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三讲


   日期:2021/1/2 1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光禅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三讲

我们现在所居的生活世界、空间,它都叫做现象界的生命,何为现象呢?有比较具体的形象存在,包括生灭,开始和终了,都有它的形象存在,所以称作现象界的生命状态,那我们现象界的生命状态,它不是法身,称为业报之身。那到底什么是业报之身?所谓的业报身,就是你的习惯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延续而所产生的一种作用,那就称为业报身受用,我们为什么称为业报身呢,因为众生的心啊,比较执着于某一点,某一个界限当中,它不会全面的圆满的去看待任何问题,所以对待自己的受用,就有所缺陷。

从现象中我们可以分析,可以看得到,生活中有句俗话讲“隔行如隔山”,为什么称作“隔行如隔山”呢?因为你这个每一行都有习惯的东西,习惯受用的东西。你一旦说你的思维、信念,定性以后,你很难去突破,甚至是不可能突破,所以说就导致什么,就导致你看待问题呢,这种角度啊,就有所执着和局限性,你看,我们看待一个问题,首先是带着一种成见,何为成见呢?就是说我认为这个事情会怎么样?同样的一件事,两个人看的角度截然不同,所得的结果和受用也截然不同。

为什叫结果和受用呢?因为你对这个东西的看法,对这个事的看法,以及对这个人的看法,决定了你跟他的关系和态度,因为你跟他的关系和态度没有摆正的话,它就会导致什么,导致受用全无啊。啥叫受用全无?你本来可以跟那人保持很好的关系,因为你有一种看法,对他有一种认识,就把你跟他的关系,善的因缘就阻挡住了,相反的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带有成见的话,就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

你如果明白体悟到法身真理了,法身真理是什么?是绝对的状态,它是不存在这些所谓现象的障碍的。现象的障碍在我们的身心世界里是比比皆是,但是法身真理呢,就是绝对的生命状态是不存在这些现象界的障碍,它整个的生命形式是完美无缺的,那我们自己生活在被障碍住的生活空间和世界里头,所以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包括所有的生命形式,它都有一个想法,要寻求一种解脱。

它解脱的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清楚,每一种信仰也好,每一种宗教也好,它都在寻求一种解脱,而这种解脱呢,恰恰也就是说,对我们现有的生命形式的一种阐释,一种解释,我们通过修学佛法的般若思想核心的理念呢,对于我们自己现有的生命状态,能达到最好的究竟圆满的一种解脱。为什么称作究竟圆满?因为在佛的教法当中,是不分概念,没有高低的概念,没有根器的概念,所有的众生依它的教法统统都可以得到所要的利益,而且是圆满的。

佛在《法华经》里有一个比喻,就说天上下雨,山川万物都要接受雨的滋润,你树也好,草木也好,树有它的容受量,它也吸圆满接受雨的滋润啊,得到圆满受用。小草呢,也得到圆满的受用,从事相上我们会观察到,小草它所得到的雨量跟树肯定没法比,但是它都叫圆满。对于这场雨来说,你站到那场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它是有分别心吗?它没有分别心,是绝对平等的,那为什么所对的境界不一样呢?那树接受的雨量跟草接受的雨量现象上还是有差异,是吧?这就是种性的问题。

但是种性问题对你的本性来说,它是不分别的,知道吗?种性问题对你的真心来说是不分别的,通通是平等的。那你怎么看待这种角度的问题呢,对我们学般若思想的人,你想学真正佛法,你应该从哪个角度看待这个现象呢?看待什么现象呢?看待你的真如自性跟你所处的生活世界空间怎么一个角度问题。你应该怎么去看待?你有正确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你就会得到生命的正受。正受是什么?就是我们决定不会有任何的错误的行为发生,这叫圆满报身的受用。那什么是法身呢?在这两个相对现象的中间所有的一切运行就是法身。

听懂了?什么是法身?雨下来滋润万物,整个作用这是法身。“雨”是圆满报身,雨所浇灌的对象是千百亿化身,这是三身之间的关系啊。而那报身和化身呢,它是什么,它是法身的运行形式,就是通过现象来运行的一种轨迹,因为你明白这个以后,你就明白你自己的生命现象,就是在我们的生命现象里头,怎么去看待法身、化身和报身,怎么去观察到这三个作用,就是我们的生命在这三个方面是怎么作用的。

