心就变成绝对的真实有,所以说业障会消除,福报就会现前。

你千万记住,这个是绝对的道理。那你说:“师父,你怎么还弄这一堆呀(佛像)?”是哪,我是弄完了没地方放啊,这都是有事才整的呀,有点事就整一点,有点事就整一点,越整越多。整得没地方放了,所以说一边整,一边送人,你说咱有执著吗?我告诉你,咱什么不送人?咱都送给人家,昨天还送人家一个塔了嘛。

所以说你要做这些增上的因缘、缘起,这样对你的生命才是一个真实的改观,一个过程,而并不是说去念念经啊,怎么样啊怎么样啊,念经也是一个方法,念经抄经都是个方法。只要是跟这个绝对真理附载体,你去跟它接触,你就有福报。

为啥称为福田呢?福田就是增上的因缘所汇集处,只要有这个观念,真的你太容易做事了,你在这世间你就是自在的。一旦碰见什么逆缘哪,什么不顺……你不要认为:“我学佛了修行了,就没有逆缘事了。”不会的。我告诉你,只要业报身还在,你就会有所谓的不如意的事出现,但是你懂得真理了,你就有办法去解决,对不对?事来了我不怕,我有办法解决,而且我能解决得到。

那你说你还会烦恼吗?根本就不会烦恼了。为啥人家会烦恼呢?因为人家解决不了,所以他就会烦恼。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一要务实,二要认清真理,你要约束自我身心,进行行为规范的统一,这样你就真正学会了。你不这样的话,那个等于零蛋,就是零蛋嘛。你看他以前学的经历,你不能说他没有费劲吧,她够精进的吧,你说她有什么意义呀,现在还不是过得就那样。

跟你们说个实际话,你真正学佛学到好处了,你学了就变,学了就变,只要你一修行就变,一动念就变,而并不是说他们所想:“哎呀,我要修什么什么。”你修得来才怪呢。这是真实的。所以说我们修学佛法不要迷信,对任何东西不要迷信,你迷信了你绝对是错误的,一定要清楚的认识这道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佛光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佛光法师)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三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二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九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八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六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五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