在我们这个生命现象中,什么是法身呢?具体到我们生命个体当中,什么是法身?有没有想过?我们要具体到我们如何能感受到它才行,要从相对的不自在进入绝对的自在,那样的话才叫现证啊。什么叫当下即成菩提?这个菩提不是说经过这样那样证出来的,你去反观啊,用你的智慧之光去观察你的生命现象当中什么是法身?什么是不生不灭?咱们都知道法身是不生不灭的,你的生命现象中哪个是不生不灭的呢?你观察到认识到法身的作用力和现象的时候,我告诉你,那你就叫所谓解脱了,从那一刹起你就叫解脱了,法身见到,圆满报身自然成就。听懂吗?千百亿化身就无量显现啊。

什么叫千百亿化身自然显现?因为你触及到法身这个概念,咱先不要说证入不证入,你能够从意识心上去明白什么叫法身,那跟你有缘的那些众生就得解脱了。怎么叫得解脱了?跟你有缘的人,借助某个机缘,你就可以帮助他。这个力度可能稍小一点在梦里面就会展现很多因缘。就会出现很多所谓的梦兆,这叫理性的法身证入。

从理体上的法身算证入了,那事相上的法身如何证入呢?今天就触及到这个问题。事相上的法身怎么去证入?这个是关键。所以我们修行的根本要清楚。你不明白法身的时候,就像你不明白这个东西从哪来一样。你只是看到它现象的生灭,再深一步的人,能看到它的具体作用,就是比较有智慧的人。能意识到它的作用,对不对?这还不是它的究竟,我们要探究它的究竟,它的究竟就是法身处。所以我们要明白法身意,当我们明白法身意的时候,告诉你,那你就一切平等了,自然而然你想不平等都不可能。你想生妄念都不可能。换句话说,你想不解脱,都不可能。

那是绝对的力量,在这个里头,哪是不生不灭的?从来不生就没有形象,既然不生,不生何来的形象?不生不灭,只有不生才能不灭嘛。你想想哪不生?何为不灭呢?顺着刚才我讲的那个雨啊那个思路去想去,去观察不生不灭的东西。咱就说那个雨吧,滋润万物,我问你,雨从何来?万物又从何来?这两个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是不是?这两个都带有普遍性和平等性没有?它绝对带有啊。所以说这两个东西的缘起处就是法身。因为他是共通的,它是在法身的那种包容下,法身的本体当中完成这个过程的。

同样这个东西也是啊,它从何而来?它从矿石提炼出来,模子弄成这个样子,这叫因缘和合,经过水火煅炼,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是生灭相,它所具有的作用叫做报身相,它这个东西是化身相。这两个加在一块那是它的法身相。它从哪作用的,你要观察,甭管这个东西从哪来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这两种现象是在一个状态中进行的,那个状态是不生不灭的。听不懂,我再解释一遍,我们一大屋子的人到这来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起啊,就是因缘吗,不管是什么因缘我们到这里来,这个屋子来承载我们,这两个作用现象是不是在一种作用体里进行的?它不是两种作用体,是不是?它必须在一共同体里进行出来的吧?那个玩意,如何见到那个东西呢,你就观察一切现象的平等性,就见到它了,就认识到绝对平等的法身。

你得站在第三方角度去思维,而不是说你陷在境界当中,你得站在第三方绝对的角度去看待现象的发生,那你就证入法身了。这是一个现象,这是一个拳头(左),这是一个拳头(右),我问你它两个是独立的吗?你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它绝对不是独立的,哪个角度,你从这个整个虚空看它是不是独立的?它都在这里头进行,对不对?这个东西从来不生啊,也从来不灭,生灭的是他俩啊,是不是?我们的心情也是如此,你好的心情坏的心情都要变灭,能觉察好坏的心情这叫报身啊,这叫圆满的报身受用啊,别管好坏,它是平等的,在哪它都是一样的作用,是吧?所以好和坏,能觉察好坏的东西,外面还有一个,你凭什么能觉察好坏?对不对?那个东西是,你从那个角度去观察现象的发生,那你就念念证入法身了。

在这里头也不存在念的问题,这个念,也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要把这个念还认为你那个妄念啊什么,这里头不存在妄真,妄身同二妄,它不存在虚妄真实,没有。你在这个生命作用体里,它是绝对平等的,因为它本不生吗,所以不灭。它不生是指的什么呢,是指它那个作用体从来不生,作用本体那个力量从来不会减,你没法让他衰退,是不是?所以佛祖给你推论一个话出来,就是众生界老不减,佛界不增,你不要以为,有一个人成佛了,则佛的境界里头会多一个佛,众生界减了个众生,告诉你,不可能。因为它本身一体啊。一体无二相啊。你这个虚空里的任何东西,你说对虚空来说。它增减过没有?它能增减吗?不可能增减的,可以现象转化,但是它究竟不会增减,这跟现代科学不谋而合啊,现代科学告诉你物质守恒定律么,这叫究竟之处,法身之理。

你站在这个角度去观察问题,去看待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你就会发现,你太自在了。为啥,统统的轻而易举搞定。为什么呢?因为,首先,你不会被它所障碍住了。你不被它障碍了,自然它那种力量在你的生命现象中,它就相对来说,随着你认识法身的观念力度的加深,它那种现象对你的作用力就淡漠了,你最后完全证入法身的时候,他现象那个生命作用力对你来说就彻底如梦如幻了,你就根本看一切万物就是梦中事。不是光看法这样,而是亲身的经历,如梦如幻。那你就可以达到所谓的大自在境界。

从哪个角度去证入呐,我刚才给你讲的很清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把能觉和所觉都抛开,我就看到能觉和所觉外面还有一个。没有能所二境了,那我问你,你说能所二境消除了,是不是一切法空啊。一切法空那不是究竟处吗?其实我们念念之间都是这样啊。我们念念没有离开过它,对不对?那为什么我们不趁早去观察它?这就是所谓的清净法身。我们唱《三宝偈》的时候,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为啥叫清净法身呢?你去想想,甭管是能觉心所对境它再热闹,你那个东西从来不管它。它是离开能所二境的。你能觉心和所对境在没发生作用以前,就是在缘起没建立以前,它就存在了。它要不存在的话,你没办法去展现这个生命的现象。你去想是不是?你的生命轨迹从哪发生出来的?就在你的法身当中受用起来的。你现在从师父给你讲的这个观点,你去观察,省力不?并不费劲吧?能想的明白吗?

这句话在禅宗公案里讲,“山穷水尽疑无路”,什么叫“山穷水尽”?能所二境全完了嘛,“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就讲到这里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穷、水尽,能所二境全部到头了,你把能所二境究竟到极处是什么?离开能所二境了,它就彻底入法身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原来还有个作用在那呢。祖师爷不是讲吗:“打断你念头,死去你法身佛”。

你这里头是不存在一念的,因为它不生嘛,你不需要生嘛,你不生它灭不灭?你只有这样的认识为因,才能感召如来境界的不生灭果。你总认为你那样的修行是因,你那叫生灭心,是不是?生灭心怎么能感召不生灭的果?那是不可能的。你想不生不灭究竟成就圆满的功德,你必须得认识到法身绝对的真理。你认识到它以后,顺着这个道理去观修。

什么叫观修?观念和行为绝对统一到这上面来。圆满报身就成就了。因为你这个真理是遍一切处的。是在你生活的空间里头每一个角落,都起作用,别管你意识到意识不到,它都在起作用,你意识到也好意识不到也好,这只是你意识层面的作用,它不是法身的作用。它还在法身里头,你离开这个意识层面,还有个作用存在啊。肯定有个作用能继续下去啊,不然的话你就可以就此驾鹤西游去了,这就是生命的迹象。这个肯定饶腾得很厉害,饶腾,但是很好,为啥?你能饶腾出来就行了,就跳出了观察。这属于跳跃性的东西。

你能认识到这一步,才会听得懂这句话叫“威仪寂净分”。你认识不到这一步,你就甭想说清净啊咋的,你不可能清净啊,你想,你天天能所二境不觉啊,你能清净吗?如果你发现能所二境还在你那个心里头呢,你住在那个心里头,那能所二境对你来说,就是如幻的。所以说你那个心不就清净了嘛。不就是所谓的清净法身啊。你有清净的心,自然有清净的身,身心是统一不二,一如境界。你那个心不清净,身体自然不清净啊。

你想想,为啥呢,我今天特别烦恼啊或者特别高兴啊,你那身体一定有反映,对不对?所谓乐极生悲,哀从怨来。你的悲哀是从哪来的?这就解释到福祸从哪来,哀从怨来,悲哀从哪来,从你心不平怨恨心来。怨恨心啊,啥叫怨气啊?我看别人这样,我不这样,我心里难受。你有这种怨心,你悲哀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你去想想吧,是不是?我们为什么会发生种种事,包括XX说他干活不发财,为什么不发财啊?你也有种怨恨心。怨啊,不平心啊,为什么我就不发财呢?发财和不发财有多种原因的。

除了你能看到的因素外,还有你看不到的因素啊。那我们为什么要去求,包括现在很多人,一旦碰到这种境界以后,就要干吗?就要去求神求鬼求仙啊,有聪明的人求个菩萨求个佛,你求得不对了,还麻烦呢。你说是不是哀从怨来啊?你就发生悲哀的事了。投入了又不产出,投入了很辛苦,一天天的就没什么收获。这不就是哀从怨来吗?你包括那些当官的,他一定要积极的去争取啊,去送礼啊,结果突然有一天宣布他没干上。哎呀,开始哭了,哈哈。甚至有的气得病半个月。是不是悲哀从怨气来吗?你越是怨气大,你悲哀的事越多。这是我们的心要平啊。

你认识到平等的道理以后,那你会发生什么事?哎,挺好。你会发现事事顺你心啊,不错,今天又有好事了。你的心慢慢就寂静下来了。一下子你就寂静下来了,为什么?这就叫“威仪寂净”。它的福德威神力量和它端庄的仪表形态,你看那人就那么安静,那么舒适。你一看这个人呢,毛毛躁躁的,有句俗话叫“有福的人不用忙,无福的跑断肠”,越没福气的人,你看蹿腾急得很。人家有那福气的人,人家坐在那稳稳当当的,看人就那么惬意,老百姓讲话安逸,怎么看人家就那么潇洒。为什么?人家那叫威仪寂静。你那威仪从哪来,从你的真正的智慧心生出来的,由这一步你就又可以打破一个观念,有福的人和没福的人,不是人长的样分别出来的。咱从一般人角度看这个人长的福相啊,但是我告诉你,真正的福报从哪来?是从你智慧心里生出来的。

这个智慧心怎么理解呢?不是世间的聪明。是什么呢,是你对生命真实价值的理解。那叫智慧心。对你生命现象的感受和把握,那叫智慧心。你有这种智慧心呢,对你的生命现象就会有正确的处理方法,驾驭和受用。除了这些,别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所以我们要清楚这个威仪寂净从何而来。寂是什么,是寂灭快乐,净是什么,你所处的境界安静清净。这个安静啊,不是说你的外界环境好安静,是你的心安静。心如何安静啊,你事事顺心,顺你的心意,你说你的心安静不安静。事事都顺意了人当然就过得安静了,自然就没事了。事事不顺你的意,没事你还自己找事呢。一想,我今天真倒霉干了一天,一毛钱没赚着,还赔了点,更气得慌。这叫什么?威仪不寂静啊。

你那个不寂静有没有威仪啊?过去人家说,光看佛祖那个像,你心里就静下来了,我们一看佛像,显得那么清净庄严。那只是像还不是他本人呢,光那像历朝历代皇帝也好啊,达观贵人也好啊,老百姓也好,谁见了不磕头啊?什么好东西都要摆给他,你看人家那威仪寂静。那你坐那试试去,你坐那行不行啊?你看过噶mb的纪录片么?香格里拉,噶mb让人选出来的时候,还是六岁小孩,很泰然自若的感觉。你想咱们家六岁的孩子,那正能闹呢,人家给那些信徒们摸顶赐福的时候,多少人呢,坐在宝座上一天不动,小孩呀那是,那你行么。

为什么他有那么大的心量?那就是威仪寂静。他认识法身究竟的真理,不被现象所迷惑,所以说再多的经历对他来说只是如梦如幻而已。你真正的去体验到这个真理的时候,你记住再多的福报对你来说也是不损丝毫的。再多的业障对你来说也是不欠分毫,这叫真正地忏悔境,真正地把你的业障全部忏尽,那时候你就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威仪寂静了。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祖这里就讲了这句真言:“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须菩提呀,你如果听到有人这么说成佛以后是不是还这么忙活,圆满解脱以后是不是还要这么忙活,也去哪,也去这,也睡觉,也躺着。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不也得睡觉么,他不也得去哪说法去?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他没有理解我所说的意义,这句话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要有人认为成佛圆满解脱以后是不是还要忙活很多事呢?要度众生呢?如果你认为成佛以后还要干什么什么事,对不起你没有理解佛说的意义,你生这个心本身就不是成佛的念。你认为你圆满解脱以后还需要大做佛事,广化众生,那对不起,那你叫彻底的没有进去。

因为法身的作用力他是能所包容的。你不去想他,法身也在那作用,你去想他也在那作用。你用一个定见认识它,那你是错误的。所以说,“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圆满解脱的生命现象来自于什么?来自于绝对的法身真理,不生不灭。“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是什么?圆满解脱的生命现象,他从哪来?无所从来,无所去。他从空性中而去幻化而出。就是从绝对的生命状态里头展现出来。这叫威仪寂静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个比较复杂点,一合理相。先说什么叫一合相,一是指你一念之心,你天天靠什么活着?念头。合是用你的一念去合乎道理,合乎真理去,用你的一念去合乎法身真理去那你就成就法身的功德;用你的一念合乎业报之相呢那你就成就烦恼众生。用你的一念去合乎个厨师去,合乎厨师那个方法去,这个万法具备呀,所有这一切统统是具足的在你的心里。你想学的任何东西都在你的心里有,不是你心里的你学不成。别管你想干啥。

我给你们说一个比喻你们都清楚了。他们去玩电工,我问你三十年前会不会电工?三十年前不会,那为什么三十年以后会了呢?你说是学会的呀,我告诉你有人还学不会,为什么能学会?因为你心里有这个东西。在你这个生命轨迹当中它就存在这个东西。你想,你三十年前这个东西还没显现,你只是想学,你想学的时候,你要学的东西就已经出现了。咱拿时间空间一推就知道了,咱那录像机把你现在定格,往前推,倒放回去,三十年前的你不会,三十年后会了,你这个会相对于三十年前来说,是不是就在这摆着的?这就是你那个念头合到哪了?合到这个要学的这个道理上头了,那就产生这相了。这叫一合理相,你一合道理自然生相嘛。

什么时候,你的念头不能专一在你所学的东西上的话,不能专一在你要干的事的话,那你干不成。一定要把念头板过来。净念是纯净的。为啥称为一念之心呢?一念之心是最真的。你想想,你们都成家立业的人,你刚刚跟你对象见面的时候,不一定是好印象。但是观察一下好像是有一点什么好印象对他,不然的话你不会同意。这就叫一念,这一念合什么了?合昏沉理,啥叫昏沉来:人还不错,凑合吧。跟你讲这也叫一合理唉。一凑合就凑合几十年过来了。因为你当时就发心要凑合嘛,所以你也只能凑合过了。你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是你自己放弃不选择了,你要选择凑合了不要怨别人。你想想你们俩结婚的时候是不是都有心凑合?既然知道错误了就不要埋怨人家了,那你自己选择怨谁。

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还会有什么烦恼吗?你就不会生烦恼了吧。这也叫真理呀,这也叫法身作用呀。我们去观察这个道理想一想:是啊,当时谁说凑合来。有些人不凑合,发心一定要咋咋咋,真的就能这样。虽说当中可能经历了辛苦啊,这是一个成就的过程。因为要用你的念合乎理的时候,这个理是本来具足的,所以说就需要一个合的过程。合乎理了就有相生。由此你就可以证明一点,成佛也是这个道理。你用你这个念去合乎佛的法身理去,那就恭喜你。但是这其中呢,肯定也要经历一个合乎的过程、并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有长有短,这个没准儿根据你的修行。你修行的特别专一特别好的话,过程可能就很短;你修行不专一的时候,过程就会很长,三大劫啊,说不准了。

真正能成就一点事的人是那种死心眼的人,死心眼的人认死理,不选择则以,一选择好了保证没事。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要三天两头换。好多老居士今天念佛去了明天参禅去了后天修密宗去了,再后天又去练气功去了,有唉,多得是。这事就很麻烦,他没有办法合乎理去。但是在合乎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付出很多,你所想象不到的所谓的现象会出现。你要相信你所选择的,只要你选择了你就要相信你所作的,哪怕所有的人都说你是错的。只要你相信你做对了,那你一定成功。

这事你可以从历史可以观察得到,但凡历史上有名的政治领袖也好什么人也好。咱就说人人都讨厌的希特勒吧,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错误的,他的信念非常坚固,但是咱不要学他。这个法性没有分别,法身的那种功德没有分别,你选择了一定给你,只要你肯付出。付出就是你修行报身,就是你依照这种信念行为坚持下去,他会产生一种力量,生命的作用力,这叫圆满报身的受用。

那你说希特勒现在还有很多人记住他呢,我们知道德国人他不会讨厌希特勒,德意志这个民族在希特勒那个年代可以说非常自豪的年代,就相当于他本民族的民族英雄一样,他没有说希特勒怎么样。但是因为他违背了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他就要被消灭掉。

所以我们要清楚这个法身的概念,是没有分别的。你只有去合乎它,不合乎它你也得合乎它,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的存在,你的生命轨迹它就在里头。就像我们没有发明电的时候,人们不相信有电。好多人说我看不见电呀,行呀你看不见,你去摸摸去。你不信,他就没有了吗?他依然存在。我们没有发明电的时候电它也存在。我们看不见生命轨迹的时候,生命轨迹是绝对存在的,那还不如我们提前认识呢,掌握它,你才能利用它。利用他完成你的生命过程、人生轨迹,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所以这称为一合理相。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碎为微尘,把宇宙都碾成微尘粒了,微尘就是比尘土还细。“于意云何”。你能理解吗?“微尘众,宁为多不”是说把世界都碾成碎面,你说碎面多不多?多吧。“甚多,世尊”。 “何以故”为什么呢?

“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就是说我们观念中的微尘,就是在众生界当中的那种微尘的现象和概念,并非实有,就是说没有实质性的存在。咱就说什么多不多,你说有实质的存在意义没有?多和少只是相对来说的,你多的概念是相对于少的概念来说的。所以他说微尘众并非实有。我们离开相对进入绝对的时候,相对的概念他是如幻的。他是从相对的角度,告诉你有绝对的真理是存在的。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佛就告诉你说,在觉悟的境界里头这个所谓的相对现象他是如幻的,不是真实的。觉悟的境界,什么叫觉悟的境界?你已经明白这个相对生命的境界的道理的时候,相对的现象对你来说就不是真实存在了,它是永恒的了,进入绝对了。离开相对就进入绝对了。这个道理怎么讲呢?两口子吵架这叫相对境界存在,你们两个要是说观念不统一,那你放心吧,一天不知道吵几百回,你说东他偏得往西,因为你有个东的概念,他有个西的概念。这两个就叫相对说吧?相对道理现象存在。那怎么叫绝对呢?你俩达成共识了,我们要为这个家怎么样怎么样,统一起来了吧?然后你俩人的相对现象就消失了嘛。对于家的这个概念来说不就消失了吗。消失的时候,你过去的那个现象就叫做非实有了吧。对于家来说,你站在共同点来说,你那个相对概念就并不是实有了。站在家的角度来说,你两个人的观念就不是实在有的了,统一起来了么,他里头饶了这么一圈。所以“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在觉悟的境界中相对的概念他是如幻之说,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了。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在我们圆满证悟的生命空间当中,而这个生命的空间也并非实有存在,就是我们所依承的相对境界,就是能觉心和所对境。我们所对的境界也不是绝对存在的。你两个观念统一起来了你们两个还是对立的吗?不是对立的啦。统一起来了,过去那种所谓相对境界就是如幻的存在,叫如幻而存在。就不是实在有的了,所以只是个名字而已。“若世界实有者”如果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和心灵世界是实有存在的话,就已经合乎了所谓的自性的真理了,但是我们现象生命当中的身心世界并非是一合相,他是不合乎法性真理的平等性存在的。所以他这里讲“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因为他不是实有,所以他并非一合相。这是我们现象界当中的身心世界并非一合相。他没有符合真理的存在,他只合乎业报如幻的现象理存在。所以他称为“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在你真实解脱的生命境界当中所谓一合相也是个方便讲,什么是方便说?方便你理解真如自性,和你生命现象的方法告诉你,“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佛就交代一句话,什么叫一合相?一合相对你来说,你的境界是不能理解的,它叫不可说。为啥叫不可说呢?它本来真实有存在,我们是说不清楚,说不明白的,只是方便我们理解设出这么个方法。到现在就是一句话“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为啥不可说来?它真真实实摆在那你说它干么?就像这个东西一样,偏偏这个东西就在这摆这来,你非得要给它规定个什么概念出来么?你用那个理去套它么?

商人呢,就会用什么去套他?这个玩意值多少钱。学佛迷信的人就会套个词,喔,这个轮子一转就会有什么什么功德吆,你说是不是一合相?你偏得用你的念头给它合乎一个道理,出来一个相,所以他本来不是一合相,它本来就在这,不用说么。你给它说什么,因为这个因缘而出现的任何相都是合乎道理的。你记住,因为这个因缘出现的任何的相,都是合乎道理的。因为它只有合乎道理以后,它才会出现任何相,所以他是不可说,不需要讲。我们这个人会自作聪明,非得要给某某某规定个某某某,那个他绝对不听你的。因为他也是一合相啊,他有他的道理呀,他有他的轨迹呀。他不可能偏离他的轨迹而顺应你的轨迹。你偏得要人家都听你的,那可能么?你孩子还不听你的呢,你偏得说谁谁谁你就得听我的,你不听我打死你。你放心你打死他都不听你的。

所以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为什么叫凡夫呢?凡夫就偏偏要把现象当中的东西,给你搞出来一个理。就像XX天天问我,法身是不是这样呢?是不是那样呢?我就告诉他一句,不用问就是。为啥? 你能问它,你的智慧就在起作用,你不问它也就不起作用。那就是清净就是法身,为啥叫清净法身佛?你本来没这个事你偏偏得弄出来个事,你说你是不是不清净?你没有问这个问题以前你的心是不是不清净的?肯定不清净,你有疑问,你把你的疑问再拿掉,你就清净了。你又出来一个什么?清楚的,明白的见解,你还是不清净。那咋办来?

关注本体,用你的心去关照本来的清净的生命,那个现象去。你去感受、你去观察,生命境界里头那些变化,那个不变的东西。你去观察它,你自然得清净正受。你不需要问我是什么样,你去观察你本来那个现象什么样,当你心的轨迹出毛病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你哪错了,而不是你问我你哪错了。你问我你哪错了,保证你就错了。你不问我你哪错了,你更错了,那你说咋就对了?那你该啥样时,我会给你说来。你按照我教你的路子,你去观察,观察修行,这是你出现毛病时我就会告诉你。甚至可能不用这样去告诉你,可能某一种姻缘呢你会发现,这是我们XX先生经常发现师父厉害的很呢。我们清楚这些道理以后,你再看这个世界万物才有意思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佛光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佛光法师)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二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一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二十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九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八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七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六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五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四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三讲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十二讲